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学鄂军(湖北作家写作家1)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湖北日报社
出版社 中国和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文学鄂军(湖北作家写作家1)》编著者湖北日报社。

文学鄂军,湖北骄傲。上溯屈原行吟,“路漫漫其修远兮”;远追东坡诗赋,“把酒问青天”;近有一代伟人“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而现在在我们身边呢?他们是谁?写了何样作品?取得多大成就?付出怎样的努力?作出多少贡献?体现出什么精神?我们为什么不为他们高标旌帜、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呢?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进军中,他们,是领头雁,是带头人,是生力军,是建设者。党报,展示其风貌、风采、风格、风骨,就是传播时世之风。千万大众景仰之、尊崇之,后生学习之、效仿之,文学的湖北就更有力量,文化的、文明的荆楚就更有希望。

内容推荐

《文学鄂军(湖北作家写作家1)》编著者湖北日报社。

《文学鄂军(湖北作家写作家1)》内容提要:《湖北作家写作家》,计划写300多位当今的湖北作家。

2012年元旦,新改版后的湖北日报以新的气象示人,新开设的一批专栏闪亮登场。这其中,就有报纸编辑部与省作协联合主办并着力经营的《湖北作家写作家》。

至今,一年时间,累积的文章达150篇。全国有多少综合性报纸如此隆重、密集地为作家们连篇累牍?全国有多少作协如此热情、精心地为会员们扬名立万?挚爱与热情,雄心和气魄,可能,唯湖北是也!

目录

星汉灿烂

——开栏语

悄悄地亮一亮肝胆

——诗人熊召政

来来往往她的城

——池莉印象

行走在平原与森林

——陈应松的文学世界

觉醒之龙

——刘醒龙印象

简单快乐酿造深刻文字

——诗人学者於可训

写作 为了心灵得到安宁

——作家刘富道

俯拾即是

——车延高印象

欢天喜地的文学“义工”

——董宏猷散记

他有一双智慧的眼

——寓言作家黄瑞云

那番理解 那种体恤 那份关爱

——长者王先霈

新月与春水

——徐鲁印象

师爱如山

——记谢克强

朴拙中的灵光

——何存中印象

“最后的淑女”

——王芸印象

现代名士

——记刘不朽

通往百岁之路

——延安走来的老作家王淑耘

拜文学所赐

——田禾传奇

超然于浮躁与纷争之外

——淡定从容陈美兰

永远怀着一颗童心

——李建纲散记

叫名字最亲切

——李传锋印象

千里烟千里路

——作家千里烟

一缕阳光就是温暖

——陈旭红印象

纯洁的笑容是他的标签

——走近诗人张执浩

武汉文坛常青树

——全才管用和

始终保持着先锋品格

——吕志青印象

作家应该是知识分子

——记刘继明

栉风沐雨自风流

——映泉印象

这个人和这座城

——记方方

生活在寓言的世界里

——作家凡夫

梦萦故乡那条河

——杨郧生速写

写出一个美丽神奇的钟祥

——冯道信的乡土情结

低调吹箫 余音绕梁

——我结识的刘明恒

沙洲上的记忆

——见证李鲁平的文学路

用平常心态写作

——赵金禾印象

两条河流他写了一生

——我印象中的李华章

认真与率性

——通透的作家刘耀仑

甘愿当一个低产作家

——耕耘在散文领域的任蒙

向阳湖中一尾鱼

——执著的李城外

诗意地看待人生

——梁必文印象

用写作安顿情感与灵魂

——低调的胡燕怀

情感饱满而热烈

——作家编辑家刘益善

冷峭与忧伤

——林彦印象

等待时间

——曹军庆印象

百变精灵

——记王小木

敢自嘲者真名士

——智者符号

诗,在血液里奔腾

——老作家羊翚印象

唯有饮者留其名

——记王又平教授

清淡如菊 悄然行走

——王维洲散记

用露珠纺织桂冠

——阿毛印象记

盛开的紫百合

——畅销书作家刘敏

为中国神仙立传

——神话大师周濯街

夜半虚前席 论道唯有君

——记昌切

她偏爱穷乡僻壤

——记王建琳

一个诗人的江湖志

——哨兵印象记

写作绘画品“易难”

