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 01因为你不完美,所以才不一样
白雾寺中有三十多个弟子,来自五湖四海,甚至有一个从美国远道而来的年轻人。以前,我以为进入佛门的无非是两种人,一种是文化层次不高的劳苦大众,一种是高级知识分子,前者比如六祖慧能,后者比如弘一法师。但在白雾寺生活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弟子们来自各个阶层,有目不识丁的农村弟子,也有大学教授;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有一次,老和尚跟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很笨。由于太笨,他根本无法融入寺庙生活,更别说学习各种佛教经典了,寺庙的师兄弟们都讥笑他连一句经文都背不上来。后来,寺庙的师兄弟们慢慢离开了,他们觉得这里的师父肯定不是得道高僧,否则就不会总眷顾这个如此愚蠢的人。笨和尚被安排在寺庙里扫地,几个月过去了,他才结结巴巴地背出“阿弥陀佛”四个字。
最后,师兄弟们竟然都走光了,只剩下执着的师父和笨徒弟。有一次,笨和尚哭着跟师父说:“师父,我那么笨,我不学佛了,我成不了佛的。”师父微笑着告诉他,“不,孩子,你很聪明,你不是可以把‘阿弥陀佛’背出来了吗?这就是成佛最有用的口诀啊!”笨和尚破涕反问道:“是吗?是吗?”师父微笑着点头说道:“是的,是的。你只要用心念这句口诀,你就可以成佛了。”
于是,笨和尚无论是吃饭、扫地还是走路,嘴巴都很少停下来,总是口中不停地念“阿弥陀佛”。一年、两年、几十年都过去了,甚至当师父都已经去世了,笨和尚还是不断地念着“阿弥陀佛”。他终于从一个小和尚变成了一个老和尚,胡须、眉毛、头发都白了,寺庙里也只有他一个人,他依旧天天拿着扫把,口中不断地念着“阿弥陀佛”,终于有一天,他忽然醍醐灌顶,开悟成为大禅师……
有一次,有人问佛陀:“世间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不同的性格,您如何度他们呢?”佛陀笑着回答道:“世间有四万八千个性,我唯有教授四万八千法门对治。”
佛陀曾说过,人类居住的地球和地球上的众生,只是万千世界很微小的一部分,但能成为人类,这是特别的福报——因为人类是不完美的生命。为什么不完美的生命,反而是好的呢?因为唯有不完美,所以才有烦恼,有烦恼才愿意解脱,才能发大愿修行成佛。
有一次,他方世界的佛问释迦牟尼佛,地球的众生充满这么多的缺陷,好度吗?佛陀笑着说:“好度,正因为他们那么不完美,所以才显得与众不同,才能取得不一般的成就!”
馒头刚到白雾寺的时候,由于长得胖,总被师兄弟们捏脸取笑,说他长得像个馒头。馒头因此非常苦恼,常常躲在厨房里哭。后来,老和尚发现了,将师兄弟们训斥一番,并且非常认真地告诉馒头:“你看,世界上有那么多胖子,就你长得像馒头。馒头多好啊,可以让人吃饱,又很可爱。再说了,就因为你长得像馒头,才让为师在众多弟子中一眼就看到你啊!”馒头从此才释然,接纳了“馒头”这个外号。
后来,我慢慢地跟那个来自美国的青年和尚成为了好朋友。我认识许多美国的青年朋友,他们大部分时候都话很多,显得精力充沛。但山宁很沉静,如同他的名字一般,像白雾寺后山一样宁静。山宁的话不多,并且总是彬彬有礼。我喜欢跟他待在一起,我们不用太多交谈,只是经常安静地坐在池塘边,看着稻田。
山宁告诉我,他从小就对禅非常有兴趣,并因此养成了吃素和坐禅的习惯,所以常常遭到同学们讥笑。他曾哭着跟妈妈说自己不愿再去上学,妈妈答应了,并告诉他:“孩子,你是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人。”由于父母的包容,山宁才能来到中国,出家为僧。
山宁看着逐渐散去的白雾,笑着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正因为我们的不完美,所以才让我们成为最与众不同的人,才让这个世界充满了不一样的美丽。感谢你,我的母亲。”
承认与众不同又有何妨,我们根本不用去模仿谁,更不用去成为谁;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正因如此,才有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自己。包容自己,鼓励自己,当下的我们,就很美。我抬头看见灿烂的阳光,菩提树光影婆娑,这一切,都很美。
P7-9
离开白雾寺后,我跟多年相恋的女孩结了婚。我曾经多次跟她说过想出家的念头,她总是叹息说随缘,等真到那天,她也会支持我出家修行求道。但当离开白雾寺后,我忽然明白了,我连家都没成,又何来出家呢?而且,我现在的状态已经非常好,为什么还要出家再去求个“道”呢?白雾寺不仅成就了这本书,还成就了我的人生。感谢白雾寺的所有师兄弟,尤其感恩老和尚、馒头、钉子和山宁。
白雾寺在哪里?这要看您的缘分了,如果您有一天抬头看见一寺被浓雾笼罩,那么此寺必然是白雾寺了——记得帮我问候老和尚吧!最后感恩您阅读此书,随喜赞叹。
本书缘起
很多年前,我往北徒步,途经六祖曾经隐居的地方——广东省四会市。我有缘投宿在一个叫莲花寺的小庙里。寺庙旁有个莲花池,池边有一个脸上有刀疤的和尚。
