第1章 DITA概述
1.1 DITA数字出版技术
1.1.1 DITA标准概述
1.1.2 DITA发展历史
1.1.3 DITA技术委员会
1.1.4 DITA应用领域
1.1.5 DITA背景知识
1.2 OASIS(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
1.2.1 OASIS简介
1.2.2 OASIS发展历史
1.2.3 OASIS技术委员会
第2章 DITA出版流程与技术架构
2.1 DITA出版流程
2.2 DITA架构分析
2.2.1 理解DITA主题
2.2.2 理解DITA映射
2.2.3 DITA领域专门化
2.2.4 DITA样式渲染
2.3 数字出版标准对比分析
2.3.1 DocBook
2.3.2 S1000D
2.3.3 NewsML
2.3.4 OXML
2.3.5 ODF
2.3.6 ePub
2.3.7 CEBX
2.3.8 OFD
2.3.9 TeX
2.3.10 常见数字出版标准的对比
第3章 DITA主题
3.1 DITA主题概述
3.1.1 主题的作用
3.1.2 主题写作的优势
3.2 DITA主题的信息类型
3.2.1 任务主题(Task Topics)
3.2.2 概念主题(Concept Topics)
3.2.3 引用主题(Reference Topics)
第4章 DITA映射
4.1 DITA映射概述
4.1.1 DITA映射的信息组织
4.1.2 DITA映射的结构
4.2 DITA映射的元素与属性
4.2.1 DITA映射的元素
4.2.2 DITA映射的属性
第5章 DITA框架
5.1 DITA框架的构成
5.1.1 DITA基础框架
5.1.2 DITA框架实现
5.2 DITA扩展与约束
5.2.1 机制概述
5.2.2 约束机制
5.2.3 扩展机制
5.3 DITA扩展应用
5.3.1 主题专门化
5.3.2 领域专门化
第6章 DITA支撑处理
6.1 DITA内容处理
6.1.1 内容导航
6.1.2 内容链接
6.1.3 内容定位
6.1.4 内容包含
6.1.5 内容过滤
6.2 DITA条件处理
6.2.1 DITA条件处理的作用
6.2.2 DITA条件处理示例
6.3 已有内容向DITA转换
6.3.1 转换目标
6.3.2 转换过程
6.3.3 已有文档向DITA的转换步骤
第7章 DITA支撑工具
7.1 DITA支撑技术
7.1.1 可扩展标记语言
7.1.2 内容验证
7.1.3 版式渲染
7.1.4 相关知识
7.2 DITA Open Toolkit开放工具箱
7.2.1 DITA开放工具箱概述
7.2.2 DITA开放工具箱构成
7.2.3 DITA开放工具包处理过程
7.2.4 DITA OT中文支持
7.3 DITA工具与产品
7.3.1 DITAworks
7.3.2 DITA Storm
7.3.3 Adobe FrameMaker
7.3.4 Arbortext Editor
7.3.5 传知DITA工具
7.4 XML支撑工具与产品
7.4.1 MarkLogic数据库
7.4.2 方正智睿XML数据库
7.4.3 oXygen
7.4.4 XMLSpy
7.4.5 Serna Enterprise XML Editor
第8章 DITA典型应用
8.1 DITA国家标准应用案例
8.1.1 国家标准
8.1.2 国家标准内容分解原则
8.1.3 国家标准封面分析
8.1.4 国家标准正文分析
8.1.5 国家标准内容重组
8.2 DITA辞书应用案例
8.2.1 词典的DITA主题描述
8.2.2 基于DITA重组的按需出版
第9章 DITA数字出版技术总结
附录
附录A DITA标准规范
A.1 架构规范:基础内容
A.2 架构规范:技术内容版本
A.3 DITA版本更新信息
附录B 主要国际标准化组织
B.1 各国标准化组织
B.2 ISO认可的国际标准组织
B.3 标准化专业术语中英文一览表
附录C 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方式
C.1 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主要方式
C.2 获取国际标准化活动信息的主要渠道
C.3 跟踪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方法
C.4 标准信息查询途径和流程
附录D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D.1 ISO基本情况
D.2 ISO研究领域
D.3 ISO相关程序
D.4 ISO成员
附录E 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OASIS)
E.1 OASIS基本情况
E.2 OASIS研究领域
E.3 OASIS相关程序
E.4 如何加入OASIS
E.5 OASIS在中国
E.6 OASIS技术委员会名单
附录F 万维网联盟(W3C)
F.1 W3C基本情况
F.2 W3C研究领域
F.3 如何加入W3C
F.4 W3C在中国
F.5 W3C工作组名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