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把自己扔进书房/孙卫卫纯真系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孙卫卫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卫卫是儿童文学作家中的爱书之人。爱读书,爱藏书,爱淘书。在读书、藏书和淘书之中,他与书就有了许多故事。卫卫把这些故事写进日记,借书论事,评书评人,文字率真有趣,随处闪烁智慧。

《把自己扔进书房》是一本以亲身经历讲述读书好处的书。读书让作者走上文学道路,读书也让作者明白执着和坚持的重要性。他希望每个人都爱书,多读书,最好还有自己的藏书,他不止一次地感慨,没有什么比读书更好。

内容推荐

《把自己扔进书房》是一本以亲身经历讲述读书好处的书。

《把自己扔进书房》作者孙卫卫从小喜欢书,他总结自己读书的体会:当你骄傲的时候,你去读书,书会告诉你,不要骄傲,天外有天。当你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的时候,书会给你鼓劲加油。你对书投入越多,书也会对你回报越多。

读书让作者走上文学道路,读书也让作者明白执着和坚持的重要性。他希望每个人都爱书,多读书,最好还有自己的藏书,他不止一次地感慨,没有什么比读书更好。

目录

珍视我们自己的经典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书系”总序

喜欢书

中学时读的报刊

不是买是采购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每一本书背后都有故事

搬家就是搬书

1996,江苏《少年文艺》

谢谢《宝葫芦》

《中学生文萃》的记忆

难忘《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

想念南京的书香

差点成了出版社编辑

一本书和一份工作

在中国书店买书

首印66万册的书

到安武林家掠书

博古市场淘书

好玩的藏书票

买孙犁的书

收集《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香港买书

我的第一本书

我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读安徒生

我也曾是那个汉斯

我喜欢的一首诗

童话让我们飞翔

做人比做文更重要

就做一个读书人

文学的收割机

我见到了贾平凹先生

听莫言先生说话

附录

喜欢书的小小孩◎孟讲儒

书生世界坂上之云◎朱琳

后记

试读章节

我上初一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同学,不知道从哪里拿来一本装订得很整齐的《语文报》合订本。这是我第一次看《语文报》,纸张发黄,印刷也不好,但内容都是我喜欢的。我记住了一个叫韩晓征的少年作家,她当时上北京二中。

我一直没去邮局订《语文报》,都是去书店买。印象最深的是1992年它创办的《七彩月末》版,还有在此前后的《发表园地》,看到我知道的不少文学少年经常在上面发东西,给我触动很大。

可是,我一次也没有给它投稿,我知道投了也发表不了,因为水平不够。

《语文报》一直还在办,但是像那样大气的版式再没有出现过。我后来才知道那是当时的社长陶本一先生的大手笔。陶是上海人,后来回家乡,任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

《中外少年》,广西接力出版社主办。经常发一些中学生记者采写的通讯和访谈。我老早就知道它,真正见到它好像高中快要毕业,是在西安的一个报刊门市部。我在上面发第一篇文章,已经上大学二年级,编辑是夏蓓,现已不在杂志社,而这个杂志现在也看不到了,听说改了刊名,听说又恢复了刊名。

《中学生作文指导》,东北师范大学主办,我一直记着它的地址:长春市斯大林大街110号。斯大林大街后来改叫人民大街。1992年第10期杂志封二登了我的照片和介绍,因为这个介绍,校园诗人王琪给我写信,我们成了好朋友。《现代中学生》《初中生必读》也在封二发过我的介绍、登过照片,《初中生必读》的是高中同学张霄写的,他写得诗情画意,他们登得也快,两个月就出来了。

《儿童文学》在北京,两个《少年文艺》,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江苏。我是先看北京的《儿童文学》,再看上海、江苏的《少年文艺》。它们上面的好多文章我到现在都还记着内容和作者名字。我还记着购买某几期时的场景。这些杂志放在家里的书柜,我一本也不舍得丢。我能走上儿童文学写作之路,从心底感谢它们。

