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铁如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传伦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楠木是文木。楠木的香,最是幽悠绵邈温婉慰人,最慰是文人。有楠木家具楠木清玩的屋舍,乃为燕室文房最称雅居。书香门第都沾溉了太多楠木的雅韵福泽,因为数百年人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仍是读书。书,古老的线装书最讲究藏在楠木的书柜书架书橱书箱中,与楠木可谓零距离接触且往往处之恒远,纸香墨香久而久之与楠香互为熏蔚,融合为一体。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我不敢乱说。却能生发透溢出一种最高贵典雅的混合香——书香,老文房里待惯了的人都受用。西洋玩香大家香奈儿老太太是一定配不来这样一缕杳渺的幽香,因她无法定性哪个是书香哪个是木香。时至今日,全球的香水业界,且不说书香型香水的研究仍是空白,书香的奥秘定然毫不知晓,一旦哪一天调香兑成,我第一个捧场,多收藏几瓶。

黄花梨是降香黄檀,固具香气。然其色其肌理其木纹都华丽得腻人,香味附合金钗艳妇的脂粉气息,难怪明朝那个年代富有人家卧房绣楼中的架子床,有不少黄花梨木的妙构。紫檀兼是中药的一味本草,何从言香,姑妄言之也就是药香罢了,不可一嗅,不可与同是药材的麝香同日而语。紫檀做成的家具却都冒着富贵奢华的气息,此便与文楠的淡香溢雅云烟阻断。老红木的家具是人不得云林秘阁的,只好委屈在富商巨贾的厅堂,暗自妒怀吃醋,但凡不小心刮蹭出了新茬,总有股子酸味刺鼻。樟木行香最殷勤,不舍昼夜历久弥新地释放熏衣驱蠹的香氛。沉香笔筒,木香沉沉郁郁安卧匣囊不知有年,偶一启之,香透户牖,终不及楠香的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于是便有了涧蕙坡兰的气质,“荒寒一点香,足以酬天地”。怀兰之操者,其诗文自必高雅芬芳,而记录诗文之载体是书籍,书籍之载体是书箱楠木书箱,诗文在丛兰中含笑,雅宜在楠香中安卧,呼吸涵咏之际,一段是楠香一段是书香。沾衣久不去,有暗香盈袖,暗香是何香?易安太婉约故意不说清,究是酒香菊香瑞瑙香?还是烘春桃李的锦帐香?有谁知道呢?恐是只有赵明诚一人最门儿清?!管他呢,老早的宋朝的事了?我只认楠香是书香,倘若非要冬烘一番,书香则不全然是楠香,但将楠香作书香!总不至于招惹什么吧?!

与各色木材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在下不敢轻易招惹楠木,黄永玉最懂得矜贵楠木,万荷堂里赫然矗立着好几根壮硕的巨楠,不加斧斤不奏刀,赫赫然矗立,如果不是木头正面镌刻着黄老老友黄苗子大篆《诗经·大雅·生民》的六句诗:“诞寔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真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真之寒冰,岛覆翼之。”那便像极了西洋不知哪一国的怪石阵,别样的玩法别样的趣味。比之怪石阵只具历史的沧桑感。平添了许多文化的意兴,展示了华夏先民博大的襟抱与非凡的毅力。乃因篆刻的这几行古老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把他丢在小巷里。牛羊跑来喂他乳。把他丢在树林里,樵夫进林来伐木。把他丢在寒冰上,大鸟展翅来呵护。”

在北京高碑店老家具市场,碰上几棵二三百年的老楠料,算得上是深缘福厚了,敢不慎理绳墨规矩方圆吗?楠材太珍罕。明朝修十三陵时,云贵川滇的楠木资源已严重匮乏,几百年生成的高挺巨楠又都生在猿猱欲渡愁攀援的高岭深涧,常人望木生叹,止步半山。出皇差采皇木的南方民夫纵然都专业,最终也落得个进山五千出山三千的悲惨结局。明之后九州之大,楠树已无原始自然林带。大约七八年前,据报载:皖省合肥包公祠,包老爷的金丝楠木棺材年久腐朽,国家出资为包拯敬制楠木寿材,面向全国的公私林场、个人征集十数根具一定规格的楠木。不承想到几个月下来,竟凑不齐全,后来在滇南山区遇一老者家藏楠木刚好数量规格全符合,当老者又得知此楠是做包公寿材之用,愿意如数奉敬,不取一文,原来老者乃包公后代子孙。闻听此事者无不唏嘘感慨,包公的棺材本都不须公帑支付,真是清刚峻节,埋骨千年犹不肯伤廉。当今之大小贪官墨吏有闻,不知羞杀否?P1-3

书评(媒体评论)

