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亨利·桑德尔(}temy R.Sandor)有着深色的头发、橄榄色的皮肤和敦实的身体。作为一名药剂师,他一周工作6天,每天从上午10点忙到晚上10点,一般在我上床睡觉很久后才回家。1950年夏天,我快9岁时,父亲在他布赖顿海滩的店里教我做冰淇淋汽水和麦芽奶昔。我非常喜欢去那里工作,因为店里经常挤满了他演艺圈的朋友。他在店里搭配各种食物就如同他在药房里研磨药粉制造胶囊一样精确,看他工作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这个夏季工作的副作用之一是我超重了10磅,直到大学一年级我的体重才恢复正常。我父亲说我具有人格魅力,他认为对于成功而言这和智商一样重要。我感受到了父亲的爱和关怀。
我父亲常给我讲祖父和曾祖父的故事。我的祖父莫里斯·桑德尔(Mau—rice Sandor)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由于在16岁时和列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策划推翻沙皇统治,以无政府主义的罪名被判处绞刑。然而,我祖父的父亲是横跨西伯利亚铁路工程的首席工程师,通过沙皇法庭的政治关系,安排我的祖父离开俄国来了美国。托洛茨基曾写信给我祖父邀请他回俄国,还曾在来纽约访问时到我祖父工作的药房下棋。我们从不知道这是确有其事还是虚构的故事,但我们知道的是,根据艾丽斯岛的记录,我的祖父莫里斯并非从水路来到美国。当踏上纽约的土地时,他不会一句英文,只能在赫斯勒街道以卖苹果为生。但他在10年内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药学学士学位和纽约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很久以前,莫里斯就开始经营药店和行医。他在亚特兰大遇到了我的祖母法兰西斯·戴蒙(Frances Diamond)。我的祖母来自于一个演艺世家,她的堂妹塞尔玛·戴蒙(Selma Diamond)是一位知名的喜剧演员。
虽然我的父亲非常尊重教育,还经常很自豪地说起他父亲的学位,但他更是一个放荡不羁的艺术家,而非知识分子。我还记得他会心血来潮地换各种帽子戴。他也很喜欢汽车。我们家门前街道上大多是别克和雪佛莱,但都不是我们的;亨利喜欢开外国车,特别是捷豹和沃尔沃,但偶尔也会开纳什漫步者这样的美国车。
作为“百老汇的汉克”,他一般很安静,只有在表演时才极具个性。作为一个表演者,他喜欢表演单口喜剧、唱歌和弹吉他。因为我的祖父早逝,他必须帮着抚养家里的弟弟妹妹,曾在20世纪20年代拒绝过一个大乐队的邀请。为了养家,他只得暂时放下做演员的梦想,去做一名药剂师。他的弟弟和他一起在药店工作,两个妹妹则上了亨特学院,后来成了教师,而他最小的妹妹则当了家庭主妇。我父亲的弟弟妹妹们都过着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努力工作且重视教育。我父亲下一代的桑德尔家族诞生了两名医生、三名牙医、一位心理学家、一位经济学家和一位教师。
在我成长记忆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不是我父亲的职业,而是那些不时拜访我们家的、放荡不羁的艺术家们的生活。我还记得我父亲的第一次表演。我和哥哥弗兰克(Frank)躲在家中的一个椅子后面,见识了百老汇的汉克用他的幽默和歌声迷倒了晚会上的每一个人。母亲一直在送上食物,而我的钢琴教师则以钢琴伴奏,他们一直唱到深夜。钢琴老师的父亲是莫斯科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她还很时尚漂亮。我在晚会上还会听到些听不太明白的、带有性暗示的成人笑话。在歌声和笑声中我进入了梦乡。
我喜欢星期天,这是我父亲一周里唯一在家的日子。他会睡到很晚,醒来后享用我母亲做的丰盛早餐。星期日同样有固定的节目,我们会驾车前往曼哈顿,去看时代广场附近众多影院的双片连映。有一个令人怀念的星期天,我们去“RKO宫殿”观看了双片连映及两场电影之间的10幕歌舞杂耍表演。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观看由著名影星保罗·穆尼(Paul Muni)主演的百老汇歌舞剧,他同样也是我父亲的朋友。保罗用其在《疤面人》和《路易斯·巴斯德的故事》中的精彩表演俘虏了观众的心。我为站在舞台上表演的是我父亲的朋友而感到自豪。电影结束后,我们经常光顾唐人街。亨利对餐馆很挑剔,位于莫特街69号的鸿发餐馆成了我们常常光顾的地方。鸿发餐馆和遍布布鲁克林的中餐馆不同,是家正宗的中国餐馆。
星期天,我们也常光顾我父亲的朋友汤姆·关(Tom Kwan)的中国餐馆。该餐馆位于一个两层楼房的第二层。我们会一连几小时坐在厨房里看汤姆工作,一边看他极其麻利地切菜做饭,一边品味猪肉、鸭肉。他常用中文大声地对一只阿拉斯加雪橇犬发号施令,狗会根据号令坐下或跑开。事实证明,他的狗不仅能听懂中文,也能听懂英文。我对那只会两种语言的狗感到很惊奇,总想:“一只狗怎么可能听得懂中文?”