我知道童话作家王晓晴的名字是因为武汉的《少年世界》,而今天,王晓晴女士已经离我们而去,《少年世界》也没有了。王晓晴作品的编辑是儿童文学作家徐鲁老师。徐鲁老师后来做这个杂志的主编,我们通过信,他在信里叫我“卫卫兄”,第一次遇到比我大的人这样称呼我,感觉到受宠若惊。

《少男少女》,广东作家协会主办。初三时开始订阅,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它是引领潮流的刊物,无论是版式,还是编辑风格。稿费在学生刊物中,算是比较高的,我用它发的360元稿费买了一辆新出厂的凤凰牌自行车,骑了好多年,一直带到北京,可惜后来被人偷走了。

《中国校园文学》现在已经变成小开本了,我更怀念大开本的,那时候主编是黄世衡先生。1991年,每一期前面的《作家答编辑部问》我都一字一字地读,重要的话抄写在本子上。

还有很多报纸和杂志,都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那时候老说“第二课堂”,它们真是我的“第二课堂”,我上初三前,重视“第二课堂”比“第一课堂”多,这是不对的,用我们李老师的话讲我应该分清主次。

我特别感谢我们县哑柏书店的魏存印叔叔和二曲书店的杜亮叔叔,我的好多杂志都是在他们店里买的。我现在回老家还经常去他们的书店,书店还没有开架浏览,他们要我到里面看,而我更愿意站在外面,像小时候那样,说出书的名字让他们取给我,买一本杂志快乐好些天。P6-9

序言

在全球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文学、不同儿童文学的格局中,中国人创造的文明、文化、文学、儿童文学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这里面,中国人创造的儿童文学,已经成为滋润、化育数以亿计的少年儿童“精神成人”的食粮。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大国,并正在向强国迈进。

促进儿童阅读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工程,如何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精品佳作,有力而有效地推广到广大少年儿童中去,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最近几年,儿童文学界与各地专业少儿出版社联袂,精选精印了好几种高品位的原创儿童文学书系,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效应。如: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典藏书库》等。在本土原创儿童文学精品的阅读推广方面,各地少年儿童出版社都在积极开拓资源,寻找适契与满足儿童审美阅读的最佳结合点,将一流作品送到中国少年儿童手中。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书系》,正是原创儿童文学精品推广工程的又一重要成果。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四大文学奖项之一(另三项是: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启动迄今已评九届,新时期以来国内顶级儿童文学作家都以获此奖项为荣。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这套书系,将作者锁定在曾获此奖的作家,而且重点推出他们的最新原创力作,这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作品的质量与格调,自别于那些急功近利的浮躁之作。著名作家曹文轩曾将语文教育的内容划分为“存在、情感、道德、审美、智慧”数项,这是很有眼光的评价尺度。当你阅读过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书系后,一定会在里面清晰地看到这些内涵的生动呈现,感受到精品文学所蕴含的情感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审美的力量、智慧的力量,也就是人性与赤子之心存在的力量。文学的力量城堡是由语言的肌理与砖石凝聚而成的,因而文学的力量最终是语言的力量,是语言艺术的高度、品质与生命。所谓文学经典,就是那些打败了时间的文字、声音、表情,那些影响我们塑造人生、增加底气从而改变精神高度的东西。

今日世界处于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各种文明形态跳跃、纠葛其间,形成既相互交叉重叠又充满断裂与脱节的复杂局面。在此形势下,如何保持和弘扬我们民族自己文化与文学的优势与品质,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发出耀眼的光芒,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无疑是新世纪文学的任务,也是新世纪儿童文学的任务。我们在不断引进、吸纳外国优秀儿童文学的同时,也应当不断地向国外输出与推广我们自己的优秀作品。我们期待着出现更多更好的原创儿童文学精品佳作,有更多的作品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不但赢得中国孩子而且也能赢得外国孩子的由衷欢迎和喝彩!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书系”顾问委员会

