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0-3岁婴幼儿心理与优教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韩棣华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我从哪里来?”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渴望知道的问题。但父母总认为孩子小,又无知,感到难以回答,于是就采取回避或哄骗的办法,不去正面答复而含糊其词地搪塞过去或胡说乱编出各种荒诞的答案来应付孩子,说什么“你是天上掉下来的”、“你是垃圾箱里拾来的”、“你是妈妈腋下窝里长出来的”、“你是爸爸像孙悟空一样吹一口气变出来的”……有的父母甚至不许孩子提到这个问题,甚至训斥或打骂,因此孩子感到困惑而产生恐惧的联想,再也不敢提问,逐渐造成了日后性压抑。孩子在儿童时期无法获得正确的认识,而成长到青少年时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去多方探索这个“神秘”的问题,有的青少年甚至会产生各种变态的性心理。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一切无知都会令人遗憾,但对性这样事的无知,则是严重的危险。”可见性教育不能忽视,在当今科学技术发达的社会里,必须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父母应该面对现实及早给予孩子正确的性教育。

儿童性教育是早期教育的内容之一,它是成年后性心理的基础教育,它对人的一生具有重大的影响。美国性教育专家玛丽·考而伦博士提出:“儿童阶段特别是5岁之前是性教育特别紧要而且有效的时期。”过去人们认为性教育是从青春期开始的观点必须修正,应该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进行,让孩子早一点懂得简单的人体生理知识,对“性”有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应使父母明确性教育的目的是要求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奠定孩子成长后做人的基础,培养孩子成为身体健康、品德良好、智力发达、心灵优美的一代新人。因此,性教育的内容就不仅仅是围绕“性器官”方面的问题,它还应包括性爱、性文明修养以及性心理等问题。

从0岁开始到3岁的性教育是根据婴幼儿时期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中的启蒙性教育,可分为3个阶段来进行。

婴儿期(0~1岁):给以“爱”的感情教育,父母要经常给予婴儿肌肤接触,情感满足。新生儿出生后,他的食欲与性欲都是与生具有的行为(本能),男婴可有自发性阴经勃起,女婴偶尔有阴道分泌物,这都是最初的性表现,婴儿的性满足是肌肤亲近时所体现出的舒适感。著名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这种本能在婴儿时期是性欲趋向于在最亲近的人中找对象,男婴通常选择母亲,女婴则选择父亲……”因此,婴儿除了吃饱、睡足,满足其生理需要以外,应该有优美的环境及父母的爱抚,如喂奶时婴儿小嘴与母亲乳头接触,拥抱抚摸婴儿的皮肤,亲吻婴儿的小手、小脸等,使婴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进行交流,让婴儿在接受父母爱的过程中,培养爱的情感,这对孩子日后成为一个性格良好、仁慈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早期(1~2岁):教育幼儿在“性自认”的基础上达到“性识别”,防止人为地造成“性偏移”。这时男孩和女孩对性别的“自认”不足,完全是由父母来确定,先有从父母那里接受的“他认”然后才有“自认”,“自认”是“他认”的结果。因此,父母应按孩子的性别称呼及打扮,让孩子知道是男是女,有的父母给男孩穿裙子、留长发、打扮成女孩,觉得很好玩,还有的母亲因为生了女孩不如心愿,将女孩打扮成男孩,常此以往造成孩子“性自认”、“性识别”混淆不清,使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都会向异性方面发展,这将会造成日后心理上的偏移,甚至心理变态,不能适应社会角色。

这时期孩子开始会说话,能理解成人的语言,父母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来教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及其简单的功能,如洗手脸时认识手、脸、眼、耳、鼻等,洗脚、洗澡时认识脚、腿、乳部、肚脐和性器官等。这时期孩子常会触摸或玩弄自己的生殖器,这是正常的举动,父母不必过分紧张地去责怪他,因孩子只认为抚弄生殖器与玩手、玩脚是一回事,父母只要正确地告诉孩子说,那是解小便的“小鸡鸡”(即生殖器,以后可告知正确的名称叫阴茎或阴道),摸来摸去弄脏了就要生病,要爱清洁保护好“小鸡鸡”就像保护眼睛、脸一样,孩子到了1岁半以后能控制大小便时,可以穿满裆裤,就会自然而然地减少玩弄性器官的机会,若仍有玩弄的情况,可以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到其他有趣的游戏中去。

