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词中国(青少版)
分类
作者 阎宇//徐时霖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阎宇、徐时霖编著的这本《诗词中国(青少版)》精选了几千年中华诗词精华,集评注析于一体,讲解精到易懂,重在发掘诗词背后的人文内涵。本书有王蒙、余秋雨、叶嘉莹、于丹、阎肃、欧阳中石等数十位名家大师的体味解读,引领青少年朋友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

本书配有淡雅隽永的古画,图文共赏,诗画相融,领略古典之美。

李岚清和顾秀莲分别为本书题字推荐。

内容推荐

阎宇、徐时霖编著的《诗词中国(青少版)》是一本优秀的青少年古典诗词启蒙读物。它以三千年来中华优秀诗词为脉络,讲述名诗创作由来故事,鉴赏文化意象内涵,体味诗人生命历程。从先民时期的诗歌雏形到《诗经》、《楚辞》开创的伟大传统,从刚健慷慨的建安风骨到气势雄浑的盛唐气象,从质朴自然的乐府诗歌到真挚深厚的游子思乡……在今天喧嚣焦虑的社会,《诗词中国(青少版)》旨在帮助读者感受到诗歌无穷尽的美,以及人生情怀,通过心灵的震颤、情感的沐浴,能将诗意融入到生活,以丰富温暖自己的生命世界。

目录

序:诗词就在生活之中/顾秀莲

第一讲 诗的起源

第二讲 远古的诗

第三讲 《诗经》

第四讲 《大风歌》

第五讲 乐府歌诗

第六讲 建安风骨

第七讲 初唐四杰

第八讲 《唐诗三百首》

第九讲 《春江花月夜》

第十讲 《枫桥夜泊》

第十一讲 边塞诗

第十二讲 李白

第十三讲 山水田园诗

第十四讲 黄鹤楼和鹳雀楼

第十五讲 送别诗

第十六讲 竹枝词

第十七讲 应试诗

第十八讲 亲情诗

第十九讲 怀乡诗

第二十讲 打油诗

后记

试读章节

自然清新:花落知多少

春天来了,早晨起来,风吹在脸上已经不冷了,空气新鲜,小鸟在树枝上叫个不停,这都是春天带给人们的欢乐。这时候你一定会很自然地想起这首《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是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在一个夜雨之后春天的早晨,诗人把醒来时候所见到、听到的情景,平实地记录下来。全诗字句简单,却蕴含着浓厚的情致,令人百读不厌。

阎肃老师说:它妙在哪儿呢?有风有雨,早上起来,“花落知多少”。诗人的心总是一种很慈悲的,很善良的。哎哟,外头的花被风雨吹打了多少,哪些掉了,花瓣零落了,他到这儿戛然而止。他说到鸟,说到早晨拂晓的空气,说到夜来的“风”、“雨”,最后来了个“花”,是不搭界的,却又是浑然一体的,这一切糅成了两个字,叫“春晓”。

孟浩然是孟子第33代传人,世称“孟襄阳”。他才华出众,为人侠义。他曾经积极入仕,40岁时去考进士,却未能高中。后来就到江浙一带游历、写诗。他在官场困顿失意,于是寄情于山水之间。孟浩然的诗非常自然,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在文字和情境上也不刻意雕琢。他的诗淡而不薄,闻一多说:“淡到看不见诗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春晓》一诗看似非常容易理解,可是你真的读懂了吗?

“处处”是什么?“处处”在诗中的意思是“时时”,而非“到处”。如王维的诗“遥知兄弟登高处”中,“处”也是指登高的时候,而不是登高的地方。孟浩然在自家门口感受春的景色,没有到处闲逛,他住的地方从早到晚,一直都能听到鸟叫。

那“夜来”又是什么呢?

阎肃老师说:“夜来”就是昨天晚上。现在到陕西去,你跟当地老乡一块聊天,还是说这个“夜来”,这是唐朝留下的语言。

《春晓》这首诗流传了一千多年,人们发现《春晓》不仅仅在写春天,写景色。小时候看到的是一幅春天的图画;成年后觉得它写的是情;等到老了以后再品味这首诗,就会觉得它写的是人生。

诗的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也从一种春的景象慢慢演变为一种心境,一种人生感悟,被后世很多文人所引用。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第一个大力描写山水的诗人,在诗坛地位很高,李白也非常喜欢他。他的诗朴素直白,很容易理解和传诵,他留下了很多名篇,例如《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于丹老师说:你看孟浩然写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就是说我们家新宰了一只老母鸡,新小米打下来了,到我们家吃点小米饭,就着炖鸡喝点酒,然后看一看绿树,看一看青山。那聊点什么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无非都说说种地的事儿。喝完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再约一下,等到重阳的时候再接着喝,这是田园。田园这个东西一定是朴素的,是不矫情的。

田园生活从古到今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理想追求,孟浩然用他的诗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安逸的生活画面,孟浩然真可以称得上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一座高峰。

于丹老师说:孟浩然在官场上有过多少困顿?“欲济无舟楫”,想入仕没有入,只能在家闲着;“端居耻圣明”,又说不过去;“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多么纠结?所以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走不通的路,但起码你还有田园,而田园小吗?田园是连着山川的。孟浩然在自己的家乡襄阳登岘山,走上去一看,“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千古江山,今天我来了,这气势小吗?

