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任伯年评传/杭州全书湘湖白马湖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仲芳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仲芳编著的《任伯年评传》是“杭州全书湘湖白马湖丛书”系列之一,是杭州学研究成果的载体,包括丛书、文献集成、研究报告、通史、辞典五大组成部分,定位各有侧重:丛书定位为通俗读物,突出“俗”字,做到有特色、有卖点、有市场;文献集成定位为史料集,突出“全”字,做到应收尽收;研究报告定位为论文集,突出“专”字,围绕重大工程实施、通史编纂、世界遗产申报等收集相关论文;通史定位为史书,突出“信”字,体现系统性、学术性、规律性、权威性。

内容推荐

李仲芳编著的《任伯年评传》通过对任伯年的生平事迹、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与任伯年交游的重要人物等的研究论述,全方位再现了任伯年所处的生活场景和成长经历,尤其是里籍考证、后裔世系等方面逻辑严密、材料翔实,许多属于第一手资料。

《任伯年评传》还对海上画派的形成与发展、任伯年所处时期的海派状况、晚清时期萧山任氏其他画家等情况做了深人的研究,对任伯年的人物、花鸟、山水画艺术做了综合的研究与阐述,探索了任伯年的艺术思想以及任伯年为传统文人画向现代形态的转换所做的突出贡献,评价了任伯年对20世纪中国画的整体发展与创新产生的重大影响。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任伯年生平

 第一节 任伯年及其生活的社会背景/3

 第二节 任伯年籍贯考/14

 第三节 任伯年生活经历/19

 第四节 任伯年子孙后裔世系/44

第二章 与任伯年交游的重要人物

 第一节 姚氏父子,文化取向的显现/51

 第二节 胡公寿,提携进入海派圈子/61

 第三节 吴昌硕,艺术大师间的友情/66

 第四节 虚谷,不同风格的欣赏钦仰/74

第三章 任伯年与海上画派

 第一节 海上画派的形成/81

 第二节 任伯年所处时期的海派/88

第四章 清末其他萧山任氏书画家

 第一节 任熊/97

 第二节 任薰/103

 第三节 任预/107

 第四节 晚清时期萧山任氏其他书画家/l 09

第五章 任伯年的绘画艺术

 第一节 任伯年的人物画/115

 第二节 任伯年的花鸟画/133

 第三节 任伯年的山水画/143

 第四节 任伯年流派及其影响/148

第六章 任伯年艺术思想管窥

 第一节 融合西方绘画/159

 第二节 时尚而不敷衍/163

 第三节 回归视觉艺术/167

 第四节 对中国画的贡献/173

附录:任伯年年谱/178

后记/19l

试读章节

第一节任伯年及其生活的社会背景

落寞大师

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中国美术馆。

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仿古阁楼式主体大楼,上覆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中国美术馆”馆额熠熠生辉。

这里是中国美术界人士的殿堂。

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级造型艺术博物馆,馆藏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蒋兆和、吴冠中等著名艺术大师的作品,曾经多次以特展和专题展的形式,有计划地陆续展出了馆藏近现代名家大师的优秀作品。

2005年2月,首批推出的是我国近现代四位美术大家——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的作品。其中任伯年,是一位从湘湖边走出去的萧山人。

展览的前言这么写道: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画历经数变,在清末民初直至20世纪上半叶,逐渐向世俗和大众的方向演化,创造了中国画史上新的一页。

其中海派大家任伯年,兼长人物、花乌、山水,被徐悲鸿称为“仇十洲后中国画家第一人”。另一位大家吴昌硕被称为“后海派领袖”,是清末民初艺坛重镇,开辟了大写意花鸟画的一代新风,在画史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齐白石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艺术家,其融合了文人修养与民间气质的绘画深受大众喜爱,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黄宾虹深具文化修养,是典型的学者型艺术家,其一生致力学术与绘画,笔墨功力高深。

任、吴、齐、黄四位都是兼擅诗、书、画、印,上承传统,旁采新知,锐意革新,独具个性,他们成功地以独具特色的艺术实践在传统内部实现了语言变革,为传统文人画向现代形态的转换作出了突出贡献,将中国画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对20世纪中国画的整体发展与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

两年之后的2007年3月,中国美术馆再度推出“世纪之风——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典藏展”。

展览前言是这样评价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中期这一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四位中国画大师的: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是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中期社会转型时期的四位中国画大师,无论是着眼于历史的时代变迁,抑或倾听艺术史的自我陈述,他们的艺术都在精神与风格演化的同构中凸现出当下存在的感应与诉求,并最终同汇为强大的艺术文化风向。风气所开,垂范至今。

