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上海援藏20周年,政协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收集了众多上海支援西藏干部的文章,经过整理、资料核实,汇编成册,形成“雪域高原的格桑花系列”。
冯小敏主编的《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三亲史料专辑)》为其中之一,由援藏干部亲自执笔、提供照片,记录了第三批援藏干部在西藏的生活感悟、对西藏风土人情的介绍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思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三亲史料专辑)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冯小敏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纪念上海援藏20周年,政协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收集了众多上海支援西藏干部的文章,经过整理、资料核实,汇编成册,形成“雪域高原的格桑花系列”。 冯小敏主编的《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三亲史料专辑)》为其中之一,由援藏干部亲自执笔、提供照片,记录了第三批援藏干部在西藏的生活感悟、对西藏风土人情的介绍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思索。 内容推荐 为纪念中央第三次援藏工作座谈会全面开展对口支援西藏的工作20周年,进一步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完整保留援藏干部“三亲”史料,让更多读者直观了解上海援藏工作,政协上海市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收集整理援藏干部撰写的工作记录和生活感悟,编辑出版了“雪域高原的格桑花系列”。 冯小敏主编的《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三亲史料专辑)》记录了第三批援藏干部在西藏的工作生活状况、对西藏风土人情的介绍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目录 牢记重托 务实惠民 不辱使命/尹弘 争取向党交出一份满意答卷/高文伟 与祖国共命运最幸福 ——记忆援藏小故事/谢文澜 为了受伤的援藏兄弟/杨建国 雪域,蕴藏着震撼心灵的美丽/崔铁军 心系红河谷 续写新篇章/赵卫安 援藏三年/钟林章 做江孜人,谋江孜业,为江孜发展尽心尽力/马顺华 援藏三载,难忘三年/屠建平 援藏两章/谭士军 情系雪域高原,功建祖国边疆/竺晓忠 雪域高原三年行/任巍 雅鲁藏布江,流淌着我永恒的西藏情结/沈培新 慈母泪/林巍 民族情 兄弟情/黄伟 萨迦忆事/李友钟 援藏五篇/郁鸿元 无处逃遁的高原红/钱建平 附录: 团结一致务实创新 ——记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 走进红河谷再铸新辉煌 ——记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江孜小组 青春在雪域高原闪光 ——记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亚东小组 人生的里程碑生命的新乐章 ——记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拉孜小组 与时俱进不辱使命 ——记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定日小组 天道酬勤春临萨迦 ——记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萨迦小组 求真务实,真诚奉献,谱写援藏工作新篇章 ——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三年工作总结 求真务实 工作质量追求卓越 开拓创新 援藏思路与时俱进 ——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地直第一小组三年工作总结 在奉献中发挥才干在磨炼中完善自我 ——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地直第二小组三年工作总结 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牢记重托 务实惠民 不辱使命 尹弘 今年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20周年,也是上海派遣对口支援日喀则干部20周年。在此期间,上海先后选派七批援藏干部赴藏开展工作。“咱援藏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雪雨风霜;咱援藏的人,就是不一样,为了西藏的建设,我们战斗在高原上……”这首名为《咱援藏的人》的歌曲是我们第三批援藏干部按照原曲重新填词的,其实也表达了所有援藏干部的心声。 从“稳定发展”到“发展稳定” 我们第三批对口援藏干部共50人,于2001年5月27日离开上海进藏。早在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前,江泽民同志曾专门进行了调研。当时西藏同志提出,西藏要发展首先要充实干部来源,需要内地尽快输送一批党政干部进藏开展工作,以解决西藏本身干部来源比较局限、青黄不接的问题。依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方针,上海承担起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江孜、拉孜、亚东、定日四个县的任务。第一、第二批援藏干部援藏周期都是三年。他们在日喀则打下了很好的工作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按照中央有关对口支援十年为期的精神,我们第三批援藏时间可能会延长,大家事先已有思想准备,认为大概要用三年半到四年左右的时间,在我们手上完成十年对口支援的全部收尾工作。罗世谦同志代表市委找我谈话时也是这样讲的。 进藏不久,2001年6月,中央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一是将干部对口援藏工作的年限在原定十年基础上再延长十年。后来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决定继续延续下去,使对口支援工作长期化。