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以写神仙异迹为线索,描写了明嘉靖年间书生冷于冰由于看破红尘而去求仙访道、捉怪除妖,最终得道成仙的荒诞故事。全书既有对现实政治的黑暗、丑恶的揭露和批判,又有对社会生活的描摹刻画。写作手法受到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双重影响,既富于想象力又有写实成分。但由于故事太过荒诞,有时描写又过于秽亵,故对其总体评价不高。作者李百川,生于清康熙末。籍里不详,一般认为是江南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绿野仙踪(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李百川 |
出版社 |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绿野仙踪》以写神仙异迹为线索,描写了明嘉靖年间书生冷于冰由于看破红尘而去求仙访道、捉怪除妖,最终得道成仙的荒诞故事。全书既有对现实政治的黑暗、丑恶的揭露和批判,又有对社会生活的描摹刻画。写作手法受到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双重影响,既富于想象力又有写实成分。但由于故事太过荒诞,有时描写又过于秽亵,故对其总体评价不高。作者李百川,生于清康熙末。籍里不详,一般认为是江南人。 内容推荐 《绿野仙踪》以写神仙异迹为线索,描写了明嘉靖年间书生冷于冰由于看破红尘而去求仙访道、捉怪除妖,最终得道成仙的荒诞故事。黄摩西称它“盖神话小说而点缀历史者也”。全书既有对现实政治的黑暗、丑恶的揭露和批判,又有对社会生活的描摹刻画。写作手法受到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双重影响,既富于想象力又有写实成分。但由于故事太过荒诞,有时描写又过于秽亵,故对其总体评价不高。 《绿野仙踪》作者李百川,生于清康熙末。籍里不详,一般认为是江南人。我们通过原书的自序,知道他自幼喜欢说神道鬼,曾经想写一部《百鬼传》,但因家道变故,生计窘迫,未能如愿。乾隆十八年(1753)开始动笔写作《绿野仙踪》,断断续续用了十年时间才写完。 目录 第一回 陆主管辅孤忠幼主 冷于冰下第产麟儿 第二回 做寿文才传佥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 第三回 议赈疏角口出严府 失榜首回心守故乡 第四回 割白镪旅馆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师 第五回 惊存亡永矢修行志 嘱妻子割断恋家心 第六回 柳国宾都门寻故主 冷于冰深山遇大虫 第七回 走荆棘投宿村学社 论诗赋得罪老俗儒 第八回 泰山庙于冰打女鬼 八里铺侠客赶书生 第九回 吐真情结义连城璧 设假局欺骗冷于冰 第十回 冷于冰食秽吞丹药 火龙氏传法赐雷珠 第十一回 仗仙剑柳社收厉鬼 试雷珠佛殿诛妖狐 第十二回 桃仙客龙山烧恶怪 冷于冰玉洞炼神书 第十三回 韩铁头大闹泰安州 连城璧被擒山神庙 第十四回 救难友知州遭戏谑 医刑伤城璧走天涯 第十五回 金不换扫榻留城璧 冷于冰回乡探妻儿 第十六回 别难友凤岭逢木女 斩妖鼋川江救客商 第十七回 请庸医文魁毒病父 索卖契淑女入囚牢 第十八回 骂钱奴刎颈全大义 保烈妇倾囊助多金 第十九回 