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是婉约词最经典的内容。那些只合十七八的女郎,执红牙板,浅吟低唱,其优雅婉转的词句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蕴含着生命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中,积蓄了古代伟大词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无疑能够使得一个人超越小我生命的狭隘和无常,把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并且给予你坚强的力量和坚定的信仰。
为了使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人,能够追寻宁静的心灵空间和精神家园,为了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开拓,我们选取了近三百首婉约派经典作品,编辑出版了这部《婉约词》。本书由李克主编。
为了使我们这些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人,能够追寻宁静的心灵空间和精神家园,为了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开拓,我们选取了近三百首婉约派经典作品,编辑出版了这部《婉约词》。然而我们如何能够很好地解读古人的作品呢?孟子曾经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想要透彻地领悟一篇词作,就必须先对作者的生平时代、秉性意趣有相当的了解。为此,我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增设了辅助性条目,通过作者简介、词人逸事等等,真实立体地还原了作者的形象。
此外,注释、词解、词评等项目也为读者扫除了难解字词、古今异义、历史常识等阅读障碍,力求使作者自身的心境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习俗环境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由于古今语言的变化,词作中难免保留有很多生僻字,很容易造成阅读的断续,严重影响了长短句中特有的音韵之美。为此,《婉约词》随文增加了大量注音,很好地解决了读者诵读方面的困难。生僻字的反复标注也有效地加深了阅读的记忆,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读者的问题。本书由李克主编。
好时光
宝髻偏宜官样①,莲脸②嫩,体红香③。眉黛不须张敞④画,天教⑤入鬓长。莫倚倾国⑥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说明
《好时光》这首词的词牌是唐玄宗李隆基创制的。词的前后片分别是四句,共计五十五字。前后两片的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押的都是平声韵。《好时光》作为词牌,曲调一直都是固定的,后人填词时也大都依据这一固定曲调。
注释
①官样:皇宫里盛行的服饰和装束的式样。②莲脸:像莲花一样美丽的脸。⑨红香:本意是指池塘里荷花的颜色和香气,此处形容女子年轻貌美,就像荷花一样。④张敞:汉宣帝时大臣,在担任京兆尹期间,经常亲自给妻子描眉,有人拿这件事在皇帝面前中伤张敞,张敞说道:“这本是夫妻间的隐私,何况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为什么偏偏抓住这一点不放呢?”后人于是用“画眉”来形容夫妻恩爱。⑤天教:天生就让我这样。⑥倾国:原指因为贪恋女色而令国家覆亡,后形容女子非常美丽。
词解
词中着意描写了一位倾国丽人。她容颜俏丽,发髻随意梳理,不管梳成什么样式,都难以掩盖自己那娇美的面容。把头发梳成宫里流行的样式,更加展现出妩媚动人的姿态。美丽的脸庞娇嫩得就像出水的荷花一样,身上也散发出像荷花一样迷人的香味。她的眉毛无需修饰便长得又细又长,几乎与鬓角相连。这位女子长得这么美,男子希望她别因为自己美丽就孤芳自赏,应该抓紧时间嫁一个多情的郎君,千万不要辜负美好的青春时光。是呀,女子的美貌能够存在多长时间呢,只有真情才可以让两个人相伴到永远。
词评
音婉旨远,妙绝千古。
——顾梧芳《尊前集序》
词人逸事
唐玄宗非常喜爱音乐。他六岁就能歌舞,少年时在府中自蓄散乐一部以自娱。正是由于他酷爱音乐的缘故,他对宫中善于音律的女子宠爱有加。有一位名叫念奴的歌女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歌唱得非常好听,唐玄宗经常让她陪伴在自己身边,不肯让她离开半步。每次念奴手拿檀板演唱歌曲时,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总是左顾右盼,令人心醉。唐玄宗对杨贵妃说道:“这个女子实在是太妖艳了,一个眼神就能撩拨人的心弦。”每当念奴展开歌喉歌唱的时候,歌声就如同天空中的朝霞一样,就算是钟鼓笙竽各种乐器一起发出嘈杂的声响也不能遮掩那歌声。在众多宫妓之中,念奴最受唐玄宗的宠爱。玄宗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女子一首曲子价值千金。”
王建
王建(约767—830),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王建官职不高,只做过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世人称他为王司马。但是在文学方面,王建却与韩愈、张籍等大家齐名。王建一生的生活都很贫苦,因此很了解老百姓的疾苦,他创作过很多乐府诗,表达了自己对老百姓的同情。他还写过一百首《宫词》,除了描写“宫怨”这一传统题材之外,他还广泛地描绘了宫中的风物,这些诗都是研究唐朝宫廷生活的重要资料。他所写的一些小词,也很有特色。流传至今的有《王建诗集》十卷,他创作的词也留传下来十首。
调笑令
团扇①,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②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③。
说明
《调笑令》,又作《转应曲》、《三台令》、《宫中调笑》等。从这个词牌中的“调笑”二字可以得知,这本来是供游戏时使用的词牌;从《转应曲》中的“转应”二字,可知这个词牌的发展历程,它最初想必是用来和答的歌词;从“三台令”这个名字可知这个词牌是从六言的“三台”中变化出来的。原本是专门供人开心玩笑的词牌,在王建手中却用来抒发宫女的哀怨之情,真可以说是别出心裁了。
注释
①团扇:形状如圆月的一种扇子,因为古代在皇宫中经常使用此扇,所以又名宫扇。汉成帝时,班婕好失宠,于是作《团扇歌》,诗中表面上歌咏团扇有过“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的得志之时,可是也有“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的遭遇,借此来表达自己被抛弃的悲凉感慨。②憔悴:萎靡困顿之状。③昭阳路断:通向昭阳宫的道路被阻断。昭阳,指昭阳宫,汉朝时宫殿,此处泛指皇帝嫔妃居住的宫殿。
