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明悲歌--崇祯那些年(附光盘)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傅小凡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被迫继承兄长的皇位,历尽惊险、残酷的宫廷斗争,逐渐掌握实权,铲除阉党集团,更为东林党人平反昭雪。然而,面对腐败的政治、连年的灾害,饥民造反、外族入侵的形势,他却曾错杀忠臣,自毁长城,最终难逃江山易主、自缢而亡的命运。他,就是明朝最后一任皇帝,也是统治全中国的最后一位汉族皇帝——明思宗朱由检。

傅小凡编著的《大明悲歌——崇祯那些年》以崇祯年间的历史为背景,从崇祯皇帝朱由检继承其兄天启皇帝的皇位开始,叙述他经过惊险、残酷的宫廷斗争,终于站稳脚跟,并且成功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的过程,以及在朝野上下正义力量的推动下,为“东林党”人平反昭雪,在政府官员中反对腐败的行动。但无奈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重重社会矛盾积重难返。面对腐败的政治、连年的自然灾害,以及饥民造反、外族入侵的形势,朱由检根本无力回天。再加上他的刚愎自用与多疑猜忌,以致错杀忠臣,自毁长城。最终,大明王朝在李自成农民军的打击下崩溃。

内容推荐

《大明悲歌——崇祯那些年》以崇祯年间的历史为背景,详述了末代皇帝朱由检在位十七年来企图中兴大明,却又无力回天,最终走向失败的过程。作者傅小凡从独特的角度分析了包括崇祯皇帝在内的诸多历史人物的个人悲剧,以及明朝灭亡的深层原因。运用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勾画了明末昏暗腐朽的暮气晚景,《大明悲歌——崇祯那些年》中也隐藏着对国家命运的悲叹。

目录

第一讲 临危受命

第二讲 铲除阉党

第三讲 真相大白

第四讲 惩治腐败

第五讲 平辽方略

第六讲 宁远兵变

第七讲 同室操戈

第八讲 保卫北京

第九讲 暗流涌动

第十讲 打击朋党

第十一讲 崇祯遭“瘟”

第十二讲 民变蜂起

第十三讲 围剿流寇

第十四讲 内忧外患

第十五讲 平定内乱

第十六讲 议和风波

第十七讲 无果而终

第十八讲 死灰复燃

第十九讲 遥相呼应

第二十讲 梦断辽东

第二十一讲 无力担当

第二十二讲 怒杀言官

第二十三讲 争夺开封

第二十四讲 兵出潼关

第二十五讲 南迁之议

第二十六讲 悲从何来

试读章节

1627年的八月,天启皇帝——大明王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身患重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面对天启皇帝的病情,太医们已经没招了,天启皇帝最信任的大太监魏忠贤也慌了神儿:这可怎么办呢?皇帝可不能死啊!

为了保住天启皇帝的性命,魏忠贤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淘了个秘方,叫“仙方灵露饮”。这秘方听起来挺神秘,其实制作方法很简单:将上好的大米淘洗干净,放在蒸笼里蒸,在笼屉下面放一个大口长颈的银瓶,银瓶口紧贴着笼屉,大米在蒸的过程中会渗出一种液体流入银瓶,这种液体被称为“灵露”,这笼屉上的大米要不断地更换,直到银瓶里装满“灵露”为止。这“灵露”据说是“米谷之精”,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可是,天启皇帝吃了这“灵露”之后,却不见病情有所好转。几天之后,天启皇帝的全身开始浮肿,喂进去的东西都吐了出来,无论什么灵丹妙药也不管用了!再过了几天,天启皇帝就驾崩了。据史书记载,天启皇帝驾崩时23岁,其实那是虚岁,他真实的驾崩年龄仅仅22岁。天启皇帝驾崩之后,魏忠贤秘不发丧,

封锁了天启皇帝驾崩的消息。这一举动彻彻底底暴露了他的阴谋:他想篡夺大明王朝的最高权力!

天启皇帝突然驾崩,大明王朝的最高权力处于真空状态,朝廷陷入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中。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一个皇帝死了,为什么会是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呢?因为,在专制制度之下,全国最高领导人也就是皇帝的更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如果权力的交接不能顺利地完成,就有可能爆发一场全国范围的大动乱,甚至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要知道那些想做皇上的人正虎视眈眈,跃跃欲试呢!一旦内战爆发,大明王朝的末日就到了,巨大的灾难就会降临!

