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俊亮编著的《朝觐心路:图文解读中国穆斯林朝觐生活》巧妙地把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朝觐政策融于真实案例之中,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接受;全面介绍朝觐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力图引导朝觐人员提高整体素质,树立大局观念,防止偏激,爱心助人,努力成为穆斯林群众的道德典范和行为楷模,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朝觐心路(图文解读中国穆斯林朝觐生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海俊亮 |
出版社 | 甘肃民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海俊亮编著的《朝觐心路:图文解读中国穆斯林朝觐生活》巧妙地把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朝觐政策融于真实案例之中,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接受;全面介绍朝觐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力图引导朝觐人员提高整体素质,树立大局观念,防止偏激,爱心助人,努力成为穆斯林群众的道德典范和行为楷模,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内容推荐 海俊亮老师从2001年至2011年十年间五次朝觐,无数次深入到朝觐人员中促膝谈心,融入到转天房、射石打鬼、驻米那、驻阿拉法特、赛法、麦尔卧奔走等重要朝觐功课的人流中体验生活,以天启的经典为指导,以虔诚的敬畏为根基,以深厚的情感为纽带,全面记录了朝觐的心历路程。 《朝觐心路:图文解读中国穆斯林朝觐生活》是一部以促进圆满朝觐、平安朝觐和文明朝觐为创作宗旨的伊斯兰文化知识普及读物,以纪实文学的手法、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朝觐的程序、功课的衔接和教法的规定等朝觐知识融于一个个生动的实例中进行全面介绍,并深度解读朝觐功课背后的现实意义,深入浅出,简单实用,既可供带队干部、带队伊玛目和朝觐人员借鉴和参考,又能引起朝觐人员通过履行朝觐功课受到切实的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加强美德修养,树立大局观念,敬主爱人,乐于行善,从而使哈吉这个介于阿訇和穆斯林群众之间的特殊群体努力成为广大穆斯林道德的典范和行为的楷模。《朝觐心路:图文解读中国穆斯林朝觐生活》立意高远,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且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可读性、现实针对性于一体,在同类作品中实属精品力作,值得一读。 特别是准备参加朝觐的人员,看了之后会举意更加端庄,目标更加明确,力争减少遗憾,从而更加圆满地完成自己的朝觐功课。已经朝觐回来的哈吉,看了之后会重温在圣地那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美好回忆,从而牢记自己的哈吉身份,在成为新生儿那一刻起、到归向真主一刻这至,在这未知的光阴里,更加敬畏真主、谦恭做人、坚守五功、倾力行善,圆满地守住自己的哈吉身份。普通的多斯弟看了之后,会更加深入的了解朝觐这个伊斯兰教五功中最高层次功修的真正含义,从理想到现实、从历史到现代、从宗教到社会等不同角度更加全面的了解伊斯兰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使穆斯林这个特殊的民族成为崇高的真主在天启的经典中所赞许的“最优秀的民族”。 目录 引言 一、朝觐起因 二、耐心等待 三、行前准备 (一)刻苦学习储备知识 (二)财帛洁净出散天课 (三)加强锻炼体格健壮 (四)生活用品及早准备 四、为家乡的哈吉送行 五、准备出发 六、北京等待 七、登机出发 八、出关及麦地那的注意事项 九、顺利出关 十、向先知说色俩目 十一、雄伟的圣寺外景 十二、豪华的圣寺内饰 十三、先辈的智慧 十四、夜宿天堂花园 十五、副朝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十六、离别麦地那 十七、戒关受戒 十八、遥望天房 十九、初次环游 二十、在麦加和正朝前的注意事项 二十一、准备正朝 二十二、进驻米那 二十三、站驻阿拉法特 二十四、夜宿穆兹代里法 二十五、第一次射石打鬼 二十六、正朝环游天房 二十七、奔走赛法、麦尔维 二十八、返回米那 二十九、正朝第四天 三十、正朝最后一天 三十一、转天房的人们 1.从7圈逐渐增加到49圈 2.转天房是先知亲自履行并确立下来的善功 3.在楼顶观察天房宏伟壮观 4.近距离接触天房肃然起敬 5.转天房的人流构成了一幅特殊画面 6.在转天房的过程中享受着无比的幸福 三十二、抚摸黑石的人们 1.黑石是先知亲手安放在天房东南角的 2.人们精心保护黑石 3.抚摸黑石也有诀窍 4.哈吉们的团队精神 5.摸到黑石的幸运老人 6.想给黑石照张相 7.能否做一点敌进 三十三、禁寺里的人们 1.摸金门的人们 2.虔诚地向真主祈祷的人们 3.诵读《古兰经》的人们 4.静听演讲的人们 5.禁寺里的服务人员 三十四、带领大家做副朝 三十五、在禁寺做礼拜是一种享受 三十六、在禁寺礼主麻是一种考验 三十七、在禁寺站者那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三十八、—位在禁寺诵读全本《古兰经》的哈吉 三十九、—位平凡女哈吉的感人故事 1.