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导论
第一节 山水赋义界之厘定及其审美质素之说明
第二节 山水赋研究况貌之回溯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四节 研究角度与方法之甄别
上 编
第一章 先秦“山水”含义流变探源(一):对《周易》、《山海经》、
《诗经》的考察
第一节 “类”之运思与“观物取象”审美观照方式:
《周易》卦象山水内质分析
第二节 山川参悟与审美观照:《山海经》山水内质分析
第三节 言志缘情的触媒:《诗经》山水内质分析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先秦“山水”含义流变探源(二):楚辞传统的导引之功
第一节 楚辞传统的确立及其主题
第二节 楚辞传统审美意识变迁与赋体文学运动
第三节 《楚辞》文学地理中的山水审美质素
第四节 结语
下编
第三章 从静态体物到畅游舒怀的审美嬗变——中古咏物赋、宴游赋与纪行赋的考察
第一节 近身物什的静态展示
第二节 苑囿园林中的流连观物
第三节 山水行途的显志述怀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由外而内的隐逸进路中山水自然审美品格的提升之途
第一节 魏晋隐逸文化分期及其特征
第二节 隐逸赋对体物审美意识的开拓
第三节 结语
第五章 玄理对体物审美质素的促发
第一节 玄言赋承载玄理的方式
第二节 玄言赋贡献的体物审美新质
第三节 结语
第六章 展望:中古语言文学观及审美经验发展的佛禅理路
第一节 中古佛经翻译中的语言观及审美意识线索
第二节 中古佛经受容中的语言文学观及审美意识线索
第三节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