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在这两方面都做到了。在他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作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后,他重新回到早年所盼的为人类做好事的人生目的上去了,很多同代人都认为他真的做到了。英国的威廉·布克把他称为“人类的朋友”。富兰克林的最初40年是商人,他的第二个42年是自然哲学家、公务员、外交家和政治家。在那些决心要把自己献身于有利于人类事业的幻想家中,他是最务实的一个,或许也是最明智的一个。他在临死前曾说:“愿上帝赐福,不仅能使对自由的爱心,而且也使对人权的共识,渗透到地球上的所有国家,以便任何一位哲学家踏上地球之时能说:这就是我的家。”
2003年7月,《时代》周刊发行了一期《富兰克林特刊》。它认为富兰克林有七大美德,值得2l世纪的美国人好好学习。
一、对专制的势不两立。他的反专制表现在各个方面。从反对他哥哥对他的专制起,一直到反对英王对殖民地的专制。“在他一生中,在许许多多事情上,他都愿意妥协和调和,但只有在反专制问题上,他是不肯让步的。”
二、主张出版自由。他早期就在他的《宾夕法尼亚记事报》写了一篇社论,主张出版自由。“它至今仍然是保卫出版自由的最佳作品之一。”他说,人的思想几乎与人的面孔一样,是各有不同的。出版商的责任就是让人们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出版商只出版不冒犯任何人的文章,那就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了。公众应当听到正反两方面的意见,真理和错误应当有同样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前者总是会战胜后者的。
三、幽默处世。他不因遇挫折而气馁,保持笑口常开。
四、永葆谦逊。他不因成功而摆架子。即使他已发财和成名,他仍然自己动手,在大街上自己推小车运送纸张。他能做到有难独当,有福共享。
五、办好外交。富兰克林在巴黎当大使期间,证明了他的确是一位实行现实主义原则的外交大师。他手段高明地在法国、西班牙、荷兰以及后来的英国之间玩保持平衡的游戏。他对法国外长维尔计尼说:如果法国和它的同盟西班牙帮助美国,英国将丧失它的殖民地以及“使它得以繁荣的商务”,美国将保证其盟友可取得英国在加勒比海的岛屿。如果法国不干,美国就可能“不得不向英国委曲求和”。但他知道光依靠上层权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唤醒群众,认识美国。 于是,他利用他自己家内的印刷机,印发了《独立宣言》和他自己所起草的《宾夕法尼亚州宪法》,大量散发,从而引起了法国人民的广泛同情。他向大陆会议报告说:“在国外的所有国家中,都盛行专制,对喜爱自由的人而言,美国成了可离开专制的避难所,我们的事业受到了全人类的敬爱。”
他大力宣传:“我们是为人类的尊严和幸福而战。”他更进一步使人相信,美国所做的就是卢梭所提倡的边疆自由,也就是伏尔泰所主张的启蒙。
他终于使法国同意结盟,并获得了路易十六的接见。
当代历史学家伯乃德·贝林说:“美国最伟大的历史时刻就是当它懂得如何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完美结合的时刻,在这一点上,没有人比富兰克林做得更好了。”
六、妥协政策。富兰克林在他整个一生中都在实行他的座右铭:“双方都必须对自己的要求作出让步。”但应用得最妙的是在制宪会议之上。当时在代表人数问题上,大州与小州相持不下,眼看就要闹翻。富兰克林作为一名长者,心平气和地说:“意见的分歧集中在两点。如果采用比例代表制,小州会感到它们的自由受到威胁。如果采用绝对平均制,大州会说,它们的钱袋受到了威胁。”因此,他综合了一个妥协办法。众议院的代表采用比例代表制,参议院的代表采用绝对平均制。当宪法最后获得通过后,他又说: “我并不是对每一条条文都感到满意,但我知道我们不能作出比这更好的条文。”
对富兰克林本人而言,他是赞成比例代表制的。其所以妥协,不但是出于实用,而且也是出于道义。妥协家算不上是伟大的英雄,但他们是伟大的民主主义者。
七、主张宽容。20世纪的伟大斗争是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很明显,从2001年9月11日起,21世纪的伟大斗争将是极端原教旨主义势力与宗教宽容主义者之间的斗争。必须注意,美国并不是生来就有宗教宽容的,它是发展而来的。事实上,清教徒是很不宽容的。富兰克林就是从波士顿的不宽容气氛中逃出来的。他到了费城,那是一个有宗教自由的地方。富兰克林在那里也努力培养宗教宽容。他帮助建立了一座自由教堂。任何教派都可以在那里宣教。他曾骄傲地说:“即便是康斯坦丁堡的教皇要派人来向我们宣扬穆罕默德主义,他也可以自由宣讲。”他的父母为此写信批评他,他回信说:若有人坚持只有他的信仰是真的,其他的都是错的,那是无理的。《圣经》使我相信,上帝最后审判时将根据人的行为而不是思想。
