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亲缘(亲情延伸的心灵讲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学武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直到母亲离世,我们都没忍心说出那个可怕的字。

母亲2012年8月3日因肝腹水、肚子疼住院,8月7日确诊胰腺癌晚期,10月2日辞世。不告诉母亲,是因为节俭一生的母亲,如果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一定会坚执着回家,不会再在医院治疗,而那样,老人会更受病痛折磨。

母亲以自己的顽强,为我们争得了尽可能多的守护时间,让我们最近距离感悟着艰辛一生的老人内心的善良。在陪伴母亲的日子里,我们不无纠结。明明知道可怕的病魔正在吞噬着母亲的生命,还得鼓励不懂“信心”和“奇迹”是什么意思的母亲“出力些(加油)”,祈愿病痛着的母亲靠自己的顽强创造奇迹。聪慧的母亲,应该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但坚强一生的老人不相信自己会这样轻易被病魔打倒。当看到医护人员积极为她治疗,当我们日夜守护在身边,母亲总是说:“只要不痛,就一定能好起来!”可怜的母亲,一直以为被强止痛针带来的疼痛暂时麻木,是在为她消炎和去病。“你们对我这么好,要好不起来,对不起大家。”母亲有着农村老人共有的善良,几次对守护在身边的我们说:“好起来让我出院回家,拄拐在村里自己走一个礼拜,再来住院,哪怕走了也算有点成绩啊。”

守护母亲,我深感自己的不孝。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依旧挂念操持一生的家。住院一个多月后,几次想回村里看看,我们未能随母亲的愿。已经不能坐起来的母亲,经不得搬上搬下、进出电梯和环湖公路的盘行、颠簸,尽管我们做好了请医护人员帮忙陪护老人回家的准备,但担心母亲路上经受更大的病痛折磨,担心发生意外。我们兄妹把担忧告诉了母亲,老人静静地没有说话,后来很少再提回家。

从住院到离世,母亲大部分时间都是面带微笑,平静度过。母亲微笑着与所有看望她的友亲打招呼,实在没力气时,也会弱弱地摆摆手,示意他们自己坐,而医护人员每次给她诊断或换药打针,老人总是心怀感激。母亲疼痛缓解、状态允许时,我不时地逗她笑。止痛针暂时麻木了疼痛,母亲平静地与我们兄妹说,万一自己好不了,后事要简办。就是在住院一个多月时,母亲告诉我妹妹香兰,她用过去的一个银簪打了四个戒指和一个手镯。母亲说,戒指给我们兄妹四个每人一个作念想,手镯留给我的女儿千惠——孙辈唯一一个女孩。母亲戴的耳坠,是以前来北京小住时,儿媳送给她的金戒指,回家戴坏了自己在店里改打的。母亲交待我妹妹,她去世后一定要把耳环交给北京的嫂嫂。而她自己存折上最后几个月的一点养老金和去世后的一点点补助,则让香兰取出来给我们兄妹四个的孩子作”利市”。

生命的最后六十天里,母亲依然心疼着儿女。守护母亲生命最后的日子,我想起了一位好友说过的话:“有的人读了很多书,未必有文化;有的人没读过书没什么知识,但有文化,有做人的文化,你母亲是有文化的人。”

感念母亲,摘录老人重病后六十天里我的微博——母亲以另一种方式活在我们的生命里。

安心,祝福天堂的母亲不再有疼痛!安好,前行的我们!

P4-6

书评(媒体评论)

“学武写的这些文字非常简朴,没有华丽的东西,更没有诗词的语言,正是这样的朴实无华的语言,猛然对我有另外一种冲击。这套书不管是出版还是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对我们这个年龄段很震撼,是冲击力很大的。”

——民建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金源化学集团董事长张和平

“什么样的东西打动人,我觉得还是真善美的东西。学武这些文章看了以后,平淡中见真,本源中见善。他说的都是很原始的或者说时家长里短、饮食起居的,这个里面能够发现善的好的向上的积极的因素。朴实中见美。美是什么,当然也可以是浓墨重彩的,但是我觉得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朴实的东西反而更能体现美。用真、用善、用美来写他的爱,他对母亲的爱,这些东西打动了我们。”

——检察日报社社长李雪慧

学武老师在《亲疼》这本书中没有用一个爱字,但真真切切体现对母亲的至亲至爱,我也特别感谢北大出版社在这样一个追逐商业利益的浮躁时代,能出这样一本文字不那么华丽(亲情无华)的书。

