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四 不足和创新
第一章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和尼联共(毛)的建立
第一节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 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兴起的国内外环境
二 尼泊尔共产党的诞生
第二节 尼泊尔共产党的分裂
一 分裂倾向的初现
二“亲中派”和“亲苏派”的决裂
第三节 尼联共(毛)的建立
一 尼泊尔毛派的出现
二 尼共(团结中心)的形成
三 尼联共(毛)的诞生
第二章 尼联共(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缘起、形成与发展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缘起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三大法宝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第三章 尼联共(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实践活动
第一节 尼联共(毛)武装斗争的实践
一 人民战争”的准备和发动(1990—1996)
二 “人民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1996—2001)
三 “人民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2001—2003)
四 “人民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2003—2006)
第二节 尼联共(毛)革命根据地的实践
一 建设和巩固人民政权
二 发展农业、工业和金融业
三 发展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
四 推进社会建设
第三节 尼联共(毛)议会斗争的实践
一 尼联共(毛)争取制宪议会选举的斗争
二 尼联共(毛)联合政府的组建
三 尼联共(毛)联合政府的垮台
四 尼联共(毛)的再度执政
第四节 尼联共(毛)的执政实践
一 废除农奴制度,消弭种姓裂痕
二 推行科学的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
三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 积极推进政府改革
五 积极发展对外关系,拓展外交空间
第四章 尼联共(毛)的党际交往
第一节 尼联共(毛)与尼共(联合马列)的关系
一 尼联共(毛)与尼共(联合马列)关系的对立(1995一2005)
二 尼联共(毛)与尼共(联合马列)关系的建立和发展(2005年至今)
第二节 尼联共(毛)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一 2007年以前的双边关系
二 2007年以来的双边关系
第三节 尼联共(毛)与革命国际主义运动的关系
一 密切合作时期(2006年4月以前)
二 出现分歧的时期(2006年4月至今)
第五章 尼联共【毛】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的原因、意义及前景
第一节 尼联共(毛)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的原因
一 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尼泊尔实际相结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 始终把解决民主革命的两大基本问题放在首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提供坚实的阶级基础
三 坚持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四 坚持战略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提供正确的策略路线
第二节 尼联共(毛)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展的意义
一 尼泊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区域性复兴的一个信号和标志
二 尼泊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斗争策略的辉煌胜利
三 尼泊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展现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第三节 尼联共(毛)的发展前景
一 尼联共(毛)面临的机遇
二 尼联共(毛)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附录一 新思想新领导为了新尼泊尔——尼联共(毛)制宪议会选举竞选宣言
附录二 关于尼泊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若干问题
附录三 目前的形势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