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武装,其历史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抗日战争以及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篇章。朱姝璇编著的《东北抗日联军史》把东北抗日联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宏观上进行叙述、概括和综合。以抗联作战、建军为主要内容,同时适当反映了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指导方针、作战原则、根据地建设和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等。作品以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为支柱,同时运用有关的研究成果,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既充分记叙了东北抗联的光辉业绩、胜利的经验和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个人及先进事迹,又真实反映了抗联遭受的挫折、失利的教训和付出的重大代价。是一部全面展现东北抗联斗争的信史。
朱姝璇编著的《东北抗日联军史》详尽介绍了东北抗日联军的编制构成、历史沿革、部队特点、活动区域以及重大作战情况,同时反映了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指导方针、作战原则、根据地建设等。《东北抗日联军史》以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为支柱,运用众多研究成果,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既充分记叙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光辉业绩、胜利的经验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又真实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遭受的挫折、失利的教训和付出的熏大代价,内涵丰富,梳理缜密,具有研究价值及阅读价值。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队建立
第一节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大陆政策”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东三省沦陷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方针
辽宁各地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
吉林各地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
黑龙江各地抗日义勇军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队建立
中共满洲省委关于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队的方针
南满地区抗日游击队的建立
磐石游击队
海龙游击队
南满地区抗日游击队的建设
东满地区抗日游击队的建立
延吉县抗日游击队
汪清反日游击队
珲春游击队
和龙游击队
东满地区抗日游击队的建设
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初步形成
吉东地区抗日游击队的建立
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
饶河游击队
吉东地区抗日游击队的建设
北满地区抗日游击队的建立
巴彦游击队
汤原游击队
海伦游击队
北满地区抗日游击队的建设
第二章 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同盟军及反日联合军建立开创抗日游击根据地
第一节 日本加强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
日本对伪满政权的操控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暴力统治
日本对中国东北经济的控制和掠夺
日本对中国东北文化的摧残和推行奴化教育
第二节 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和东北反日统
一战线的提出
第三节 东北人民革命军、同盟军和反日联合军的建立开创抗日游
击根据地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的建立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初步形成8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的建立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军的建立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的建设及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初步形
成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的建立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展扩大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第1独立师的建立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的建立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的建设及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发展扩
大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和第6军的建立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初步
形彬111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的建立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的建立
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初步形成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和第6军的建影
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的建立吉东抗日
游击根据地初步形成
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的建立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第4团的建立
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的建立
第三章 全国抗战爆发前后东北抗日联军各路军的组成
第一节 日军关东军实行“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东北抗日联军第路
军组成
日军关东军实行“三年治安肃正计划”
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
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正式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军西征及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第5军的协同作
战
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西征
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策应西征及与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协同作
战
全国抗战爆发后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英勇战斗
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钳制日军兵力积极配合全国抗战
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主力部队会师第一次老岭会议召开
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的建谢185
第二节 全国抗战爆发东北抗日联军第2、第3路军组成
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正式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主力部队西刎213
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下江地区部队的反“讨伐”斗争
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突围及分散开展游击战争
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的建设
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的建
东北抗日联军第9军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的建
北满地区东北抗日联军主力部队远征及其留守部队的斗争
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的建立及黑嫩平原游击战的开展
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的建设
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成立方面军
第二次老岭会议召开和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整编
日伪军对东满、南满地区全面“讨伐”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坚
持艰苦斗争
第四章 东北抗日联军缩编坚持到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第一节 中共吉东省委、中共北满省委联席会议召开东北抗日联军
实行逐渐收缩方针
中共吉东省委、中共北满省委联席会议召开
东北抗日联军第路军缩编
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缩编
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缩编
第二节 东北抗日联军南、北野营建立
北野营的建立
南野营的建立
第三节 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建立进行军事政治整训
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加强部队全面建设
第四节 参加战略反攻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参加战略反攻配合苏军对日作战,
东北抗日联军相继改编为东北人民自卫军
东北抗日联军大事记
东北抗日联军组织序列
一、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和发展
(一)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
1.磐石游击队
2.海龙游击队
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
4.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
(二)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
1.延吉县抗日游击队
2.汪清反日游击队
3.珲春游击队
4.和龙游击队
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
6.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
(三)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
1.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
2.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
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
4.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
(四)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
1.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
2.密山游击队
3.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
4.东北抗日联军第4军
(五)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
1.绥宁反日同盟军
2.宁安反目游击队
3.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
4.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
(六)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
1.汤原游击队
2.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
3.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
(七)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
1.饶河游击队(饶河农工义勇军)
2.东北人民革命军第4军第4团
3.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
(八)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
1.东北民众救国军.
