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社交达人修炼手册--完全图解社交心理学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张鹤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社交达人修炼手册--完全图解社交心理学》由张鹤编著,本书结合心理学,从人际认知、人际印象、人际魅力、人际冲突和人际沟通等方面出发,详尽地解读了各种人际交往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让读者在人际交往中,透过表象行为读懂对方的内心。

作者把心理学专业知识以通俗的语言讲解出来,有效地降低了阅读难度。本书图文并茂,增加了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交际的终极技能,快速成为社交达人。

内容推荐

《社交达人修炼手册--完全图解社交心理学》由张鹤编著,结合心理学,从人际认知、人际印象、人际魅力、人际冲突和人际沟通等多个方面出发,详尽解读了各种人际交往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帮助读者在人际交往中,透过表象行为读懂对方的内心。

《社交达人修炼手册--完全图解社交心理学》以通俗的语言讲解了心理学专业知识,有效地降低了阅读难度。同时,《社交达人修炼手册——完全图解社交心理学》图文并茂,增加了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交际的终极技能,快速成为交际达人。

本书适合所有职场人士及其他对人际交往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

目录

第1章 人际交往中必知的四个心理学效应 1

 首因效应——你不得不注意的第一印象 2

巧妙运用首因效应去打动他人 3

 近因效应——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 8

 晕轮效应——交往中的“爱屋及乌” 11

克服晕轮效应的弊端 13

 投射效应——指望别人和自己一样 14

第2章 五个心理定律帮你改善人际关系 19

 双赢定律——人人都想结交有益于自己的人 20

双赢就是各取所得 20

 马斯洛定律——充分尊重对方 21

 沉默定律——与人交往需要沉默和忍耐 23

沉默是一种技巧 24

言多必失是社交黄金法则 26

 让步定律——智慧的社交策略 27

让步要让在明处 28

微小让步策略 29

 危险定律——危险也可来自于你身边的朋友 31

交友的原则 31

第3章 习惯动作中的玄机 39

 小动作会毁了你的形象 40

 习惯透露出你的性格 42

 根据小动作识别谎言 45

 打电话的动作透露心理秘密 47

 从握手动作获得控制权的秘密 51

第4章 掌握身体的奥秘 5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56

 手是人内心震颤的传感器 59

 嘴巴能灵活地表达心理变化 62

 声音里听出对方的心音 65

 腿和脚是最诚实的身体部位 68

第5章 从言谈中破译对方的心理密码 71

 不同性情,不同言谈方式 72

 闲聊可破译心理密码 76

 “你喜欢狗吗” 79

 话语方式隐藏的内心密码 81

“幽默”泄露性格密码 81

恭敬语泄露内心密码 83

 口头禅隐藏的秘密 84

第6章 掌握说话的技巧 89

 皆大欢喜的说话技巧 90

 避免负面效应的说话技巧 91

 打破谈话僵局的说话技巧 93

 让对方开口说话的技巧 96

第7章 识破谎言的心理策略 99

 洞察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 100

 矛盾的言行——通过身体语言识别谎言 102

 交谈的线索 106

 说话的线索 108

 口误是揭示谎言最直接的方式 111

 常说“老实说”的人并不一定老实 113

 善意提醒背后隐藏的谎言 115

 编故事判断谎言 116

第8章 首次见面,成功交际 119

 首次见面,消除自己紧张的心理策略 120

注视对方,形成对等 120

与内心进行积极地对话 120

换位思考 121

 给对方留下美好印象的心理策略 124

着装得体 124

控制不良情绪,用积极情绪感染对方 125

阳光般的微笑 126

 使对方敞开心扉的心理策略 128

认同对方,引起共鸣 128

寒暄得当,话题不断 129

 首次见面,如何让人喜欢 131

真心喜欢对方 132

恰当地赞美对方 133

 首次见面的社交礼仪 135

文雅而得体的握手 135

名片礼仪,形象学问 137

站坐行走,风度翩翩 139

 首因效应,正确对待 142

 控制节奏,成功交际 143

第9章 运用心理战术说服他人 145

 说服的两大战术——疲惫战术和接种战术 146

疲惫战术 146

接种战术 148

 增强说服力的两大原则 150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150

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153

 消除对方戒备心理 155

用友好的态度和语调讲话 155

缩小物理距离,拉近心理距离 156

 隐秘说服术 158

亮出高尚的动机 158

制造出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持相同意见的环境 160

 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说服术 160

让上司同意你观点的说服术 161

让下属服从你命令的说服术 163

让朋友接受你意见的说服术 165

第10章 运用心理策略,有效化解冲突与矛盾 167

 海格力斯效应——怨恨像气球 168

 奇妙的“南风效应”,低调处理矛盾 169

忍让是明智与成熟的表现 170

遇事肯退一步,才能更好地进一步 171

示弱是讲策略的表现 172

 向矛盾对方道歉的技巧 174

 施恩给那些与你产生矛盾的人 176

 软硬兼施化解矛盾 179

 有效反驳、制胜对方 181

第11章 与领导交往必知的心理策略 183

 诚恳地接受批评 184

 公众场合不让领导难堪 186

 不要居功自傲 187

 不要擅自替领导做主 188

 代领导受过 190

 不可独享荣誉 193

第12章 与同事交往必知的心理策略 195

 合理对待竞争 196

 积极对待同事之间的矛盾 197

 嫉妒心理适可而止 197

 量力帮助同事 199

 重视同事之间的应酬 200

 智慧应对同事的“黑状” 201

 攻破谣言的技巧 204

试读章节

普希金年轻的时候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女”的娜塔丽娅。在普希金看来,娜塔丽娅是完美无缺的,她的一切都如同她美丽的外表一样,令普希金神魂颠倒。为此,普希金疯狂地追求娜塔丽娅,并最终使娜塔丽娅成为了他的妻子。