不管那时也好,现在也好,很不幸,人们仍然在为强加信仰而流血。富兰克林想帮助建立的是一个多教派的和谐社会,是宽容的社会。而宽容的基础在于:反对专制,提倡表达自由,崇尚妥协,个人互相尊重,还要带一点幽默和谦逊。这一切正是这个新世纪所需要的。
P7-8
序言
三十六天罡星(从本杰明·富兰克林到贝拉克·奥巴马)
1 本杰明·富兰克林
2 乔治·华盛顿
3 托马斯·杰斐逊
4 安德鲁·杰克逊
5 亚伯拉罕·林肯
6 西奥多·罗斯福
7 伍德鲁·威尔逊
8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9 埃莉诺·罗斯福
10 哈里·杜鲁门
11 约翰·肯尼迪
12 吉米·卡特
13 杰斐逊·戴维斯
14 乔治·马歇尔
15 乔治·巴顿
16 安德鲁·卡耐基
17 约翰·洛克菲勒
18 亨利·福特
19 比尔·盖茨
20 托马斯·爱迪生
2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22 萨默尔·龚泼斯
23 马克·吐温
24 约瑟夫·普利策
25 沃尔特·迪斯尼
26 布克·华盛顿
27 马丁·路德·金
28 杨伯翰
29 葛培理
30 司徒雷登
31 阿尔·卡蓬
32 维多利亚·伍德赫尔
33 玛丽莲·梦露
34 迈克尔·乔丹
35 科林·鲍威尔
36 贝拉克·奥巴马
七十二地煞星(从亚当斯父子总统到布什父子总统)
1 约翰·亚当斯
2 约翰·昆西·亚当斯
3 艾比盖尔·亚当斯
4 詹姆斯·麦迪逊
5 尤利西斯·格兰特
6 赫尔伯特·胡佛
7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8 理查德·尼克松
9 罗纳德·里根
10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11 本尼迪克特·阿诺德
12 山姆·休斯顿
13 马克·汉纳
14 亨利·华莱士
15 哈里·霍布金斯
16 埃德迦·胡佛
17 约瑟夫·麦卡锡
18 亨利·基辛格
19 康多莉扎·赖斯
20 骆家辉
21 约翰·马歇尔
22 索妮亚·索托马约尔
23 罗伯特·李
24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25 约瑟夫·史迪威
26 哈里埃特·杜布曼
27 约翰·布朗
28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29 威廉·杜波伊斯
30 马尔康·艾克斯
31 苏珊·安东尼
32 琴·亚当斯
33 克拉拉·巴顿
34 沃尔特·惠特曼
35 欧内斯特·海明威
36 秀兰·邓波儿
37 J.P.摩根
38 赛拉斯·麦考密克
39 山姆·沃尔顿
40 赖伊·克罗克
41 尤金·德布斯
42 约翰·路易斯
43 威廉·福斯特
44 沃尔特·鲁瑟
45 厄尔·白劳德
46 林肯·斯蒂芬
47 沃尔特·李普曼
48 约翰·里德
49 亨利·卢斯
50 亨利·大卫·梭罗
51 约翰·杜威
52 查尔斯·埃利奥特
53 安·克拉克·马丁德尔
54 查尔斯·林白
55 罗伯特·奥本海默
56 韦纳·冯·布劳恩
57 路易斯、克拉克和萨卡佳微
58 杨振宁、李政道和吴健雄
59 沙可和樊赞地
60 吉姆·琼斯和戴维·柯里什
61 陈纳德夫妇
62 克林顿总统夫妇
63 布什父子总统
对不起,请先读一下在美国供职七年的英国BBC北美编辑加斯丁·韦伯先生2009年8月10日在离别美国时所写的一篇文章:
代表全人类
美国大地上尽管存在各种丑恶现象,其中包括那些让人感到麻木迟钝的华而不实的风气,许多政界领导人显得腐败无能。尽管美国存在种种卑鄙、浅薄和古怪的行为,但是在我看来,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能有机会在美国生活实在是我一生中的最大荣幸。
在美国广阔无垠的大地上,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有的时候使我想起了印度。很久以前,我曾经在印度工作过。美国和印度一样,揭示出整个人类的生存状况。
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可以真正做到这一点。意大利可以显示意大利人的特点;阿富汗可以显示阿富汗人的文化;在斐济可以观察到斐济人的风俗习惯。但是美国所代表的是全人类,因为全世界各民族在这里都有代表;我们的希望和倾向在这里都有代表。
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显露出来的东西是让人感到不愉快的;而那些真实的东西常常是不诱人的,不健康的或者是没有希望的。