我父亲最初是在咆哮的20年代认识汤姆的。当时,百老汇的汉克在一个地下酒吧表演,而戴着满身金银珠宝的汤姆常去酒吧玩。父亲注意到当地的黑帮盯上了汤姆,就主动提出帮汤姆藏起那些价值不菲的东西,让他下次来取。汤姆毫不犹豫地同意了。父亲让汤姆随身携带少量现金,以备应付那些小贼,果然,汤姆离开后就被抢了。第二天父亲便把汤姆寄存的东西还给了他。从此以后,每隔几年的圣诞节,汤姆就会到我家来拜访,带着成袋的中国香肠、猪肉和鸭子,有时甚至会带一口大锅来做中国菜。我会连续几个小时看他烹饪。我们的大餐总是以一个巨大的圣诞水果蛋糕结束。
有一段时间,汤姆不再出现了——实际上已经连续三年没有露面了。他对自己的个人隐私口风很严,我父亲从不知该去哪里找他。我问父亲为什么没再见到他了,父亲确有其事地说:“汤姆肯定是去世了。”事实上,汤姆只是关掉了他的餐馆退休了。那些跟汤姆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让我了解了很多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忠诚传统——后来我在中国旅行的日子里,发现这些知识很有价值。汤姆餐馆的对面是美国纳森连锁店——科尼岛上最大的热狗和汉堡包销售商,是那些小热狗店的一大威胁。据我父亲说,竞争者曾散布过谣言说纳森的食物不卫生。为了恢复生意,纳森到当地的医院宣布说,任何穿着制服到店里的医生和护士都可以免费吃饭。在看到很多身着白制服的医生和护士在他店里吃饭后,当地人和游客就不再在意那些餐厅不卫生、食物不安全的谣言了。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促销的重要性,使我终身受益匪浅。 P1-4
“显而易见,理查德·桑德尔是个真正的天才。因为他创造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期货合约?因为他顶着令人难以置信的逆风而对气候项目不屈不挠的坚持?因为他娶了艾伦?在我看来,当然包括上面这一切,但还应包括他统领团队的卓越能力。我享有曾是其团队成员的骄傲。如果他寻求你的帮助,你应该说Yes并赶紧去落实!”