幼儿期(2~3岁):父母要让孩子懂一点人类生理及生殖方面简单易懂的知识,用正确的态度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因为这时期的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求知欲强,遇事要问,如问“爸爸为什么站着小便?妈妈怎么要坐着(或蹲着)小便?”“我是哪里来的?”对于这些问题应该亲切、耐心地正面回答,可以告诉他:“男孩像爸爸一样小便的地方叫尿道就在阴茎内,露在外面。所以要站着撒尿,而女孩和妈妈一样尿道在阴道上部,不露在外面,所以要蹲着或坐着撒尿。”对于“我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正确回答,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你是爸爸妈妈两人一起生出来的,是爸爸身体里有个小精子,它像小蝌蚪一样会游泳,它游到妈妈身体里和一个小卵子相遇交朋友,天天在一起,后来它们就合起来变成了一个像鸡蛋那样的受精卵,这个受精卵就是小宝宝,他住在妈妈肚皮里的一个地方叫子宫,那里可温暖舒服哩,妈妈每天吃了营养的食物,他也在子宫里得到营养,慢慢长出了身体、头、手、脚,过了几个月他还会在子宫里伸伸手,踢踢腿,翻筋斗,后来这个小宝宝越长越大,妈妈肚皮涨得又大又圆,实在大得住不下了,这时小宝宝动呀动的,急得要钻-出来,妈妈被他动得肚子一阵阵地痛,爸爸赶快送妈妈到医院去,医生帮忙把小宝宝接了出来,宝宝一钻出来就哇哇大哭,好像告诉大家:‘我出来了!我谢谢妈妈把我生出来了!"’这样亲切地回答孩子,不仅能解除孩子的疑问,取得其信任,而且还能了解有关性的粗浅知识,既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愿望又能沟通亲子间的感情。

父母及家庭成员应该破除旧思想观念,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用新的观点来看“性”问题,自己先接受性教育,学习人体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才能掌握基本的性知识去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P43-45

目录

第一篇 塑造人的雕塑家

——父母对婴幼儿优教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1.从科学的摇篮里开始

——优生是优教的基础

 2.胎儿也要上“胎教大学”

——孕妇心理和胎儿的反应能力

 3.优境育新苗

——创设一个促使孩子身心健康的环境

 4.“小花朵”的未来

——以全面发展的目标去培养孩子

 5.从启蒙老师到终身顾问

——父母的天职是优教

 6.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在父母榜样中接受教育

 7.“家长学校”的启示

——教育者自身先受教育

 8.不要错过“教育的最佳期”

——结合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适时教育

 9.优教从出生开始

——早期精神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性

 10.教早了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吗?

——早期教育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11.教育婴幼儿从何着手?

——正确理解早期教育的内容

 12.知识不等于智力

——什么是知识与智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3.大脑也需要每天“进食”

——如何促进智能器官大脑的发达

 14.早期开发智力的“钥匙”

——促使婴幼儿智力发展的方法

 15.怎样使孩子聪明

——培养智力品质的几个方面

 16.“弱智儿”也能提高智慧

——及早对“弱智儿”进行教育训练

 17.3岁前是“模式时期”

——婴幼儿以模式识别方式接受教育

 18.怎样使孩子精神饱满地生活

——按大脑皮质镶嵌式活动的规律安排生活

 19.为孩子选择喜爱的伴侣——玩具

——按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合适玩具

 20.双语教育在早期同步进行

——汉语与外语的同步培养是学语言的捷径

 21.不要将孩子关在“笼子”里

——社会性教育与婴幼儿心理的发展

 22.爱孩子的学问

——父母的爱与孩子性格的形成

 23.也要歌颂父爱

——男性的个性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24.从孩子脸上的“晴天”和“雨天”谈起

——婴幼儿情感的特点和培养

 25.不要对孩子制造心理障碍

——谈谈恐吓对婴幼儿心理的危害

 26.“挨打诗”说明了什么?

