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纪念典藏版)》系统还原毛泽东在武汉东湖的点滴,作者梁相斌和周莹珣多次深入东湖宾馆毛泽东同志故居采访,并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研究资料,调阅历史资料图片库,搜集了近六十幅毛泽东在武汉、在东湖的珍贵照片,使内容更加全面,史料更加丰富,展示更加直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纪念典藏版)/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系列 |
分类 | |
作者 | 梁相斌//周莹珣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纪念典藏版)》系统还原毛泽东在武汉东湖的点滴,作者梁相斌和周莹珣多次深入东湖宾馆毛泽东同志故居采访,并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研究资料,调阅历史资料图片库,搜集了近六十幅毛泽东在武汉、在东湖的珍贵照片,使内容更加全面,史料更加丰富,展示更加直观。 内容推荐 梁相斌、周莹珣著的《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纪念典藏版)》主要内容包括:毛泽东钟情武汉东湖的七个情结、勾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轮廓、提出“南水北调”构想、坐在东湖指挥炮击金门和华沙谈判、提出“十年或更多一点时间赶上英国”、东湖宾馆论《三国志》,在全国推行人民公社、两篇《党内通信》,确定整顿人民公社思路与蒙哥马利谈中共接班人、“七二〇”事件:想游长江没游成、南方视察首站选在武汉,与林彪斗智斗勇、提议邓小平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等。 《影响中国的480天毛泽东在东湖(纪念典藏版)》系统还原毛泽东在武汉东湖的点滴,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研究资料,让此书成为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的有效补充、中共党史研究的补充、湖北省和武汉市发展史研究的补充以及湖北省与武汉市旅游资料的补充。 目录 毛泽东一生钟爱东湖 毛泽东钟情武汉东湖的七个情结 勾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轮廓 提出“南水北调”构想 构想修筑三峡大坝 决策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武汉 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发展战略 与尤金讨论南共联盟和国际共运 坐在东湖指挥炮击金门和华沙谈判 提出“十年或更多一点时间赶上英国” 东湖宾馆论《三国志》,在全国推行人民公社 秉烛撰写《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 与金日成共植中朝友谊树 两篇《党内通信》,确定整顿人民公社的思路 在东湖指挥西藏平叛 主动纠“三风” 与蒙哥马利谈中共接班人 在东湖宾馆修改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稿 《二月提纲》和《给江青的一封信》与初期“文化大革命” “七二〇”事件:想游长江没游成 南方视察首站选在武汉,与林彪斗智斗勇 批示指出陈丕显的问题为人民内部矛盾 提议邓小平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毛泽东在东湖轶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革命情结:武汉是毛泽东成为卓越军事家的起点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打响,随后,革命的火种以飞一般的速度向全国蔓延,义声所播,以摧枯拉朽之势结束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当时,18岁的毛泽东就读于湖南湘乡驻省中学,接受各种新思潮的洗礼。10月中旬的一天,一名革命党人得到湘乡驻省中学校长的许可,为学生作了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毛泽东听完演讲之后,备受鼓舞,和几个朋友决定一同赴武汉参加革命军。因为听说“汉口的街道很湿”,临行前他们还借了一些雨鞋。在去武汉的路上,他们被驻守的卫兵拦住了,交通被断绝。正在这时,长沙革命的战斗打响,起义军沿着粤汉铁路逼近市区,毛泽东等人折回长沙,参加湖南新军,当上了列兵。这一次,虽然毛泽东与武汉“失之交臂”,但这座城市已使他神往。 在1918年至1922年的成长生涯中,毛泽东曾经在去北京、上海和返乡的途中五次路过武汉。其中,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武汉,短暂停留后,将赴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带到北京。 1920年,武汉地区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恽代英从中华大学毕业后,在武汉昙华林的街头创办了“利群书社”,书社以“利群助人,服务群众”为宗旨,是当时武汉地区最大的进步社团。此时,毛泽东正领导湖南人民进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在率领代表团北上请愿的途中,他在武汉停留了约一周时间,就住在利群书社。同是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的恽代英与毛泽东两人抵足而卧,彻夜深谈,毛泽东对利群书社的做法甚为赞许,他还打算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并同恽代英商量开办文化书社时,由利群书社先供应一部分书刊。这是毛泽东第二次来汉。 之后的岁月里,受李大钊、陈独秀的影响,毛泽东在众多“主义”和“学说”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完成了由一名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开始投身于共产主义革命的浪潮。 1926年,国民党制造了破坏国共合作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事件,第一次国共合作岌岌可危。当时中共中央的负责人一再让步,但始终处于被动局面。11月,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决定将主要精力由工人运动转向农民运动,不久,他便到武昌红巷13号创办了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创办初期,学员就达到了800多人。当时,讲习所的常务委员会由毛泽东、邓演达等人组成,由于邓演达还兼任许多军政职务,实际主持工作的还是毛泽东。毛泽东为了办好农讲所倾尽精力,多少个日夜宵衣旰食,忘我操劳。在他的主持下,一批著名的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恽代英、彭湃、方志敏、李达等都曾在农讲所任教。学生毕业之后,大都积极投身于各地的工农武装起义,如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暴动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P19-21 后记 毛泽东一生钟爱武汉,尤其钟爱镶嵌在武汉广袤土地上的璀璨明珠一一东湖。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1953年至1974年间,从史料上看,毛泽东同志曾48次来到东湖,在东湖宾馆居住的时间长达480天。也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同志到东湖不止48次,也不止480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同志钟爱武汉东湖这片水域,并在此长期工作生活,作出了炮击金门、西藏平叛、小平复出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决策。但我们在调研采访中发现,目前尚没有一本书对此进行全景式记录。随着时间推移,所有经历毛泽东同志那一段历史的人都会慢慢离我们远去,而记载毛泽东同志生平和活动的历史资料也许会封存于茫茫史海。 为了进一步挖掘历史资料,系统还原毛泽东在武汉东湖的点滴,我和同事周莹珣多次深入东湖宾馆毛泽东同志故居采访,并查阅和考证了大量历史、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影响中国的480天一一毛泽东在东湖》一书。在此书采写过程中,我们忠于历史,真实再现历史,对引用的资料作了认真甄别,力求让此书成为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的有效补充、中共党史研究的补充、湖北省和武汉市发展史研究的补充以及湖北省与武汉市旅游资料的补充。 为了使本书的内容更加全面,史料更加丰富,展示更加直观,我们还积极与新华社、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东湖宾馆联系,调阅历史资料图片库,搜集了近六十幅毛泽东在武汉、在东湖的珍贵照片。同时,还得到了毛泽东生前摄影师、著名摄影家吕厚民和钱嗣杰等先生的大力支持。由于种种原因,在本书付梓出版时,还有少数几幅照片的拍摄者我们暂时未能取得联系。在此,对上述部门和照片的拍摄者们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我们知识水平所限,本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敬请指正。本书在采写、编撰过程中,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华社、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东湖宾馆、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张良成、顾永高、张绍君、武勇、袁定坤、王建槐、胡伟、张帆、郑敏庭、季小波、梅冬阁、杨希伟、俞俭、冯国栋等同志也为本书提供了不少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粱相斌 2013年6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