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武器装备》系列图书是由国防军事领域的科普专家团队精心编撰,内容涵括了当今最先进的空军武器装备领域,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地介绍了各种空军先进武器的发展历程、性能特点等知识,是普及青少年国防科普教育的优秀读物。
《尖端海军武器》是分册之一,系统介绍了海军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新式战法及其武器装备体系,重点包括:航母、潜艇等为代表的海军核心力量;以及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为代表的水上武器作战装备;以两栖攻击舰、两栖登陆舰、两栖运输机等为代表的两栖装备;以舰载导弹、舰炮、鱼雷、水雷深弹等为代表的舰载武器装备。本书由尖端武器装备编写组编著。
《尖端海军武器》系统介绍了海军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新式战法及其武器装备体系,重点包括:航母、潜艇等为代表的海军核心力量;以及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为代表的水上武器作战装备;以两栖攻击舰、两栖登陆舰、两栖运输机等为代表的两栖装备;以舰载导弹、舰炮、鱼雷、水雷深弹等为代表的舰载武器装备。《尖端海军武器》既是广大青少年了解海军及其武器装备系统的必备入门读物,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特别是海军爱好者的重要参考书。本书由尖端武器装备编写组编著。
水面舰艇编队由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水面战斗舰艇组成。作战目标主要是敌方水面舰船、潜艇和岸上目标;所用武器有巡航导弹、舰舰导弹、舰炮、鱼雷、反潜深弹等。
对舰攻击
一般由舰艇编队单独或在其他兵力支援下实施。有导弹攻击和舰炮射击两种方式,通常以导弹攻击为主,舰炮攻击为辅。导弹视距攻击,即舰艇使用舰载雷达即可获取目标信息,指控发射导弹;导弹超视距远程攻击,一般需由预警机或直升机等引导支援,提供目标参数,经舰艇导弹指控系统解算后,确定射击诸元,然后在射程内向目标发射导弹。导弹飞行末段由导弹自导锁定目标攻击;若偏离原航向,则由预警兵力提供中继导引。
舰艇编队进行导弹攻击通常分为接敌、展开、攻击、撤离四个阶段。接敌是舰艇编队按照岸基指挥中心或预警引导兵力提供的目标位置和运动要素向目标靠近,根据攻击预案做好攻击准备;到达阵位后,各舰艇应按攻击方案迅速展开,形成有利攻击态势;各舰艇到达攻击阵位后应立即组成攻击队形转入导弹攻击航向,当敌我距离接近导弹有效射程时,根据编队指挥中心命令,进行一定数量的导弹齐射;导弹齐射完毕后各舰艇迅速撤离敌方火力范围,观察射击效果,或按岸基指挥中心命令返航或进行再次攻击。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与以色列间的海战开创了舰舰导弹击沉军舰的先例。6月12日,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在埃及的塞得港外海域游弋,被埃及雷达发现,立即引导3艘“蚊子”级导弹艇出击。在距塞得港10.85海里处占领攻击阵位发射了2枚“冥河”舰舰导弹,1枚击中以舰上层建筑,1枚击中舵机舱,引起以舰大火失去机动能力。埃及导弹艇对漂浮的军舰又发射了2枚导弹,1枚命中舰艉部,1枚在舰附近爆炸。以舰受二次打击后损伤严重,沉人海底,死51人,伤48人。
舰炮是近程作战兵器,敌我双方只能在舰炮有效射程范围进行作战。舰炮受到舰艇上层建筑等影响,射界有一定限制。因此舰炮射击要占领射击阵位,才能集中火力制敌。水面舰艇编队对敌舰进行炮火攻击时,通常也分为航渡接敌、战术展开、攻击和脱离四个阶段进行。航渡接敌的舰艇机动与导弹攻击相同。展开阶段是舰艇按预定作战方案迅速展开,占领预定的攻击阵位,做好射击前准备;攻击阶段是各舰艇已占领预定攻击阵位,敌我距离进入舰炮有效射程范围时,舰艇应按编队指挥员的命令向分工的打击目标进行集中火力齐射,速战速决。当舰炮攻击达到预定攻击要求时,应迅速脱离敌人。脱离时,可先以猛烈炮火给敌以打击,使敌造成错觉,然后以最大航速迅速撤离。
1974年1月我海军舰艇在西沙海域进行了自卫反击战。当时南越海军派出了16号、4号和5号3艘驱逐舰和10号护航炮舰,组成编队向我西沙海域进犯。我舰艇编队被迫自卫反击,立即展开占领射击阵位,以猛烈炮火进行还击。几艘南越军舰被击伤,其中10号舰受伤较重,航速减缓,被我方赶来支援的281号、282号猎潜艇追上,再次集中火力猛烈攻击10号舰要害部位,使该舰起火爆炸沉没。
对潜攻击
对潜攻击是水面舰艇主动搜索和攻击敌方潜艇的战斗行动。水面舰艇一般都有反潜作战能力,如美国驱逐舰一般都装有球首声呐、拖曳线列阵声呐、SH-60反潜直升机、“阿斯洛克”反潜导弹、MK-46反潜鱼雷等,能够构成中近多层次的反潜作战体系。水面舰艇反潜作战一般都采用驱护舰、猎潜艇等编队形式执行反潜任务。驱护舰编队适合远程反潜,猎潜艇编队适合近程反潜。反潜搜索方法有检查搜索和应召搜索两种。检查搜索适用于对敌方潜艇可能活动的海域进行系统搜索或分区搜索。应召搜索是对已发现有敌方潜艇活动的海域应召进行搜索。搜索舰艇通常采用单横队搜索,搜索正面宽又可靠,且各舰的搜潜声呐互不干扰。
水面舰艇的反潜武器主要是反潜导弹、反潜鱼雷和深水炸弹等。攻击程序一般为:舰艇发现判明目标后,测定目标运动要素,计算攻击诸元,进行战术机动占领有利攻击阵位,按照目标的远近和目标性能选择不同反潜武器,并将反潜武器射往敌方潜艇航向前置点。舰艇发射反潜武器后应进行机动,并及时恢复与目标的声呐接触,判明攻击效果,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再次攻击。若水面舰艇配载直升机,应采用舰机协同攻击,由直升机搜索发现和跟踪敌方潜艇,适时将目标位置和运动要素,通过舰空数据链传至反潜舰艇,由舰艇发射反潜导弹或反潜鱼雷,向目标的航向前置点进行攻击(视情况亦可由直升机直接攻击),并由直升机查明攻击效果,舰艇应根据反潜攻击效果,决定是否再次攻击或撤出战斗。
对岸火力支援
主要是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协同陆军歼灭濒海守卫之敌和轰击岸上设施。二战中,美军登陆琉璜岛时,动用了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共56艘,发射了从127毫米到406毫米各种口径炮弹40412发,保障了登陆成功。1982年马岛战争中,英军登陆马岛时,用舰炮对登陆部队进行火力支援,发射了8000发炮弹。战后英国防部认为:舰炮以准确的火力对岛上目标实施了支援性炮击。若没有舰炮的火力支援,步兵是不可能攻占马岛的。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