阎肃老师说:孟浩然,我认为可以不朽了。我就佩服这样的,就是他不是有意为之,不是刻意的,比如我苦心经营,我吟得双泪流,我想得搜索枯肠,我锤字炼句,我折腾半天。他没有。他很自然地流露出来了,但是流露出来就是千古名篇,就可以几千年下来人们都忘不了它。这是多大的魅力啊!

田园诗应该说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的,到了南朝,谢灵运、谢朓等人钟情于山水诗,但都是一己之力。直到盛唐,山水田园诗更向前推进了一步,发展成为山水田园诗派。对于这种继承和发展,孟浩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另一位诗人与孟浩然齐名,他就是王维。他们二人被合称为“王孟”,把山水田园诗推向了高峰。

P190-193

序言

诗词就在生活之中

诗是人类的一大发明,也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就好像阳光一般洒落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全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诗。作为中国人,我当然更爱中国的诗。

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留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诗作,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反映着中国人鲜活的灵魂,它是人们立身处世、陶冶性情的重要文化渊源,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有着不朽的价值。生当作人杰、月是故乡明、海内存知己、红豆生南国、采菊东篱下、江山留胜迹,身在今天的我们,时隔千年,去重温这些佳句,依旧能深切感受到前辈们抒发的感情,勾起我们每个人心里的无限诗意。时光流逝,岁月更迭,诗词始终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闪闪发光。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习近平同志说过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的重要代表,编写《诗词中国》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是关心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后继有人。我们要多在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培养方面做一些具体的工作,编写《诗词中国》也是这方面的一次重要探索。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和民族文化智慧,对青少年朋友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让孩子们认识诗词、喜欢诗词,引领他们走进诗词文化的精彩世界,感受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渐染,是我们要做的重要工作。我们要为青少年朋友们营造一方思想的净土,启迪心智,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和人生品位,把《诗词中国》打造成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文化精品。

有人说,当下的青少年已经不写诗不爱诗了。以我这些年从事青少年工作的实践来看,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从各种作文竞赛到高考,从儿童乐园到主题活动,从书籍报刊到网络创作平台,都有无数的青少年在圆着自己的诗词梦想。俗话说“会读诗的孩子不会变坏”。优秀的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需要我们去研究、挖掘、弘扬和传承。我真心地希望青少年朋友们,能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通过这一次次心灵的颤动、情感的沐浴,获得思想的启迪,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和民族文化智慧。生活是诗的源泉,读诗,使我们更加关注生活和体验生命。诗意地生活,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和珍视生活,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之中。  顾秀莲

后记

编写一部把我国古典诗词和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的书,是我们多年来的愿望。

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但诗词从来都不是仅仅在殿堂之上和象牙塔里,更多的是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民间文艺、民歌也是诗词的来源和主要内容。《诗词中国》这本书要说的是诗词在普通民众中的存在,诗词来源于生活,又从艺术的高度反映了生活。生活中充满诗意,诗词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词流传数千年,正是因为得到了民众特别是广大普通老百姓的认同和喜爱。

清代的蘅塘退士,花了十几年的工夫编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他是一位官员,同时也是官学的教师。他用这本书来让孩子们更多更深刻地了解诗,用诗来传承文化。《唐诗三百首》能够两百五十多年来流行不衰,是因为它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讲述唐诗,把博大精深的唐诗和普通人的感情联系了起来。我们编写《诗词中国》这本书,是要向这位前辈致敬,把这类了不起的工作继承下去。我们尝试着把诗词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感情联系起来,找到诗人的创作和今天生活的共通之处,通过诗人的故事来理解体会诗词的文化含义。我们认为,诗词就在生活之中,诗人就在自己身边,诗词所抒发的感情正是我们自己的感情。

《诗词中国》的编写工作从2012年初开始,有许多专家、学者和朋友们参加了这项工作。张华山、程郁缀、朱小平、沉石参加了前期的策划。占戈、张梅煊、鲁子奇、闫海笑、张志勇、郭娅、史佳妮、林春莉、周佳琳、王蕾、邓卉、赵李娜、王杏瑶、郑志恒、刘萍、赵清松、关小彬等参加了编写。我们谨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参与《诗词中国》策划编写工作的前辈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二○一四年一月三日

书评(媒体评论)

从诗意中流出来韵动的空间,就是用空间感去写韵,涵盖了历史的时空,也是我们和历史的对话。

——王蒙

诗已经成为一种诗意,是一种生活状态了,我们那么快乐,我们充满想象力,这都是诗化生存,就是诗已经融入到生活当中了。

——余秋雨

诗人是带着他的生命写的,好的诗人就会把他的生命写到诗词里去,好的读者就要从诗里边读出他的生命来。

——叶嘉莹

一部史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一部诗也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

——冯骥才

古诗词中有真正的中华文化的东西,我喜欢,思之若渴,这也是大家都会喜爱诗词的原因。

——阎肃

古诗词传承着中国历史的优秀文化,它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苏叔阳

中国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叫诗和词。《诗词中国》,很美,很好,它把我们中国纳入到一个文化很高、很优美的一种表现形式里面。

——欧阳中石

诗词是朴实的,最接近人的感情,了解一个民族,要了解他的诗词,这些才是你最大的生活的、艺术的源泉。

——韩美林

通过古诗词,去影响人,形成做人的底线,一个道德的底线,去寻找一种比较高尚的内心世界的情结。

——盛中国

优美的诗歌,就是大自然之美,是上帝在微笑,影响着我们的身体情绪以及精神世界,具有改变人类灵魂的潜在能力。

——袁熙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