我们在华盛顿西北区的家里度过了我们最后一天,在我们那条街的另外一头有一个汉堡快餐店,里面的客人正在举行吃汉堡包比赛。场面让人感到很恶心。一群脸上长着粉刺的青年人,其中有一些人已经很肥胖,他们使劲把汉堡包往嘴里塞。
美国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在进行一场狂吃比赛,以巨大的、俗不可耐的疯狂方式将脂肪和油腻的垃圾食品使劲地塞进已经饱得发胀的肚子里去。
你可以认为,引发全世界经济衰退的次级房贷危机,主要是因为人们的贪婪造成的。由于缺乏适度的控制,由于对事物自然发展规律缺乏应有的尊重,导致金融公司把房屋贷款硬塞进借贷者的嘴里,对这些借贷者的信贷评级总是会最终引发疯狂的呕吐。
科学与迷信
此外,美国还存在一种丑恶现象。最近在威斯康星州有一个小女孩,本来可以活下来,但是却不幸死去。这个事件充分说明了黑暗的存在。11岁的卡拉·纽曼患有1型糖尿病,小女孩的家人出于宗教原因,决定不把孩子送进医院治疗。他们只是在孩子的床边进行祈祷,结果眼睁睁看着孩子死去。
小女孩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说句实话,这次死亡是石器时代的迷信造成的。这种迷信正在这个地球上最富有、技术最发达的国家蔓延。
我对这种迷信和狂吃比赛以及美国的低级乏味现象感到很遗憾。但是在我生活了七年多之后,我越来越相信,这些成分并不是美国伟大的阴暗面,而是其伟大的一部分。
美国人做事情有些无拘无束,为其伟大之处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心想事成
走上通往南卡罗莱纳州的17号公路,你可以走得很顺利,也可以走得很不顺利。你也许会出车祸被烧伤,你也可以给汽车灌满廉价汽油,一直开到太阳落山。如果你不喜欢南卡罗来纳,你可以租一辆自驾卡车,一直开到西雅图。
你如果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倦,但是如果你有志向和运气,你就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因为作为美国人,你总是相信你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坐在纽约一个昏暗的公寓里,看着法庭电视连续剧《佩里·梅森》,你可以决定是否将来在法律界成名成家。当年8岁的索尼亚·索托马约尔就是这样做的。
今年夏天,50出头的索托马约尔成为最高法院的女法官。这个美国的最新故事让那些追求美国梦的人感到欢欣鼓舞。
如果索托马约尔能够获得成功,必须有一个能产生这种追求的环境,而这种环境的一部分就是深知不奋斗就会导致贫困,体验美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疾苦,以及美国人所享受的可以努力追求幸福的自由。
正是在这种氛围内,才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这个国家终将有一天能大规模生产治疗1型糖尿病的特效药,但是它却不能,也不愿意挽救卡拉·纽曼这个小女孩,未能使她摆脱虔诚的父母迟钝反应和极端的愚蠢表现。
美国人口已经超过3亿,他们从世界各地移民到这里定居。他们来自胡志明市、来自通布图、来自维尔纽斯、来自德黑兰、来自地球上那些最偏远地方。这些移民在美国定居下来,他们仍然源源不断地到来。
我就要返回旧世界了,心中感到有些疯狂。我的5岁女儿克拉拉也有同感。不过她已经拿到美国护照,感到很骄傲。她说,她打算在12岁的时候离开家,返回她的出生地。对于这种想法,我完全理解。
如果你想出去冒险,如果你能自食其力,如果你想过你梦想的生活,美国仍然是个好去处。
该说的话都说了,我打算结账了,但我还是有些恋恋不舍。
中国的刘亚洲将军也说:
大学毕业后,正逢改革开放,我又有了一个观点:美国是由千千万万个不爱自己祖国的人组成的国家,但他们都爱美国。那时(中国)很多领导人,一边骂美国,一边把子女往美国送。
美国有三个可怕。
第一,美国的精英体制不可小觑。他的干部制度,他的竞选机制,能够确保决策者是一批精英。我们中国的悲剧,大到国家,小到单位,很多情况是,有思想的人不决策,决策的人没有思想。有脑子就没有位子,有位子就没有脑子。美国正好相反,他的宝塔尖体制,正好把一批精英弄上去了。因此,第一,它不犯错误,第二,它少犯错误,第三,犯了错误能很快改正错误。我们是犯错误,这是第一;第二,常犯错误;第三,犯了错误很难改正错误。
第二,美国的大气与宽容。美国人可以在大街上焚烧自己的国旗。戴旭(《空军军事学术》编辑)说: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国旗都可以自由烧的话,你还有什么理由去焚烧它呢?
