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识人用人带队伍(九种个性与团队建设)/盛世新管理书架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贾悦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第一部关于九种个性与团队建设的理论性专著:科学地阐释了九种个性学说与团队建设理论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第一部关于九种个性与团队建设的实用性专著:清晰地讲解了不同个性在团队建设不同方面的具体应用。

第一部实现九种个性与团队管理科学对接的通俗性专著: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管理者的不同需求。

第一部实现九种个性与团队发展理性匹配的适用性专著:有助于团队中的不同个体融于团队。

《识人用人带队伍(九种个性与团队建设)》由贾悦所著,本书帮助优秀管理者打造一支卓越团队!

内容推荐

《识人用人带队伍(九种个性与团队建设)》由贾悦所著,《识人用人带队伍(九种个性与团队建设)》结合九种个性和团队建设的具体案例和相关理论,通过对不同个性的员工加以深层次分析,对团队建设中涉及的团队角色、团队类型、团队管理、团队配置及团队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工作方法等要素进行了全面阐述。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运用九种个性进行团队建设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概括总结出了既便于理解领会,又简便可行的实用方法,为各级管理者优化团队建设与提升团队管理水平开启了一扇拥抱阳光的希望之窗。

目录

第一篇 识人篇——如何识别人的九种个性

002 第1章 认识最通俗的九种个性

002 1.1 关于九种个性的相关知识

005 1.2 九种个性基础

009 第2章 如何判断自己的个性类型

009 2.1 判断九种个性第一步,感性判断

027 2.2 判断九种个性第二步,理性判断

044 2.3 判断九种个性第三步,求和计算

047 2.4 判断九种个性第四步,关键点区分

056 2.5 判断九种个性第五步,整合与疏离区分

067 第3章 九种个性识别

067 3.1 通过面孔识别九种个性类型

073 3.2 通过外部特征识别九种个性类型

076 3.3 通过侧翼识别九种个性类型

086 3.4 通过发展层级识别九种个性类型

第二篇 用人篇——如何依照成员不同的个性搭配最佳团队

098 第4章 何谓团队?

098 4.1 团队的构成

104 4.2 团队的类型

108 4.3 团队的发展阶段

114 4.4 团队的角色分类

119 第5章 如何依照员工个性来组建团队

119 5.1 组建团队的策略

122 5.2 组建团队的常规程序

129 5.3 个性的不同分类

141 第6章 如何运用成员个性与角色搭配最佳团队

141 6.1 如何判断团队中的角色

153 6.2 团队成员的个性组合

156 6.3 团队的成员个性与角色组合搭配

第三篇 管人篇——如何带出高执行力、高凝集力的团队

166 第7章 打造最佳团队的三种力量

167 7.1 最具领导力的个性类型

178 7.2 最具创新力的个性类型

188 7.3 最具执行力的个性类型

200 第8章 团队不同发展阶段如何带团队

201 8.1 组建期阶段的个性与角色组合

202 8.2 激荡期阶段的个性与角色组合

204 8.3 规范期阶段的个性与角色组合

205 8.4 执行期阶段的个性与角色组合

208 第9章 如何带领三种类型的团队

209 9.1 猎豹型团队的个性与角色搭配

216 9.2 羚羊型团队的个性与角色搭配

219 9.3 斑马型团队的个性与角色搭配

226 后记

228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3.个性与本体的关系

当我们失去了真正的归宿时,当我们远离本体时,就像一个没有目标的流浪汉,流落在街头,这边走走,那边晃晃,即使落了脚,却又得流浪他方。在我们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之前,不论外面的环境多么美好,自己还是会觉得不舒服,如同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只有当我们真正地回到自己的家时,才能感到轻松自在。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真正平静的地方,这是世间的本然。我们每个人都被个性给绑架了,个性让我们远离了本体,让我们失去了简单快乐的能力。让我们以关照自己的内心代替向外的追求吧!平静的本体是在你心中找到的。

4.认识九种个性

九种个性是来自久远古老的智能,相传起源于阿拉伯地区,也有说是来自阿富汗,但最早源于何时何地,由谁发起,则已无从考察。或许它是由不同的零碎理论点点滴滴建立起来的。有学者指出九种个性最原始的雏形源于古代苏默族的一位英雄(公元前2500年),名叫吉列马殊(Gilgamash),他为了寻求永恒之道的奥秘而漂泊天涯,终于从一位米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智慧之士那里,得到自我不断更新的宇宙奥秘。然后传至巴比伦文化之中,直至2500年前,由拜火教先知琐罗斯德(Zoroaster)、古代希腊哲学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及其他巴比伦哲士发扬光大。