天津风水好,养出张传伦这样务实的雅士。这边几位收藏家都读他的文章。纷纷约饭局,看古董。我叨光了,见识张传伦的识见,鉴赏张传伦的赏鉴,真在行。谁说的不记得了。说传伦老弟满身时髦,满心古风,有些举止有些言谈很像书上写的古人,连一些事情的想法做法都古意盎然。到底线装书斋里浸淫久了。不受西洋文化污染,应付俗事不忘圈进乌丝栏里蹈袭自在,我和他从此忘年交往,謦欬相得。

——董桥

目录

序 山爱夕阳时/董桥

楠木香

这厮的字贵贱不要

半山人家藏宋石

范曾的雷同与慎密

青虬如有意,白虎无此心

从赏评八大山人《孤松图》说起

何家英收藏的汉陶凫

黄辅周奇人奇画

“誉虎先生正拍”

成亲王的字

一朵寒云吹不尽

王世襄迟撰的挽联

溥雪斋和九格格的紫檀插屏

又见雪斋贝子的集锦扇

芙蓉花发满器红

志宽陶

印象少杰

铁如意

兰渚疏峰周少白

美食家与书法家

从冰心墓碑被涂闲话古今孝道

由北京梁林故居被拆想到云冈石窟之发现

从曹景行的名字被叫错说起

龙的“尺木”

六亿神州怎么“摇”

观舞蹈大赛忆公孙大娘

读书要出声

日本的乌鸦特别黑

文字里的玄机

我识章太炎

袁世凯纵横谈

“民国范儿”的可范儿与不可范儿

古今玩家纵横谈

漫话中国历代奇石收藏

序言

那几天张传伦住的客栈近在我家对过,午后走过来聊天方便,喝六安,看字画,说文玩。他带了几幅行草给我看,了不得,不输古人,好几年的修炼,不容易。草书我没学过,看笔路猜想工楷底子也结实。真羡慕他做那么多事情还腾得出时间练字。天津风水好,养出张传伦这样务实的雅士。这边几位收藏家都读他的文章,纷纷约饭局,看古董。我叨光了,见识张传伦的识见,鉴赏张传伦的赏鉴,真在行。谁说的不记得了,说传伦老弟满身时髦,满心古风,有些举止有些言谈很像书上写的古人,连一些事情的想法做法都古意盎然。到底线装书斋里浸淫久了,不受西洋文化污染,应付俗事不忘圈进乌丝栏里蹈袭自在,我和他从此忘年交往,謦欬相得。

奇怪,读张传伦文章我常常想起李日华。李日华字君实,号九疑,嘉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能书,能画,善赏鉴,工山水,工墨竹,用笔矜贵,格韵兼胜,时与董其昌方驾,写《六研斋笔记》、《紫桃轩杂缀》、《味水轩日记》,一大沓。方驾是两车并行,并驾,同游。董其昌年长李日华十岁。我年长张传伦不止十岁。读他文章我喜欢他不屑于考证名物,阐发义理。我也佩服他品器读画论书字字闲淡,喜恶分明。《四库提要》说李日华《六研斋笔记》“大抵工于赏鉴而疏于考证”,说是“人各有能有不能,取其所长可矣”。李日华不是不能,是不为。赏鉴是读书人的情趣,考证是学问家的梦魇。考证容易流于饾饤,疏于镕炼,繁而寡要。沈从文先生那样的学问家毕竟不多,文字大好,情趣万千。情趣真是心灵的花草,宜春,宜夏,宜秋,宜冬,其神专也,其致别也,其时久也,其机畅也:“盖心灵人所自有,不相贷,无从开方便法门,任陋人支借也。”王夫之说的。多么矜贵的天赋。张传伦厚道,平日称我老师,文章要我册J改。我不肯,也不敢。他读书多,阅世深,性灵富,改他一字一句那是改他一嗔一笑,我不成了陋人了?