——菲利普·约翰逊,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前主席
“没有人能比理查德·桑德尔在运用市场力量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更有智慧了。在《衍生品不是坏孩子》中,他很好地把他在市场方面的资深经历和讲故事的激情结合起来。本书的核心是他相信创新,特别是金融创新造就了美国经济的辉煌。他不仅通过不同的产品和当时可用的方法阐明了金融创新的进化过程,而且他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利用市场来塑造他关注问题的政策目标。桑德尔验证了市场和交易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并最终驱使环境问题往好的方向发展。他一生的成就就是这样得来的。”
——美国参议员杰夫。宾加曼,美国参议院能源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席
“本书是一个世界上最聪明、最有探索精神、最有远见的头脑的杰作。理查德·桑德尔无论是作为一位经济学家、交易员、管理人员、企业家,还是作为一名老师,都对这个问题深有研究。世界上没有别人可以写出这样的书。金融市场,尤其是芝加哥的金融市场,有很多有趣的神秘故事,他在揭开那层面纱的同时,还把衍生品的内涵解释得深入浅出。”
——克莱顿·尤特,美国农业部前部长和美国前贸易代表
2012年春天,利率期货首张合约的设计者及碳排放交易理念的倡导者理查德·桑德尔先生访问上海,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产品设计团队深入讨论交流美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史,并对中国国债期货产品制度设计提出了建议。会谈后,桑德尔先生向译者赠送了他刚刚出版的新作:《衍生品不是坏孩子——金融期货和环境创新的传奇》,约翰·威利出版社出版,淡绿色封面让人感觉清新扑面。由于20世纪之交以来美国新经济的崛起及货币政策的宽松大环境为资产泡沫的产生提供了温床,但资产泡沫最终伴随着有毒资产链条的断裂而破裂,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基础资产本身出了问题并导致了危机的发生,但同往常一样,金融衍生品再次成为替罪的羔羊,以信用违约互换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成为指责对象。衍生品真的是坏孩子吗?桑德尔先生愤愤不平,并下决心写一本书为衍生品正名,全面讲述自己参与金融创新的一生,以一个创始者和过来人的视角回顾衍生品发展历史,尤其是商品期货到底是如何发展到金融期货,并成为改变现代金融的重要支柱的?纽约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如何从对金融期货嗤之以鼻到对芝加哥的拉塞尔大街刮目相看的?莫顿·米勒认为,把价格风险从基础资产中剥离出来并成为可交易的标准化金融工具,是人类20世纪一场伟大的风险管理革命。芝加哥的精英们认为,衍生品不是坏孩子,恰恰相反,衍生品尤其是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的、由交易所或清算所作为中央对手方的、透明度高且受到严格监管的衍生品,是真正的好孩子。相对于人类社会漫长的金融发展史而言,衍生品真的很年轻。衍生品好孩子们在过去的四十年中逐渐改变了主流金融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带来的变革不可谓不深远。好孩子在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时间的检验。
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及基础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深化,建立与基础资产相匹配的金融期货及衍生品市场以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同时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风险管理工具、促进实体经济转型与发展成为日益迫切的任务。译者本人多年来致力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开发与建设,也曾翻译出版过金融期货之父利奥·梅拉梅德的传记《逃向期货》,梅拉梅德在《逃向期货》中从整体的视角概括了20世纪末以前金融期货的创始与发展,尤其是1972—1982年所谓的芝加哥创新十年当中,在农产品期货的基础之上,以丰富的想象力、坚定的意志力和高昂的斗争精神,实现了主流金融界认为的“不可能的任务”——先后推出了货币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建立了涵盖外汇、利率、股票的三大类金融期货产品体系,并成为全球市场发展借鉴的模板。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期货领域的创新并未停止,而是继续向新领域迈进、探索。桑德尔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杰出人物,除了作为利率期货之父以外,他还是巨灾衍生品、碳排放交易的鼻祖。所以当桑德尔提议由我来组织翻译他的新著时,我欣然答应,但也感到了压力。一方面,译者正在参与组织落实国债期货上市筹备工作,任务繁重,但深入了解利率期货创始人当初如何从粮食期货上得到灵感,通过想方设法将政府国民按揭抵押协会凭证分级标准化,最终推出吉利美期货合约,本质上是十年期利率期货,她开启了利率期货的先河,随后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之间的激烈竞争中,逐渐建立健全了短期利率期货及中长期国债期货、期权的产品体系,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学习借鉴境外经验,促进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建设工作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桑德尔先生老当益壮,多年来锲而不舍地提倡并践行碳排放市场、碳金融的宏伟构想,而我似乎已经落伍了,在过去的几年并没有紧密跟踪碳市场的发展变化,在知识积累方面恐怕难以驾驭好译文的方向和水平。