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第2版)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爱尔兰)卡尔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Alan Carr(卡尔)所著的《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第2版)》第一章讨论最近有关幸福相关因素的研究有何发现。接下来四章讨论积极心理学的四个核心概念:积极特质,特别是性格优势和美德;乐观和希望;沉浸;情商。第六章介绍有关天赋、创造力和智慧的研究。第七章关注自我系统里对韧性有贡献的四个方面:自尊、自我效能感、适应性防御、有效的应对策略。第八章讨论整个生命周期的积极关系,还回顾了一些有关友谊、婚姻和父母教养的研究。这一章提到的理论和研究,围绕的是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际关系时非常看重的一些话题,包括爱、利他、共情、信任、原谅和感恩。第九章是全新的,介绍一系列积极心理学治疗取向。

内容推荐

《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第2版)》简介: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它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Alan Carr(卡尔)的这本划时代的著作试图以全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第2版)》仍以幸福感为核心,并紧跟积极心理学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发生的巨大发展,对第一版进行了彻底的修订,通俗、全面而透彻地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各个领域:

怎样理解幸福和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的四个核心主题:积极的个人特质、希望与乐观、沉浸体验和情商;

天赋、创造力和智慧与人类的成就;

塑造积极自我,增强个人韧性和社会适应力;

在生命周期中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特别关注了爱、利他、共情、信任、原谅和感恩等话题;

积极心理治疗取向对增进幸福的启示。

目录

第一章 幸福

积极情绪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幸福

幸福的测量

幸福的作用

幸福的原因

境况因素和幸福

增进幸福

相关概念

启示

争议

总结

问题

拓展阅读

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

网站

第二章 积极特质

人格特质理论和个性优势

奉行价值观—性格优势和美德分类体系

启示

争议

总结

问题

拓展阅读

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

网站

第三章 希望和乐观

积极幻想

乐观

希望

期望主义、风险自稳理论和时间观

乐观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启示

争议

总结

问题

拓展阅读

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

第四章 沉浸

沉浸

自我决定论和内在动机

元动机状态和逆转理论

启示

争议

总结

问题

拓展阅读

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

网站

第五章 情商

情商:能力还是人格特质?

情绪能力的发展

情商的神经生理机制

情商问答

提高情商

相关概念

启示

争议

总结

问题

拓展阅读

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

网站

第六章 天赋、创造力与智慧

天赋

创造

智慧

启示

争议

总结

问题

拓展阅读

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

第七章 积极的自我

作为客体的自我和作为主体的自我

自尊

自我效能感

防御机制

应对策略

启示

争议

总结

问题

拓展阅读

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

第八章 积极关系

家庭生活周期

与分居和离婚有关的家庭生活周期

关系的测评

启示

争议

总结

问题

拓展阅读

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

第九章 积极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治疗

Fordyce的14要点幸福项目

Fava的幸福治疗

Frisch的生活质量治疗

以人为中心取向

创伤后成长治疗

焦点解决治疗

积极家庭治疗

针对严重问题的基于优势的治疗

积极心理学干预的有效性

启示

争议

总结

问题

拓展阅读

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

网站

后记

术语表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幸福设定点

幸福设定点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因为有人观察到幸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由人格特质决定,而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由基因决定。

人格特质与幸福

文献综述和元分析表明: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两者有着迥然不同的人格轮廓(Diener et al.,1999)。在西方文化下,幸福的人是外向的、情绪稳定的、责任心强的、宜人的、乐观的、高自尊的、内控的。相比之下,不幸福的人是神经质的、内向的、责任心弱、宜人性差。有趣的是,智力与幸福无关。幸福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并不具有跨文化一致性,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一发现。

有些因素可以部分地解释外倾性与幸福之间的相关(Diener et al.,1999)。外向的人可能更适合要求频繁社交的环境,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社交需要更容易得到满足,他们更容易感到幸福。而且,有充分证据显示:面对那种用于诱导积极情绪的刺激,外向的人有更强的幸福反应。此外,还有证据显示:外向的人体验到的积极事件更多,神经质的人体验到的消极事件更多。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个非常外向的人,那么你更有可能体验到积极事件,因此更幸福;而如果你是个高度神经质的人,那么你就更有可能体验到消极事件,因此更不幸福。

