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研究社会主义精神与人类文明走向的意义
二、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第一章 追求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新解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概念的几点说明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深处:社会主义精神与人类文明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与人类文明关系的思想轮廓
二、社会主义精神要素的文本分析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的主体性特征
一、利益导向的普适性
二、对现实社会的超越和对未来理想的强烈追求
第二章 社会主义精神:人类文明演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表现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演进的合规律性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寻求社会主义精神的思想转向:从空想到科学转变的方法论
二、社会主义精神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的深沉根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演进的合目的性
一、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精神是合目的性的理论解读
二、一个更为深刻的现实问题:对文明模式的主体性选择不可避免
第三节 马克思晚年的历史设想及俄、中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一、马克思关于俄国历史进程的设想及其方法论意义
二、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表现:俄国、中国等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章 社会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形式
第一节 人类对资本主义文明超越性选择的首次破题:社会主义精神与巴黎公社
一、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代替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二、真正民主化国家政权的制度设计
三、重视用高尚的精神产品和道德风尚改变人的灵魂,重塑人的精神世界,改变社会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与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文明实践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理论和实践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社会主义文明实践
一、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精神与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精神与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三、社会主义精神与江泽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实践
四、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精神的深刻体现
五、社会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呼唤
六、防范风险应对危机
第四章 社会主义精神的价值引导与人类文明的新定位
第一节 文明要以社会进步为天平
一、社会进步观概观
二、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综合尺度
三、文明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
第二节 文明的缺憾:“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文明的困境
一、资本主义由单一性矛盾和危机向综合性矛盾和危机发展
二、由民族——国家范围的矛盾转化为全球性的矛盾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导致了人类“生态文明”危机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与文明的全面进步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占有和公正与文明的全面进步
三、民主和平等与文明的全面进步
四、富裕和和谐与文明的全面进步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呼唤社会主义精神
一、“经济全球化”呼唤社会主义精神
二、海外学者对社会主义精神研究的新动向
第五章 历史悲剧的反思和文明历史的新飞跃
第一节 历史悲剧的破解:社会主义精神为何在苏联和东欧黯然失色
一、关于经济建设问题
二、是改革与还是改向问题
三、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
第二节 如何全面看待现实社会主义的曲折和失误
一、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成熟性
二、封建主义的残余、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三、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实经验
一、必须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方面的变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体制和制度条件,同时推进社会财富的公正分配
二、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三、必须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四、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五、必须遵循各种社会文明长期共存、竞争比较、相互融合的规律,积极吸纳世界各国文明成果
第四节 人类文明的走向“不能没有马克思”
一、“历史终结论”:一个历史谎言者的谎言
二、我们的时代“不能没有马克思”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