——体罚孩子产生的不良后果

 27.母亲研究员

——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塑造人的工程

 28.孩子从小要懂“规矩”

——婴幼儿早期的家规教育

 29.“我从哪里来?”

——早期婴幼儿的性教育

 30.孩子在想些什么?

——正确对待孩子的心理需求

第二篇 可爱的小天使

——0~1岁婴儿的心理与教育

 31.一天一个样

——新生儿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32.一个月比一个月灵

——婴儿的身心发育特点与教育

 33.“生物钟”要按时走

——建立动力定型培养良好习惯

 34.睡眠是婴儿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睡眠既保证生长发育又促进智力发育

 35.母乳喂养是母子心灵交往的好时机

——滋生母爱促使大脑发育形成良好性格

 36.婴儿惊人的学习潜力

——婴儿具有主动探索外界的潜在能力

 37.从摇篮曲的妙用说起

——启蒙的音乐教育

 38.哭——婴儿最初的语言

——从哭声中了解婴儿心理的需要

 39.笑——婴儿最初的交际形式

——笑能增进社会交往和有利智力发育

 40.从躺卧到行走的变化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与训练

 41.手巧促心灵

——婴儿手的动作发展和训练

 42.体健智能高-

——婴儿的体育锻炼与智能发育的关系

 43.不要忽视婴儿爬行

——爬行对婴儿身心发育的重要意义

 44.眼睛是智慧之窗

——婴儿视觉的发育与训练

 45.“听”是语言的开端

——婴儿听觉的发育与训练

 46.你能辨认婴儿的体态语吗?

——婴儿的面部表情、动作姿态与心理活动

 47.婴儿吮手指是智力发展的信号

——从生理和心理上理解婴儿吮手指的意义

 48.谈谈“认人”和“怕生”

——婴儿感知和记忆能力的发展

 49.吃奶和断奶的心理卫生

——防止消极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50.让婴儿保持自己发展的特殊风格

——婴儿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51.婴儿玩些什么玩具?

——适合0~1岁婴儿身心发展的玩具

 52.你的婴儿发育正常吗?(一)

——0~1岁婴儿体格发育测试

 53.你的婴儿发育正常吗?(二)

——0~1岁婴儿智能发育测试

第三篇 勇敢的探险家

——1~2岁幼儿的心理与教育

 54.婴儿向幼儿过渡时期的变化

——1~2岁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和教育

 55.最初的行为习惯不可忽视

——运用条件反射和条件抑制培养行为习惯

 56.清晨,怎样诱导孩子自然觉醒起床

——正确理解孩子的睡眠生理过程及睡眠状态

 57.让孩子愉快地进餐

——保持良好的情绪进餐能促进身心健康

 58.孩子摔跤的“学问”

——1~2岁孩子摔跤动作训练及意志培养

 59.不能说的一句话

——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心理准备

 60.从学一个词到说一句话

——1~2岁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61.念儿歌、学说话

——儿歌是幼儿早期学说话的阶梯

 62.让孩子“迷恋书”的诀窍

——促进孩子早期认知的有效方法

 63.真像个小小“探险家”

——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的发展

 64.不要忽视第六感觉

——重视对孩子直觉的培养

 65.在“扔东西”中长见识

——孩子自我意识萌芽期的认识过程

 66.孩子为什么喜欢撕书?

——撕书是孩子自我意识表现的一种方式

 67.孩子为什么咬人?

——1~2岁幼儿特有的与人交往方式

 68.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从心理上正确对待孩子的消极情绪

 69.“别哭!我扶你起来!”

——及早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

 70.从孩子注意看蚂蚁说起

——从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71.怎样使孩子记得又快又好

——早期孩子记忆力的培养

 72.散步是实施早教的好时机

——散步有助于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73.两只巧手比一只巧手好

——发挥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促双手动作协调发展

 74.2岁儿玩什么玩具?

——适合1~2岁幼儿身心发展的玩具

 75.怎样知道2岁儿的发育水平?