兄归乡胞弟成乞丐 婶守志亲嫂做媒人 第二十回 金不换闻风赠盘费 连城璧拒捕战官军 第二十一回 信访查知府开生路 走怀仁不换续妻房 第二十二回 断离异不换遭刑杖 投运河沈襄得外财 第二十三回 入赌局输钱卖弟妇 引大盗破产失娇妻 第二十四回 恤贫儿二士趋生路 送贞妇两鬼保平安 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寻弟 见家书卜氏喜留宾 第二十六回 救难裔月夜杀解役 请仙女谈笑打权奸 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换 设重险聊试道中人 第二十八回 会盟兄喜随新官任 入贼巢羞见被劫妻 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亲骨肉 回怀庆欣遇旧知交 第三十回 闻叛逆于冰随征旅 论战守文炜说军机 第三十一回 克永城阵擒师尚义 出夏邑法败伪神师 第三十二回 易军门邦辅颁新令 败管翼贼妇大交兵 第三十三回 斩金花于冰归泰岳 杀大雄殷氏出贼巢 第三十四回 囚军营手足重完聚 试降书将帅各成功 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双得意 搬家眷夫妇两团圆 第三十六回 走长庄卖艺赚公子 入大罐举手避痴儿 第三十七回 连城璧盟心修古洞 温如玉破产出州监 第三十八回 冷于冰施法劫贪墨 猿不邪采药寄仙书 第三十九回 贴赈单贿赂贪知府 借库银分散众饥民 第四十回 恨贫穷约客商密室 走江湖被骗哭公堂 第四十一回 散家仆解当还脚价 疗母病拭泪拜名医 第四十二回 买棺木那移烦契友 卖衣服竭力葬慈亲 第四十三回 逢吝夫抽丰双失意 遇美妓罄囊两相交 第四十四回 温如玉卖房充浪子 冷于冰泼水戏花娘 第四十五回 连城璧误入骊珠洞 冷于冰奔救虎牙山 第四十六回 报国寺殿外霹妖蝎 宰相府库内走银蛇 第四十七回 寿虔婆浪子吃陈醋 伴张华嫖客守空房 第四十八回 听喧淫气杀温如玉 恨讥笑怒打金钟儿 第四十九回 抱不平萧麻训妓女 打怨鼓金姐恨何郎 第五十回 传情书帮闲学说客 入欲网痴子听神龟 第五十一回 赴章台如玉释嫌怨 抱马桶苗秃受叱呼 第五十二回 调假情花娘生闲气 吐真意妓女教节财 第五十三回 萧麻子想钱卖册页 挡人碑装醉闹花房 第五十四回 过生辰受尽龟婆气 交借银立见小人情 第五十五回 爱情郎金姐贴财物 别怨女如玉下科场 第五十六回 埋寄银奸奴欺如玉 逞利口苗秃死金钟 第五十七回 郑龟婆闻唆拚性命 苗秃子惧祸弃家私 第五十八回 投书字如玉趋州署 起赃银思敬入囚牢 第五十九回 萧麻子贪财传死信 温如玉设祭哭情人 第六十回 郑婆子激起出首事 朱一套审断个中由 第六十一回 臭腥风庙外追邪气 提木剑云中斩妖奴 第六十二回 掷飞针刺瞎妖鱼目 倩神雷拣得玉匣书 第六十三回 温如玉时穷寻旧友 冷于冰得道缴天罡 第六十四回 传题目私惠林公子 求富贵独步南西门 第六十五回 游异国奏对得官秩 入内庭诗赋显才华 第六十六回 结朱陈嫖客招驸马 受节钺浪子做元戎 第六十七回 看柬帖登时得奇策 用火攻一夕奏神功 第六十八回 赏勤劳荣封甘棠镇 坐叛党戴罪大军营 第六十九回 城角陷吓坏痴情客 刀头落惊醒梦中人 第七十回 听危言断绝红尘念 寻旧梦永结道中缘 第七十一回 买衣米冷遇不平事 拔胡须辱挫作恶儿 第七十二回 访妖仙误逢狐大姐 传道术收认女门生 第七十三回 温如玉游山逢蟒妇 朱文炜催战失佥都 第七十四回 寄私书一纸通倭寇 冒军功数语杀张经 第七十五回 结婚姻郎舅图奸党 损兵将主仆被贼欺 