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武器装备》系列图书是由国防军事领域的科普专家团队精心编撰,内容涵括了当今最先进的空军武器装备领域,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地介绍了各种空军先进武器的发展历程、性能特点等知识,是普及青少年国防科普教育的优秀读物。
《尖端核武器》是分册之一,系统介绍了核武器与核战略产生和出现的大背景,重点核武器的原理、作用及相关武器装备系统,剖析了核战略的发展与演化,以及由此而产牛的国际安全格局的演变。本书由尖端武器装备编写组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尖端核武器 |
分类 | |
作者 | 尖端武器装备编写组 |
出版社 | 航空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尖端武器装备》系列图书是由国防军事领域的科普专家团队精心编撰,内容涵括了当今最先进的空军武器装备领域,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地介绍了各种空军先进武器的发展历程、性能特点等知识,是普及青少年国防科普教育的优秀读物。 《尖端核武器》是分册之一,系统介绍了核武器与核战略产生和出现的大背景,重点核武器的原理、作用及相关武器装备系统,剖析了核战略的发展与演化,以及由此而产牛的国际安全格局的演变。本书由尖端武器装备编写组编著。 内容推荐 《尖端核武器》遵循历史发展的脉络,系统介绍了核武器与核战略产生和出现的大背景,重点核武器的原理、作用及相关武器装备系统,剖析了核战略的发展与演化,以及由此而产牛的国际安全格局的演变。《尖端核武器》既是广大青少年了解核武器及其装备系统的必备读物,也足军事爱好者的重要参考书籍。本书由尖端武器装备编写组编著。 目录 毁火性战争之利器 举足轻重的核武器 准把“核怪物”放出了“魔盒” 德、日功亏一篑 美国捷足先登 苏联急起直追 英、法迎头赶上 中国被迫而为 震撼世界的原子弹空袭 围绕氢弹研制的角逐 “核讹诈”梦幻破灭 苏联氢弹研制不甘示弱紧步美国后尘 英国研制氢弹势在必行 华夏氢弹惊闻于世 核武器的演变 进攻与防御 核武器自相矛盾的作用 核武器的秘密 原子弹 枪法原子弹 内爆法原子弹 助爆型原子弹 裂变材料的制备 铀-235的分离 钚-239的制备 其他核材料 氧弹 氢弹原理和结构 制造氢弹的材料 氢弹的小型化 特殊性能核武器 中子弹 减少剩余放射性弹 增强X射线弹 核电磁脉冲弹 核武器装备系统 核弹道导弹的核弹头 核弹头的构成 核战斗部 姿态控制系统 承载壳体 战略核武器的投射系统 战略轰炸机 核弹道导弹 核巡航导弹 指挥控制通信和作战支持系统 战略核武器的指挥 指挥体系的指挥链路 战略核武器的安全控制 战略核武器的通信 战略核武器的作战支持系统 战术核武器 战术核航弹 核炮弹 战术地地核导弹 战术核巡航导弹 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 核地雷 核钻地弹 核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 威力、射程与命中精度 质量和尺寸 可靠性和安全性 保障性和可维修性 机动性和生存能力 国外现役核力量 美国的现役核力量 俄罗斯的现役核力量 英国的现役核力量 法国的核力量 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最直接有效的于段 核试验的历史演变 核试验的独特作用 核试验的特殊性 核试验的分类 核试验的主要方式 大气层核试验 地下核试验 核试验的监测 地震监测 放射性核素监测 次声监测 水声监测 卫星探测的应用 试读章节 在原子弹研制的神秘角逐中,美国为什么会后来居上,抢先制造出了原子弹。这其中的奥秘过去一直是核心机密,直到20世纪后期才逐渐披露出来。现在分析,当时美国确实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如其本土远离战区,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又掌握了必需的铀资源,集中了一批国内外的优秀科技人才等,这些都是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 战争年代,美国开始大量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才。20世纪30年代,一批欧洲著名科学家为逃避法西斯分子的迫害,背井离乡客居美国。其中有被称为相对论之父的德国犹太人爱因斯坦,匈牙利出生的著名犹太物理学家、后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等。1939年初,匈牙利科学家L.西拉德得知德国研制原子弹的消息后,十分担忧法西斯可能抢先掌握这种武器。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推动,1939年8月,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研制原子弹。信中说:“近4个月里,通过约里奥一居里在法国的工作与费米和西拉德在美国的工作,已经有把握地知道,在大量的铀中建立起原子核的链式反应会成为可能,……由此可以制造出极有威力的新型炸弹来。”