四库馆臣嫌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不少段落“剽取古人说部而隐所自来”。晚明笔记其实都那样,引书随意,出处混淆。只要自家意绪经营妥善,一气如话,我不介意。英美古旧文章大家写小品也爱这样随意。李渔说各种文词无一不当“一气如话”:“如是即为好文词,不则好到绝顶处,亦是散金碎玉。”张传伦有些文章引书不少,心细得很,害我怕他过分较真伤了文章元气,频频劝他写白些,写放些,写松些。五代后梁艺术家荆浩山水画是唐末之冠,李日华说他画树萧疏简远,虽重林穿插而一树自为一树,且修挺轩豁,不多为附枝冗干而意自足:“已巳谷雨后,石梦飞寄至双径初芽一裹,运慧水者适至,五碗既足,清风忽生。因用荆法写梅一株,视他作纵横拖沓者,又一格矣。题句云:点酥琢玉闺儿梦,镂雪裁冰冻士。赖得春宵动吟兴,一庭霜月唤精神。”《六研斋笔记》卷三末尾这段随笔是画艺的启示文章的点拨。  重林不怕穿插,一树自为一树,附枝冗干都不要,那才简淡。一位文史前辈读了张传伦几篇文章说他笔力点酥琢玉,思路镂雪裁冰,难得春宵吟兴清雅,叮咛一庭霜月!前辈在台湾退隐山林,我主编的星期天艺文版按期邮寄给他。读了喜欢的文章他都来电话告诉我。老先生爱读李日华,读的还是老民国有正书局石印本,补补贴贴舍不得丢,批注填满天头地脚。“张传伦文章要能一则一则写成杂缀一定生猛”。他说。“张先生杂学富,文采厚,是珍珠,一颗一颗养晶莹了串成项链才夺目”,真是醍醐,可以灌顶。老先生早年竹木牙角都爱玩,我住台湾那些年常到他家学眼力,楠木黄杨案头小品一大堆,还有寿山石。他说江浙老家老葫芦老匏器都没带出来,都散失了。我和张传伦也玩葫芦,玩匏器,王世襄先生旧藏官模子七言绝句蝈蝈葫芦我们都惊艳。都迷上那首诗:“芙蓉花发满江红,尽道芙蓉胜妾容。昨日妾从堤上过,如何人不看芙蓉?”传伦老弟还写了文章。芙蓉是荷花的别名,《本草》说其叶名荷,其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清代唐孙华《晚秋狮子林小集》说的“一池波影漾芙蓉”。木莲木芙蓉不同,《两般秋雨盒随笔》说产岭南,有一日白花,次日稍红,又次日深红,叫“三日醉芙蓉”。还是《西京杂记》有趣,说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芙蓉是蝈蝈葫芦诗里那个不服气的美妾了。雅士爱花木,爱丽人,古今中外都一样。李日华说“种荷万柄,荫蕉半亩,日夕起居其间,能令魂梦馨香,肌肤翠绿。每六月,思逃暑不得。辄兀兀坐作此观”。还说柳絮无香,太白诗怎么说“风吹柳花满店香”?真多事。不多事张传伦这册文集写不成。他说天津万永强会做仿古匏器。要我写了芙蓉诗请万先生做个蝈蝈葫芦。此事难办。王世襄先生蝈蝈葫芦写的是工楷,押在葫芦上一笔一画清清楚楚。我只会仿何绍基行书,笔姿有粗有幼,押出来不够稳实。张充和先生的工楷最好押,不敢要她劳神了。万先生后来替我做了一件匏制笔筒,押充和先生《桃花鱼》里一首《小园》:“当年选胜到山涯,今日随缘遣岁华。雅俗但求生意足,邻翁来赏隔篱瓜。”巧工仿古仿得太漂亮。又多事了。

张传伦带着万永强再来香港是暮春时节,匏器带了好几件让我挑,真好玩,紫桃轩主人恐怕没这个福分。传伦老弟还懂古代家具艺术,找得到陈年楠木做明清风格的木器,琴案、圈椅、砚屏、书橱、炕桌,都做。灵璧石他也懂,也玩,看一眼可以断代。灵璧石是安徽省灵璧县磬石山美石,色如漆,带细白花纹,不输美玉,《长物志》里说佳者如卧牛,如蟠螭,叩一叩声音清越,装点假山最见古韵。早年南洋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的古玩店不难遇到,后来听说西洋人爱玩,纽约、伦敦看到了一些我都买不下手了,难怪张大千咏石供云:“知予无力买青山,万里殷勤聘翠鬟。天遣多情能目笑,人惊绝代见眉弯。”张大千有摩耶精舍,张传伦斋室名改一个字叫摩石精舍,也好听。他珍藏铁如意,写过一篇随笔,我原以为他的书斋叫铁如意馆,也不错。几十年前我在伦敦古玩店见过一支铜如意,又小又精,做镇纸,嵌云纹,银的,底款“行有恒堂”,银线嵌了唐代钱起两句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索价贵,不敢买,久久难忘。园翁听了说,难忘的不是铜如意是那两句诗!湖山靡靡。文字不老,是耶非耶,传伦老弟不难意会。

壬辰清秋为张传伦新书写

内容推荐

《铁如意》收入作者张传伦的散文随笔40余篇,约18万字,写作者眼中的老师、朋友、奇人。

《铁如意》主要内容包括:范曾的雷同与慎密、青虬如有意,白虎无此心、从赏评八大山人《孤松图》说起、何家英收藏的汉陶凫、黄辅周奇人奇画、“誉虎先生正拍”、成亲王的字、一朵寒云吹不尽、王世襄迟撰的挽联、溥雪斋和九格格的紫檀插屏、又见雪斋贝子的集锦扇、芙蓉花发满器红、志宽陶、印象少杰和铁如意等。

编辑推荐

《铁如意》收入作者张传伦的散文随笔40余篇,约18万字,写作者眼中的老师、朋友、奇人。如范曾、董桥、何家英,雕铜名家王少杰、葫芦万、制陶大师包志宽等;或写古今玩家,或写文物鉴赏,或写读书心得。笔法古雅,知识丰厚,人文积淀深厚,尤其是几篇万字长文,谈章太炎、民国范儿,历代奇石,在读书届受到广泛好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2: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