第七十六回 议参本一朝膺宠命 举贤才两镇各勤王 第七十七回 读谕单文华心恐惧 问贼情大猷出奇谋 第七十八回 剿倭寇三帅成伟绩 斩文华四海庆升平 第七十九回 叶体仁席间荐内弟 周小官窗下戏娇娘 第八十回 买书房义儿认义母 谢礼物干妹拜干哥 第八十一回 跳墙头男女欣欢会 角醋口夫妇怒分居 第八十二回 阻佳期奸奴学骗马 题姻好巧妇鼓簧唇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贼母教淫女 论亲事悍妇打迂夫 第八十四回 避吵闹贡生投妹丈 趁空隙周琏娶蕙娘 第八十五回 老腐儒论文招众怨 二侍女夺水起争端 第八十六回 赵瞎子骗钱愚何氏 齐蕙娘杯酒杀同人 第八十七回 何其仁丧心卖死女 齐蕙娘避鬼失周琏 第八十八回 读圣经贡生逐邪气 斗幻术法官避妖媛 第八十九回 骂妖妇庞氏遭毒打 盗仙衣不邪运神雷 第九十回 诛鏊鱼姑丈回书字 尊仙柬盟弟拜新师 第九十一回 避春雨巧逢袁太监 走内线参倒严世蕃 第九十二回 草弹章林润参逆党 改口供徐阶诛群凶 第九十三回 守仙炉六友烧丹药 入幻境四子走傍门 第九十四回 冷于冰逃生死杖下 温如玉失散遇张华 第九十五回 做媒人苗秃贪私贿 娶孀妇如玉受官刑 第九十六回 救家属城璧偷财物 落大海不换失明珠 第九十七回 淫羽士翠岱遭鞭答 战魔王四友失丹炉 第九十八回 审幻情男女皆责饬 分丹药诸子问前程 第九十九回 冷于冰骑鸾朝帝阙 袁不邪舞剑醉山峰 第一百回 八景宫师徒参教主 鸣鹤洞歌舞宴群仙 试读章节 次日,严嵩即差人向于冰道:“我家老太爷在西院请师爷有话说。”于冰整顿衣帽,同来人走到西院。见四面画廊围绕,鱼池内金鳞跳掷,奇花异卉,参差左右;台阶上摆着许多盆景,玲珑透露,极尽人功之巧;书房内雕窗绣幕,锦褥花相,壁间瑶琴古画,架上缃轴牙签,目光一夺。严嵩一见于冰人来,笑容满面,逊让而坐。严嵩道:“日前吏部尚书邦谟夏大人惠酒三坛,名为绛雪春,真琬液琼苏也。今正务少暇,约君来共作高阳豪客,不知先生亦有平原之兴否?”于冰道:“生员戴高履厚,莫报鸿慈;既承明训,敢不学左相刘伶。奈涓滴之量,实不能与沧海较浅深耳。”严嵩大笑道:“先生喜笑谈论,无非吐落珠玑,真韵士也。只是‘生员’二字,你我知契,不可如此称呼。若谓老夫马齿加长,下‘晚生’二字,即叨光足矣。”于冰起谢道:“谨遵钧命。”说笑问,一个家人禀道:“酒席齐备了。”严嵩起身相让。见房内东西各设一席,摆列得甚是整齐,于冰心下道:“我自到他家,一月有馀,从未见他亲自陪我吃个饭,张口即是秀才长短。今日如此盛席,又叫先生不绝,这必定有个原故。” 主宾就坐毕,少顷,金壶酌美酒,玉碗贮嘉肴,山珍海错,堆满春台。严嵩指着帘外向于冰道:“你看草茵铺翠,红雨飞香,转盼间已是三春时分。谚云:‘花可再开,鬓不可再绿。’老夫年逾六十,老将至矣。每忆髫年,恍若一梦。先生乃龙蟠凤逸之士,非玉堂金马不足以荣冠冕,异日登峰造极,安知不胜老夫十倍!抑且正在妙龄,韶光无限,我与先生相较,令人感慨殊深。”于冰道:“老太师德崇寿永,朝野预卜期颐。晚生如轻尘弱草,异日不吹吴市之篪,丐木兰之饭足矣,尚敢奢望!倘老太师略短取长,提携格外,则枥下驽骀,或可承鞭于孙阳也。”严嵩道:“功名皆先生分内所有,莫少蹉跎。宣徽扬义,老夫实堪任力。你我芝兰气味,宁事虚辞?”于冰听罢,出席拜谢。严嵩亦笑脸相扶,说道:“书启一项,老夫与小儿深佩佳章。奏疏尚未领教,如蒙江淹巨笔,代为分劳,老夫受益,宁有涯际!”于冰道:“奏疏上呈御览,一字之间关系荣辱,晚生汲深绠短,实难肩荷。然既受庇于南山之乔,复见知于北山之梓,执布鼓于雷门,亦无辞一击之笑也。”严嵩大喜。