到了公元3~4世纪,基督教神秘主义的沙漠之父,曾运用类似九种个性的特质来刻画人性,倡导离恶归正的概念。进入7世纪,九种个性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由阿拉伯半岛传至亚洲腹地,公元8世纪时再延伸至印度半岛。在这个时期,九种个性渐渐广为伊斯兰教徒所接纳。

14世纪后,伊斯兰教神秘主义者苏非(Sufism)派教徒广泛运用九种个性培训领袖,甚至把九种个性用于天体的运行及人类意识的发展过程,大大提高了九种个性的实用性和理论性。对苏非派来说,九种个性是不外传的,他们以口耳相传的方式,由教派中的灵性导师一代一代传授给两位优秀弟子。但实际上只准许其中一人传给下一代,另一个人只是作为指导者意外身亡时的备用人选而已。他们用以帮助弟子们更彻底了解及转化自己,以学习排除心中的障碍,自然接受天地间的真理为生活的中心。

1920年,一位前往印度伊斯兰教世界的行脚,名叫盖洛基·艾凡诺维加·古鲁奇夫(Gurdieiff,1877.1949年),把九种个性传入西方。他在旅行中接触了苏非派的九种个性,此后他花费了很大的工夫进行九种个性的研究,想将这个理论带回祖国,但此时他的故乡正经历俄国革命的战争洗礼,于是只好改道前往法国,在巴黎设立中心,全职教导他的弟子成长。

1950年,玻利维亚精神病学家奥斯卡·依察诺(Oscar Ichazo)将九种个性带到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和智利,后来他的弟子克劳黛·那瑞周(ClaudioNaranio)把九种个性加以补充,带到美国加利弗尼亚州,并开始传授九种个性。

进,3,20世纪80年代末期,海伦·帕默(Helen Palmer)开始在加州名校斯坦福大学教授九种个性,并多次举办讲座,慢慢地九种个性便开始成为更多人认识的学说。另外,曾是耶稣会教士的神学生唐·伊索(Don Riso)也不断研习及出版有关九种个性的书籍,令九种个性更受到学术界的支持。

1991年,斯坦福大学召开国际研究会,聚集全世界大约4000位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进行九种个性的交流及检证活动,1996年在芝加哥罗尤拉大学,1997年在华盛顿的团森大学,也分别聚集800多位九种个性的指导者,他们提出各种数据,使九种个性形成更可信的理论。

1.2九种个性基础

1.什么是个性

(1)个性的定义

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个性概念是我国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理学家、教育家潘菽教授对个性下的定义,即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个性的组成

1个性=遗传+原生家庭+社会环境

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介绍,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个性(总体上)的影响占50%,家庭环境影响占30%,社会环境影响占20%。

为了说清楚问题:我们把个性分成两部分,即核心个性和社会个性。

核心个性=遗传基础+原生家庭 (核心个性是稳定不变的)

社会个性=核心个性+社会环境 (社会个性是发展变化的)

(3)核心个性的形成

个体屈从于自己的基本恐惧,基本欲望就会出现,这个时候自我及防御机制开始发展起来,以回应因屈从于基本恐惧而带来的焦虑,于是这时个体又屈从于继发性恐惧和欲望,个体自我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由此产生了某种典型个性。

基本恐惧:基本恐惧是极为有力、极为牢固的,我们绝大部分的行为都与之有关。每一种个性类型都有特殊的“基本恐惧”。

基本欲望:基本欲望是各个类型的核心动机,它是各个类型尝试处理其基本恐惧的方式。基本欲望体现了人类的基本需要。

继发恐惧:一旦各个类型已经认同了某种自我形象,就会出现另外一种恐瞑。

继发欲望:屈从于继发恐惧而采取的补偿行为。

(4)核心个性是稳定不变的

心理学认为,个性是心理活动的体现,而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人的意识、情绪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元、灰质、树突、轴突、神经递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我们人生的最初几年(包括胚胎时期),脑部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所有脑细胞正确地连结起来。不只是建立细胞间的连结,还要把某些连结切断—_3岁小孩脑细胞之间的连结是成年人的两倍——这些连结是乱七八糟的——为了妥善运作,脑部必须决定哪些连结要保留,哪些要断裂。

