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
分类
作者 (日)吉元由美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01“被爱着的安全感”是最重要的——父母的“无条件接纳”是孩子自信人生的基石

“我喜欢自己。”——在生活中,我们能否这样想,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如果有“反正我怎么也不行”这种自我否定的心理,那么心情将是晦暗的,生活将是辛苦的。不管是爱还是被爱,都将变得很困难——连自己都不爱自己,又如何有能量去爱别人?

“喜欢自己”这种心理状态,不同于所谓的“过度自恋”,也不是傲慢:而是对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感到愉悦,对自己的存在有安全感。正是有这种心理素质,孩子才能健全地成长,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能够积极乐观向前看。

为了使人能够建立起对自己的肯定心理,从刚出生的婴儿开始。就应让他充分感觉“这个世界是安全的”、“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到上小学为止,孩子和社会之间的纽带都是父母。虽然有保育园、幼儿园这些联结方式。但孩子基本还是通过父母感知和认识外面的世界。

在这个时期。孩子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世界,他们会全力运用自己的感知觉,全身心地感知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事情。

孩子重复体验着来自父母的关爱、大量柔情的话语,自己被父母所接受、被父母所保护,这个世界是安全的,这样的概念就会被强烈地印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所以,在这个时期,父母必须全力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有一种说法,“3岁看大,7岁看老”,“3岁前,决定孩子的一生”。确实,从婴儿开始到三岁左右,在成长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和最需要照顾的时期。

我女儿在快3岁的时候,开始会说各种话,自己能做的事情一点点增加,在感性教育过程中,“女儿的话”有令人感到新鲜的、惊讶的、欣喜的、好笑的,在这个时期有意思的事情接连不断。

这个时期孩子的笑脸,对不管多么疲劳的父母都有着治愈的功效,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为人父母的喜悦。换言之,父母自身也从孩子身上获得了珍贵的爱的馈赠。

养育孩子,不仅是父母在抚育孩子,也是父母和孩子的相互抚育,共同快乐,共同分享安全感。

给孩子的心灵筑造“一生的基础”

随着孩子从保育园、幼儿园进入小学,孩子的世界也在向外扩展。对于孩子来说,也有不高兴的时候,比如小朋友之间,当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的时候,为了和周围的小朋友和睦相处,其基础就是有一个“喜欢自己”、“认可自己的存在”的良好心态。所以,在孩子稍微大一点儿之后,父母就有必要在语言和态度上表示出“你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做就好”的意思。

“自己有自己的立场”、“我父亲是爱我的”、“我想让他抱的时候。他就会抱我”……有这些想法的孩子就会心安理得。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就是孩子的避难所、力量补给站。

当孩子成为小学生,随着年级不断增长,可以说他们在不断实践自立。不过,离完全自立还为时尚早。这时,孩子在朋友关系上会遇到各种问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减少对孩子的感情干预程度。但是为了消除这样做给孩子带来的不安,也应该有意识地注意孩子,和孩子接触。

女儿小学六年级时,有时候我在沙发上坐着,她会一言不发地将身体靠过来。看到她这个样子,我就能感觉到她在学校里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便很自然地给予她拥抱。

因为女儿没有特别地想和我说,我也就不去问。这时,她只不过是在感情上给“外边的自己”和“家里的自己”寻找内心平衡,或者是在母亲的怀抱中得到被保护的安全感。

孩子通过这种肢体接触来感受父母的关爱。对于寻求安全感的这种行为,我想对于幼儿和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

喜欢自己;自己是被爱着的;这个世界是让人放心的——这就是孩子通过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切身感受到的。这些交流包括无数的关爱的话语、拥抱,等等。孩子们正是通过这些情境,在意识里树立起向前看的态度,同时变得坚强起来。P2-5

后记

后记

和孩子一起成长

即便是重视每一个瞬间,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日子,也还是像箭一般飞逝而过。女儿蹒跚学步的时候,好像就在昨天,而孩子那种急于要摆脱家长去自立的躁动身姿。又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