因此,天启皇帝过早地驾崩,使大明王朝陷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看到这里,也许你不禁要问:天启皇帝为什么这么年轻就“驾崩”了呢?

这件事说起来还真有些蹊跷,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追溯到两年前。

1625年的端午节,那天的天气特别好,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为了庆祝端午节,天启皇帝和两个小太监在西苑(就是现在中南海的北海)举办了一场划龙舟游戏。正当他们玩得起劲儿的时候,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一下子就把天启皇帝的龙船给掀了个底儿朝天,船上的三个人一齐落了水。这可把附近船上的太监们吓坏了,他们连忙划船过来,将天启皇帝和随身小太监救了起来。幸亏抢救及时,天启皇帝才没被淹死,但是同时落水的两名小太监,却因抢救不及时而溺水身亡了。由于落水时受了惊吓,再加上被北京五月冰凉的湖水一激,天启皇帝便一病不起了。看来,天启皇帝的身体真的不怎么样,完全就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其实这个天启皇帝,不光身体不太好,还有一个大毛病,那就是没文化!你一定无法想象:皇帝怎么可能没文化呢?稍安勿躁,让我来讲一个天启皇帝的真事。

有一天,大太监魏忠贤来见天启皇帝,把手里的一份黑名单递给他看。天启皇帝问:“这是什么?”魏忠贤回答:“名单啊!名单上的这些人都不是好东西,他们都反对皇上,我就叫人仿照《水浒传》一百单八将排座次的方法,给他们也排了个次序。”

天启皇帝接过这张名单看了一眼,然后问道:“《水浒传》是什么?”魏忠贤先是一愣,想了一下回答说:“就是水泊梁山啊,是反抗朝廷的强盗待的地方。”

“哦……”天启皇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你可能难以相信,一个皇帝可以没文化到如此程度,真是太不靠谱了!完全不把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当回事嘛!在我们的印象中,无论哪朝哪代,对皇子的教育都是非常

严格,天启皇帝怎么就这么没文化呢?原因很简单,天启皇帝的父亲泰昌皇帝朱常洛直到19岁才被正式立为太子,而这个太子一当就是19年。在当太子的19年里,朱常洛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这个太子之位就被万历皇帝给废了。你可以想象一下,他朱常洛连自己的太子地位都难保,哪里还有心思按照皇储的要求,教育自己的儿子呢?朱常洛熬了19年,终于登上了皇位,可惜刚当了29天的皇帝,就驾崩了!于是,朱由校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仓促之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可见,他根本没有机会按照皇储的要求接受教育啊!

虽然天启皇帝继位时才15岁,按照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标准来看,这年龄实在太小了点儿,可是按照普通人的标准,这年龄已经不小了,完全有时间接受教育。那么这段时间,他在干吗呢?一句话:净玩儿!你一定觉得我在开玩笑:皇帝整天什么事儿都不干,净玩儿,怎么可能?但事实的确如此。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个中原因也许与天启皇帝的奶妈有关。

天启皇帝一生下来就没有奶吃,宫里“奶子府”里奶妈的奶他谁的都不吃,万历皇帝着急了,心想:“我这孙子没有奶吃怎么行呢?”于是,立刻下旨在京城附近招聘奶妈,条件是:18—20岁,身体健康,相貌端庄。于是保定府定兴县的奶妈客巴巴接旨应聘去了。那一年,她正好18岁,刚刚生下自己的孩子。巧合的是,这位皇长孙,也就是后来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谁的奶都不吃,就偏偏喜欢吃这位客巴巴的奶。就这样,客巴巴当上了朱由校的奶妈。因为朱由校的生母在生下他不久后就去世了,因此客巴巴算得上是朱由校的养母,吃喝拉撒全权负责,一手一脚地将他带大。可是,这位奶妈是个文盲,没有能力教朱由校读书识字,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动手能力和兴趣爱好。

在奶妈客巴巴的影响之下,天启皇帝特别喜欢动手干活,那么,天启皇帝都喜欢干什么活呢?

