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任伍编著的《201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新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隐忧》由总论与正文六章共七部分内容组成。总论部分为正文的摘要部分。正文第一章着重探析全球语境下的“民生”涵义,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中国政府的民生执政理念及国际语境中的民生内涵与外延,以建立全球民生语境,为世界各国共议民生问题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梳理中国民生发展历程、中国政府在改善民生中的执政手段与成就,绘就民生发展的“中国路线图”。第三章基于国际国内环境,分析中国民生发展面临的冲突与挑战。第四章系统总结民生发展的“中国经验”,并通过国际比较找出中国民生发展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与问题。第五章则基于中国民生问题的世界性特点,探讨中国民生发展的国际贡献,并提出世界各国民生发展的共性问题与政策建议。
从十五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到李克强同志强调新城镇化是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推进城市化进程一直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理念,要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而民生是中国梦的落脚点,只有改善民生才能点亮中国梦。在这个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稳步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时期,《201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新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隐忧》(作者:唐任伍)紧跟时事,将研究重点放在城市化对民生发展质量影响上,具有现实意义。
而放眼海内外,城市化进程普遍以牺牲民生发展为沉痛代价。如今,在经历了起步、停滞、探索与发展阶段后,中国各地区城市化程度大为提高,面对日新月异的环境,民生发展质量的巩固与提高也步入了瓶颈期。如何化解耕地减少带来的粮食安全挑战、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恶化困扰、城市发展缺陷带来的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农民“被城市化”带来的福利蚕食隐忧,已成为当下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生目标”的题中之意。
新时期城市化发展要谨防走伤害民生的老路子,改变传统的增长导向型模式,要以人为核心、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推进现代城市化进程。《2013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新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隐忧》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新环境下的各项民生隐忧,开拓了民生发展的新道路。在价值取向上,着眼于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权利、促进社会公正、重视人文关怀;在框架上,以“政府主导,多元制衡”为行动模式;在政策选择战略上,从经济驱动、社会调节、法律支持、文化滋养等切入和落实。沿着这条新的民生发展道路,本报告也同时适时提出了新城市化环境下各项民生隐忧的具体化解之策。
同时,在报告的最后一如既往地提供“民生发展指数报告”(2013版),对中国总体和区域情况做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省级民生指数排名大致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集中性,但相比以往年份,正在逐渐打破明显的区域界线,部分中西部地区进入中上游梯队;排名表现出较强的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但二者并非一致,中部地区重视民生发展的迹象明显;从近半数地区的民生发展指数排名超过其人均地方生产总值排名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把民生工作摆在首要地位的做法已显效。
概述——新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隐忧
O.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改善之路
O.2 新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隐忧
0.3 消解隐忧,开拓民生发展新道路
0.4 2013中国民生发展指数报告
第1章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改善之路
1.1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1.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改善
1.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改善——江苏的行动
1.4 新城市化的提出和推进为民生改善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2章 耕地减少与粮食安全挑战民生根基
2.1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民生之殇
2.2 粮食安全——民生发展的根基动摇
2.3 新城市化进一步威胁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粮食安全
2.4 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困境
第3章 资源紧张与环境恶化困扰民生发展
3.1城市水荒威胁民众基本生活底线
3.2城市环境恶化侵蚀民众身心健康
3.3 “垃圾围城”污染城市居住环境
3.4 能源危机考验城市可持续发展
3.5 交通拥堵加剧民生改善难题
第4章 城市发展缺陷凸显民生质量下降
4.1 基本生活质量面临水平提升困境
4.2 客观生活质量保障落入发展陷阱
4.3 民众生活幸福感步入城市发展反向区间
第5章 “被城市化”蚕食民生福利
5.1 “被城市化”:新城市化命题的异化
5.2 经济来源受限,居民收入无着落
5.3 原有社会网络隔断,居民情感无所归依
5.4 自我角色转换缓慢,居民权利意识模糊
5.5 社会转型负外部性加剧贫富分化与秩序动乱
第6章 消解隐忧,开拓民生发展新道路
6.1 秉持“保权利、促公正、重关怀”的价值取向
6.2 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制衡”的行动框架
6.3 恪守原则的全方位政策选择战略
6.4 解决新城市化进程中民生隐忧的对策建议
2013中国民生发展指数报告
一、“2013中国民生发展指数”总体测算结果及分析
二、2013中国民生质量指数
三、2013中国民生公共服务指数
四、2013中国民生社会管理指数
五、各省(区、市)民生发展指数分项指数、排名及分析
六、数据处理说明
指标定义与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