——1~2岁幼儿体格发育与智能发育的测试

第四篇 精灵的小能人

——2~3岁幼儿的心理与教育

 76.小能人的成长

——2~3岁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与教育

 77.不要让孩子养成“拖拉”的习惯

——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78.伶牙俐齿、能说会道

——2~3岁纺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培养

 79.故事——孩子的精神食粮

——讲故事的作用和孩子的心理特点

 80.一问一答增长智慧

——培养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81.先学“猜猜看”后学“猜谜语”

——培养感知、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82.往大脑图书馆多储藏“书”

——感知经验的储存和运用

 83.你看!“2”像不像小鸭?

——在生活中运用实物形象教幼儿识数

 84.在地球仪上找姨妈

——抓住兴趣苗子培养认识能力

 85.“我家里有小轿车”——是想象还是撒谎?

——正确理解孩子特有的“假想行为”

 86.“我妈妈有一条尾巴”

——想象力培养的最初阶段

 87.“得宠”与“失宠”引起的嫉妒

——如何疏导孩子的嫉妒心

 88.孩子的过失和“破坏行为”

——从生理和心理上理解孩子的“破坏行为”

 89.什么都想自己干

——正确理解和对待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90.用扫帚柄开灯

——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初始阶段

 91.小树要经得起风霜

——适当的“劣性刺激”能锻炼孩子心理承受力

 92.不可忽视暗示效应

——暗示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93.孩子争吵不一定是坏事

——在争吵中学会辨别是非和与人相处

 94.音乐——开启孩子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婴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

 95.画出心中的世界

——早期绘画着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96.孩子能经常看电视吗?

——电视对幼儿身心发育的影响

 97.让孩子欢欢喜喜渡过人生的第三关

——培养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98.在玩中学习

——玩是最适合孩子心理需要的学习方式

 99.3岁儿玩什么玩具?

——适合2~3岁幼儿身心发展的玩具

 100.怎样知道3岁幼儿的发育水平?

——2~3岁幼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测试

附录

 一、婴幼儿体格发育指标参考表(上海地区,2005年制定)

1.市区0~6岁男童体格发育五项指标评价参考值

2.市区0~6岁女童体格发育五项指标评价参考值

3.郊区0~6岁男童体格发育五项指标评价参考值

4.郊区0~6岁女童体格发育五项指标评价参考值

5.0~6岁男童按身高测体重

6.0~6岁女童按身高测体重

 二、小儿身高、体重、出牙计算公式

 三、乳牙萌出的时间与顺序表

 四、婴幼儿智能发育筛查(丹佛)参考表

 五、婴幼儿饮食和睡眠时间表

 六、婴儿辅助食品添加顺序表

 七、婴儿每日食品摄入量参考表

 八、幼儿每日食品摄入量参考表

 九、儿童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十、儿童主要食物中铁的吸收率比较(%)

 十一、常见食物成分表(食物100克的含量)

 十二、计划免疫程序表

 十三、常见传染病的潜伏、隔离和检疫期限表

 十四、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十五、小儿外科选择性手术年龄参考表

 十六、最常用化验的正常值

 十七、家庭常备药物参考表

 十八、家庭通用量器与法定计量单位比较

序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提高父母的素质,使家教科学化就成了全社会关注的大事。这方面书籍的大量出版就是一种标志。但是有些偏重于理论阐述,读者阅读以后,虽然了解了有关的理论知识,但是不知道在实际家教中如何应用,缺乏可操作性。有些则偏重于具体的方法介绍,由于这些方法多半是经验性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上又带来了局限性。本书则取这两类书籍之所长,力求避免其所短。也就是说,以孩子身心发展为经线,以家教实际应用为纬线,使介绍的具体方法,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一些方法的介绍,又能使读者获得关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科学知识。这样,在遇到新的情景时,就可以根据本书介绍的科学知识,举一反三地设计出新的家教方法。所以本书介绍的是活知识。

