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祈雨祭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在位时,因为久旱无雨,作为一国之君的成汤就沐浴斋戒,在桑林旷野中向神祷告,并深刻反省自己的执政过失,结果就降下了大雨。
除了直接祈求天神之外,中国历代神话中还有许多和雨有关的神明,包括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和龙神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主宰五湖四海等一切水府的龙神。
春秋时,人们已经普遍把龙当作司雨之神来加以崇拜。汉人祈雨时甚至用泥土做成一条土龙来感应天上的神龙,从而使其行云布雨。到了唐代,还曾流行蜥蜴求雨法,以蜥蜴作为龙的替代物进行祈雨,同时也发展出画龙祈雨的仪式。
宋代时,民间信仰所创造的雨神龙王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广建龙神庙(或称龙王庙)来供奉祭祀,每遇较大的旱灾,朝廷便派遣官吏到各大寺庙祈拜龙王降雨,并定期举行祀龙祈雨的仪式,龙神成为官方和民间共同祭祀的司雨大神。
水与洗礼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都认为用水清洗身体可以净化灵魂,例如中世纪欧洲的凯尔特人获得骑士爵位时,先找个理发师理发、刮胡子,然后一定要到澡堂把身体泡在水里。
水在宗教仪式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像犹太教(犹太民族的宗教)的拉比,在礼拜堂做礼拜前必须先洗手洗脚;基督教的信徒在进入教堂前,手指必须先沾上圣水,然后在胸前画个十字架符号;伊斯兰教做礼拜的清真寺里,则必须具备洗手脚的设施。
在礼拜的仪式中,一般都是用水清洗手脚或其他部位,不过后来在基督教中变成了一种洗礼。因为基督教认为没有受过洗礼的人无法进入天堂,洗礼中使用的水,可以清洗一身的罪孽,拯救自己的灵魂,所以水在这个仪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水与节庆
在菲律宾,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往对方身上泼水的节庆。例如菲律宾马尼拉的圣胡安区,每年都会为了纪念该城的守护者“施洗约翰”举行节庆,相互或往路人泼水。
在泰国,每年到了4月13日就会举行名为“宋干”的泼水节。这个与水有关的节庆对泰国人而言,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因为4月13日在泰国人的日历里就是泰国的新年。
缅甸也在最炎热的四月,迎接他们的新年“达降”,而举办泼水节。缅甸的泼水节无论相不相识,为了祝福对方,他们拿出浸湿的树枝、水壶、水桶、水枪、水球以及消防栓等,只要能泼水的工具,通通都拿出来往对方泼水。这天全身湿透了,也不会有人生气。
在老挝,每年的三月初到四月底的干季末期,大家开始准备迎接新年“比迈”。为了要过年,老挝人在四月中旬开始放下手边的工作,举办名为“宋干”的泼水节。过年假期的第一天称为“旧宋干离开的日子”,他们在家大扫除;第二天为休息日,全家舒舒服服地休息一天;第三天为“新宋干来临的日子”,大家要去参拜九座寺庙并在佛像上洒水。我们从老挝人在自己崇拜的神像上洒水,可以看出他们深信这种做法能驱逐厄运,祈福好运到来。换句话说,老挝人过年时祈求消除去年的厄运,好运随着新的一年一起到来。
而洒在佛像上的水流进木桶里之后,信徒们再将这水倒在人的头上,祈求好运降临。此时年轻人为了表达敬老尊贤,不敢往长辈的头上倒水,而是倒在老人十指合掌的手上,就像倒进佛祖十指合掌的手里一样。很多外国人为了一起共度这欢乐的泼水节,特意来到老挝,所以老挝的泼水节如今已成为国际性的节庆。
柬埔寨的“送水节”就像过年一样,也是个与水有关的节庆。
柬埔寨的5~10月几乎每天下雨,源源不断的湄公河将洞里萨湖注满;11月雨季结束后,湄公河的水量减少,这时洞里萨湖蓄满的湖水开始流回湄公河,鱼虾随着湖水流进河中,沿岸的居民丰收之余,怀着感恩之心恭送河水流向大海,同时展开“送水节”的庆祝活动,包括国内外400多支队伍参与的划龙舟比赛。
水与治病
在法国,病人源源不断地到卢尔德镇朝圣。因为传说1900年时当地有个采石工人路易·布烈德炸瞎了眼睛。他将一处山洞里泉水旁的泥土涂抹在眼睛上,结果恢复了视力。还有一个两岁大的小孩,因为肺结核而下半身痉挛,承受着无比的痛苦,母亲将他浸泡在此地的泉水里,不久后竟然痊愈了。
事情传开后,卢尔德镇涌入了大批病患,据说有些病人喝过当地的泉水后,麻痹的身体有了知觉,或脑部的肿瘤消失不见了等等,出现了无数的奇迹,包括当年发高烧差点丧命的拿破仑之子,也来到这里治好了病。
土耳其有很多观光圣地,其中有个地方被称为棉花堡。那里的白色岩壁间始终有泉水流动。这眼泉水在古罗马时期就因为治好士兵的病而赫赫有名,至今仍有世界各国的人来到棉花堡,想借由这泉水治病。
P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