——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抒扬

这些故事字里行间都很朴实,朴实得让我感到震惊。没有华丽的辞藻,朴实得是种释放,一种感情的流露。通过文字,我们读到了小山村的轮廓,很清新、很平和,让我很渴望。

——空军总医院发言人许艾素

这套书的出版,是对一种亲情、对一种大爱的传递,一种传播,一种接力。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党委宣传部部长

后记

很后悔,没让母亲帮我留下那双草鞋袜。

去年上半年,一次跟母亲通电话,说起以前上山砍柴,问母亲,我穿过的草鞋袜还在吗,母亲说,刚刚这几天整理屋子,还真有双你穿过的,没坏,但你们不可能再穿了,就当废品处理了。我有点埋怨母亲,怪她没把草鞋袜留下来。

需与草鞋配套穿的草鞋袜,于我,有特别的情结。做草鞋,是父亲自得的事情,主要用稻草和棕榈丝搓成的细绳作材料,但草鞋不经穿,一双穿不了一个月也就破了。草鞋袜,是奶奶给缝,用麻布缝成,类似红军过草地时的绑腿,又像现在齐膝的长筒靴。草鞋袜的底儿,则用细点的布缝制。上山砍柴,只要穿着奶奶缝的草鞋袜,柴丛的刺就扎不进去,也不怕了虫蛇,既护腿,又增加安全感,冬天穿着它上山还特别暖和。

没留下草鞋袜,是内心的遗憾。草鞋和草鞋袜,承载着奶奶和父亲对我们的关怀,还有那个特殊年代的生活艰辛与温暖。其实,遗憾何止是草鞋袜未能留下。这么多年,因为几次搬家,依稀记得二十年前回家过年,父亲、母亲和四个孩子,全家应该是合过影的,父亲2010年突然辞世,我很想找出来翻拍或扫描保存,可怎么找也找不到。哥哥与我也曾有过合影,同样是翻箱倒柜也找不着。

找不到照片,内心愧疚,也因为这份愧疚,母亲来北京小住时,我给母亲照了很多很多照片,不仅洗了一百多张,还放大了好几张,从北京带回老家。2011年下半年起,我开始写亲情博文。关于父亲、母亲,关于曾经那个年代的生活,关于那个小山村,关于年夜饭,关于父亲做磅,关于母亲借钱……太多的情形,一直就没离开自己的记忆,有的不时与现实的生活感触交织在一起,有的则因为每天跟母亲通话而得到佐证或补充。我很幸运,母亲辞世前的一年,曾多次与她电话里聊过去的事,让我有机会整理出五十多篇记录亲情的文字。母亲不识字,并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当我第一次把电台主持人朗诵的博文放给她听时,母亲说:“原来你是要写文章啊,我说呢,你常问老早的事干吗呢。”听了音频的老人,不无欣慰。

亲情,是每个人内心感触最自然的,但我们总是因日常生活而奔波,忙于各种各样的打拼,忙于各种各样的愿景规划,独独忘了整理生命里的亲情。我们忘了父亲母亲或兄弟姐妹曾经的喜欢或不喜欢,友亲、同学的滴水之恩或者曾经的同甘苦共患难。我们淡忘着亲人的在意或不在意,总是想起时会打个电话,或者买点东西寄点钱表示心意,而因为我们的丢三落四,一次又一次地忘了、忘了,遗落了太多的亲情。

亲情,有时需要整理。整理亲情,会温馨你的心灵。让生命更温暖。

目录

1 亲缘 (代序)

2 微博留住母亲生命最后六十天

3 走吧,走吧,母亲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4 与母亲是一生的缘

5 想让母亲再听听因她而写的文字

6 感念,会让我们不忘从何处来

7 梦回

8 从未叫过你妈妈

9 最是两毛钱压岁的温馨

10 早点回家

11 一声“叔”“姆”,一世的“老子”“娘姆”

12 珍重老人的自尊,是他们的尊严

13 冬至,怀念嫩姆

14 温暖

15 生日,不只是祝福

16 你的心情有人懂

17 你想我如我想你

18 一生感念

19 ( 没)看见

20 想请全村看场电影

21 机缘,是不经意间的心地交错

22 读报时间到了

23 乡情,是一杯醉不够的陈酿

24 虹桥头,生命的驿站

25 离不了的辣酱

26 早起,是挑水的时间

27 小学老师

28 每一天,都是生命里的唯一

29 校友邵老

30 我爱家乡的千岛湖

31 家有四猫

32 拥享平凡不容易

33 路

34 打不通天堂的手机

35 亲情,需要整理(代后记)