但普希金在婚后发现,娜塔丽娅并不是他理想中的妻子:她傲慢懒惰,挥霍无度。普希金是诗人,当他将为娜塔丽娅创作的诗歌读给她听时,她不但不听,反而将普希金的诗稿撕掉。她只要求普希金陪她通宵达旦地去跳舞、出席各种豪华宴会,普希金因此没有时间进行文学创作,而且债台高筑。

最后,由于娜塔丽娅的风流,普希金不得不与情敌决斗,以致丢掉了生命,一代文学巨匠就此陨落。

普希金是深陷晕轮效应的典型,在他当初看来,娜塔丽娅的一切都同她美丽的外表一样。但婚后普希金发现娜塔丽娅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完美,她不但阻碍了他的文学创作,还给他带来了不幸的结局。

晕轮效应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效应。它会使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不能凭借理性的分析与全面的认知去评价对方。这样建立起来的交往关系会非常不牢固。

虽然不能以貌取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想要做到非常不容易。大多数人在对人的判断上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受其外貌影响。对一个不熟悉的人做一个评价时,这种效应表现的尤其明显。克服晕轮效应的弊端

晕轮效应只是抓住了一个事物或一个人的个别特征,从而对事物或人的全部特征下结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受晕轮效应的影响。

那么,我们如何克服晕轮效应的弊端呢?

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

由于第一印象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但第一次见面给我们判断的识别度不高,往往都是比较外在的。而这些外在的很可能大多都是虚假的。所以如果对方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好的,但他实际并非如此,那我们在以后的相处中就容易对其产生晕轮效应,看不清其真正为人。因此,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做好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思想准备非常重要。

避免以貌取人

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总会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即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认为那些长的端正的就是好人,而那些相貌凶恶的就是坏人。

以貌取人是人的天性,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分。因此,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我们只有不满足于表象,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才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

避免循环证实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有所偏见时,在以后的相处中他会证实自己是正确的。例如,你认为一个人不好,时间一久,他做任何事你都会觉得这人是有目的的。而当此人在体会到你的情绪后,也会认为你不好。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

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走进晕轮效应的迷宫。

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影响,并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人对他人的判断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们在评价别人时也常常是评价自己。如果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注意,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对别人产生偏见。

投射效应——指望别人和自己一样

投射效应是一种以己度人的表现,成语中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即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它是一种将自己的认知特点强加于他人身上的一种消极的心理效应,在理性认知上存在着很多缺陷。

投射效应常常出现在亲子教育中,父母对某些事物心生恐惧,往往也要求子女禁止触碰该类事物;父母在某个领域卓越,往往也会要求子女在该领域表现卓越。

下面这个案例很好地诠释了父母的投射效应。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现在非常苦恼,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现在的生活。我竹父母都很优秀,他们在单位也都是业务骨干。现在,他们总是要求我做的像他们一样好。

爸爸非常爱书法,每个周末,他总把我关到书房里,让我一遍一遍练字,但我对书法并不感兴趣,静不下心去写字。而每当我放下笔,想出去玩的时候,爸爸总是大声地批评我。

我很爱踢足球,可妈妈却不让我踢,甚至看电视直播她都不同意。妈妈很爱拉小提琴,我对小提琴也很感兴趣,但是我无法容忍妈妈也像爸爸逼着我练书法一样,总将我的休息时间剥夺,让我练琴。而每当我拉不好的时候,妈妈就会非常生气,甚至不让我去吃饭。我非常反感。

我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可爸爸妈妈总让我考第一名。每次当我没考到他们希望的成绩时,他们都会打我。

有的时候,我真想大哭一场。我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可我确实不愿意他们永远像现在这样。

这个孩子明显地受到父母投射效应的折磨,造成的后果就是阻碍了父母子女正常交往关系的建立。

P12-15

序言

一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社会交往中必然要与他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用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在建立这些关系的过程中,人们借助思想、情感的交流以及行为互动来与他人发生联系。这些关系因对象不同,也会指向不同的发展方向。

良性的关系是吸引与合作的;但由于环境影响、性格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许多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免会陷于矛盾与痛苦之中。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由此带来的内心冲突,则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之中,甚至会出现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自己生活的幸福指数。

长期以来,心理学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实际上,心理学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是我们没有停下脚步来细细地思考那些心理现象。在社会交往中,懂得心理学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能够从一个人的小动作、表情观察到其心理,做到相机行事。只有懂得社交心理学才能更好地驾驭人际关系。

本书不仅能帮助你有效化解人际冲突与矛盾,成为社交达人,还会让你的心智更加健康。同时,本书也会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更加理性,用宽容、大度的心态对待亲人和朋友。

本书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主题,每一章都重点解决一个交际问题。如果你喜欢按部就班,从头读到尾,你可以制订一个阅读计划,每天按计划阅读;如果你喜欢快速阅读,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挑选其中几个专题来阅读。本书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你在学习人际心理学的过程中,可把本书作为即查即用的工具书,翻开本书,你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得到很多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他们分别是李金梅、张昔涛、张腊梅、吴玉昌、李维帮、周志强、逯菊英、何艳平、李秀梅、许才科、蔡瑞萍、李玉梅、胡志太、张福德、张玉英、扬丽平、张万菊、许开荣。在这里,作者谨向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