这本书为什么要以介绍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的知识为主,并辅以必要的生理学、医学、卫生学和营养学的知识呢?因为家庭教育是一项很复杂很细致的工作,它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父母在家庭中担当的角色,既是家长、又是教师,还应该是朋友,特别是婴幼儿的家长,还应该是一个称职的保健医生。作为家长,对孩子有义不容辞的抚养责任;作为教师,要懂得教育科学,讲究育人艺术;作为朋友,应该使孩子愿意向你倾诉衷肠,成为他的知音、知心和知己;作为保健医生,就要懂得孩子在什么时候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身心锻炼,以使孩子发育得更为健康。而所有这一切,都要以对孩子的理解为依据。到理解孩子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生理、心理需要,并及时地给以满足,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但是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特别是婴幼儿,他们几乎天天在发展,正像本书作者说的,他们是“一天一个样”,“一个月比一个月灵”。那么怎样理解他们呢?本书作者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他们的活动特点,从他们的哭——“婴儿最初的语言”、笑——“婴儿最初的交际形式”等情绪变化,以及爬行等形体动作中,了解他们发出的身心发展所需要的信号,使我们的家长能及时、准确地给以恰当的满足,从而使他们得到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养料”。

本书不仅注意早期开发幼儿的各种感知觉、记忆力、想象和思维能力,还特别注意在早期就对他们的个性进行培养。早期的智力开发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个性培养,却为有些人所忽视。其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适应各种环境的个性品质,对于新世纪的新一代来说,是更为重要的。本书在这方面也作出了贡献。

本书按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顺序,阐述0—3岁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其活动规律,并据此提出培育的方式和方法,再以回答在日常带孩子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困难或问题的行式来阐述,这就使读者更感亲切和“解渴”。孩子好不好关键在父母,在你的孩子还未出世时就为你准备好了必要的“粮食”,这就是本书第一篇的内容。你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阅有关的题目,相信能为你解惑。当然也可以系统阅读,以获得孩子身心发展的较为系统的知识。

本书作者不但有着很好的心理学、医学、营养卫生学、幼儿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有教育孩子的亲身实践。在撰写过程中,作者又吸收了国外育儿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因此,本书可说是融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读物,相信读者会喜欢它的。

为培养新世纪的新人,教育任务尤为重要,而早期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已为社会认同,但是对它在孩子一生成长过程中潜在的巨大功能还认识不足,估计不足。如果我们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惊奇地发现,你的孩子正在健康地超常发展。愿本书能成为你育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洪德厚

内容推荐

孩子,特别是1岁内的婴儿,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但他也要吃喝拉睡,也会头痛脑热,在婴幼儿期他们变化很大,“一天一个样”,“一个月比一个月灵”。那么怎样理解他们呢?《0-3岁婴幼儿心理与优教》作者韩棣华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他们的哭——“婴儿最初的语言”、笑——“婴儿最初的交际形式”,以及面部表情、动作姿态等方面,了解他们身心发展所需要的信号,让家长及时准确地给予恰当的满足。

《0-3岁婴幼儿心理与优教》按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顺序,以100个问题的形式,阐述了0~3岁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其活动规律,并据此提出培育的方式和方法,再以回答在日常带孩子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或困难的形式来阐述,这就使读者更感亲切和“解渴”。本书不仅注意早期开发婴幼儿的各种感知觉、记忆力、想象和思维能力,还特别注意在早期就对他们的个性进行培养。每篇后均附有对同龄婴幼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测试方法。附录中选有18张表,包括婴幼儿体格发育、智能发育、科学喂养、疾病预防等资料供参考。

婴幼儿身心发育好不好关键在父母,本书为您和您的孩子准备好了必要的精神食粮,如果我们能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那么您就会惊奇地发现,您的孩子正在健康地超常发展。

编辑推荐

《0-3岁婴幼儿心理与优教》按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顺序,阐述0-3岁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其活动规律,并据此提出培育的方式和方法,再以回答在日常带孩子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困难或问题的行式来阐述,这就使读者更感亲切和“解渴”。你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阅有关的题目,相信能为你解惑。当然也可以系统阅读,以获得孩子身心发展的较为系统的知识。本书作者韩棣华不但有着很好的心理学、医学、营养卫生学、幼儿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有教育孩子的亲身实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