第一种是木匠活。这个天启皇帝如果生在平常百姓家,那可天生是一个能工巧匠。他没有拜过师,也没有学过手艺,可是他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做木匠活。比如,他嫌自己的床太笨重,十几个人才能搬动,而且用料多,样式也不好看。他就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动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造出了一张非常特别的床:这张床不仅可以折叠,移动起来很方便,而且床架上还雕着各种花纹,美观大方,连宫中的工匠看了,都不得不佩服。

天启皇帝喜欢干的第二种活是盖房子。也许觉得只是做做家具不过瘾,天启皇帝就在他住的院子里,仿照乾清宫的样子,做了一个小宫殿,高不过三、四尺,比例恰当,就像深圳的世界之窗里的微缩景观一样。所谓的“心灵手巧”,大抵都是因为心灵才能手巧。像天启皇帝这样的能工巧匠,智商绝对是不低的,只可惜生在了皇家,一生技艺没了用武之地。

正是因为生错了人家,用错了地方,天启皇帝的手艺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他的手艺不是用来养家糊口,而纯粹是因为兴趣,在旁人看来,那就是玩儿。正是由于这份纯粹的兴趣,使得天启皇帝在做手工活的时候,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喜欢过程。比如,他常常是房屋造好之后,高兴得手舞足蹈,欣赏完后,就立刻把它毁了,毫不可惜,然后重新设计图纸,照着新的样子接着做。

第二,特别痴迷。只要是干手工活,他都会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一个活儿不干完就不休息。干起活来非常投入,甚至脱了衣服,光着膀子干。就算是累得满头大汗,他还是会越干越来劲儿。可是一到处理朝政的时候,他却了无兴趣,看都不想看一眼。

爱劳动本来是人的优秀品质,如果他是平常百姓家的孩子,那该有多好啊!他会给这个家创造很多财富,改善这个家的生活条件。可是作为皇帝,因为劳动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因此爱劳动就成了爱玩儿。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这就成了皇帝的致命弱点。因为它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给利用。而此时这个别有用心的人,就是大太监魏忠贤。

魏忠贤利用天启皇帝的这个弱点,不断地将权力揽在手里。比如,魏忠贤总是在天启皇帝干活儿干在兴头上的时候,让他处理紧急公文,皇帝这会儿哪会有心思管公事,便会对魏忠贤说:“你们用心去做吧,我知道就是了。”时间长了,这种事情就成了惯例,皇帝的权力也逐渐被架空,魏忠贤最终把持了朝政。同时,魏忠贤伺候天启皇帝伺候得非常周到,尽最大可能满足他的种种欲望,因此天启皇帝对魏忠贤特别信任。魏忠贤就这样一步步地爬上了权力的顶峰。直到最后,欣然接受了“九千岁”这个称号,皇帝才“万岁”,他就只差一步了,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你一定会很奇怪:魏忠贤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有何德何能,能从一个地位卑微的小太监,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呢?这还得从他发迹的经历说起。

魏忠贤没上过学,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却能说会道,而且长得很帅。再加上他成天和一些地痞流氓混在一起,对黑道儿上的规矩和手段甚为熟悉。很显然,魏忠贤就是一个市井无赖。后来,魏忠贤由于欠了赌债还不上,被债主追杀得东躲西藏,最后走投无路了,为了保全性命,一狠心就把自己给阉了,然后进宫当了太监。那一年,魏忠贤已经21岁了。

魏忠贤可不愿意一辈子当一个打杂的小太监。为了向上爬,魏忠贤想方设法地巴结了一个叫魏朝的太监,成天陪他一块儿喝酒,最后和他成了铁哥们儿。魏朝是乾清宫的管事,曾经是朱常洛和朱由校的贴身太监,深得这两位皇上的信任。由于魏朝的推荐,魏忠贤就不再打杂了,进宫伺候起皇上的妃子,这地位就高了很多。后来,天启皇帝朱由校提拔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成为了权力最大的太监。因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是专门代替皇帝批阅公文,代替皇帝行使权力的人!不过,担任这个职位的人需要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需要读得懂大臣们的奏章,让魏忠贤这样一个文盲担任,真是破天荒的事儿啊!

