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与美学研究丛书”序
修订版序
初版前言
第一章 西方诗学理论的基石
一 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
二 国内研究柏氏诗学的基本现状
三 西方研究柏氏诗学的主要成果
四 “始于足下”的“小题大做”
第二章 要旨、方法与诗性智慧
一 《理想国》的要旨何在?
二 正义之德与心灵和谐
三 对话场所的历史意味
四 对话人物与戏剧特质
五 表里二分的诗化描述
六 日喻(Helios)的象征
七 线喻(Granne)的内涵与误区
八 洞喻(Spelaion)的启示
九 对话文体与诗性智慧
第三章 道德理想与心灵学说
一 道德理想主义
二 政治与道德的理想范式
三 以善为本的“七科”教育
四 道德化的心灵学说
第四章 心灵诗学的实践准则
一 治心为上的诗乐艺术
二 神为善因的颂词:Eulogia
三 寓教于乐的调式:Deristi和Phrygisti
四 简约明快的节奏:Enoplios,Daktulos与Heroos
五 适宜的文本与节制的情感
六 超载的道德负荷
第五章 身体诗学的境界与追求
一 强身为用的体操艺术
二 身体诗学的境界:Kalokagathia
三 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
四 苦其心志的训练与饮食
五 破旧立新的男女裸体操练
六 理想人格的两个维度
第六章 多维视野中的美善论
一 “美”的意味与范围
二 美与善的语义与语境关联
三 因善而美的因果关系
四 “善的理式”的多面性相
五 成于至善的过程意味
第七章 “摹仿论”的喻说与真谛
一 源于床喻(Kline)的“摹仿论”
二 Mimesis的源起与转义
三 “摹仿论”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
四 “摹仿论”的真实用意与双重维度
五 “摹仿论”的理论意义分析
第八章 为诗辩护与诗化哲学
一 对诗人的谴责与控告
二 为诗辩护:直接与间接
三 哲学与诗歌为何而争?
四 哲学与诗歌争吵的背后
五 剪不断的内在联系
第九章 余论:城邦与心灵的融合
主要参考文献
古希腊术语英汉对照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