在有限的大脑发育关键期问,脑部必须检查成千上万兆的连结,因此不得不采取“残忍”而有效的原则:用不着的就自动断裂。

那么脑部如何判断哪些连结用得着,哪些用不着呢?通过观察,科学家总结出了大脑的判断规律:通过不断探测哪些区域经常受到刺激,而哪些区域极少受到刺激来决定是否断裂这些区域的连结。也就是说很少受到刺激的部分将自动断裂。

发生在1970年洛杉矶郊区女孩吉妮身上的悲剧(吉妮被其精神极不稳定的父亲绑在一个小房间的椅子上长达12年半,因为父母几乎没有跟她说过话,她脑部负责语言的部分几乎没有受到过刺激,导致终身受损。吉妮被解救出来后通过多年语言训练,至今仍未学会说话,只能“像动物一样呜咽”),证实了大脑神经科学家对人类大脑初期发育的理解:过了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人的大脑结构基本定型,之后的环境变化及训练很难改变大脑的构造,也很难改变基于大脑结构功能区的特征。

同样,我们正常人在大脑发育关键时期接受到的刺激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刺激范围和种类是基本接近的),刺激的程度和强度也有一定差异。这些微小的差异对大脑发育的连结断裂以及结合时期的影响在于改变了功能神经元连结的强度。这些功能神经元连结强度对我们将来获取信息、思维、决策方式都将产生一生的影响。

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核心个性一旦形成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社会个性的形成

社会个性也可称为“面具”。社会个性是发展变化的,社会个性是核心个性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而进行调整所采取的措施。我们主要通过社会个性的发展,弥补核心个性的缺点,以实现个性上的扬长避短。

P4-6

序言

团队角色理论新解

贾悦是我的学生,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即表现出极强的创新性,新论迭出。贾悦在本质上不是一个企业家,而是一个书生、一个学者、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始终不忘记做学问,本书即将出版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将发表过的一篇关于团队角色理论新解的文章作为代序。

一、团队角色理论的特点

首先,团队成员间的差异性。在现代管理工作中,大多组织根据工作任务或性质划分为不同部门,而部门就是一个工作团队,为了让团队有效运转,团队成员的个性、技能必须形成互补,这种互补的存在不仅对团队的整体绩效产生影响,而且也是团队创新和智慧的源泉。

成功的团队领导者很容易观察到团队成员的个性与技能差异,有时这种差异不是很明显,团队权威领导必须有意识地通过布置不同的任务来强化差异,因为相近个性与技能的员工会因为角色定位相同而发生冲突。所以,在构建一个团队时,组织应该通过性格测试问卷等方式来了解员工的个性,并且考察员工技能,这样才能避免角色冲突。作为一名团队成员,他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与定位角色,因为差异性角色不仅可以避免角色冲突,影响成员间人际关系,而且还可以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角色认可。

其次,团队的合作性。团队的目标是实现团队利益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成员的技能和个性互补远远不够,团队成员的价值观、世界观对团队文化认同度的一致程度、团队成员个别目标的一致程度有一定影响,管理人员对团队成员的合作培训、角色认可激励、物质奖励等是团队合作的基本条件。

二、团队角色理论对员工的启示

员工角色定位。角色理论首先强调的是角色互补。对员工来说,差异化角色定位尤其重要,首先,差异化角色定位可避免角色冲突,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很容易得到团队成员的认可,否则,重叠的角色定位会造成责权模糊,甚至影响人际关系,导致团队效率低下;其次,差异化角色定位可巩固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深化自己技能的积累,否则,团队成员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不知自己应该为团队带来什么,怎样为团队目标贡献自己力量。同时,差异化角色使领导容易辨认出自己的价值,为领导的激励和布置任务提供决策基础。最后,差异化角色定位有利于团队文化的形成,团队成员一旦形成自己稳固的角色,有利于形成系统思考模式,最终为建立团队文化奠定基础。但是,并非每位员工能随心所欲地定位角色。员工必须观察团队其他成员的个性、气质和价值观念适合哪种角色,并且他们扮演角色的意愿,避免冲突,这是每位员工定位角色的第一步,所以,一个团队所有成员角色定位实际上是一个相互了解与磨合的过程,是一种心理默契,其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是相互充分了解。

团队成员传递角色信息。团队成员定位好自己角色后,还得向团队领导与成员传递角色定位信息,传递信息的目的有两个,首先是向团队成员宣告自己在团队中不可取代的位置,不要形成角色重叠或角色繁冗:其次是向团队领导传达自己角色意图,方便领导进行角色管理,对不同角色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如指派与角色相符的任务、对工作的认可等激励方式。员工传递角色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依靠语言、行为以及意向等,如想充当主导者的角色,他们会在团队中表现出责任感、信任感,表现出较强的主见、感召力,这时如果团队成员对他认同,会自觉地听从其主导,这时,团队主导者角色就产生了。但是,常常会出现角色定位偏差,团队成员认为某成员角色定位与其能力和个性不符,或者存在更好人选时,团队成员对其角色信息熟视无睹,或者公开提出反对意见,此时,为了组建高效团队,必须考虑重新定位角色。