你一定会问:天启皇帝为什么会用一个文盲,给自己当秉笔太监呢?这就不得不夸一夸魏忠贤的本事了。魏忠贤虽然是个文盲,但是他的活动能力实在是太大了。要想搞定天启皇帝,首先要搞定他身边的人,于是魏忠贤想尽一切办法,巴结上了天启皇帝的奶妈客巴巴。

天启皇帝的奶妈客巴巴,不过是个乡下女人,社会地位很低,她怎么可能帮魏忠贤这个太监升迁呢?这就得从天启皇帝对奶妈的感情说起了。天启皇帝朱由校自幼丧母,从小是奶妈带大的,两母子感情很深。关于奶妈客巴巴与朱由校之间的关系,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史书载,客巴巴“先邀上淫宠”,意思是说客巴巴在朱由校登基当皇帝之前,勾引了这位皇长孙。

究竟真相如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了。虽然我无法排除朱由校与奶妈之间有男女私情的可能,但是我更倾向于相信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母子之情。为什么呢?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朱由校完婚之后,无论客巴巴与皇帝是什么关系,她也没有理由继续留在宫中了。因此,按照宫中的规矩,客巴巴必须出宫,尽管朱由校十分留恋奶妈,却一时想不出阻拦的理由。可是,客巴巴出宫之后不久,朱由校就受不了了,连忙给大臣下旨说:“我日夜思念奶妈,从小到大都是她服侍我,我已经习惯了,自从她出宫以后,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已经精神恍惚了,还是把她请进宫来吧。”就这样,朱由校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又把客巴巴请进了宫。通过朱由校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完全是一个孩子。他对客巴巴的感情,基本上是儿子对母亲的依赖。这也难怪,他继位的时候才15岁。

第二个例子,天启皇帝驾崩后,客巴巴请求出宫回家。在她离开之前,她跪在天启皇帝的灵前,打开了一个小盒,从盒子里取出了一个黄缎子的小包,里面装的是朱由校幼年时的胎发、痘痂(就是种牛痘时疮口上结的痂)以及朱由校每年剪下的头发、指甲等。客巴巴在天启皇帝的灵前焚化了这些遗物,之后痛哭而去。这些东西,只有母亲,而且是极其细心、体贴入微的母亲才会收藏。正是由于母子情深,所以朱由校当了皇帝之后,册封客巴巴为“奉圣夫人”,赏给她很多金银财宝,将后宫中许多重要的事务都交给她掌管。于是,客巴巴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奶妈,气焰也嚣张了起来。每次出门,她都要坐八抬大轿,如果路上行人躲避不及,她的护卫们就会立刻冲上去,举起手中的棍棒劈头乱打。朝廷中有些大臣看不惯,便给皇帝上疏,指责客巴巴的霸道。天启皇帝心想:“不就是因为客巴巴是我的奶妈,你们才敢这样弹劾她吗?客巴巴虽然是我的奶妈,可在我心目中,她就是皇太后!”

结果,所有弹劾客巴巴的大臣都遭到了降职的处分。以魏忠贤的精明,他当然知道客巴巴在天启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为了向上爬,他千方百计地巴结着客巴巴。首先,他找到了他的铁哥们魏朝,因为魏朝和客巴巴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两个人已经公开结为了夫妇!你不禁会问,这太监也能结婚啊?其实,明代宫中的宫女和太监结为夫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称之为“对食”,顾名思义,就是面对面坐一块儿吃饭,即名义上的夫妻,图个相互照应而已。就这样,魏忠贤通过魏朝的关系,结识了客巴巴。

光结识是不行的,得让关系走得更近一些才有用。于是魏忠贤想了很多办法。有一天,魏忠贤花了500两银子办了一桌有60道菜的酒席,请客巴巴喝酒。这么高规格的酒席,让客巴巴很受感动,再加上魏忠贤人长得帅,嘴巴又甜,所以两个人的关系进展得很快。不久客巴巴就想抛弃魏朝,要和魏忠贤结为夫妇。