痛苦却又甜蜜的少年 2.辛苦却又充实的中年 3.忙碌而又幸福的晚年 4.程女士带给我们的启示 四十、—位酷爱喝茶的阿訇 四十一、在圣地打车很有趣 四十二、撞车了各修各的车 四十三、—位哈吉在车祸中归真 四十四、马老太丢了我们应该去找呀 四十五、我的钱丢了这可怎么办 四十六、我天天打胰岛素血糖怎么更高了 四十七、小寺的故事 四十八、热情的西藏穆斯林 四十九、消除郁闷的阴影 1.在机场有人将《古兰经》扔了 2.电梯口的尴尬 3.参观的烦恼 五十、辞别天房 五十一、登机回国 五十二、飞机上的演讲 五十三、挥泪告别 附1:朝觐程序图解 附2:四大教法学派有关朝觐功课的教法规定 附3:2010年综合团及各分团领导名单 后记 试读章节 五、准备出发 我真想乘河南团的大巴车一起走,这种直通车可以使哈吉们在家门口上车、直接到北京下榻的宾馆,减少了路途转车的许多麻烦,真是太方便了。但由于还有一样手续在今天上午才能办完,我只能乘晚上的火车赴京。 临行前几天,我已分别拜访了亲朋好友,该说的话都说了,该吃的饭也吃了,对要送行的人一律婉言谢绝,亲朋也不知道我乘车的车次和时间,所以今天家里一如常日。我可以从容准备所带物品,从容思考一些问题。 妻子担心提着行李乘车不方便,提出要送我到北京。我说:“真的不用了,从北京来回几天也挺累的。”妻子说:“我不去也行,就让儿子去送吧,路上帮你提行李。”我笑笑回答:“真的不需要,他去还要请几天假。朝觐期间我要带几百号人,如果路上我还要别人照顾那还行呀,只当是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吧。”爱人见我执意坚持,也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为我准备衣物、打点行装。 由于女儿还在外地上学,为不影响她学习,没有同意她回来送行。晚饭,就我们两口和儿子三人,虽是家常便饭,却吃得踏实、舒心。 宵礼下来,我另礼了两拜副功拜,诵念了几段《古兰经》。尽管平时拜后有诵念《古兰经》的习惯,但此时的诵读却感觉不同寻常,像是我在向真主虔诚祈求,更像是我在向真主倾诉心声。 诵经已毕,我恭敬地捧起双手向真主祈祷:“我举意代我父亲朝觐,祈求真主把朝觐的回赐赐予我的父亲,祈求真主恕饶我父亲的一切过纳亥(罪过),升高他老人家在乐园里的品级;我是无能为力的,只有把一切都托付给真主,把一切愿望都寄托于真主。祈求真主赐予我智慧,能够带领大家圆满完成功课;祈求真主赐予我强健的身体,能够更好地去帮助他人;祈求真主赐予我慧眼,能够准确地判断是非;如果我迷误了,祈求真主及时给我以指引;如果我欲好心却办的是坏事,祈求真主及时拨开我的心眼,纠正我的错误,哪怕您惩罚我,也不要给哈吉们带来任何损失;他们都年龄大了,能来朝觐很不容易,祈求真主消除他们朝觐功课中的困难;祈求真主承领我的杜阿宜,襄助我们朝觐顺利,护佑我们全体哈吉旅途安康、功课圆满。阿米乃!” 凡你们所行的善功,真主都是知道的。你们当以敬畏做旅费,因为最好的旅费是敬畏。(2:197)此时此刻,我捧起的双手在颤抖,微闭的双眼在流泪。正是这次发自心底的泪水,鼓励我以敬畏为旅费,以奉献为己任,以虔诚为资本;正是这次发自心底的泪水,激励我必须刻苦地做好功课、认真地履行职责、热情地提供服务、谨慎地兑现诺言。 看看表,还有一点时间,我打开计算机上了中穆网。近一年来,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来中穆看看,特别是阿訇论坛、学术边缘、穆青广场和几个社区都是我比较喜爱的版块,渐渐地也成了中穆网的忠实网友了。而此时,已没有时间浏览其他内容,我倒想发个帖子,向网友多斯弟们告个别,题目为《朝觐,今天我出发》,正文只有几行字,主要表达我当时的心情。在所发帖子中,这个应是最精炼的帖子了。 我爱人来到书房,笑着对我说:“都什么时候了还上网,简直成网迷了。” 我笑笑说:“就几分钟,在网上给多斯弟们告个别吧。” 出发时间已到,一位多斯弟开车已停在楼下,我大哥也专程赶来送行,我再次检查一下行李后向火车站奔去。 候车大厅里已站满了准备上车的人,我们把行李放下来,让儿子去买站台票,我爱人还在不厌其烦地嘱咐着:“路上一定注意安全,既要照顾别人,也要照顾好自己。”我只是笑笑,没有回答。 大厅里,排队的人们已开始进站。21点30分,列车准时到达,我提着行李上车,找到铺位,放好行李。抬头看看窗外,大哥、爱人和儿子还站在车窗前,不停地向我挥手。 我也向他们摆摆手,低声说道:“外面冷,都回去吧。”我知道,隔着车窗玻璃,即使声音再大他们也听不到,但还是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 分离,有时会带来忧伤,有时会带来吉庆。人的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次悲欢离合,而为真主朝觐的离与合,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以离起、以合终,在这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往往能使人的身体得到磨炼、精神得到慰藉、灵魂得到升华。 我爱人还在不停地摆着手,两行泪珠已挂在脸上。我心想,你们赶快回去吧,这样只能使我更加牵挂。人的感情最为丰富,舍不得的是家庭,割不断的是亲情,最牵挂的是亲人。 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列车慢慢起步,逐渐离开了站台、离开了我熟悉的这座城市。此时此刻,我告别了亲人,告别了家乡,踏上了遥远的朝觐之路。 躺在铺位上,听着咣当咣当重复的车轮声,久久难以入睡。