词解
这首词写的是宫廷歌女被冷落后无奈痛苦的生活。冷落了,这皎如满月的宫扇;冷落了,这声如仙乐的丝竹管弦;冷落了,这美轮美奂的昭阳殿。曾几何时,昭阳殿是那么荣耀,皇上乘坐的车辇无数次临幸这里!只要皇上一到,宫殿中便终日回响急管繁弦的声音,在歌女们轻歌曼舞的曼妙姿态中,这鲜丽的团扇也曾经风光一时。现在,一切都如云烟飞散:往日轻歌曼舞中用的团扇早已失去了它昔日的光彩,现在被用来遮挡美人憔悴的容颜;春天来了,昭阳殿前的路上绿草茵茵,但皇帝再也不会幸临这里了。殿里那种急管繁弦、轻歌曼舞的欢快日子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有谁能与我一起亲密探讨乐器演奏的事情?如今管弦已落满尘埃,自身再也没有被召幸的希望。失宠被弃后,春可重、弦可再,召幸“路断”却再也不会来。
词评
王仲初古《调笑》,融情会景,犹不失题旨。
——顾起纶《花庵词选跋》
词人逸事
王建一生落魄,他出身低贱,从来都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元朝人辛文房曾经写过一部《唐才子传》,书中有王建“大历十年丁泽榜第二人及第”的记录,而王建的好友贾岛也写过一首《留别光州王使君建》。因此后人都以为王建曾经中过进士,实际上,诗人王建并非“光州王使君建”,两个人只是同名罢了,诗人王建生于大历元年,大历十年时他只有十岁,怎么可能中进士呢?因此,《唐才子传》中记载的王建是一位做过光州刺史的官员,他与诗人王建同名,而且恰好也和贾岛是朋友,所以才闹出了这样的误会。P7-9
婉约,是婉转含蓄的意思。婉约词舍弃了“大江东去”的豪壮俊迈,而把“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旖旎风情发挥到了极致。爱美是人之天性。美的艺术形式,是沟通人类感情的桥梁。而创造美的意境,是婉约词的基本特征,这也使得它成为最能感化人心的文字。
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教授曾经说过:“诗词的研究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人生百年,几多曲折,其中的得失利害、波澜起伏我们又能控制多少?当你的人生面临着彷徨,甚而陷于困顿时,与其顾影自怜,不如仔细看看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些什么。
言情,是婉约词最经典的内容。那些只合十七八的女郎,执红牙板,浅吟低唱,其优雅婉转的词句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蕴含着生命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中,积蓄了古代伟大词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无疑能够使得一个人超越小我生命的狭隘和无常,把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并且给予你坚强的力量和坚定的信仰。
为了使我们这些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人,能够追寻宁静的心灵空间和精神家园,为了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开拓,我们选取了近三百首婉约派经典作品,编辑出版了这部《婉约词》。然而我们如何能够很好地解读古人的作品呢?孟子曾经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想要透彻地领悟一篇词作,就必须先对作者的生平时代、秉性意趣有相当的了解。为此,我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增设了辅助性条目,通过作者简介、词人逸事等等,真实立体地还原了作者的形象。
此外,注释、词解、词评等项目也为读者扫除了难解字词、古今异义、历史常识等阅读障碍,力求使作者自身的心境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习俗环境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由于古今语言的变化,词作中难免保留有很多生僻字,很容易造成阅读的断续,严重影响了长短句中特有的音韵之美。为此,我们随文增加了大量注音,很好地解决了读者诵读方面的困难。’生僻字的反复标注也有效地加深了阅读的记忆,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读者的问题。
为了使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词意,我们还选取了近两百幅与正文相契合的珍贵古版画,以古人的手笔进一步阐释词中的意境,在帮助读者还原词人本心的同时,使阅读变成了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于丹在和叶嘉莹先生的一次对话中曾经感叹,看到诗词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让人如此自信,如此优雅,觉得这种人格的境界特别令人心向往之。那穿越生命的词句可以赋予我们生生不已的感动,唤起一种活泼开放的精神,那将是无尽的愉悦和美的享受。那么,就让我们携手,一起走近婉约词,来仔细体味那蕴藉旖旎的风致。
经典就是那些能够影响一个民族文化和民族气质的历史典籍。“家藏四库”丛书兼及大众收藏与通俗阅读,这种形式可以使中国历史文化经典得到普及并薪火相传。
——汤一介
“家藏四库”丛书遴选了清代《四库全书》的精华,而且每一种书在注释、译文、解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扎实的工作。——傅璇琮
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家藏四库”是一套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经典丛书。国学的传承和发展迫切需要好的大众读本。
——毛佩琦
《四库全书》浩如烟海,真正的必读经典就这百余部。
——任德山
国学是相互融通的,切忌断章或是割裂。今人只有从《周易》等原始经典入手,才能真正找到进入国学的门径。
——刘君祖
先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如果我们参读西方同时代的经典,不难发现两种文明形成过程中具有诸多相似处。希望“家藏四库”选目中可以多收录一些先秦经典。
——余世存
“家藏四库”丛书遴选了清代《四库全书》的精华,而且每一种书在注释、译文、解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扎实的工作。
——傅璇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