原来这名义夫妻也会有第三者插足的事儿!看来小三真是无处不在啊!据说,魏忠贤不是一般的太监,当初他是自己阉的自己,活干得不专业,身子净得不彻底,他这个太监,是个水货!这真太监当然竞争不过假太监了。可是,魏朝不甘心!于是,两个姓魏的太监,为争做客巴巴的丈夫,各不相让。

这让客巴巴十分为难,最后只好请求皇上裁决了。

天启皇帝问客巴巴:“你到底喜欢谁呢?”客巴巴没言语,只是朝魏忠贤瞥了一眼。

天启帝皇立刻明白了,当下拍板:“那好,就你们俩吧!”就这样,皇帝把自己的奶妈判给了魏忠贤。

魏忠贤当上了客巴巴的丈夫之后,先是取代了魏朝在宫中的位置,然后就想方设法将魏朝赶出了宫,最后还派人把魏朝给杀了。从此,魏忠贤与客巴巴里应外合,最终将后宫的大权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魏忠贤与客巴巴完全控制了内宫之后,便想进一步干预外廷的事务。魏忠贤知道,要想干预外廷的朝政,必须得到天启皇帝的赏识才行。于是,魏忠贤就让客巴巴在天启皇帝面前推荐自己,从而获得接近天启皇帝的机会。没过多久,天启皇帝就离不开魏忠贤了,而且喜欢得不得了!天启皇帝为什么会这么喜欢魏忠贤呢?我认为至少有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魏忠贤会陪皇帝玩儿。因为,天启皇帝就是个大男孩儿,除了做木工活儿之外,还特别贪玩儿。想玩儿还不容易吗?这可是魏忠贤的长项啊!魏忠贤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父亲是个戏曲演员,母亲是个杂耍艺人。所以,这文艺圈里的活儿,他样样都会。他会唱歌跳舞,会各种乐器,这可都是天启皇帝喜欢的。魏忠贤还会踢球儿,打弹子儿,而且技艺高超,天启皇帝哪里见过有这种本事的太监啊!这样一来,魏忠贤在街上当小混混儿时学的那些本事,都派上了用场。自从有了魏忠贤,天启皇帝高兴极了,因为有人陪他玩儿,而且还能玩出水平,玩出花样。

第二,魏忠贤和天启皇帝都是文盲。天启皇帝的文化水平很低,所以遇到有文化的人,肯定会感到自卑。尤其是如果一个奴才特别有文化,这会让皇帝觉得自己特没面子。自从有了魏忠贤,这下可好了,来了一个比自己还没有文化的,大家谁也不会笑话谁了。这就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个文盲在一起,自然会相处得非常融洽。天启皇帝一高兴,索性就让这个魏忠贤当了秉笔太监,省得每天见那些咬文嚼字儿的人。

为了嘉奖魏忠贤陪自己嬉戏有功,天启皇帝又让魏忠贤兼任了东厂总督太监。这两个职务加在一起,就给魏忠贤提供了干预朝政的条件。再加上贪玩的天启皇帝整天不理朝政,魏忠贤在短短的时间里架空了皇上,把持了朝政,而且声势也越来越显赫,一些大臣们开始对他阿谀奉承,卖身投靠。几年之后,从内宫到外廷,从中央到地方,便形成了一个以魏忠贤为首的政治集团,这就是所谓的“阉党”。他们结党营私,残害忠良,鱼肉百姓,无恶不作,是明朝末年朝廷政治中最大的毒瘤,将大明王朝引入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魏忠贤是个阉人,出身于社会低微的市井无赖,根本没有读过书,为什么朝中的一些重臣,一些饱读诗书的士大夫,会巴结他,卖身投靠他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

第一,他手中的权力太大。人们巴结的不是魏忠贤这个人,而是他靠近皇权的位置。当他把皇帝架空之后,巴结他就是巴结皇帝。其实,任何人都一样,如

果没有权力,就是一个普通人。

第二,担心遭受迫害。魏忠贤是东厂的头儿。这东厂是皇帝手下的特务机构,专门用来监视文武百官的。因此,魏忠贤可以不经过任何法律程序,随时置人于死地。比如,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四个普通市民在一起喝酒,其中的一个借着酒劲儿,大骂魏忠贤。其他三个人提醒他:“你小声点儿!”他说:“我是在自己家,骂他几句怕什么?”话音没落,门就“呯”地一声被撞开了。闯进几个人,不由分说就把喝酒的四位押到了东厂。魏忠贤一听就火了:“什么?居然敢骂我?”一声令下,就把那个骂他的人的皮给剥了!另外三个人,当时就被吓疯了。