须臾饭罢,左右献上茶来。 严嵩拉着于冰的手儿出阶散步,谓于冰道:“东院蜗居,不可驻高贤之驾。此处颇堪寓目。”随吩咐家人:“速将冷先生铺陈搬来。”于冰辞谢间,家人们已安顿妥当。又回书房坐下。又见捧人两个大漆盘来,内放大缎两匹、银三百两、川扇十柄、宫香四十锭、端砚一方、徽墨四匣。严嵩笑说道:“菲物自知辆亵,不过借将诚爱而已,祈先生笑纳。”于冰道:“将来叨惠提拔,即是厚仪。诸珍断不敢领!”严嵩笑道:“先生既如此见外,老夫亦另有妙法。”向家人耳边说了几句。不想是差人送到于冰下处,交于柳国宾收了。 自此为始,凡有奏疏,俱系于冰秉笔;不要紧的书字,仍是别的幕客办理;又代行票拟本章。于冰的见解出来,事事恰中严嵩的隐微,喜的严嵩连三鼎甲也不知许了多少,每月止许于冰回下处两次,总是早出晚归,没有工夫在外耽延。 荏苒已是六月初旬,一日点灯时候,见严嵩不出来,想来没有事了,叫伺候书房的摆列杯盘,自己独酌。已到半醉光景,见一个家人跑来说道:“太师爷下朝了。”众人收拾杯盘不迭。于冰笑道:“我还当太师下了朝了,不想到此刻才回,必有会议不决的事。”正说着,见严嵩走入房来,怒冲冲坐在一把椅子上,半晌不言。于冰见他气色不平和,心上好猜疑,又不好问他。 待了一会,严嵩从袖中取出一封奏疏来,递与于冰道:“先生,你看此疏何如?”于冰展开一看,原是山西巡按御史张翀为急赈恤以救灾黎事,内言平阳等处,连年荒旱,百姓易子而食,除流寓江南、河南、山东、直隶、陕西等省外,饿死沟壑者已几千人。抚臣方辂玩视民瘼,阁臣严嵩壅塞圣聪等语云云。旨意着山西巡抚明白回奏,又严饬阁臣速议如何赈济。于冰道:“老太师此事作何裁处?”严嵩道:“老夫意见,宜上一本,言:臣某受国深恩,身膺重寄,每于各省官员进见时,无不详细采访,问地方利弊、百姓疾苦。闻前年山西大有,去年禾稼收成。今该御史张翀,奏言平阳等府万姓流移,饿死沟壑者无算。清平之世,何出此诳诞之言?请勒下山西巡抚方辂查奏。如果臣言不谬,自罪有攸归。此大略也,若夫润泽,更望先生。再烦作一札,星夜寄送方巡抚,着他参奏张翀‘捏奏荒灾,私收民誉’八字。老夫复讽科道等官,交章论劾,则张翀造言生事之迹实,而欺君罔上之罪定矣。总不悬首市曹,亦应远窜恶郡。先生以为何如?”于冰听罢,呆了半晌。严嵩见于冰许久不语,又道:“我亦知此计不甚刻毒。先生另有奇策,可使张翀全家受戮,祈明以教我。” 于冰道:“山西荒旱,定系实情;百姓流移,决非假事。依晚生愚见,先寄书于山西巡抚,叫他先开仓赈济,暂且救急。一边回奏,言:前年地方丰歉不等,已劝绅士富户捐助安辑。今年旱魃为虐,现在春麦无望,以故百姓荒惑。臣已严饬各州县,按户查明人口册籍,估计应用银米数目,方敢上闻。不意御史张翀先行奏白等语。老太师从中再替他斡旋,请旨发赈。此于官于民,似属两便。未知老太师以为可否?”严嵩道:“此迂儒之论也!督巡大吏所司何事?地方荒灾,理合一边奏闻,一边赈济才是。今御史参奏在前,巡抚辨白在后,玩视民瘼之罪,百喙莫辞!”于冰道:“信如老太师言,其如山西百姓何?”严嵩道:“百姓于我何仇?可恨者张翀波及老夫耳。”于冰道:“以一人之私怨,害百姓之身家,恐仁人君子不如此也。”严嵩大怒道:“张翀与你有交否?”于冰道:“面且不识,何交之有?”严嵩道:“既无交亲,何必触人怒耶?夫妾妇之道,以顺为正,况幕客乎?”于冰亦大怒道:“太师以幕客为妾妇耶?太师以幕客为妾妇,则太师为何如人?” 严嵩为人极其阴险,从不明明白白的害人,与汉之上官桀、唐之李林甫一样行事。他也自觉失言;又见于冰少年,性情执滞,若再有放肆的话说出来,就着人打死他也平常,只是声名上不好听;又且府中还有许多幕友办事,随改颜大笑道:“先生醉矣!