员工角色定位需要考虑其个性特点,九种个性与团队建设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这本书有以下八个特点:

第一,提出核心个性与社会个性概念,有效解决了九种个性分辨不清楚的问题。核心个性是稳定不变的,核心个性是九种个性研究的主题,目的是为了了解核心个性的优劣势,从而实现扬长避短。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具有核心个性的特质以外,还会具有其他八个型号的特质。其他八个型号的特质被称为社会个性,社会个性是变化的,我们通过整合社会个性的优秀特质来弥补核心个性的缺陷。

第二,编制出一套适合中国人的九种个性测评问卷,并且首次在测评问卷中加入了社会掩饰性维度,这是一个效度量表,高分说明受试者过分地掩饰,这样将影响到该份答卷的“真实”性。如果这项的得分很高,这个测评无效。为九种个性科学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第三,提出九种个性判断五步法,即第一步感性判断、第二步科学测评、第三步计算公式、第四步关键区别点、第五步顺逆境。有效地解决了九种个性自我判断问题。

第四,提出九种个性判断科学计算公式,xPY综合值=(X值+x整合值+x疏离值)+(Y值+Y整合值+Y疏离值)其中x代表核心个性、Y代表侧翼。使的九种个性更加标准化。

第五,总结出符合中国人的个性特征词。通过12000份问卷,为每个型号总结出来10组性格特质描述词语。使的九种个性本土化向前推进了一步。

第六,提出用面孔分析技术来识别九种个性类型。

第七,提出九种个性自我提升的策略。均衡侧翼,向整合迈进。均衡侧翼为整合做好准备,提升型号是整合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第八,提出团队成员个性最佳组方案,为团队组建提供了依据。

经过十分慎重的考虑,向读者推荐此书。

施大德教授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后记

《识人·用人·带队伍:九种个性与团队建设》是继《九种个性与高效沟通》与《人人都要懂的九种个性:九型人格通俗版解读》之后的一本应用类专著。九种个性作为人们认识自己、识别他人的工具,其有效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如何将九种个性的工具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加直观、更加有效和更加具体的帮助,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优秀管理者的共同特点: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个性与角色匹配)。对基层管理者而言,如何带好队伍,怎样使每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能力,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最基本问题。究其实质而言,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个性与角色的关系,也就是个性与角色的匹配。了解个性、认识个性也就是怎样识别人,而九种个性便是我们有效识人、用人的工具。将团队角色与员工的个性进行科学地搭配组合,有助于管理者带出一支高绩效、高执行力的队伍。组建一支高效、优秀的团队,就必须在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使团队每一个成员的个性优势得到发挥,个性劣势得到规避,才能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

在现代管理中,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重视,诸多学者、管理者对团队建设的研究深入而广泛,并取得了诸多的成果。然而无论从什么角度着手的团队建设,最初的切入点和最终的落脚点都必须要着眼的核心是人,忽略了人的因素也就无从谈起团队建设了。涉及人的因素,自然涉及人的许多因子,如思想品德、学识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也正是各种因子的作用与影响,才使得组织目的得以实现。而在各种因子中,我们不难发现,人的日常行为往往无法回避和掩饰的就是不同的个性。换而言之,人的个性是驱使和影响每个个体行为的关键因子之一。许多管理者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精力、物力、财力,却时常感觉效果不够明显或者状态不够理想。此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最不可忽略了的一点,便是需要立足于人的角度、立足于人的不同个性的角度。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日常咨询管理与培训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九种个性引入到团队建设之中,使得团队建设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使得九种个性的应用性得到了扩展。这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有赖于九种个性的工具性魅力;另一方面得益于诸多学者与管理者对团队建设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

如果说本书的出版发行,是我们在九种个性学习研究上的进一步丰富,那就更需要感谢那些在团队建设方面进行深入与广泛研究的学者和管理者。就管理而言,团队建设是核心话题,希望本书能为管理者在团队建设方面提供一个新角度,开启一个新视野。

“要想走得快就自己走,要想走得远就大家一起走。”——与大家共勉。

作者贾悦

2013年8月于北京牡丹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