想想看,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时间,大约也就占人生长度的四分之一吧。

然而从养育孩子的人生体验上来讲,应该有一种不能用时间长度来计算的充实感。我们身上,栖居着身为“家长”的坚韧不拔的灵魂,这样一想,一些困难什么的。好像也都变得能被克服了。我一直觉得孩子应该是一种神圣的授予。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有过很艰难的时期,也有过迷惘。面对反抗的孩子,也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我那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儿,好几次气得我直流眼泪。

然而,心灵深处等待的,正是多数母亲都同样经历过的最烦恼的那个关节点。

例如,青春期对于孩子来说,是完成自立的一个过程,在因为培养孩子而苦恼的家长看来,这是一个为了成长而必经的过程。孩子在受伤的过程中离开家长,而家长在受伤的过程中守望着离巢而去的孩子。这种疼痛虽然不一样,却伴随家长和孩子一同跨越青春期这个非常时期。一旦渡过这个时期,家长和孩子就真正地分离了,孩子可以真正地自立于这个世界了。这样考虑的话,您应对孩子的方法就会有所改变了吧。

养育孩子虽然是很辛苦的事情,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却经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那是无可替代的存在,在心灵的深处,那是无尽的爱的源泉。同时,那也是洋溢着感恩的源泉。

即便有些时候孩子忘记了母亲节的祝福,即便有些时候他们看起来很可憎,但是当看着他们熟睡的脸庞的时候,为人父母的就什么都可以原谅了。总有一天,我们会意识到“父亲”、“母亲”角色的真正含义。在和孩子的争吵中,我们往往能发现真正的自我……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或许每个人都很难真正做到从容。有时会疲于应付;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也会内心软弱。不过,要接纳这样的自己。父母本来就不是好当的。我就不时为自己养育孩子时因为手忙脚乱而变得滑稽不堪的场景而发笑,然后就会感到自己的气量变得稍微大了一些。

我是孩子后援团队的最有力的支持者。如今已经14岁的女儿,自己选择了某项非常严格的学习科目,每天都精疲力竭地回家。从内心来说,我认为这种学习有些勉强了。但是,她自己却十分认可,并说要“挑战自我”。对于这个选择,我想她能够全力以赴地完成,因为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和每天都在成长的孩子待在一起,连自己都切实地感觉到自己在随之成长。在教养孩子的心灵的时候,自己的心灵也在成长。就这样,通过担纲“家长”这个角色,我们的世界变得宽广了,变得更美好了。养育孩子,真是一段美妙的时光。

吉元由美

目录

Chapter 1 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及时、准确的肯定

 01 “被爱着的安全感”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无条件接纳”是孩子自信人生的基石

 02 相信孩子即使跌倒也能重新站起来

父母要发自内心地信赖孩子

 03 允许孩子撒娇,但不娇纵

表达爱意,肉麻一点也无妨

 04 很多叛逆,只是想获得关爱

无可替代的陪伴与关注

 05 那些影响孩子一辈子的话

否定性言语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06 自己决定,自己负责

适当放开决定权,培养孩子对理性决策的能力

 07 孩子是自己的,但不仅仅属于自己

适当保持距离,相信孩子本身的成长意志

Chapter 2 重视孩子的个性,就能在孩子心中孕育出才能的种子

 08 抛弃“我希望孩子这样……”的想法

任何违背孩子本性的期待对孩子都是伤害

 09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敏感的地方

了解孩子对事情为什么会有意外的反应

 10 不一样的想法,不仅仅是有趣

擦亮眼睛,就会发现孩子的爱好与才能

 11 直接的体验远比书本上的知识重要

别因为知识性的东西忽略了感性教育

 12 大自然是一切灵感之源

让孩子在敏感期体验真切的世界

 13 “喜欢什么”和“想干什么”

支持孩子的理想,但保持一定距离

Chapter 3 被父母理解的孩子才更善良、更坚强

 14 母亲的嘴就是用来和孩子说很多话的

像和大人一样和孩子沟通

 15 培养会自己思考的孩子

要引导孩子有自己的意见

 16 孩子会比父母想象得更像大人

既不要过分干涉,也不要放任自流

 17 “在学校怎么样?”