序言

人的一生有很多缘。

女儿三岁半时,我第一次带她回老家——安川,千岛湖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就不习惯别人抱的女儿第一眼见到我母亲,就老远边叫着奶奶边跑到早已候在村头的我母亲的怀里。那一刻我开始理解,不管语言是否相通,也不管彼此是不是第一次相见,血脉之缘,是生命里最奇特的亲和与生俱来的情。

更深切地感受血脉之缘,是父亲的辞世。母亲和妹妹告诉我,头天晚上,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出着虚汗几次声音微弱地问:“学武什么时候回来?我可能等不到他了。”而从机场往老家赶的我最终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总有一天,我们都躲不开血缘带来的痛。

因血脉而来的亲情之缘,有时又是一种深藏于心底的不自觉的情愫。就像我们兄弟或兄妹之间,父母在时很少联系,不同性格不同经历形成了对家、对父母不同的心性。我们甚至从未合过影,但今年清明,因为扫墓,兄弟三个不约而同回到家。因为清明,又是第一次合影,弟弟和我无需言语地让哥哥站在中间。回北京那天早晨,我们跟妹妹也在湖畔合了影。聚了,依旧不相约。他们都要给我火腿,告诉我说是土猪肉,北京吃不着。我说,自己留着吃吧,路上带着麻烦。那个时刻,我在内心柔软地告诉自己,不论我们为照顾父亲或母亲有过怎样的摩擦或不愉快,亲缘却一直驻留于心,纵使依旧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依旧不知道下一次的不约而同会是什么时候。

血缘亲情,是亲疼之缘,乡情、友情,是亲情在延伸。相逢是缘、相知亦缘,相爱是缘,相携亦缘。父母是缘、儿女亦缘。手足是缘、朋友亦缘。因亲疼而相通的心灵之缘,是心灵向近的亲缘。当一位杭州朋友从网上买了我的博文辑录《亲疼》,出差来京专门约我签名留存时;当一位应是80后的未曾相识的朋友,通过北大出版社买了好几本《亲疼》,并托人找我签字留念时,心被深深地感动。《亲疼》出版后,这样的事遇到不少。这一份亲情感念的相通,温暖相识或未曾相识的心灵。  其实,不管我们一生有多少缘,缘,就是生命里的一份亲近;亲,是血脉之情的延伸。亲缘,是至亲间血脉相连的心灵交互,又是世间亲情相通的心灵亲近。亲缘,是感念血脉之亲的心缘,又是敬畏亲情敬畏生命的情缘,传递的是世间的温软。

一生的亲缘,很长,却又很短。只在今生的缘,时常被我们疏忽、被我们遗落。

内容推荐

《亲缘(亲情延伸的心灵讲述)》由王学武所著,《亲缘(亲情延伸的心灵讲述)》是作者继《亲疼》之后又一部感念亲情、乡情、友情的博文辑录。平淡如水的文字里,你会感受,亲缘,是感念血脉之亲的心缘,又是敬畏亲情敬畏生命的情缘,传递的是世间的温软。

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要面对亲人离去那一刻生与死的纠结,或早或迟自己也会有离开世界那一天,问题是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如何做到能拥享更多一些幸福、更多一些美好,能更少一些愧疚、更少一些遗憾,而那一刻到来时,又如何做到可以更少一些眼泪、更少一些感伤。

由《亲疼》、《亲缘》、《亲享》三部亲情文集构成的《孝·亲三部曲》,以原汁原味的心性表达,催人回归本源,启迪我们重拾生命里遗落的亲情,救赎正在淡漠的灵魂。

编辑推荐

《亲缘(亲情延伸的心灵讲述)》由王学武所著,本书是作者继《亲疼》之后又一部感悟亲情的平实文字。作为《亲疼》的姊妹篇,既有对血脉而来的亲情之缘有更深的感念,又对因亲情相通而至的心灵亲近有真切感悟。血缘亲情,是亲疼之缘,乡情、友情,是亲情在延伸。父母是缘、儿女亦缘,手足是缘、朋友亦缘。因亲疼而相通的心灵之缘,是心灵向近的亲缘,传递的是世间的温暖。这一份亲情感念的相通,是生命里的温软。亲缘,是至亲间血脉相连而来的心灵交互,又是世间亲情相通而至的心灵亲近。亲缘,是感念血脉之亲的心缘,又是敬畏亲情敬畏生命的情缘。一生的亲缘,很长,却又很短。只在今生的缘,时常的被我们疏忽、被我们遗落。《亲缘》,是延续作者平实风格的又一部博文辑录,发表时就在网上产生很大反响,激起众多网友共鸣。平淡如水的文字里,你会继续获得一种平静、平易、平实,让人淡雅、淡定、淡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