2.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
(九)东北抗日联军第9军
1.中国自卫军吉林混成旅第2支队
2.东北抗日联军第9军
(十)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
1.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双龙队”)
2.东北人民革命军第8军
3.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
(十一)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
1.东北山林义勇军(“明山队”)
2.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
3.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
二、东北抗日联军组成各路军
(一)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
(二)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
(三)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
三、东北抗日联军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
后记
制造爆炸后,事先埋伏在柳条湖以北文官屯的日军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第3中队率先向北大营发起突袭。日军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第1、第4中队配合第3中队,从北、西、南三面对北大营进行围攻。此时驻守北大营的是中国东北军第7旅,下辖第619、第620、第621团7000余人。当日军进攻时,由于驻守北大营的中国东北军第7旅旅长王以哲不在军中,枪炮声中,代理军务的旅参谋长赵镇藩一面令各团进入预备阵地,一面向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请示应对办法,得到的指示却是:“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北大营战事紧迫,十万火急,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继续向北平请示,国民党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张学良的侍卫副官谭海回复道:“(张)副司令指示,要慎重从事,遵照中央的命令,坚决不要抵抗!”②19日2时至4时,日军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第2中队、第5大队先后到达北大营附近,伙同第2大队主力强行攻人北大营营区,大肆杀戮,被束缚手脚的中国东北军第7旅官兵被迫进行自卫还击,全旅3个团先后冲出日军包围,撤退到位于东山嘴子的东大营集结待命,歼灭日军40余人(日方称24人),成为东北军“九一八”抗战的先声。19日5时多,日军完全侵占了北大营。不抵抗政策不仅使北大营走向毁灭,也让沈阳城在哭号声中走向沦陷。
19日零时50分,日军关东军第2师团步兵第29联队分三路直逼沈阳。4时45分,驻辽阳的日军第2师团主力抵达沈阳,加入战斗。日军登墙人城后,四处鸣枪扫射,一面解除了城内各警察署、宪兵司令部、公安分驻所的武装,对部分人员进行软禁,一面割断电线,侵占电话局、电报局等通信部门,致使沈阳城内外消息全部断绝。然后,日军迅速侵占了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辽宁省政府等一切重要军政机关。东北地区最大的金融机构——东北三省官银号以及东北边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也皆被日军侵占,钱款均被洗劫一空。日军还侵占了东三省航空处、飞机场、兵工厂等。东三省航空处积存的300架飞机尽数被日军掠夺。沈阳兵工厂损失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重炮、野战炮250门,各种子弹300余万发,炮弹10万发。6时30分,沈阳城被日军侵占。仅用5个多小时,沈阳古城便完全沦陷于日军之手。当日下午,日军在沈阳全城贴出以日军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名义颁发的布告,编造谎言,颠倒黑白,把挑起战争的责任推给了中国。19日8时,日军侵占沈阳后,除留一部分兵力驻守沈阳,调集第2师团以及独立守备队一部,联合向距沈阳城东约10公里的东北军东大营进攻。东大营东北军驻军及讲武堂学员“奉令转移”,不战而退。11时左右,日军侵占了东大营。
9月18日夜至19日上午,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的日军也展开全面攻势,先后侵占了南满、安奉两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复县、盖平(今盖县)、大石桥、海城、营口、辽阳、鞍山、铁岭、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本溪、抚顺等。19日1时左右,磨刀霍霍的驻长春日军确悉沈阳方面已经发生正面交战的消息,第2师团步兵第3旅团旅团长长谷部照倍于3时55分下达进攻宽城子和南岭中国驻军的命令。日军第2师团步兵第3旅团第4联队主力随即奉命由长春火车站北进,隐蔽接近宽城子中国东北军兵营南面,迅速展开攻击。驻扎在此地的中国东北军第23旅第663团第2营依靠坚固的俄式建筑和多处枪眼顽强反击,终究不支,11时,宽城子被日军侵占。5时,日军利用夜幕掩护,抵达南岭中国东北军兵营附近。日军发动进攻后,东北边防军司令部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命令部队急速撤退,不准抵抗。中国驻军奉命撤退,后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中奋起反抗,双方发生混战,伤亡较大。下午,日军骑兵第2联队赶来增援。中国守军接连收到“不准抵抗”的命令,仅携轻武器撤退。17时30分,日军侵占南岭中国东北军兵营。22时,长春沦陷。
唇亡齿寒。长春沦陷,吉林危如累卵。在长春的军事行动得手后,日军的侵略矛头直指省城吉林,将日军关东军司令部从旅顺移驻沈阳,并将第2师团主力调驻长春,以图侵取吉林。
吉林省城内不仅驻有中国东北军步兵第25旅的两个团,还有东北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装备精良。时值吉林省主席张作相赴锦州为父奔丧,代理主持吉林军政事务的熙洽密函与日军第2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达成投降协议,并假借张作相的名义发号施令,命令吉林中国驻军避免冲突、保存实力,全部撤到城外数十里处待命。在熙洽的开门揖盗下,21日,多门二郎率领日军第2师团主力兵不血刃地侵占了吉……
P8-9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其活动的各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后发展为东北敌后战场,与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分别所在的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战场并称为“四大敌后战场”。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时刻,东北抗日联军不畏艰难,奋起反抗,成为中国局部抗战的生力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东北抗日联军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武装力量。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阶层民众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斗争的高潮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主张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高潮的推动下,由东北各阶层民众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组织起来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成为最早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先驱,其发展之迅猛,参加阶层之广泛,在东北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1932年初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地区建立了十几支抗日游击队(一般称“反日游击队”),积极配合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对日作战。