文化因素部分地决定了哪些人格特质与幸福有关。在美国等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文化中,自尊、自主性这两种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存在关联。但是在东方集体主义社会,主观幸福感与这些人格因素并无关联。因此,文化价值观部分地决定了哪些人格特质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其中的机制可能在于,具有某种文化所宣扬的人格特质,就会设定与文化价值观一致的目标,同时更有可能在这种文化下实现所设定的目标,进而获得幸福(Triandis,2000)。

人格特质的遗传基础和环境基础

大量证据(大都来自双生子研究)表明,影响幸福的主要人格特质,如外倾性和神经质等,其50%的变异可以归于遗传(Krueger & Johnson,2008)。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特质的机制非常复杂。也许是多个遗传因素共同决定了气质特点,这些气质特点与个人所在环境的独有特点交互作用,影响人格特质的发展。许多有关气质与人格特质之联系的纵向研究表明:那些比较活泼、经常体验积极情感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外向,进而更有可能幸福;那些容易生气、容易胆怯的孩子,长大后则显得高度神经质,进而更有可能展现消极情感(DePauw & Mervielde,2010)。

幸福设定点的遗传度

在明尼苏达分养双生子实验(Minnesota Study of Twins Reared Apart)中,David Lykken教授(1999)已经证明:幸福感的变异,大约一半可归于遗传因素。他测量幸福的工具是多维人格问卷(Mult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的幸福感量表(Well-Being Scale)。但是,幸福设定点有98%取决于遗传。人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如10年)的幸福水平都围绕着一个固定值波动,这个固定值就叫做幸福设定点。表1.6给出了支持这一结论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同卵双生子的幸福感得分之间有较高相关(0.44~0.53),而异卵双生子之间的这一相关系数则很小(0.08~0.13)。这些发现支持了幸福感有44%~53%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结论。同卵双生子在实验开始时的幸福感分数与自己在9年后的幸福感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55,同卵双生子中的一个在实验开始时的幸福感分数与另外一个在9年后的幸福感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O.54。这一引人注意的结果告诉我们:幸福设定点98%(0.54/0.55)由遗传因素决定。

境况因素和幸福

大量境况因素(其中很多是环境因素)影响幸福(Diener et al.,2009a,2009b;Eid & Larsen,2008),其中包括地理位置、文化、宗教灵修、生活事件、财富、婚姻状态、社会支持、教育、工作、休闲、年龄、性别和健康。所有这些境况因素一共可以解释总体幸福10%的变异(Ly-ubomirsky et al.,2005b)。  地理位置和物理环境

广义而言,物理环境舒适度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与人造环境相比,自然环境更有可能带来强烈的积极感受。在有植被、水和全景景观的地方,人们的积极情绪更多(Ulrich et al.,1991)。人们喜欢这类地方,可以从进化角度去解释(Buss,2000)。这样的环境既安全又富饶。

天气好,心情就好。在阳光灿烂、暖而不热、不潮不湿的天气,人们报告更多的积极情绪(Brereton et al.,2008;Cunningham,1979)。然而,人们也能适应不好的天气;而且,跨国研究表明,气候与幸福感之间没有相关性。

房屋质量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有中度相关。房屋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地理位置、人均房间数、房间大小、有无取暖设施等(Andrews & Withey,1976;Campbell et al.,1976)。

与便利设施的距离也影响幸福感。生活在机场附近(但是没有近到遭受噪音污染)或海边,幸福感较高……

P18-20

序言

我支持对城市的精神面貌进行改革,用新世界代替旧世界。所有人都团结一致。老天的所有孩子,每人三亩田一头牛。豪华的殡仪汽车。所有人都义务参加手工劳动。所有公园都日夜向公众开放。一切家务都由电器完成。肺结核、精神失常、战争和谎言统统消失。年年有大赦,周周有狂欢,证件照可戴面具,人人都有津贴和补助。全世界的人亲如兄弟,使用同一种语言……自由花钱,自由恋爱;不分宗教,不分国家。

James Joyce的小说《尤利西斯》(1922)

中的主人公奥波德·布卢姆眼中的美好世界

传统上,临床心理学家把焦点放在心理缺陷和能力丧失上,很少关注来访者的韧性、资源和更新能力。为了弥补这个基于缺陷的传统取向,美国的Martin Seligman教授及其同事创立了积极心理学(Seligman,2002;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2000;Snyder & Lopez,2002)。心理学的这个新分支主要关注人类优势和幸福。像开篇提到的奥波德·布卢姆一样,它希望找到那些增进幸福的因素。然而,与奥波德·布卢姆不一样的是,它不是通过个人观点和豪言壮语而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得出有关美好世界的结论的。

