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
巧排挤毒死辅臣喜招徕载归异族
却说徽宗再相蔡京,复用京私亲为龙图阁学士,兼官侍读,看官道是何人?乃是京长子蔡攸。攸在元符中,曾派监在京裁造院,徽宗尚在端邸,每退朝遇攸,攸必下马拱立,当经端邸左右,禀明系蔡京长子,徽宗嘉他有礼,记忆胸中,即位后,擢为鸿胪丞,赐进士出身,进授秘书郎,历官集贤殿修撰。此时复升任学士,父子专宠,势益薰人。攸毫无学术,唯采献花石禽鸟,取悦主心,京亦仍守故智,专以诱致蛮夷,捏造祥瑞,哄动徽宗侈心。边臣暗承京旨,或报称某蛮内附,或奏言某夷乞降,其实统是金钱买嘱,何曾是威德服人?还有什么黄河清,什么甘露降,什么样云现,什么灵芝瑞谷,什么双头莲,什么连理木,什么牛生麒麟,禽产凤凰,外臣接连入奏,蔡京接连表贺。都是他一人主使.既而都水使者赵霆,自黄河得一异龟,身有两首,赍呈宮廷,蔡京即入贺道:“这是齐小白所谓象罔,见者主霸,臣敢为陛下贺。”齐小白所见,乃是委蛇,并非象罔,且徽宗已抚有中国,降而为霸,亦何足贺’徽宗方喜谕道:“这也赖卿等辅导呢。”京拜谢而退。忽郑居中入奏道:“物只一首,今忽有二,明是反常为妖,令人骇异。京乃称为瑞物,居心殆不可问呢!”一语已足。徽宗转喜为惊道:“如卿言,乃是不祥之物。”说至此,即命内侍道,速将两首龟抛弃金明池,不要留置大内。内侍领旨,携龟自去。越曰,竟降旨一道,命郑居中同知枢密院事。好官想到手了.蔡京闻悉情形,很是怏怏。
过了数月,又有人献上玉印,长约六寸,上有篆文,系是“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九字。龟不可欺,再用秦玺故智.徽宗赐名镇国宝,复选良工,另铸六印,仿合秦制天子六玺成数,与元符时所得秦玺,共称八宝。进蔡京为太尉。至大观二年元曰,徽宗御大庆殿,祇受八宝,赦天下罪囚,文武进位一等。蔡京得晋爵太师,童贯竞加节度使,宣抚如故。未几,贯复奏克复洮州,诏授贯为检校司空。宦官得授使相,以此为始。又擢京私党林摅为中书侍郎,余深为尚书左丞。先是河南妖人张怀素,自言能知未来事,与蔡京兄弟秘密交通。至怀素谋为不轨,事发被诛,狱连蔡京兄弟,并及邓洵武诸人。洵武坐罪免宫,蔡卞亦落职,京亦非常忧虑,亏得御史中丞及开封尹林摅同治是狱,替京掩覆,京乃免坐。由是京与余、林两人,结为死友,极力援引,遂得辅政。
是时尚书左丞张康国,已进知枢密院事,他本由蔡京荐引,不次超迁,及既任枢密,又与京互争权势,各分门户,有时入谒徽宗,免不得诋毁蔡京。徽宗也觉京骄横,密令康国监伺,且谕言:“卿果尽力,当代京为相。”康国喜跃得很,曰伺蔡京举动,稍有所闻,即行密报.翻手为云覆手雨,是小人常态.蔡京也已察悉,遂引吴执中为中丞,嘱令弹劾康国。哪知康国已得消息,竟尔先发制人,趁着徽宗视朝,亟趋入,跪奏道“执中今日入对,必替京论臣,臣情愿避位,免受京怨。”徽宗道:“朕自有主张,卿毋多虑!”康国退值殿庐,执中果然进见,面陈康国过失。
P1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他如遗乘杂出,纪载宋事,东一鳞,西一爪,多或数帝,少仅一王,欲会通两宋政教之得失,及区别两宋史籍之优劣者,不得不博搜而悉阅之,然岂所望于詹詹小儒乎?若夫宋代小说,亦不一而足,大约荒唐者多,确凿者少。龙虎争雄,并无其事;狸猫换主,尤属子虚;狄青本面涅之徒,貌何足羡?庞籍非怀奸之相,毁出不经;岳氏后人,不闻朝中选帅;金邦太子,曷尝胯下丧身?种种谬谈,不胜枚举。而后世则以讹传讹,将无作有,劝善不足,导欺有余。为问先民之辑诸书者,亦何苦为此凭虚捏造,以诬古而欺今乎?此则鄙人之所大惑不解者也。夫以官书之辞烦义奥,不暇阅,亦不易阅,乃托为小说,演成俚词,以供普通社会之览观,不可谓非通俗教育之助;顾俚言之则可,而妄言之亦奚其可乎?鄙人不敏,曾辑元、明、清三朝演义,以供诸世,世人不嫌其陋,反从而欢迎之,乃更溯南北两宋举三百二十年之事实,编成演义共百回,其间治乱兴亡,贤奸善恶,非敢谓悉举无遗,而于宏纲巨目,则固已一一揭橥,无脱漏焉。且官稗并采,务择其信而有征者,笔之于书;至若虚无惝恍之谈,则概不阑入。阅者取而观之,其或有实事求是之感乎!书成,聊志数语,用作弁言。
《宋史演义(下)/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编著者蔡东藩。
《宋史演义(下)/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内容提要:全国逐步趋向统一,偃武修文,宋朝的经济与文化都有较辉煌的成就。然而北方先后兴起辽、金、夏,华夷反复较量。宋廷积弱难返,神宗、王安石的变法以失败告终。在打着恢复新法的一些奸臣蒙蔽下,北宋两个皇帝都做了俘虏。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为此杀害了坚决抗金的将领。最后重蹈覆辙,蒙古大军步步进逼,三个皇帝或被俘,或死于逃亡途中,或葬身大海。凡100回,依事演述,详略得当。宋史演义下册为51到100回。
《宋史演义(下)/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编著者蔡东藩。
从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了10年的心血和惊人的毅力,先后完成了清、元、明、民国、宋、唐、五代、南北朝、两晋、前汉(含秦)、后汉(含三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描写人物之众、篇幅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蔡东藩也因此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是中国迄今唯一一套写尽秦朝到民国2000多年历史百态的通俗历史巨著。该书出版后就受到毛泽东、顾颉刚、二月河等众多名人的大力推崇,成为风靡全球的通俗历史畅销书,重印数十版,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册。被誉为小说版的中国通史、平民版的“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