作为海上画派巨擘的任伯年,以人物肖像画和花鸟画为主攻,“专精体物”而又努力“合中西画法”,其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貌反映了风衰俗怨、怫郁昂藏的时代气息;吴昌硕在承续海派通俗应世的同时,以朴茂、雄强的书法用笔将清中期以来金石与绘画的相融推向极致,笔墨恣肆雄奇,气象苍茫古厚,发展了大写意花鸟画内蕴旺盛的精神;“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承传统正典而“衰年变法”,以个人真挚情感为基点,融人文意境与民间意趣、文人气质与农民性情为一炉,创造出单纯而朴、平直而刚、鲜活而趣的艺术风格,其温暖的世俗光辉、跳动的生命情调为整个民族绘画注入新鲜活力;以“国画民学观”为学术取向的黄宾虹,坚定学术可以救国的信念,潜心于画史画论研究及金石书画,其山水画在“五笔七墨”的笔墨系统中独创“浑厚华滋”的“内美”之境,既是传统笔墨之大成,又暗合抽象形式的表现意味,显示出民族艺术传统强大的再生能力。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美术馆,其学术地位毋庸置疑。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作为我国近现代美术大师的地位也毋庸置疑。

徐悲鸿对任伯年有极高的评价,他认为任伯年是“仇十洲后中国画家第一人”。

英国人芬利麦坚在英国《画家》杂志上对任伯年的评价很高:“任伯年的艺术造诣与西方的凡·高相若,在19世纪中为最具有创造性的宗师。”

法国画家达仰曾评价任伯年:“多么活泼的天机,在这些鲜明的水彩画里;多么微妙的和谐,在如此密致的彩色中。用一种如此清新的趣味,一种意到笔随的手法——而且只用最简单的方术——那样从容地表现了如此多的事物,难道不是一位大艺术家的作品么?任伯年真是一位大师。”

尽管中外艺术家对任伯年的评价都非常高,但相对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任伯年的知名度显然要小得多。这并不是任伯年绘画艺术不够好,而是因为对于他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及其他三位大师。

目前在美术界之外,任伯年的影响力极其有限,即便在他的故乡萧山,知道他的人也并不很多。与其他三位大师相比较,会发现任伯年的“不知名”也并不奇怪。

在吴昌硕的出生地浙江安吉彰吴镇有吴昌硕故居,在安吉县城有吴昌硕纪念馆,安吉已经把吴昌硕作为地方上的一张金名片,像绍兴打出鲁迅故里的牌子一样,安吉也常常打出吴昌硕故里的牌子。而且,在吴昌硕曾经居住过的上海,也有吴昌硕故居和吴昌硕纪念馆;杭州的西泠印社有吴昌硕纪念室;余杭超山有吴昌硕墓。

在齐白石的出生地湖南湘潭县白石铺乡,有齐白石故居。从1919年起,齐白石定居北京,在北京东城区有齐白石故居,西城区的“白石画屋”更被列入北京十大名人故居;“借山亦好时多难,欲乞燕台葬画师”,北京海淀区还有齐白石弟子李苦禅书写碑文的齐白石墓。

在黄宾虹的出生地浙江金华,有黄宾虹公园和黄宾虹艺术馆;他的家乡安徽歙县潭渡村有黄宾虹故居纪念馆;黄宾虹晚年定居杭州,在杭州栖霞岭有黄宾虹纪念室。

可是,作为近现代中国画四大家之一的任伯年,除了在他的出生地萧山瓜沥有一块任伯年纪念碑和一所以画家名字命名的任伯年小学以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艺术馆和纪念馆来纪念这位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巨匠,也没有故居留存,这与他在画坛上的地位是极不相符的。

任伯年是晚清海派画坛的杰出代表人物,堪称中国绘画界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造型能力极强的奇才。

中国画的几个大门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任伯年均有精彩作品传世,有些更已成为中国画的经典之作。任伯年的人物画与花鸟画即便与历代的名家作品相比其艺术水准也是一流的,他的山水画也极具特色。抛开绘画作品不谈,任伯年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极富传奇色彩,他从一个以卖画为生的民间画匠,逐步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绘画大师。

在中国美术史上,以著名画家而论,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画家,把绘画作为自己的职业或者说谋生手段,而不是文人的客串雅玩的,任伯年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人。

尽管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中央美术学院和各省市博物馆珍藏着大量的任伯年绘画精品,并多次隆重推出大型展览,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也联合出版了六卷本的大型画册《任伯年全集》,然而,即使在美术界,任伯年目前也还远未得到他应有的地位。