我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带领大家圆满地完成朝觐功课,如何使大家少走弯路、直达捷径…… P33-35 序言 自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按照《古兰经》的规定把朝觐列入伊斯兰教的五项功课开始,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当朝觐季节,圣地麦加人山人海、异常繁荣,一千多年来年年如此、从未间断,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在真主的命令和先知的感召下,全世界虔诚的穆斯林都把朝觐作为美好夙愿和最高境界来虔心追求,在坚守正信、立站拜功、贵月封斋和完纳天课等四项功修的基础上,在心灵、身体和财帛等各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虔诚敬意地前往圣地履行朝觐功课,以此接近真主,获得真主的喜悦,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和灵魂的慰藉。 近些年来,每年来自世界各地参加朝觐的穆斯林已逾300万人,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国宗教活动。与此同时,由于时间、地点和人员的高度集中,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给朝觐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生活等诸方面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挑战。前几年的米那大火和多次发生的踩踏事故,造成了众多朝觐人员的伤亡,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严重后果令人始料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安全朝觐,已成为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和悉心破解的难题。 朝觐是伊斯兰教五功中最高层次的功课,但有时却出现一些与尊贵的功课不相协调的现象。有些人自私自利,不顾大局和他人利益,做出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因此,如何实现文明朝觐,也成为宗教工作者、伊斯兰教界人士和广大穆斯林群众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我国穆斯林的朝觐工作,先后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和措施,从朝觐往返包机及在麦加和麦地那的食、住、行等各个环节均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为我国朝觐人员顺利完成功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我国参加朝觐的人员达1.3多人,目前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出国团队和复杂而又严肃的外事活动,我们必须倍加重视、慎之又慎。因此,针对以往朝觐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认真加以研究,探索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平安朝觐、文明朝觐、规范朝觐和圆满朝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笔者从2001年第一次参加朝觐开始就产生了这样的愿望,但在2004年和2007年朝觐回来准备深入研究这一课题时,才发现自己的想法过于简单,才真正体会到朝觐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实际上,对朝觐过程中的一些组织管理、各项功课的衔接和针对不同情况的教法规定等问题连自己也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只写了《朝觐感悟》和《带队干部勇闯三关保平安》等两篇文章而草草收笔。 直到2010年朝觐时,每当重大活动开始前,对工作细节和注意事项进行安排时,那些初次参加朝觐的带队干部对朝觐知识的那种渴望;每当晨礼下来在帐篷里讲解当天每一项具体功课时,全体朝觐人员对朝觐知识的那种渴求,再次激发了笔者继续探究的热情。正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始静下心来,找机会与众多朝觐人员促膝长谈,无数次融入到转天房、摸黑石、射石打鬼等重要活动的人流中去体验生活,并开始收集资料,研究朝觐过程中所遇到的棘手问题,总结历次朝觐过程中的成功做法,以便大家汲取经验教训,更加圆满地完成朝觐的各项功课。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带队干部如何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实现平安朝觐。内容包括每项功课的注意事项、各项功课的顺序与衔接、如何防止人员丢失及各种事故的发生、各类难题的解决措施等,并列出了各项大型活动开始前细节安排及注意事项的讲话内容,供带队干部参考。 第二,带队伊玛目如何做好教务工作,实现规范朝觐。内容包括各项功课的顺序与教法规定、突发问题的处理、功课中出现失误如何补救等,并列出了每项功课的“卧尔兹”演讲稿,供带队伊玛目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第三,朝觐人员如何更好地完成各项功课,实现文明朝觐。