由于受到国民党政府反对和限制及其自身存在的弱点,在日军全面进攻下,至1933年春,东北抗日义勇军纷纷溃败,抗日游击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3年9月至1936年1月,抗日游击队相继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至1936年,又统一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2月至1937年底,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人数最多时约为3万人,其中,东北抗日联军第l、第2、第3、第6、第7军是在抗日游击队的基础上建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4、第5军是在吉林国民救国军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东北抗日联军第8、第9、第10、第11军是在抗日义勇军余部和反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后,开辟了东满、南满、吉东、北满4大游击区,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同日伪军进行了大小几千次战斗,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讨伐”,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1938年至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进入极端艰苦斗争阶段,遭受了严重的挫折。部队经过缩编,开展小型游击战争,保存了一部分骨干力量。进入苏联境内整训后,东北抗日联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并不断回到中国东北继续对日伪军进行小规模战斗。1945年8月,在苏联整训的东北抗日联军将士配合苏联军队出兵中国东北,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是一部英勇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东北抗日联军表现出的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气概,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彰显了中华民族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东北抗日联军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建立的抗日业绩,必将永久地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鼓舞中国人民前进!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东北抗日联军经历了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4个发展阶段,与包括东北抗日义勇军在内的东北人民共同歼灭日伪军20余万人,历时14年之久。在这5000多个殊死搏斗的日日夜夜,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在极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与优势装备之敌浴血奋战、周旋苦斗,虽一度遭受挫折,但始终未被日伪军消灭。难以想象,在冬季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极度严寒中作战,东北抗日联军官兵竟仅穿着有窟窿的单衣;难以想象,在雪地里宿营、行军,官兵的脚趾竟被冻掉,有的一觉醒来就成为“冰人”;难以想象,没有粮食,树皮、草根、牛皮旮旯竟成为官兵的“美味佳肴”……这些历史,无须刻意加工或粉饰,把它活生生摆在那里,就足以令世人深深震撼。东北抗日联军作战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战斗之惨烈,无法用一个“艰苦卓绝”来说尽。然而,正是这些个“难以想象”,造就了一支精悍的强军,成就了它在数百倍、千倍甚至万倍于己的日伪军的重兵围追堵截中依然保留抗战火种的不朽传奇。这其中洋溢的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忠诚。就是这种精神,使东北抗日联军以非凡的气概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在这14年的漫长岁月中,东北抗日联军始终高举抗日救国旗帜,坚贞不屈,前仆后继,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以血肉之躯为东北人民的解放,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曾专门做出决定,表彰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功绩,称赞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不可分的一部分”。1949年5月,中共中央给东北局的电文中再次指出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是光荣的,“此种光荣历史应受到党的承认和尊重”。东北抗日联军为东北解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所建立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所谱写的一曲曲英雄赞歌将永远留驻人们心田!东北抗日联军官兵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高尚品格和伟大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迈步奋进!
东北抗日联军英雄们永垂不朽!
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大师吕西安·费弗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动荡不定的当今世界,唯有历史能够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史若长河,惊涛拍岸,吞尽多少豪杰;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唯有精神永存。东北抗日联军不仅用辉煌的战绩为那段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其坚定信念、不畏艰难、为救国救民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与其他宝贵精神财富一起,更成为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的中流砥柱,予我们启迪,激励我们前进!人,是需要热血的;人,更需要一点精神。当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当我们享受美好的生活时,请不要忘了在那片黑土地上曾有过那么一群人,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用极其简陋的武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苦战了14年。真正的英雄具有深深的悲剧意味,播种,却不参加收获。我们不应该忘记英雄先烈的名字,我们更应该秉承他们的革命意志和伟大精神。对中华民族来说,需要前赴后继的事业依然存在。愿我们以英雄的事迹彼此共勉,做起民族挺直的脊梁!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