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本性禅师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修忍辱心

“忍”字心上一把刀,难忍能忍,难忍要忍。

富楼那要到最艰难的地方弘法,佛陀问他:“假如那里人不肯接受你的说教,反而破口大骂,怎么办?”

富楼那答:“只是骂我,还不曾用棍棒打我,没什么。”

佛陀又问:“如用拳头、瓦石、棍棒打你呢?”

富楼那答:“只用拳头、瓦石、棍棒,还没有用刀杖刺伤我,没什么。”

佛陀又问:“假如用刀杖刺伤你呢?”

富楼那答:“还没有把我打死,没什么。”

佛陀紧紧逼问:“假如打死你呢?”

富楼那答:“那太好了,助我灭色身,进了涅槃。”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当他进城乞食时,一个外道贿赂某些坏人辱骂他。他们跟在佛陀后面,沿着城市街道叫喊:“你是强盗、傻子、蠢人、骆驼、公牛、毛驴,你没有从苦得解脱的希望。”

佛陀的侍者阿难听到这些话,很难过,便对佛陀说:“世尊,这些人这么辱骂我们,我等去其他地如何?”

佛陀问:“我等去哪里呢,阿难?”

阿难答:“我等去其他城市,世尊。”

佛陀问:“阿难,假如那里人也辱骂我等,我等又该去何处?”

阿难答:“再去其他某个城市,世尊。”

佛陀问:“假如那里人又辱骂我等,我等又将去何处?”

阿难答:“我等再到其他城市,世尊。”

佛陀说:“阿难,我等不应这样。何处有骚动,我等就应当在何处留下,直到骚动平息。唯有此等骚动平息,我等方能他去。如战场上之大象,忍受弓箭之射击。阿难,即是如此,我等亦应忍受人之辱骂。”

有举子要去就职做官,临行前请教他的老师。

学生问:“如何才能为官长久?”

老师反问:“痰吐到你脸上,怎么办?”

学生答:“自己擦了。”

老师指点:“这还不够,不要擦,让它自己干了。这样,才能为官长久。”

寒山曾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

拾得回答:“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去看他……”

耶稣也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要拿你的内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有人骂佛陀,佛陀从不回应。骂停,佛陀问骂的人:“你送礼给人,人不收,礼物归谁?”

那人答:“返回自己。”

佛陀说:“你骂我的话,我不收,返回你自己吧!”

佛陀说:“向天吐痰,要落在自己身上的。”

如何忍呢?

这里,给你几个方法:

(一)遇到逆缘逆境时,强忍下去。这方法较机械,但必要时也得为之。

(二)佛法讲轮回,以此说来,辱骂迫害你的人,也许就是你前世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是亲人一家人,何必计较,忍忍吧。

(三)佛法讲因果,今天,他如此对你,是否因为你上一世对不住他呢?就当上世欠之今世还吧。

(四)佛法讲因缘,世界是因陀罗网,于此网中,在这一世,也许于何时何处得罪了他,或你的什么人得罪了他,而你不知呢?你得罪之、负之,人家如此待你,也就可以理解了。

(五)慈悲是佛法的两翼之一,他这么不讲道理,定是有病,在思想、见解、生理、心理上皆如此。为此,要慈悲、同情、可怜、拯救他,而不是怪罪、怨恨他。

(六)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即使别人真的无缘无故地迫害你,也是在消你的业障,磨炼你的道心,提升你的境界,给了你考验逆缘、面对逆境的好机会,感谢还来不及呢。

(七)诸法性空,人空,你也空。他辱骂你、迫害你,本质上讲,难道真是你吗?他骂本性,本性岂是你?又岂会影响奈何你?既如此,何须认真?

(八)他与你过不去,是他痛苦还是你痛苦?当然是他。想想,他气呼呼的,脸涨得通红,青筋暴跳,而你气定神闲,是你快乐还是他快乐?当然是你。所以,他气,你何必与之一起气?他造业,你何必与之一同造业?P3-6