魏忠贤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权倾朝野,最终形成“阉党”专政的局面。

正当魏忠贤和客巴巴的权势达到顶峰的时候,一个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出现了:宠幸他们的皇帝要死了!天启皇帝病入膏肓,一天不如一天。这可急坏了魏忠贤和客巴巴。一旦皇帝驾崩,对他们而言,那就是天塌了。不但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将随之而去,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因为,他们把持朝政这几年,作恶太多,树敌太多。

眼看皇帝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就不能不考虑了。他们一定要找一个自己能够控制得了的皇位继承人,只有这样,他们现在的地位才有可能继续保持。其实,这个工作他们俩很早就开始着手了,主要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不能让皇帝有儿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即使这种不可能的事,魏忠贤和客巴巴也敢去尝试。据史书记载:“天启三年十月已巳,皇长子慈然生,旋殇(中宫出)。”“旋殇”即生下来就死了,“中宫出”即皇后所生。皇后生的长子,理所当然是皇太子,这在明代是不多见的。如此一个宝贝太子,怎么会刚生下来就死了呢?这都是魏忠贤和客巴巴两个人搞的鬼!

据史书记载:“张氏有孕,客氏暗嘱宫人,于捻背时,重捻腰间,孕坠。”意思是,张皇后怀孕,客巴巴暗地里嘱咐宫女,在给皇后按摩后背时,使劲捻腰间,结果使皇后早产。因为皇后是早产,所以皇长子刚生下来不久就死了。就这样,魏忠贤和客巴巴的阴谋得逞了!

不过,皇帝身边的女人多,根本不愁生儿子,所以皇长子夭折不到10天,皇二子就出生了。天启皇帝喜出望外,大赦天下。可是,还不到一年,皇二子也夭折了。再后来,又有妃子为天启皇帝生了皇三子,可是皇三子也只活了八个月就死了。这些皇子究竟怎么死的,一直是个谜。

就这样,天启皇帝的儿子全没了!

控制皇位继承人的第二步,让皇帝生客家的骨肉。既然皇帝没有了自己的儿子,那就想办法让他生出客家的骨肉来。这更不可能,简直比不让皇帝有儿子更困难。可是客巴巴自有办法:客巴巴把她自己家里刚刚怀孕的漂亮婢女带进宫冒充宫女,让她成天在皇帝身边转,只要皇帝临幸了这些假冒宫女,那她们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就说不清了。有她客巴巴作证,谁敢说生下的孩子不是皇子?那个时候又没有DNA鉴定技术。这一招非常狠,这样一来,她的孙子就成了皇子,一旦这个“皇子”继位,她就成了皇帝的奶奶!幸运的是,天启皇帝一直没有机会宠幸这些假冒宫女,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

关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不仅魏忠贤和客巴巴急,天启皇帝和张皇后也着急!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如果皇位不能够顺利交接,这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就危险了。天启皇帝没有儿子,皇位没有人接班,这的确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没有儿子还有兄弟!所以,按照“兄终弟及”的祖制,天启皇帝将目光锁定在了自己的弟弟身上。

天启皇帝的父亲泰昌皇帝有七个儿子,老大就是天启皇帝自己,可是老二、老三、老四、老六和老七,都死了,只有老五还活着,他就是当时的信王朱由检。这样也好,没有选择,也就没有争夺,皇位就只能让五弟信王朱由检来继承了。

朱由校和朱由检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他们俩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深。朱由校在去世前十天,单独召见了五朱由检。兄弟二人一见面,朱由校就直截了当地对朱由检说:“来!吾弟当为尧舜。”这话意思很明白,“我死之后,你来当这皇上。”可是,朱由检一听这话,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朱由检心想:“你什么意思啊?是试探我呢?还是真想把皇位传给我?即使你真想把皇位传给我,我也不能马上接受啊,那岂不等于承认‘我早就想当皇帝了’吗?”所以,朱由检沉默好一阵才说:“臣死罪,陛下说这样的话,臣罪该万死!”