随时准备听孩子说点什么

 18 巧用“幽默”消除不开心

让幽默成为孩子渡过难关的精神拐杖

 19 伤害他人,必将收获伤害

在言谈中发现欺负人的苗头时决不放过

 20 让被欺负的孩子获得支持,不丧失自信

别让父母的不安情绪影响孩子的情绪

 21 打架可以给孩子一个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

回顾自己做过的事情,有勇气审视自己

 22 不要因为自己过度的期待让孩子拼命地努力

过于追求完美的母亲是可怕的

Chapter 4 家长的一句话,会使孩子心中充满干劲儿

 23 别让孩子仅仅为了得到表扬而去做一件事情

认可孩子的努力过程,不要只表扬结果

 24 高明的训斥方法,是让孩子自己思考

不是要让孩子去感受家长的愤怒,而是要让孩子明白事情的道理

 25 老被父母拿来跟别的孩子比较的小孩是不幸的

比较的言语使用不当,就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刃

 26 如何让孩子想努力做事

只有孩子自己真正感觉到“糟糕了”,才会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27 利用《岁时记》学习那些眼睛看不见的

培养出孩子纤细的感知力,是值得夸耀的事情

 28 当孩子遇见手机、电脑、iPad……

不要让孩子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中

 29 重新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与其冲孩子喊“去读书”,不如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

 30 通过梦境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

了解孩子的梦的含义,获得孩子自己也没意识到的信息

Chapter 5 对孩子表现出思念,孩子就会学到:人生是很重要的

 31 让孩子适应严峻的未来

生存能力的三大支柱:智力、体力、精神

 32 孩子更相信从父母身上看到的东西

孩子的成长痕迹中,反映着家长的价值观、生活方式

 33 孩子能敏锐地看穿家长的用心

小心点,孩子的确在仔细地观察父母

 34 鼓励孩子说出真相

诚实地将事情说出来是一件好事,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5 孩子说谎时,父母应该这样做

想想孩子为什么说谎,也是很有必要的

 36 自己善良的行为也是为了自己

孩子善待他人的时候,家长对此表示认可是很必要的

 37 作为人是不希望被忘记的

那些该让孩子清晰知道的事

 38 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生存哲学

让孩子看到自己诚心诚意、全力以赴地生活

 39 用心向孩子传递“语言力量”

使用“天使的语言”抵御孩子的混搭语言

 40 总有些主题,人生绕不开去

幸运就是每天的笑容、语言、感恩的心的叠加

后记 和孩子一起成长

序言

只想在孩子离开时。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

很多父母经常说:“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其实每次谈及教育子女的话题,背后不得不涉及另外一个话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子女的成长,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像一面镜子,映射着我们这些父母的内心。

我的观点是。教养孩子的根本在于给孩子“心灵的教养”。我的女儿现在14岁,从事无巨细需要大人料理的幼年,到和孩子距离拉开、让孩子独立、教养问题逐渐围绕某些主题的小学、中学,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灵的教育”。

为什么这么说呢?回忆一下孩子的成长历程,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当他(她)被剪断与母体的联结——脐带的时候,一次旷日持久的分离就开始了:从安详地躺在妈妈的怀抱,到耐不住寂寞地开始四处张望,到摆脱父母的怀抱尝试爬行,再到学走路,入托,上学,成人,结婚,离家……在与母体分离之后,更加复杂和艰难的是精神的分离。面对这种分离,不但孩子充满了焦虑,父母也会经常身心不安。心理学把这种现象叫作“分离焦虑”。