目录

如何安心

一、修忍辱心

二、去分别心

三、抑止暴力心

四、佛救自救者

五、十字街头好修行

六、从复杂到简单

七、发自信心

八、要有创造性

九、难施能施

十、看不见的就是没有吗

十一、息傲慢心

十二、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十三、找回自己

十四、立大志愿

十五、抓问题关键

十六、不纠缠形而上的问题

十七、用功也须劳逸结合

十八、得理饶人

十九、看破事相

二十、不求他人平等待己

二十一、解行相应

二十二、合弃得失的心

二十三、以平常心看平常事

二十四、盛怒之下勿与人语

二十五、天堂地狱一念问

二十六、以和为贵

二十七、沉默是金

二十八、岂可姑息坏习气

二十九、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三十、对真理的坚持

三十一、发掘潜力

三十二、于水穷处看云起时

三十三、生命呼吸问

三十四、巧事总是巧发生

三十五、乐道安贫

三十六、谦受益

三十七、滴水穿石

三十八、每一种修行方法自有其妙用

三十九、一辈子专心做一件好事

四十、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

四十一、退步原来是向前

四十二、两个问题

四十三、一心岂可二用

四十四、巧辨贪与非贪

四十五、放得下又拿得起

四十六、外在体现内在

四十七、恶人同样有得度的机会

四十八、不要自己缚住自己

四十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五十、多帮助弱者

五十一、随机逗教

五十二、千金买邻

五十三、迷悟一念间

五十四、贵在天然

五十五、办好活道场

五十六、不以凡人心猜度圣人

五十七、喝茶去

五十八、淡泊物欲

五十九、什么是美

六十、少废话

六十一、理解别人的苦衷

六十二、即心是佛,即身是佛

六十三、顺应自然的生灭

六十四、法门无量,一门足够

六十五、正确看待佛陀对方便法门的应用

六十六、善待动物

六十七、从容对待迫害

六十八、多为别人想想

六十九、尊重儿童的自尊心

七十、不可因小失大

七十一、学佛人也要忠孝两全

七十二、看淡权位

七十三、下下人有上上智

七十四、为儿女树立榜样

七十五、从小中见大

七十六、报父母恩

七十七、蹲下去是为了跳得更高

七十八、战胜客观需先战胜自己

七十九、不可机械地看待因果法则

八十、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八十一、为人处世要讲究方法

八十二、学佛不忘爱国

八十三、自己为自己负责

八十四、勇猛精进

八十五、两个公案

序言

有一次,佛陀说法时,见大弟子迦叶于人群中听讲,便停了下来,与迦叶打招呼,叫迦叶到他身边,他还挪了座凳之一半请迦叶上座。迦叶坚辞,但佛陀还是请他坐,并请之为众说法,此即佛陀分座迦叶的故事。分座也叫半座,比喻前辈请晚辈弘法,也比喻恭请者礼贤下士,予受请者与自己同等的地位,该公案载在《杂阿含经》中。在《法华经》中,也有类似公案,讲的是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迦佛的故事。佛陀曾经受前贤半座,自己又分半座与后辈,说明了佛陀重视弘法,希望重视弘法的传统代代相传。

佛陀教化的一生就是弘法的一生,从初转法轮到嘱咐遗教,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由此而出。可以说,佛教有今天,除了修证的功德之外,重要的是千百年来,有历代高僧大德踏着佛陀的神圣足迹,不断弘法。

弘法的意义,在于使佛法之脉绵延不绝,在于使众生的慧命不断得到解救。法脉不绝,便是正法久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救人慧命。

弘法的对象,并不限于人。其实,在我们的弘法中,在场的就有许多其他的包括六道的众生。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皆会闻法。

有人会说:我刚入佛门,或以前从未接触过佛法,弘法内容我听不懂,怎么办?别担心,是否听懂、看懂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是否听了、读了、诵了。一旦听了、读了、诵了,不管你懂不懂意思,皆已入了你的阿赖耶识,皆已种下了佛法的种子,这是个美好的转识成智的过程。你的善业由此积累,你的善果由此产生。见过转经轮吗?轮上有经文,一圈一圈转着,只要一眼望去,也许,你未必看清其文、明了其意,但佛法已转入了你的脑、你的心、你的识,必将转识成智。  我常想,在佛陀涅槃2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有佛法可以弘、可以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诵,这是多么难得、多么稀有啊!因为佛陀证法不易,佛陀的上首弟子们结集不易,祖师们取来得不易,历代流传下来得不易!可以说,中国佛法堪称中国化的优秀历史文脉与民族精魂。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

因此,作为佛陀的内围弟子——僧人们,一定要弘扬佛法。作为外围弟子——居士们,一定要听闻、阅看、念诵佛法。作为社会大众,一定要尊重、包容、理解佛法。

“众生慧命,系汝一人。汝若不为,罪在汝身。”

衲本性作为僧团之一员,承前贤加被,有幸常得半座,很是感恩,当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及义务与责任,但祈因缘常俱足,成就毕生弘法愿。期望与四众同仁共同精进,众志成城。

在中国,关于弘法,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如: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神光说法,天花乱坠。而佛教,更有许多有趣的经典故事,内容包括:人生非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爱情婚姻家庭的、学业事业的、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的、文学艺术的、哲学宗教的……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有如一部百科全书。有兴趣的话,在听我说的、阅我写的之外,大家还可以去杏找看看,美妙着呢!

内容推荐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精)》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浮躁的世俗生活,难得安心的生活现状做了有说服力的劝导。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有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要有创造力,发自信心。是值得一读的人生励志书,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精)》由本性禅师编著。

编辑推荐

禅门二祖慧可大师到少林寺面见初祖达摩时,第一句话便是:“请大师为我安心。”达摩祖师顺着他的话说:“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要取自心.找不到,取不得,便情不自禁说道:“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道:“我已为你安好心了。”心若安好,便得自在,有了自在,便得解脱。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精)》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本性禅师)对佛教经典的感悟,对生活现状做了有说服力的劝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