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节编本)》编著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三国演义(节编本)》编著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节编本)》内容提要:“华夏古典名著青少年文库”的第一辑,推出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这“四大名著”的节编本。由于节编者大都是文化大师,所以,阅读这套节编本,从思想认知到知识阈限,对青少年读者来说无疑是在聆听“大师讲堂”。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下出版此丛书,我们认为是一个颇具文化品格的积极贡献。
大师们在基本保留原著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的前提下,对作品做了一番艰苦的缩减工作,既剔除了原作中某些旧时代的思想文化痕迹和一些旁逸斜出的繁杂情节,保留了作品的精华,又为青少年读者接近古典名著提供了捷径,节约了阅读时间。这套书应该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广泛欢迎。
这四部书的正文,是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宝文堂书店版为底本录排的,另做了注释。此次出版,我们在遵循古白话出版物的文字使用规范的同时,做了一些细致的工作,对宝文堂版中少量明显的疏漏(衍字,如:混撒村混打等;刻工手误,如:言犹末了、如雷灌耳、嗳声叹气、掩旗息鼓、跨一口刀、谁合谁、拐湾、点污等;异体字,如:併、冤雠、胞膊等),做了规范性订正,对于在古代典籍的整理出版中往往维持原状的某些明显的错字(如:从新、耽心、搀杂、奈烦、病证、是必、按纳不住、手捻朴刀、惊杀我也等),考虑到本丛书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而非专业的文史工作者,出于对厘清文词的是非对错、减弱基本概念的模糊与混淆度的企望,均作了订正,而对某些具有典型的标本意义的语词流变现象(如:他、那、分付、喝采、留连、栏干、火伴、跌交、沈吟半晌、两枝人马等),也适当地做了一些保留,以帮助读者打开眼界和知识阈限。
玄德引关、张来颍川,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玄德见皇甫嵩、朱□,具道卢植之意。嵩日:“张梁、张宝势穷力乏,必投广宗去依张角。玄德可即星夜往助。”玄德领命,遂引兵复回。到得半路,只见一簇军马,护送一辆槛车②,车中之囚,乃卢植也。玄德大惊,滚鞍下马,问其缘故。植日:“我围张角,将次③可破,因角用妖术,未能即④胜。朝廷差黄门⑤左丰前来体探,问我索取贿赂。我答日:‘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⑥?’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⑦不战,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玄德急止之日:“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⑧?”军士簇拥卢植去了。关公日:“卢中郎已被逮,别人领兵,我等去无所依,不如且回涿郡。”玄德从其言,遂引军北行。
行无二日,忽闻山后喊声大震。玄德引关、张纵马上高冈望之,见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玄德日:“此张角也!可速战!”三人飞马引军而出。张角正杀败董卓,乘势赶来,忽遇三人冲杀,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日:“白身⑨。”卓甚轻之,不为礼。玄德出,张飞大怒日:“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⑩,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便要提刀人帐来杀董卓。玄德与关公急止之日:“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飞日:“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玄德日:“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飞日:“若如此,稍解吾恨。”于是三人连夜引军来投朱□。□待之甚厚,合兵一处,进讨张宝。
时朱□围张宝于阳城,一面差人打探皇甫嵩消息。探子回报,具说:“皇甫嵩大获胜捷,朝廷以董卓屡败,命嵩代之。嵩到时,张角已死,张梁统其众,与我军相拒,被皇甫嵩连胜七阵,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送往京师。余众俱降。朝廷加皇甫嵩为车骑将军,领冀州牧@。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无罪,朝廷复卢植原官。曹操亦以有功,除济南相,即日将班师赴任。”朱□听说,催促军马,悉力攻打阳城。贼势危急,贼将严政刺杀张宝,献首投降。朱□遂平数郡,上表献捷。
时又黄巾余党三人——赵弘、韩忠、孙仲,聚众数万,望风烧劫,称与张角报仇。朝廷命朱□即以得胜之师讨之。侑奉诏,率军前进。时贼据宛城,□引兵攻之,忠引军弃城而奔。□与玄德、关、张率三军掩杀,射死韩忠,余皆四散奔走。正追赶间,赵弘、孙仲引贼众到,与侑交战。偏见弘势大,引军暂退。弘乘势复夺宛城。□离十里下寨,方欲攻打,忽见正东一彪人马到来。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年十七岁时,与父至钱塘,见海贼十余人,劫取商人财物,于岸上分赃。坚谓父日:“此贼可擒也。”遂奋力提刀上岸,扬声大叫,东西指挥,如唤人状。贼以为官兵至,尽弃财物奔走。坚赶上,杀一贼。由是郡县知名,荐为校尉。后会稽妖贼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聚众数万;坚与郡司马招募勇士千余人,会合州郡破之,斩许昌并其子许韶。刺史臧曼上表奏其功,除坚为盐渎丞,又除盱眙丞、下邳丞。今见黄巾寇起,聚集乡中少年及诸商旅,并淮泗精兵一千五百余人,前来接应。
朱偏大喜,便令坚攻打南门,玄德打北门,朱□打西门,留东门与贼走。孙坚首先登城,斩贼二十余人,贼众奔溃。赵弘飞马突槊①,直取孙坚。坚从城上飞身夺弘槊,刺弘下马,却骑弘马,飞身往来杀贼。孙仲引贼突出北门,正迎玄德,无心恋战,只待奔逃。玄德张弓一箭,正中孙仲,翻身落马。朱□大军随后掩杀,斩首数万级,降者不可胜计。南阳一路,十数郡皆平。□班师②回京,诏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表奏孙坚、刘备等功。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去了。
玄德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克日③赴任。玄德将兵散回乡里,止带亲随二十余人,与关、张来安喜县中到任。署④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到任之后,与关、张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如玄德在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
到县未及四月,朝廷降诏,凡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⑤。玄德疑在遣中。适督邮行部至县,玄德出郭迎接,见督邮施礼。督邮坐于马上,唯微以鞭指回答。关、张二公俱怒。及到馆驿,督邮南面高坐,玄德侍立阶下。良久,督邮问日:“刘县尉是何出身?”玄德日:“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自涿郡剿戮黄巾,大小三十余战,颇有微功,因得除今职。”督邮大喝日:“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玄德喏喏连声而退。归到县中,与县吏商议。吏日:“督邮作威,无非要贿赂耳。”玄德日:“我与民秋毫无犯,那得财物与他?”次日,督邮先提县吏去,勒令指称县尉害民。玄德几番自往求免,俱被门役阻住,不肯放参⑦。
张飞饮了数杯闷酒,乘马从馆驿前过,见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飞问其故。众老人答日:“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我等皆来苦告,不得放人,反遭把门人赶打!”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玄德正纳闷问,听得县前喧闹,问左右,答日:“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玄德忙去观之,见绑缚者乃督邮也。玄德惊问其故。飞日:“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日:“玄德公救我性命!”
P4-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