但是,朱由校决心已下,根本不容朱由检推辞,他直接嘱咐朱由检说:“你要继位得答应我两个条件:第一,要善待皇后,第二,继续重用魏忠贤。”朱由检心想:“这第一条不成问题,我一直很尊敬皇嫂,我的王妃还是皇嫂给选的呢。可是,这第二条却不太好办。这个魏忠贤把你这个皇帝完全架空了。我可不愿意做个傀儡皇帝!”由于,天启皇帝提出的第二个条件朱由检无法接受,因此朱由检一再推辞,不愿意接受皇帝的位子。就在这兄弟二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张皇后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对朱由检说:“皇叔义不容让”,意指目前情况紧急,恐怕发生变故,朱由检这才答应继承皇位。朱由校这个人虽然在政治上糊涂一世,但是在选择五弟继承皇位这件事上,还是很明智的。兄弟二人相见十天之后,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了。但是,魏忠贤秘不发丧,既封锁了皇帝驾崩的消息,也封锁了皇帝临终前的遗诏,那么皇位传给谁,就成了悬念。这个时候,张皇后设法将天启皇帝驾崩的消息和皇帝的遗诏送出了皇宫,交给了英国公张维贤,命令他联合朝中的重臣,支持信王朱由检继承皇位。张皇后为什么会找英国公呢?因为英国公是大明王朝地位最高的公爵,而且还是永乐皇帝朱棣封的。魏忠贤再专横,再霸道,也不敢对英国公怎么样。这一下,魏忠贤篡权的阴谋就很难得逞了。因为,天启皇帝的遗诏一旦公开,魏忠贤也不敢公开对抗。英国公联合一些朝中重臣,劝信王朱由检即位,经过再三劝进,实际上这都是做样子,信王朱由检终于决定,进宫继承皇位。

可是,这深宫对于朱由检来说实在是太凶险了,因为整个皇宫都在魏忠贤和客巴巴的控制之下。但是,事已至此,已经容不得朱由检考虑太多了,他只是牢记皇后的话:“勿食宫中食”,就是不要吃宫里的饭,以免被毒死。朱由检随身带着干粮,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皇宫之中。

进宫的当天晚上,朱由检一直不敢睡觉,一个人在房间里秉烛独坐,警觉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就在这时,他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出门一看,只见一个佩剑的太监走了过来,朱由检心中不由地紧张起来,马上问道:“你为何深夜佩剑到此?”

太监回答说:“我在巡夜。”

朱由检松了一口气,笑着说:“你的剑真不错!能让我看一下吗?”

那太监连忙将佩剑摘下,递给朱由检。朱由检欣赏了一会儿对那个太监说:“你这把剑就留在我这儿吧,以后我会给你重赏的!”

未来的皇上发话了,谁敢不同意,这位太监留下剑转身继续巡逻去了。而这把剑就成了朱由检在深宫中的防身武器。

这位太监当然不是刺客,不过他恭敬的态度提醒了朱由检:“对啊!我是皇上啊!虽然还没有正式登基,那也不过是几个时辰之后的事嘛!”明白了这一层,朱由检立刻来了精神,他命令身边的太监说:“去!取酒和饭菜来,犒赏宫中的卫士!”大家一见未来的皇上这么平易近人,不仅赏饭,而且还有酒喝,一时间,宫中欢声如雷,大家纷纷表示愿意效忠这位即将登基的皇上。

就这样,朱由检提前进入了皇帝的角色,平安地渡过了登基前的不眠之夜。

第二天,举行登基大典,朱由检正式即位,并宣布年号为“崇祯”。这一年,朱由检年仅17岁。可是,他接手的大明王朝已经是个烂摊子,200多年的大明王朝危机四伏,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众多的危机中,最麻烦的就是“阉党”专政问题。

数年来的“阉党”专政,使得皇帝的权力已经被架空了。那么,我们这位年轻的崇祯皇帝将会如何解决这个最麻烦的问题呢?请看下一讲。

P2-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1: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