在和桑德尔先生协商之后,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排放专家宾晖先生负责本书第十章到第二十四章碳排放交易的翻译,双方精诚合作,共同完成翻译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本书终于能够在国债期货推出之际付梓出版。感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张慎峰董事长对翻译出版此书的大力支持,并同意将此书纳入中金所金融期货期权系列丛书。感谢中国证监会姜洋副主席百忙之中欣然为本书作序,连同制度经济学之父科斯在102岁高龄之际为本书英文版所作、洋溢着大家风范的精彩序言,以及桑德尔先生的中文版序言一起,织就了流光溢彩的序言篇章。感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李忠朝博士、叶军博士、王凌志先生、杨颖小姐以及夜以继日、奋力拼搏的国债期货开发小组的其他同仁。感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唐玮女士、黄燕小姐。感谢中国证监会碳交易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周小舟先生和蒋嘉欣小姐的支持,感谢环境金融有限公司拉斐尔·马科斯博士和东方出版社张爱华编辑在图书翻译、出版过程中的协调工作。感谢我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今天恰逢我女儿陈诗妍的八岁生日,真心祝愿她这个好孩子生日快乐!金融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起源于芝加哥,并已传播到全球。有时候感觉,我们这代人有点像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取经传经,传播衍生品的理念与哲学。既要抬头仰望星空,又要低头脚踏实地,衍生品好孩子才能在中华大地上诞生并健康成长。
真诚希望本书有助于进一步推广衍生品的理念,金融期货在芝加哥创新十年中诞生也是基于整整一代精英群体的努力,向另一位金融期货之父——理查德·桑德尔致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奋斗,早日实现中国的金融期货梦!
陈 晗
2013年6月21日
献给我的家人
序
前言
中文版前言
致谢
第1章 早年时光
第2章 尝试改变世界
第3章 伯克利岁月
第4章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时代:商品期货合约
第5章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时代:金融期货合约
第6章 投资者教育与市场建立
第7章 长期和中期国债期货
第8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第9章 走向全球化的芝加哥交易所
第10章 环境金融
第11章 里约的错
第12章 创业伊始
第13章 你要交易什么?
第14章 从公开喊叫到屏幕交易
第15章 构建一种新的交易模式
第16章 二十一世纪的“灯塔”
第17章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市场架构
第18章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第19章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崛起
第20章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衰落
第21章 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
第22章 欧洲气候交易所
第23章 印度
第24章 在中国开辟新市场
第25章 衍生品不是坏孩子
译者按之一:对金融衍生品的再认识
译者按之二:芝加哥的创新十年:1972—1982年
译后记
附录一 缩略词
附录二 术语表
从小时候起,有关中国的一切就吸引着我。我对中国的兴趣缘于我父亲的一位中国朋友。他总是在过节的时候来我们家,带着炒菜锅,手里拎着鸭、中国腊肠和白菜,为我们烹饪中国关食。后来,我观看著名影星加里·库帕主演的电影《马可·波罗历险记》时,体验到了他探索中国发明和在中国游历的快乐。从此我开始渴望成为马可·波罗,希望有一天有我自己的中国历险记。我想来到中国,竭尽所能地帮助中国人。对于我来说,本书在中国的出版不仅满足了我教书育人的激情,也符合我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愿望,让我梦想成真。
最终,我在1988年首次访问了中国。当时我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以及正在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市场的学生,能目睹中国迈出开放资本市场的第一步是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情。中国场内交易所是资本市场开放的硕果,它将可能成为中国转变处理金融风险、能源和环境问题方式的发动机。
在我访问中国期间,我首先会被当做一位老师。中国人非常认同老师和教育的价值,我也深以为然。中国人对知识非常渴望,并且思想开放,这增加了我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尊敬。这样的印象在和我的导师罗纳德·科斯教授的交谈中得到了印证。很少有学者能像他那样如此透彻地理解和分析“中国奇迹”。他是现代经济学家中的大师,对中国兴趣浓厚,并且对中国赞誉有加。我非常认同他认为中国是世界未来的信念。
我有幸能够认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一直鼓励我把我的故事写下来,对此我深表谢意。这里,我要对我的朋友戴宪生博士表达特别的感谢。我作为戴博士的生意伙伴与他相识,最后却成了他的私人朋友,我和妻子艾伦与戴博士的妻子和女儿戴典都曾见过面。戴博士对于本书中文版的出版起了很大作用。他不倦地和出版商洽谈出版事宜,为我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意见。戴典像她的父亲一样,为中文版的出版尽心尽力。他们是友好、体贴、有学者风范的朋友,我很珍惜与他们的友谊。