后记

我喜欢读散文。每到一个书店,散文书是必看的。我家里的书,很多都是散文类的。

我个人的理解,散文是最能诠释“文如其人”这一理论的。我有体会,要走近一个作家,看他写的散文是最好的方式。读散文,就是在听他说话。他要讲的,都会多多少少通过散文这一体裁表现出来。

我一直对散文情有独钟。我喜欢这种形式,是因为它能直接表达我对一件事情的看法,表达我的喜欢和不喜欢,不用绕来绕去。每次写散文,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感情的宣泄。写的时候,我笑过,我也流下过伤心和难过的泪水。

收在这个系列的文章,就是我这些年练笔的部分结果。整理它们的时候,我更多的不是欢心喜悦,而是恨自己写得太少,也写得不好。但是,情感都在我的笔下,在我幼稚的文字里。我觉得不管岁月如何流逝,人类的基本感情是不变的,比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光阴的珍惜……古人推崇信用,《弟子规》开篇,除了“孝悌”,就是“信”。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但依然还不是把“信”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吗?

我希望今天的孩子能接纳这些文字。不敢奢想每一篇文章都能在他们那里产生共鸣,如果一本书里有一两篇文章,有一两段话,能让他们的心灵有所触动,他们愿意回过头再去看,我将会很欣慰。我当年读课外书,就是这么读的,一些文章、一些话语现在还能回忆起来。

一次推出四本书,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感谢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特别要感谢首席编辑刘春霞女士和编辑胡同印先生。多年前,刘姐就向我发出邀请,希望能为我出书,而我也把这个邀请作为写作上努力的目标,今天,这个目标就要实现了,我除了高兴,也充满着期待。

感谢插画家董欣女士的插图。我的《喜欢书》封面的藏书票就是她做的,惟妙惟肖,很多入都喜欢。刚刚得到它的时候,晚上,我把它放在床头柜上,刚躺下一会儿,又想起来看,如此反复,直到睡着了。

感谢书籍装帧艺术家陈泽新先生的设计。那天整理书才发现,我书房的很多书都是陈先生设计的,我喜欢。我也喜欢他做事的麻利。

老师和朋友对我鼓励的文章,这次作为附录收在书后,一方面是借此表达我的致敬、致谢之情,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我。

我已不再年轻,但是,在文学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好比新手开车,车是新的,驾照是新的,心情是兴奋的,油箱里加满了油,我全神贯注、小心翼翼,放眼看前方,也时不时通过后视镜观察左右两边和后面的情况。我不敢超车,也不敢开快,很多时候,都是一条道走到头。有时,后边的人“嘀”我,我也心平气和,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就让他超吧,反正马路宽的很,我不能自乱手脚。

我想,就这样走着,我也会到达一个个想去的地方。

2013年岁末

书评(媒体评论)

他每一件衣服似乎都是随随便便套在身上就可以了的,可是当他表达一点对文学、写作的看法时,每一个字都整整齐齐,三言两语里都是用心良苦,意思精致。

——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卫卫是一个很安静的人。安静地读书,安静地写作。他的文字是惊人的朴素和干净。他爱惜文字,也挑剔文字,对艳辞丽句,抑或“抒情”,保持高度警惕,按照鲁迅先生所说,“不用什么难字,给十岁上下的孩子们也可以看”,总是平白写去,美感自生。

——吴然(儿童文学作家、云南日报社高级编辑)

我很喜欢卫卫的书,他的文字愈发洗练素朴,恬淡而绵长,兼有大家的从容和少年朝气,在不经意的日常琐屑中有光和珍珠。我常常想,喜欢书的人就该像卫卫那样:纯真、温暖、充满朝气和灵感,像早晨薄雾中的树那样,枝干坚定而笔直地向上,而叶脉又有着细致的男儿心肠。

——萧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