任伯年以饱满的激情,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诗意般的情调,用画笔精准地描绘出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在中国灾难深重的晚清时期抒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毫无疑问,任伯年是一个艺术大师。P3-7

序言

在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是公认的四大家。

其中海派领袖任伯年,兼长人物、花鸟、山水,蔡若虹称他是“中国近代绘画的巨匠”,徐悲鸿更是将他推崇为“仇十洲后中国画家的第一人”。

英国《画家》杂志对任伯年的评价非常高:“任伯年的艺术造诣与西方凡·高相若,在19世纪中为最具有创造性的宗师。”

法国画家达仰曾评价任伯年:“多么活泼的天机,在这些鲜明的水彩画里;多么微妙的和谐,在如此密致的彩色中。由于一种如此清新的趣味,一种意到笔随的手法——而且只用最简单的方术——那样从容地表现了如此多的事物,难道不是一位大艺术家的作品么?任伯年真是一位大师。”这些评价,任伯年是当之无愧的。

虽然中外艺术家对任伯年的评价非常高,但相比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任伯年的知名度仍要小得多。

任伯年(1840一1895),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浙江萧山瓜沥航坞山人,在清末海派“四任”(任伯年、任渭长、任阜长、任预)中成就最为突出。

作者对乡贤任伯年予以极大的关注,早在1995年就在《上海文化》杂志上发表有关任伯年的长篇论文,并在《朵云》杂志和有关研究任伯年的书籍上发表过论文。

本书通过对任伯年的生平事迹、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与任伯年交游的重要人物等的研究论述,全方位再现了任伯年所处的生活场景和成长经历,尤其是里籍考证、后裔世系等方面逻辑严密、材料翔实,许多属于第一手资料。

本书还对海上画派的形成与发展、任伯年所处时期的海派状况、晚清时期萧山任氏其他画家等情况做了深人的研究,对任伯年的人物、花鸟、山水画艺术做了综合的研究与阐述,探索了任伯年的艺术思想以及任伯年为传统文人画向现代形态的转换所做的突出贡献,评价了任伯年对20世纪中国画的整体发展与创新产生的重大影响。

后记

海派画家任伯年年轻时颠沛流离,56岁就过早谢世,短短30多年的创作生涯,却有数以千计的作品流传下来。

而且,任伯年创作态度极其严谨,尽管以卖画为生,他却没有流水作业,没有重复自己,甚至也没有一看就大失水准的应酬之作。1880年,任伯年41岁,这年的端午节,他一气画了六张钟馗,每幅画造型各不相同。在一幅朱笔《钟馗图》上,任伯年题:“光绪庚辰五月五日,写终南进士像六帧,此其五也。”

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煌煌六卷《任伯年全集》,里面没有一张是任伯年准备展览、得奖而精心创作的作品,绝大多数倒是用来卖钱的商品画,但几乎幅幅精彩。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就开始关注任伯年。

那时我还在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工作之余很爱研究书画与读书,颇有些任淞云先生“读书不苟仕宦,设临街肆,且读且贾”的韵致。出于对书画的喜爱,又因为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就想要写些与美术研究有关的文章。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我斟酌了一段时间,最后选择了近代的海派大家任伯年。这一方面是因为任伯年的海派画家领军人物的身份,另一方面是因为任伯年是乡贤,研究起来有地利上的优势。当时没有电脑,也没有专门的书房,我就在饭桌上,手写了两万余字的《任伯年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文艺评论家吴亮先生,他把这篇文章刊登在1995年第5期的《上海文化》杂志上;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和萧山区政协文史委在编写《任伯年研究文集》和《任伯年史料专集》时也都收录了这篇文章;上海书画社创办的《朵云》杂志以研究中国绘画为主要内容,第55期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任伯年,编辑舒士俊先生也采用了文中《任伯年籍贯考及其他》的相关内容。

国内研究任伯年的专家,坐下来也就一两圆桌。其中的出类拔萃者,如丁羲元、龚产兴等先生,我都见过面也向他们请教过。他们的研究非常扎实,丁羲元先生跑遍国内博物馆,采访任伯年后人,留下许多难得的资料;龚产兴先生为取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光是萧山就来过多次。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出版《任伯年全集》时,编辑于瀛波先生也专程来萧山实地考察过。

前辈的治学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书经中国美术学院吴山明、任道斌两位教授审阅,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还组织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政协文史委、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出版社的专家评审,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达诚挚谢忱。

作者

2013年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