2002年我写《积极心理学》第一版时,有关积极心理学的书只有很少几本,而且很难买到。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我想有一本积极心理学教材可供讲课时使用——我在临床心理学入门课里介绍积极心理学。正是这个愿望以及我对韧性的长期兴趣,促使我把休假年用来写《积极心理学》第一版。第一版非常受欢迎。然而到了2010年,第一版显得过时了,因为积极心理学在21世纪头10年中有了巨大的发展。因此,现在有了第二版。

《积极心理学》第二版保留了让第一版如此受欢迎的所有特征,包括:主要理论和相关研究介绍、学习目标、章末总结、争议话题、个人发展和研究问题、拓展阅读建议、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术语表、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增进个人幸福感的建议。然而,《积极心理学》第二版对第一版进行了彻底更新,考虑了积极心理学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有关积极心理治疗、性格优势和美德以及情商的最新进展。

本书第一章讨论最近有关幸福相关因素的研究有何发现。接下来四章讨论积极心理学的四个核心概念:积极特质,特别是性格优势和美德;乐观和希望;沉浸;情商。第六章介绍有关天赋、创造力和智慧的研究。第七章关注自我系统里对韧性有贡献的四个方面:自尊、自我效能感、适应性防御、有效的应对策略。第八章讨论整个生命周期的积极关系,还回顾了一些有关友谊、婚姻和父母教养的研究。这一章提到的理论和研究,围绕的是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际关系时非常看重的一些话题,包括爱、利他、共情、信任、原谅和感恩。第九章是全新的,介绍一系列积极心理学治疗取向。

都柏林大学心理学院的同事,特别是那些参与了临床心理学博士项目的同事,为我写这本书提供了大量支持。感谢Muriel Keegan、SaraHollwey、Gary O'Reilly博士、Jessica Bramham博士、Barbara Dooley博士、Eilis Hennessy博士、Teresa Burke博士和Suzanne Guerin博士,同时还要感谢Gill、Davie和Hazel的善良和耐心。

Alan Carr

2011年1月

后记

如果你把九章都读完了并看到了这里,那么我猜你会问:所有这些却意味着什么?问得好!本书传递的信息是乐观的。科学研究结果指出了追求幸福的三种可靠方式:

·经营那种涉及深深依恋和承诺的关系;

·参加那种能发挥你的优势、令你感兴趣的工作或休闲活动;

·培养乐观、未来导向的生活态度,抱最好的期望。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买这本书,那么赢得彩票就不大可能对你的总体幸福水平产生持久影响。不要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因为这最终可能会让你不幸福。

幸福设定点在很大程度上由基因决定,所以,期望自己某一天会格外幸福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会让人深感沮丧。把目标定为在幸福设定点上下浮动,或者稍微高于幸福设定点吧!

这些简单结论对政府制订政策有着重大启示。政府应该制订政策鼓励人们:

·建立并维持长期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和亲戚关系;

·从事一份符合自身优势、才能和兴趣的工作;

·参加一些能够展现自身优势、才能和兴趣的休闲活动;

·乐观地看待未来。

政府不该制订那种鼓励人们为了积累财富而拼命工作以致牺牲家庭的政策。由于社会流动性的增加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人们很难在发展事业的同时经营好友谊和婚姻、照顾好老人和小孩。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制订一些灵活的政策,支持并奖励人们维持工作一家庭平衡。

政府在制订教育、工作和休闲方面的政策时,应该考虑人们在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努力促进人与环境的匹配。

政府应该立法禁止广告传递以下错误信息:不断积累物质财富,我们就会越来越幸福。

从临床角度来看,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一个基于优势的取向。基于优势的取向是指,关注来访者的优势和韧性,鼓励来访者利用个人资源实现个人成长、追求幸福。这对基于缺陷的传统取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从科学角度来看,积极心理学是个充满机会的领域。年轻科学家有很多机会依据与幸福感有关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修正旧理论、提出新理论,还有很多机会去检验从这些理论推导出的假设。积极心理学领域等着年轻科学家们去拿诺贝尔奖。

让我们用精心挑选的一句话来结束本书,这句话借鉴了詹姆斯·乔伊斯(1922)的说法:本书是邀请我们所有人用“新世界代替旧世界”。

书评(媒体评论)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信念。它相信,人性可以是善良的,人情可以是美丽的,人欲可以是积极的,人生可以是幸福的!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终身教授

国际积极心理学会执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