第三,精神和道德的伟大力量。这是最可怕的。“9·11”是一场灾难。当灾难袭来时,最先倒下的是躯体,但站立的是灵魂。有的民族逢灾难,躯体未倒,灵魂已缴械。“9·11”事件中发生了三件事,都可以让我们从中看到美国人的力量。第一件,世贸大楼顶部被飞机撞击之后,烈焰奔腾,形势千钧一发。楼上的人们通过EXIT向下逃生的时候,并不特别慌乱。人往下走,消防队员往上冲。互相让道,并不冲突。有妇女、小孩、盲人时,人们都自动地让出一条道来,让他们先走。一个民族的精神不强悍到一定程度,断然做不出这种举动。面对死亡,冷静如此,恐怕不是圣人也接近圣人了吧。第二件是,“9·11”的第二天,世界就知道这是阿拉伯恐怖分子所为。很多阿拉伯商店餐馆被愤怒的美国人砸了。一些阿拉伯人也受到袭击。这个时刻,有相当一批美国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到阿拉伯人的商店饭店为他们站岗。到阿拉伯人居住区巡逻,阻止悲剧的进一步发生。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啊。第三件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坠毁的那架767客机,本来是要撞向白宫的,后来机上乘客与恐怖分子搏斗,才使飞机坠毁。因为他们当时已知道世贸大楼被撞的消息,他们决定,不能无所作为,必须与恐怖分子作殊死斗争。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做了一件事:决定投票通过是否要和恐怖分子作斗争。在这么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我都不愿意把我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后来全体同意,才去与劫机者搏斗。什么叫民主,这就是民主。民主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他们的生命中、血液中和骨髓中。这样的民族,他不兴盛谁兴盛?这样的民族,他不主导世界,谁能主导世界?
1994年,当天笔者从上海出发前往美国,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往机场,司机在途中得知我去美国,感慨地对我说:“你老先生好有福气。如果有可能去美国,即使让我爬,我也愿意爬着去美国。”
人无完人,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当然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之国。任何国家都会有好人和坏人。我经常去美国,看到美国社会的丑恶多多,简直可以说不胜枚举。但仔细想来,又不得不承认它还是一个最有资格当领袖的国家。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个自由最多的国家,而同时又是一个建立在“防恶”制度上的国家,是一个真正法治的国家。它的宪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目的在“防恶”。所以,“恶”不可能占优势。只要好人占优势(prevail),不管丑恶的人有多少,它仍然是一个好国家。而美国正是这样一个国家。
为了了解美国,我们必须首先了解美国人。我最近在美国旧书摊上买到一本非常浅显的中学生读物《美国的人民:来自世界各地》(People of America:They Came from Many Lands),正好说明了刘亚洲将军所说的美国“是由千千万万不爱自己祖国的人组成的国家”。
那么,他们为什么又偏偏爱美国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美国人很“美国”。“美国”已成了一个形容词。英国人称富兰克林为“最美国的美国人”。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介绍108位典型的美国人,使大家知道美国之所以能成为美国。
它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犯了错误能很快改正;它大气宽容;它拥有精神和道德的伟大力量。
《美国的108(修订版)》中的108位典型的美国人,让你了解美国何以能够成为美国。内容包括约翰·亚当斯、约翰·昆西·亚当斯、艾比盖尔·亚当斯、詹姆斯·麦迪逊、尤利西斯·格兰特、赫尔伯特·胡佛……
《美国的108(修订版)》由曹德谦编著。
曹德谦先生是我十分敬重的学问家、多产的历史演义作家、美国历史学家。他擅长运用通史演义体裁,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阐述中外历史演义,做到雅俗共赏、博约兼顾、文史兼备、夹叙夹议、发人深省,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美国的108(修订版)》中的108位典型的美国人,让你了解美国何以能够成为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