老夫话亦过激。酒后安可商议正务,到明后日再做定夺。”说罢,拿上奏疏,回里面去了。 于冰自觉难以存身,烦人将行李搬出,府中人不敢担承。到次早,于冰催逼的紧,禀严嵩两次,方放于冰出来。又知他是严嵩近信之人,或者再请回办事,只得叫人把行李担着下处去。柳国宾迎着问讯,于冰将前后说了一遍。P12-14 序言 什么是神话?通俗地说,神话就是反映原始人类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它表达了原始初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正是这种虽然“不自觉”但却是“艺术”的加工,使神话与生俱来地就具有了一种始终不变的最根本属性——文学。 神话对后世的文学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之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作为重要的文学样式的小说就是导源于神话,至于神话小说和神话之间的血缘关系就更加直接了。 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会西王母之事。也有人把它看成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滥觞。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个重要阶段魏晋南北朝小说,专谈神异灵怪的志怪小说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就是东晋干宝所作的《搜神记》。不仅如此,六朝志怪小说对后代文学,尤其是唐传奇、俗体文学,一直到文言小说如《聊斋志异》等,都产生过极为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我国文学史上规模最宏大、幻想最奇妙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所作的《西游记》,已列入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出版。这里将《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绿野仙踪》、《阅微草堂笔记》、《镜花缘》、《济公全传》等神话和带有神话元素的几部作品整理出版,呈献给读者。 《绿野仙踪》以写神仙异迹为线索,描写了明嘉靖年间书生冷于冰由于看破红尘而去求仙访道、捉怪除妖,最终得道成仙的荒诞故事。黄摩西称它“盖神话小说而点缀历史者也”。全书既有对现实政治的黑暗、丑恶的揭露和批判,又有对社会生活的描摹刻画。写作手法受到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双重影响,既富于想象力又有写实成分。但由于故事太过荒诞,有时描写又过于秽亵,故对其总体评价不高。 《绿野仙踪》作者李百川,生于清康熙末。籍里不详,一般认为是江南人。我们通过原书的自序,知道他自幼喜欢说神道鬼,曾经想写一部《百鬼传》,但因家道变故,生计窘迫,未能如愿。乾隆十八年(1753)开始动笔写作《绿野仙踪》,断断续续用了十年时间才写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