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美国作家创建美国民族文学的诉求及其困境
二 关于建设美国民族文学的理论探讨
三 美国民族文学的实绩
四 英国文学阴影下的焦虑
五 朗费罗在构建美国民族文学方面的开拓之功
六 对美国文学“美国化”这一概念的界说
七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上编 《海华沙之歌》题材的美国化
第一章 《海华沙之歌》与朗费罗对印第安部落生活的想象与重构
第一节 《海华沙之歌》与奥吉布瓦印第安人神话传说的关系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的人物形象与印第安部落生活
一 诸神形象与印第安人生活中的支配性力量
二 文化英雄形象与印第安的文明成果
三 勇士形象与印第安的核心价值观
四 女性形象与印第安女性审美观
五 恶作剧者、音乐家、故事家形象与印第安人的积极娱乐精神
第三节 仪式形象与印第安仪式的价值诉求
一 印第安婚宴形象
二 农业巫术仪式形象
三 收获仪式形象
四 悼亡仪式形象
第二章 海华沙形象与印第安文化英雄的存在困境
一 海华沙的存在困境
二 印第安文化英雄的存在困境
第三章 《海华沙之歌》与朗费罗无法超越的身份局限
一 朗费罗对印第安人的双重态度
二 选择性书写:对美洲基督教化运动中和平与暴力的筛选
三 19世纪50年代以前印第安人的文本性的存在对朗费罗的影响
下编 诗歌艺术美国化的一种选择:朗费罗对口头传统的借鉴
第一章 《海华沙之歌》对斯库克拉夫特收集的印第安神话传说的创造性改造
第一节 情节移值与形象重构
一 海华沙形象的构成
二 其他主要人物形象的构成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对印第安神话传说神奇主题的借鉴
一 神与英雄
二 被吞噬后脱险的人
三 头部的秘密
四 变形
五 禁食与幻象
六 奔向“幸福岛”
七 神圣的空间和神圣的时间
第二章 《海华沙之歌》对印第安口头文学艺术技巧的借鉴
第一节 对印第安神话传说叙事艺术的借鉴
一 线性叙述顺序
二 主人公与对手交锋进程中的三角形角色关系
三 叙述者的干预性话语形式
四 《海华沙之歌》的故事家介入的分层叙述
五 三迭式结构
六 嵌入的技巧
七 起源神话的结构模式
八 《海华沙之歌》中的传奇时间
第二节 对印第安诗歌艺术的借鉴
一 《海华沙之歌》平行句的类型
二 《海华沙之歌》平行句法的来源
三 《海华沙之歌》平行句的艺术效果
第三章 朗费罗对欧洲文学口头传统的借鉴
第一节 《海华沙之歌》中的程式
一 程式与《荷马史诗》的口头性
二 何谓程式
三 《海华沙之歌》中的程式
四 《海华沙之歌》的程式系统
五 《海华沙之歌》的程式与程式系统的价值
第二节 《海华沙之歌》结构情节的口头传统特征
一 二十个独立的叙事片段按特定序列缀合成一个整体
二 《荷马史诗》对《海华沙之歌》结构情节方式的影响
三 《卡勒瓦拉》对《海华沙之歌》结构情节的方式的影响
结语
一 本土题材是美国民族文学的身份标识
二 广纳世界文学传统:文学艺术革新的基础
三 朗费罗完成了建构美国民族文学的任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