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建永集/中国杂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建永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建永集/中国杂文》收入当代杂文作家李建永五十篇左右的文学作品。本丛书遴选的杂文作家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内容推荐

《李建永集/中国杂文》收录李建永从事杂文创作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杂文代表作《撒娇的流派》、《气是文章主》、《拳打卧牛之地》、《李白之死因新论》、《毙虱谈》、《杂文的“兴观群怨”》《车上车下》、《鼠猫晤谈记》、《假如俺是名人》、《“爱”你没商量》等数十篇。

《李建永集/中国杂文》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撒娇的流派

拳打卧牛之地

李白之死因新论

毙虱谈

杂文的“兴观群怨”

车上车下

鼠猫晤谈记

假如俺是名人

“爱”你没商量

赵七爷的长衫

陆虞候与豹子头

“克隆杂文”

每逢佳节倍思官

板桥越狱

领导来了怎么办甲

耳朵吃什么?

武二郎开店

价值尺度

谈表现

谈是非

读书养气

谈“忌讳”

雷霆走精锐

说江湖

谈谦虚

十来个为什么(五则)

谈目标

有笔的人

羡慕嫉妒恨

说驴

4.5千克老太

说贼

《二十世纪中国杂文读本》序言

搬弄

官满如花谢

英雄难脱美人手

说“马屁”

说贪

说怨

谚语是一个民族的回想与记忆

古典文学名著中的杂文笔法

新年说“礼”

试读章节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杂说纷纭。“羽化登仙”说不仅浪漫,而且美丽,但历史毕竟不同于神话,何况还有“掉人唯心主义泥淖”之嫌。“捉月溺水”说倒是摸着了门边儿,可是对李白“为什么舍生忘死去捉一块冰冷的月亮”的深层心理和历史根源,没能作出透辟的分析和深人的开掘,故因说服力不强而显得苍白脆弱。至于其他诸说,多流于牵强附会,终究不得要领。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历时十一载又三个半月,从精神心理医学的角度出发,对李白之死因作了潜心专注的分析研究。今谨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世。

李白之死,根源于“单相思”。

问日:风流飘逸、狂放不羁如太白,也会害这类没出息的病吗?

不错,李白害的是“单相思”。他一眼瞅中了唐玄宗李隆基御阶下的那个宰相位子,并且朝思暮想,痴恋人魔。堕入情网中人,往往爱玩儿几句诗。屈原不就是个借“香草”、“美人”大发“离骚”(即牢骚)的单思者吗?李白亦不例外。他一边纵酒作诗,以排遣心中之苦闷;一边四处求人牵线搭桥,“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好不容易找到个荆州刺使韩朝宗,便扯住人家衣袖,非让给他“提亲”不可。他嘴里念念有词:“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心里却想:笑话,识你韩某人不为封个万户侯而何?精神心理医学把这种有意识口是心非的复杂心理现象叫做“假背心理”。假背就假背吧,手眼通天的韩朝宗还是为他牵了线,但回话说绝了——人家看不上他。这就未免太伤李白的自尊心了。哼,你看不上我,我还瞧不起你呢!从此,他见了“官”一类的人物,走路也总是雄赳赳的。此时的李白,已多少有点儿心理变态。

不知是孔孟哪位老夫子说过“心思之官”。诚然,心决不是思维的器官,有科学为证,但圣贤的话能错吗?我很疑心那意思是说:“心里总想着做官。”这倒更像是二位夫子的自道。其实。又岂止二位,古来官迷心窍的文人正多着呢!身在江海,心存魏阙;前有古人,后亦不乏来者。李白就或者曾在私下对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提出过疑问:给他六斗米还折不折?封个万户侯他干不干?比李白小了一辈儿的自居易。正好为这句话作了注脚。在浔阳江头与琵琶女对泣“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白居易,后半生身着紫袍,官居二品。他那嘹亮的歌喉便转而唱起了雅颂之音,昔日江州司马的青衫怕是早已风干了吧。再说陷入“单相思”后的李白,整日里唱着“美酒樽中置千斗,载妓随波任去留”的风流歌,似乎散淡、达观得很哪。然而,这仍然是一种“假背心理”。不懂得文人的这种心理,往往容易被假象所迷惑。虽然李白自我标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是当真有权贵让他“事”,的时候,他才开心颜呢!谓予不信,请看他的《与韩荆州书》,在极尽阿谀之能事后,拍着胸脯子说:“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这“效”和“事”,跟孔乙己的“窃”和“偷”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读书人的事”罢了。

公元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得到了玄宗召他人京的诏书,一下子竟得意忘形——“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然而,他踌躇得太早了。玄宗不过给他个“翰林供奉”这类不过瘾的官当当;宰相嘛,自有人家的小舅子大舅哥。两年之后,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离京漫游去了。其间,他自说饮酒作诗、对月舞剑最为人生快事,可是,又忍不住酒后吐真言——“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可见握笔总不如握印把子过瘾),“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到底还是哭出来了。

他这样过自摧伤,日见身心虚弱。此间诗作,时有“千崖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之语。如果仅仅把它们概括为“想象神奇”,恐怕有些浮皮潦草。精神心理医学认为,虚弱导致精神恍惚,有时也伴有“幻觉”、“幻思”。后世如有“在我自己的神经末梢上奔跑”的文豪之流。我敢确诊其亦属此类征候。

正当李白暗自伤神之际。玄宗的第十六个儿子永王李磷请他出山。这永王深谙读书人的心理。学了刘备的样儿,请了李白三次。李白也明知历史上还不曾有过请第四次的先例,于是忸怩归忸怩,到底还是下庐山充当了永王的幕僚。

P7-10

序言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上个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姊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时序到1915年,中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

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性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情,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思想方法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致于把杂文称之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只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本书作者共计三百八十位,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7-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选编者2012年11月10日

于长春杂文选刊杂志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9: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