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临场感三个维度分别通过功利价值、信任和享乐价值等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焦点顾客对网店的粘性倾向。最后,检验了人际影响敏感度对概念模型的调节效应。基于FIMIX-PLS方法,本研究还检验了所构建概念模型的不可观察异质性。吕洪兵编著的《B2C网店社会临场感与粘性倾向的关系研究》对那些持续致力于理解和模型化顾客在线惠顾行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而言具有较大借鉴价值。
吕洪兵编著的《B2C网店社会临场感与粘性倾向的关系研究》探究社会参与者的虚拟临场对焦点顾客惠顾网店行为的内在影响机理。首先,将社会临场感界定为在惠顾网店过程中焦点顾客对其他社会参与者的共在意识,并将其细分为意识社会临场感、情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社会临场感等三个维度。其次,构建并实证检验了社会临场感对顾客粘性倾向的助长机理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临场感三个维度分别通过功利价值、信任和享乐价值等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焦点顾客对网店的粘性倾向。最后,检验了人际影响敏感度对概念模型的调节效应。基于FIMIX-PLS方法,本研究还检验了所构建概念模型的不可观察异质性。《B2C网店社会临场感与粘性倾向的关系研究》对那些持续致力于理解和模型化顾客在线惠顾行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而言具有较大借鉴价值。
前言/1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缘由/1
一、现实背景/2
二、理论背景/12
第二节 研究任务、研究范围与术语界定/17
一、研究任务/17
二、研究范围/19
三、术语界定/21
第三节 研究意义/23
一、理论意义/23
二、现实意/24
第四节 研究方法、流程与结构/25
一、研究方法与流程/25
二、著作结构安排/26
第一章 理论演绎与文献述评/28
第一节 社会助长效应理论/29
一、社会助长理论/29
二、社会影响理论/32
第二节 媒介等同理论/38
一、媒介等同理论主要观点/39
二、社会反应心理机制分析/40
第三节 社会临场感理论/42
一、社会临场感定义和维度/42
二、社会临场感理论内涵/47
三、技术接受模型与社会临场感理论的融合/50
第四节 顾客惠顾动机理论/55
一、顾客为什么惠顾实体商店/55
二、顾客为什么惠顾网店/57
第五节 市场沟通理论及历史演进/58
一、初始市场沟通/58
二、近代市场沟通/59
三、网络市场沟通/61
四、口碑与鼠碑的异同/62
五、企业在鼠碑中担当的角色/65
第六节 焦点顾客视角的社会临场感/67
一、基于不同视角的社会临场感/67
二、焦点顾客社会临场感模型/71
第七节 小结/72
第二章 社会临场感测量量表开发/73
第一节 社会临场感多维度测量及理论依据/73
一、社会临场感多维度测量/73
二、三维度社会临场感的理论依据/77
第二节 初始量表生成和净化/80
一、网络顾客定性访谈分析/80
二、初始测量题项生成 /82
三、量表净化/84
第三节 正式调研与量表检验 /88
一、数据收集概况/88
二、量表检验/89
第四节 小结/93
第三章 概念模型构建与假设检验/95
第一节 概念模型构建/95
一、在线粘性定义/96
二、在线粘性驱动因素/97
三、概念模型理论推演与构建/102
第二节 研究假设/106
一、社会临场感与功利价值等概念的关系/106
二、功利价值与粘性倾向的关系/112
三、信任与粘性倾向的关系/114
四、享乐价值与粘性倾向的关系/116
第三节 研究设计及实施/119
一、相关概念测量/119
二、量表测试与修正/124
三、正式调研问卷生成/128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128
一、结构方程模型类型和抉择/128
二、PIJS.SEM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133
第五节 外部模型估计/139
一、潜变量信度和效度分析/139
二、潜变量交叉负荷分析/141
第六节 内部模型估计/143
一、主模型分析/143
二、效应量分析/148
三、预测攸关性分析/149
四、主模型拟合优度分析/151
第七节 模型异质性分析/152
一、可观察异质性分析/152
二、不可观察异质性分析/159
第八节 小结/163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165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165
一、主要结论与创新点一/165
二、主要结论与创新点二/168
三、主要结论与创新点三/174
第二节 研究启示/177
一、理论启示/177
二、实践启示/179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181
一、研究局限/181
二、研究展望/181
参考文献/183
附录A 顾客网络商店惠顾行为调查(预调研问卷)/204
附录B 顾客网络商店惠顾行为调查(正式调研问卷)/210
附录C 国外30种顶级市场营销期刊P1S-SEM文献/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