内容包括朝觐用品与生活用品的准备、朝觐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朝觐功课的履行与关键问题的提醒等,并以大量案例予以阐明,以利朝觐人员实现功课完美,尽量减少遗憾。 第四,多角度解读朝觐功课背后的现实意义,实现圆满朝觐。朝觐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每一项功课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探讨这些古老的传统仪式在现代社会中新的含义,对这些现实意义进行深度解读,有利于朝觐人员在履行功课中受到应有的教育,从而增强道德修养,提高整体素质,树立大局观念,凝聚爱心,抛弃私念,防止过激行为,化解内部矛盾,促进民族团结,进而使哈吉这个介于阿訇和穆斯林群众之间的特殊群体能够成为穆斯林群众道德的典范和行为的楷模,进一步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不是分别叙述的,而是融于大量的实例之中,便于大家理解和应用。另外,因受篇幅所限,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在圣地所亲临的多处圣迹,如吴侯德古战场、古巴义清真寺(库巴清真寺)、双向清真寺、努勒山、拉哈曼山、扫尔山洞等在伊斯兰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迹几乎没有涉及。印沙安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将以《踏寻先知的足迹》为题进行专题叙述,作为《朝觐心路》的姊妹篇,供大家在朝觐过程中领略先知的美德与智慧。 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只是凭着热情和乜提来完成的,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多斯弟予以指正。 海俊亮 2013年4月于河南焦作山阳小屋 后记 感赞真主!这本以朝觐为题材的拙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面世了。 从2011年元月开始动笔后,随写随发在中穆网的阿訇论坛上,起初只是想,如果能引起朝觐人员的美好回忆,或者对准备参加朝觐的人员能有所帮助的话,我就心满意足了。实际上,在帖子发出后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与广大网友多斯弟的交流中,不仅激发了自己的写作灵感,而且还对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得到了及时的反馈,这无疑比成书之后发现问题再修改要好。 写作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事情,在整个过程中,我基本舍弃了所有爱好,有时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但每逢受到众位网友的鼓励时,自己又会倍感兴奋。一次,一位多斯弟给我发站内短信称,这个帖子他每天必看,并且下载打印后送给阿訇,由阿訇在大殿上组织乡老们学习。这使我受宠若惊,从此,每天晨礼下来发帖子成了我的习惯。 还有一次我下乡,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上网,帖子不得不中断了3天,回来后我收到一条短信,一位女士说她准备参加朝觐的母亲非常喜爱这个帖子,每天晨礼下来都由她把帖子一句一句地念给母亲听,但连续3天坐在计算机前却没有看到新的内容,母亲开始担心起来,就催她问问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看后我马上回信说明情况,并请她转达对老人家的问候。从此,我无论去哪里出差都会带上电脑,确保这个帖子能天天发。直到十月份我再次朝觐出发时,才不得不停了下来。 长长的十个月在网上发了近20万字,受到了众位多斯弟的关心和支持,无论是浏览量、跟帖量,还是讨论的深度与广度等都创了中穆网之最。对大家所提的一些问题我也一一做了回复,讨论的有些内容具有一定代表性,遂摘录一部分附在有关章节之后,作为正文的补充和说明。 一个人很难长期保持精神亢奋,有时也会懒惰。但每当想起等着打印和等着读给母亲听的几位多斯弟,就会鞭策我努力向既定目标迈进。所以,这本书同样凝结了众位多斯弟的智慧和心血,在此,对大家的长期支持和鼓励谨表诚挚的谢意! 朝觐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国宗教活动,不确定因素太多,确需不断加以探索和研究。在数次的带队朝觐过程中,我只是把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做一记录。相信,在今后的朝觐工作中,一定会群策群力,探索和总结出更加完善的经验,由更多的带队干部、带队伊玛目和朝觐人员续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在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北京的从恩霖、李华英,天津的魏积良,驻马店的吕金虎,西宁的金镖,呼和浩特的马逵英,兰州的孔德军、张德,云南的姚继德,乌鲁木齐的马明信,焦作的贺伯淮、程春莹等诸位老师的具体帮助和指正;国家宗教局三司、中国伊协朝觐办和甘肃省宗教局政法处的领导给予了大办支持和帮助;甘肃民族出版社刘新田社长、路文副社长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祈求真主把此作盼回赐赐予先父海景元阿訇以及默默无闻地为主道而奉献的众多阿訇和多斯弟。阿米乃! 海俊亮 2013年4月于焦作山阳小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