二是决定将西藏还未与内地建立对口支援关系的30个县全部纳入对口支援范围,后来实际安排了29个,有一个县——墨脱实在没办法,当时交通不便,进不去。三是明确新增部分省,扩大到18个省市、15家重点国有企业,分别承担对口支援任务。同时将教育、卫生援藏纳入对口支援的领域。 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还确立了“实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这在当时很振奋人心,是切合西藏经济社会和局势稳定实际的战略。鉴于达赖分裂势力的干扰破坏,西藏原来一直提“稳定发展”的口号。就在我们入藏的那段时间里,西藏局势发生了很好的转变,从而提出“发展稳定”的口号。“稳定”与“发展”顺序倒一下,实际上意味着对西藏局势的判断发生重大变化。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包括对达赖集团的斗争等,党和政府已在西藏占据主动有力的地位。而且当地的干部群众对于尽快摆脱落后贫困局面的呼声很高,中央是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了这样一个战略目标的。西藏自治区党委也把发展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整个西藏的干部群众都是欢欣鼓舞的。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中央给了很多具体的措施,包括很多优惠政策。经过前期充分论证,座谈会明确安排了700多个项目、1000亿元左右的投入,包括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我们觉得中央将对口支援力度空前加大,是新时期治藏方略的重要内涵,实际上是将援藏长期化,是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的西南边防的重要手段,另外这也是维护西藏局势稳定、加快西藏经济发展、促进西藏社会进步、造福西藏人民的战略性措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我们第三批援藏干部正逢这样的大好形势,同时使命也光荣而艰巨。因为在这样一个目标下面,实现西藏新世纪跨越式发展,对对口支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离开上海之前,市领导曾谆谆告诫我们要着眼大局,深刻认识援藏的重要意义,要求我们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西藏社会进步上有新作为,在发展当地经济上有新作为,在促进西藏社会稳定和汉藏民族思想文化交融、共同提高上有新作为。虽然远离故乡千山万水,在雪域高原的三年时间里,我们时刻不敢忘记市委、市政府和上海1300万人民的重托,在各种挑战中经受住考验,承前启后,务实开拓,尽心尽力服务于西藏的发展稳定大业。我们三年里实际为日喀则注入资金2.445亿元,完成大小援藏项目166个;先后组织63名上海技术人员进藏帮助工作,落实305名日喀则党政干部和专业人员赴沪学习。 援藏项目质量优先 为了掌握工作的发言权和主动权,进藏后,联络组首先抓的是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援藏项目。在掌握了日喀则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大量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并征求了地委、行署主要领导意见后,我们制定了三年对口支援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力求援藏工作在稳定中求突破,在开拓中求发展。 P1-3 后记 1994年7月,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制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方针,确定上海市作为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省市。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20年来,上海先后选派了七批援藏干部,分赴西藏日喀则地区任职。为纪念中央第三次援藏工作座谈会全面开展对口支援西藏的工作20周年,进一步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在2012年征集编辑出版《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上海市第五批援藏干部“三亲”史料专辑》的基础上,在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中广泛征集“亲历、亲见、亲闻”史料,得到了上海市第三批援藏干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现将已征集的“三亲”史料编辑成《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上海第三批援藏干部“三亲”史料专辑》出版。 本书的征集和编辑工作得到时任中共日喀则地委副书记、上海市第二批援藏干部联络组组长,现任中共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主任林湘;时任中共日喀则地委组织部副部长,现奉贤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陆兴祥;时任中共日喀则亚东县委副书记,现任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书记任大连;时任中共日喀则地委副秘书长,现任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春林以及上海市第二批援藏干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援藏工作的接力棒在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手中传递,他们的工作在延续,他们的精神在延续。我们对援藏干部的“三亲”史料的征集工作也将延续下去。 因编者能力所限,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敬祈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2014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