刀疤和尚把我带到他的房间,我们双双坐下,泡茶闲聊。他是莲花寺住持,“这个寺庙就我一个出家人。”次日,刀疤和尚要去另一座寺庙拜访,我就跟着他前行。我们一路逶迤前行,转入一条村道,村道左边是繁密的果林,右侧是大块的农田,而路的末端,则是耸立在缭绕云雾中的白雾寺。
白雾寺因经常被白雾笼罩而得名。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但不为人广知。十多年前,寺庙由香港一位善人捐资重建。寺庙中,有一位老住持以及三十多位弟子。刀疤和尚介绍,老和尚已有九十多岁,如今依旧健朗,思维敏捷,修行大有成就。老和尚很少出来弘法,偶尔会在寺庙庭院内外散步。有一次,我在路上遇见他,由于我不懂礼仪,显得笨拙,不知所措。老和尚虽然身形有些消瘦,但精神矍铄,看见我手足无措地立在那儿,于是慈祥地对我一笑,并轻轻地双手合十,看着我道:“来,你也试一下。”他边说,边努努嘴示意我也双手合十。我则太过紧张,把手掌合得很紧绷。老和尚笑着摸摸我的手,温和地说:“轻松点。”然后就轻轻地走了。
我在寺庙住了几天,认识了老和尚的众多弟子,其中有两位弟子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是三十多岁的很瘦的和尚,大家喊他“钉子”,为人不苟言笑,但修行特别刻苦。另一位是长得很胖的和尚,人们都喊他“馒头”。他也是三十多岁,但看着才二十多岁的样子,为人热情,尤其是那双眼睛显得特别单纯乐观。在居住的那几天里,瘦和尚的威严让我心生尊敬;胖和尚对我照顾有加,让我对他特别亲近。
离开那天,瘦和尚握着我的手,非常认真地对我说:“町原,你跟佛非常有缘,以后咱们有缘一定会再相见。”胖和尚在旁边也乐呵呵地附和:“哈哈,到时候原哥一定要再来我们这里啊!”我很认真地说:“我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回来的!”临别之时,瘦和尚把脖子上的佛珠摘下赠我,胖和尚也摘下手上的佛链送我。
后来,在机缘下,我有幸写出《放下,刹那花开》这本书,把深奥难懂的禅理写成都市白领都能理解的文章,希望能给都市中忙碌的人们带来一点点启发,帮助他们解脱烦恼,获得快乐。虽然文才笨拙,但获得了一些好评,这小小的肯定鼓励了我,给了我继续创作的信心。
这几年来,我在人生态度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变得越来越平静快乐。感悟最深的是,人们之所以烦恼,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天生就不完美。但我们不能因此懊恼,因为在不完美的人生里,我们完全可以寻找到当下最美的自己。于是,我想把一些感悟,分享给有缘的人。但在喧闹的都市里,我难以独善其身地沉淀写作,因此苦恼万分。就在这时,我收到了刀疤和尚的短信。我也忽然想起,为何不到寺中写作?一方面可跟僧众修行,得到老和尚的指导,另一方面又可以沉淀创作,多么好的事啊!于是,我把想法告诉刀疤和尚,他也欣然支持。
就这样,我再次来到了白雾寺,见到了老和尚和他的胖、瘦两位弟子。他们非常热情地欢迎我的到来,支持我在寺中闭关修行和写作。而这本书就是我在寺中闭关修行的见闻和感悟,主要是以老和尚和他的胖、瘦两位弟子,以及寺庙中一些信徒访问发生的故事为缘起而创作,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如午后阳光一般的温暖。
《寻找当下最美的自己》由町原著,主要内容:众生如漏船,若不修缮,很难到达完美的彼岸。如何让漂泊迷茫的心靠岸?把心安住,反求诸己,随缘修行,才能找到世上另一个最自在最完美的自己。《寻找当下最美的自己》以作者在寺庙的禅修经历为主,通过老和尚和他的胖、瘦两位弟子的故事,来阐释普通人家庭、工作、人生、梦想等方面的困惑和感悟,常常穿插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让人感同身受,于平实的故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自己,寻找到最美的自己。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励志性。
1.让所有漂泊迷茫的心靠岸!与延参法师、圣严法师、星云大师、张德芬等共同探究身心灵成长秘密!《寻找当下最美的自己》图文全彩,比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更通俗易懂,比云星大师的《宽心》《舍得》故事性更强。
2.“小和尚”町原继《放下,刹那花开》畅销后,“都市心灵禅“三部曲又一力作!作者以寺庙禅修经历为背景,阐述都市人生活、爱情、家庭、工作、梦想等困惑,不经意间触动人的心灵,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励志性。
3.把心安住,反求诸己,随缘修行,寻找世上另一个最美的自己,改变千万都市人心灵的疗愈之作!排除负面情绪、传递正向能量的心灵成长枕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