但是。谁都无法改变的是,总有一天,孩子要一个人走,要一个人面对世界,成功的分离就是所有教育、教养的终极目标。当孩子最终可以怀着一颗强大的心灵独立于世,面对各种问题,从容应对任何挑战的时候,所有的父母都会感到欣慰和满足。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的心灵以滋养,让它足够强大。所以,心灵的教育应该成为教养的核心与本质。

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每一个瞬间,都可以被当成“心灵的教育”。当父母以心灵为关注点的时候,就能找到更恰当的沟通方法。例如,当孩子不听话、有烦恼的时候,当考虑孩子发展方向的时候,“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心灵成长”将成为我们的重要参考依据。怎样让孩子自信独立、积极乐观、有创造力,同时又感受性强。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这是父母最重要的课题。

当然,这也是最需要培养忍耐力的课题。

我女儿刚出生的时候,一位养育过孩子的长辈对我说:“从今以后,有的受了,你做好心理准备吧。”

对于这句话的意思,我现在已经非常理解了。如今不仅是我,凡是正在养育孩子的父母,不都感同身受吗?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由于自己的焦虑、担心,最终带着各种情绪对孩子进行管教,很难做到理性,这样的事例很多。

在孩子自立之前,父母更多的是“守护”和“等待”。是父母充分发挥忍耐力的时候。同时,父母也在每时每刻锻炼着自己的心境,这和养育健全的孩子是密不可分的。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按照父母所设想的那样行动。作为父母,想说的话却不能说,像吞了一块石头似的忍耐,这样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对于这样的事情,如果单纯将其作为一种负累,慢慢地就会积攒压力。

其实,培养孩子,父母也能获得成长。如果能够如此带着迎接挑战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培养孩子就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总之。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各种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孩子新的面貌、自己意想不到的感情上的惊诧,也会有很多。正因为每天如此,我想,心境也会被磨炼得坚强起来。“没有一天不发生问题的。”如果能够试着超越这种沉重的心态,我们就会变得坚强起来。

这时,你如果感到疲劳、迷惘,试着停下来深呼吸也许会好些。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会在其中发现快乐的感受。即使是琐细的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处理的过程中。也有温暖的感受。我认为,对于父母来说,自身的感受性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心境的微调,对母亲来说,尤为必要。

我常常这样想:能够被赐予养育孩子的机会,是人生的最大恩惠。那个无可替代的天使般的孩子,如今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是值得感谢和自豪的。

这本书里,都是我在培养孩子时经历过的点滴事情,有一些经验,也有很多感悟。当然,孩子的类型千差万别,育儿模式也会因人而异。如果大家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在教养孩子的时候,快乐多一些,烦恼少一点,作为父母变得更自信,那我将深感荣幸。

内容推荐

吉元由美编著的《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内容简介: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灵!  毕竟,总有一天,孩子要一个人走,要一个人面对世界。当孩子可以怀着一颗强大的心灵独立于世,面对各种问题可以从容应对的时候,所有的父母都会感到欣慰和满足。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要用爱、耐心和信心给孩子的心灵以滋养,让它足够强大。所以,心灵的教育应该成为教养的核心与本质。

作者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与你分享让孩子内心强大的40个教养智慧。虽然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但活用这些智慧,你也能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

孩子和父母成功地分离就是所有教育、教养的终极目标。

《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是一本家庭教育类书籍。

编辑推荐

吉元由美编著的《孩子总有一天你要一个人走》内容介绍:父母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一点关爱都能让孩子迅速成长!父母要善于找到孩子的个性和能力,但也要保持适当距离,不要过分保护孩子。总有一天,孩子要一个人走,要一个人面对世界,成功的分离就是所有教育、教养的终极目标。当孩子最终可以怀着一颗强大的心灵独立于世,面对各种问题,从容应对的时候,所有的父母都会感到欣慰和满足。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的心灵以滋养,让它足够强大。所以,心灵的教育应该成为教养的核心与本质。本书作者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为你传授40个育儿智慧。虽然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但活用这些智慧,你也能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