莫里斯·斯特朗是通过市场机制处理环境问题的不懈支持者,我有幸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与他一起工作,包括他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任职期间。他有关中国的知识以及他在监管层和商业圈获得的尊敬让我深受启发。感谢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振华副主任对我们的想法表达了兴趣,并且一直和我们保持对话。中石油的领导——特别是蒋洁敏先生、周吉平先生、廖永远先生、王国棵先生,和天津市崔津渡副市长高瞻远瞩,支持创立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中国的学术界也对我们表示了极大的热情,非常感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邀请我给他们的老师和学生讲课。这些都是世界级的大学,与他们的讨论交流对我来说是智力上的挑战。
我还要对我的同事黄杰夫深表感谢,他总是为我提供很好的建议,并且帮助安排了我们在中国的旅程。我还想感谢东方出版社的编辑付云阳女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努力。我非常感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张慎峰董事长及陈晗博士、张鹏博士和李忠朝博士,他们辛勤地工作,组织安排了本书的出版。感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宾晖博士和唐玮女士。特别感谢上海期货交易所在2012年邀请我参加了他们的年会。那次会议让我下决心出版本书的中文版。非常感谢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博士一贯以来的支持,并为本书作序。感谢格林期货的黄晶女士和期货业的其他朋友多年来提供的帮助。感谢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郑学勤先生为我提供了多次为中国期货业做讲座的机会,并感谢他为讲座做的翻译。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对我的支持。最后,我还想对天津、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湖北、广东的排放权交易所在环境和气候问题上的深谋远虑表示祝贺,并感谢他们的支持。
自本书的英文版出版以来,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利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在观念上已被接受,并将在现实中成为可能。同时,中国在深圳开创了首个排放权交易市场,其他的交易市场将会接踵而至。虽然我们预见到美国加州和中国在利用排放权市场减缓气候变化方面至关重要,但当他们最近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时,我们还是感到有些惊讶。我们原以为这件事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中国和美国加州在使用排放权市场解决最迫切的环境问题方面有成为世界领先者的潜力。我从没想到本书的中文版将会在中国的利率期货市场和环境市场如此重要的时刻出版,这是我中国梦的实现。在这样的时代工作和开展教育,是多么荣幸。
理查德·桑德尔
2013年6月27日
《衍生品不是坏孩子--金融期货和环境创新的传奇(精)》是美国著名金融家理查德·桑德尔的自传。桑德尔博士师从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是改变世界金融历史的利率期货的发明人。在这本自传中,作者不仅向我们介绍了他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更向我们详细描述了他创建利率期货的前前后后。在自传的后半部分,作者更是详细叙述了他是如何开发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毫无疑问这一市场是迄今最为成功的环境项目之一。
《衍生品不是坏孩子--金融期货和环境创新的传奇(精)》呈现的,不仅是一位名人的成长历程,更是金融市场和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史。在这里,你会了解到利率期货的诞生与发展;在这里,你会读到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及其关联交易所的创新故事;在这里,桑德尔博士将为你揭开衍生品市场的神秘面纱。无论你是普通读者,还是希望深入了解金融创新的专业人士,你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令你感兴趣的精彩内容。
作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年轻的经济学家,理查德·桑德尔参与创立了改变世界金融历史的利率期货。他率先提出使用排放权交易减少酸雨,由此造就了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环境项目。他在本书中向我们阐释了其创新金融产品的独到见解,也向我们讲述了他在芝加哥、纽约、伦敦和巴黎创新产品,参与创建欧洲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及中国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故事。
通过一个新市场发明者的眼睛,理查德·桑德尔所著的《衍生品不是坏孩子--金融期货和环境创新的传奇(精)》告诉我们,目前饱受质疑和攻击的金融创新在过去四十年一直是市场的正能量。如果设计和监管得当,好的衍生品可以成为解决各类全球性问题的有效工具。本书充满了创新的想法、富有吸引力的故事和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不仅为过去四十年资本和环境市场的发展答疑解惑,而且对未来四十年世界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相信不论是希望深入了解金融创新的从业人员还是普通读者都会对《衍生品不是坏孩子--金融期货和环境创新的传奇(精)》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