当年10月,罗斯福总统做出了影响未来岁月的重大决策,成立了“铀顾问委员会”。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事件又起了动员令的作用,成为美国加速原子弹研究的转折点。 1942年8月,原子弹研制工作扩大成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罗斯福批准了这一规模巨大的军事工程项目,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按当年美元计算,投资约22亿美元。 制造原子弹既要解决武器研制中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还要设法生产出必需的核装料。造一颗原子弹要用提炼得很纯的核装料(铀-235或钚-239)。生产裂变核燃料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天然铀中分离出铀235丰度很高的武器级铀。二是在核反应堆中通过中子照射铀-238,生产自然界不存在的钚-239,早期,美国的高浓缩铀是电磁分离法生产,而建设电磁分离工厂的费用高达3亿美元,其中尚未计入从国库借来用以制造励磁线圈银导线的白银;另一种核装料钚-239,则是从三座原子反应堆及与之配套的化学分离工厂生产的。 在招募、搜索各国顶尖级科学人才中,美国独具慧眼。“曼哈顿计划”开创了科学大工程的先河,它是由聚集在美国的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科学家共同完成的。大战期间,多数科学家放弃了原来从事的研究工作,加入到军事技术的研究中。当时美国吸引了大量欧洲的人才,特别是犹太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冶金实验室”主任阿瑟·康普顿;还有德国犹太物理学家詹姆斯·弗兰克,他是哥廷根大学原子研究“三巨头”之一,后来在研究链式反应和核材料钍的生产中起了很大作用。 “冶金实验室”拥有恩里科·费米领导的反应堆小组和罗伯特·奥本海默领导的理论设计小组。费米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的妻子是犹太血统,由于法西斯种族迫害,不得不于1938年11月利用去瑞典接受诺贝尔奖的机会,携家迁往美国。在费米与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主持下,1942年12月2日,建成第一座反应堆,并成功地进行了可控铀-235链式裂变反应试验,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核能可控利用的技术。1943年,奥本海默等科学家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人迹罕见的深凹大峡谷建立了原子研究所。奥本海默由于在铀同位素分离研究中崭露头角,而登上原子弹总设计师的宝座。 与此同时,田纳西州橡树岭的两座工厂,分别采用电磁分离法与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华盛顿州汉福特的三个原子反应堆,生产钚和从事核裂变研究。到1945年6月已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武器级铀和钚-239。洛斯-阿拉莫斯原子研究所与橡树岭、汉福特这三个秘密研究机构相互配合,进行原子弹的设计与制造。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凭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英、加两国的加盟参与,终于后来居上。“曼哈顿”计划结出了可怕的果实,制成一颗代号“小男孩”的铀弹和两颗钚弹。“小男孩”原子弹装有当时美国积攒起来的约64千克的武器级铀,后投在日本广岛,是世界上首次用于实战的原子弹。两颗钚弹中,一颗用作“三一”试验弹,另一颗代号“胖子”后投在长崎。 1945年7月16日清晨4时,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试验场进行了代号为“三一”(基督教以圣父、圣子与圣灵合为一神称为“三一圣体”)的原子弹爆炸试验。这颗内爆型钚弹长6米多,用钚一239作核装料,放在30米多高的铁塔上引爆。爆炸的瞬间,一个火球跃起,天空明亮得像有成千个太阳照耀,伴随一声巨响,五颜六色的火云翻滚上升,空中出现了巨大蘑菇云,在原铁塔处形成了一个巨大弹坑。这次试验产生了相当于1.9万吨梯恩梯炸药的威力,试验的成功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半夜站在观察站内,仰望爆炸的耀眼闪光,感慨地背诵一位哲人的圣诗:“漫天奇光异彩,犹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以此形容美国第一次原子弹试验时的爆炸景象。从此,原子弹跳出“魔盒”,人类多了一种恐惧,地球多了一份威胁。P7-1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