——我印象里的周翼南

坚守在槐荫树下

——文学追梦人刘碧峰

一生抱定一个信念

——执著的女作家柏东明

凿取清清水一池

——葛昌永印象

一个作家的“战争”

——徐世立印象

坚定而自信的写作

——马竹素描

思考永远大于写作

——先锋诗人韩少君

别样的人生和创作

——谜一样的普玄

用挑剔的眼光审视文本

——王石速写

评论家的成长之路

——记樊星

以诗言志

——阎志散记

“撞身取暖”

——余笑忠的变形记

快活而彪悍的人生

——胡世全印象

冒险的小说家

——林白散记

挥戈惩腐败 握笔著诗文

——记诗人吴琦

冇得话说

——诗人王新民印象

来往于僧俗之间的八半居士

——记李声高

在创作中置换自己的角色

——王月圣的休息创作论

潜心于书房 热心于公众

——文艺理论家江岳

我的黄金搭档

——周万年印象

全能型的文化人

——俞汝捷印象

写作是愉快的享受

——李叔德印象

汉江上长成

——记鹏喜

飞翔在鄂东天空的布谷鸟

——熊明修和他的诗

快乐歌者

——甘茂华速写

令人沉醉的歌唱

——鲁西西印象

言情女王

——匪我思存印象

左手写新闻右手写小说

——易飞印象

警察本色是诗人

——赵志飞散记

一个时代的农村记忆

——记我心中的老师吉学沛

老而弥勤

——传记作家叶贤恩

从匿名的群体中脱颖而出

——小引的散拍

快意恩仇 剑胆琴心

——爱写小人物的黄发清

永远守候着文学这片疆土

——梦里花开乔星明

带着信仰 盯着前方

——诗人曹树莹

坚持用钢笔写作

——记陈敬黎

湖北的柯南道尔

——快手彭祖贻

随和与执拗

——汪洪印象

人生何欢,唯有写作·

——张永久印象

“全才作家”

——柯于明散记

儒雅当推黄大荣

——记黄大荣

故事篓子与短篇小说高手

——教授作家晓苏

真诚而热情的大好人

——何锡章散记

要写就写出一部好书

——蒋天径的角色意识

蓝天般纯净 大地般隐忍

——剑男诗歌的秘密

人间冷暖与时代沧桑

——小说家叶明山

尽善与尽美

——批评家夏元明印象

满腔热情写先进典型

——从记者到报告文学作家的寒青

文坛奇人

——周古平和他的九头鸟之梦

“向我的身体道歉”

——我读李以亮

心里始终冰清玉洁

——小记作家全雪莲

豪爽诗人

——熊明泽印象

笑对人生 乐观处世

——文疯陈哈林

斯文低调

——记田苹

文学铁人

——记李德复

翻底牌的高手

——韩永明速写

写诗又编诗

——记沉河

真情实感写人生

——作家滕家龙

“每一个梦都是一个独创”

——席星荃印象

一个尽心尽力的文学义工

——诗人谷未黄印象

地摊上写先锋作品

——记袁小平

勤奋而快活的“独行侠”

——古远清先生印象

玩影视玩出了名堂

——记张道清

文学幕后亦精彩

——记陈贤仲老先生

A面与B面

——张泽勇散记

诗是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

——记老师杨弃

小地方与大作家

——郑能新印象

故乡的河流在他血脉中流淌

——田天印象

活力自在他那一方

——漫说刘川鄂

文学成全了他

——周元镐散记

有意味的男低音

——胡发云速写

激情老树

——记张永健老师

歌唱爱的诗人

——记华姿

性情·灵气·文心

——女作家邹君君印象

恋歌声声唱巴土

——老乡周立荣

来自清江的风

——土家诗人杨秀武

“野性柔情”

——赵小赵速写

才情诗人

——我眼中的鲍勋

后半夜的说书者

——记李修文

剑气萧萧天地间

——李培刚印象

苦树结甜果

——散文家谢伦速写

拿手的活儿是做学问

——作家罗维扬印象

为清江立传的作家

——温新阶印象

感恩·虔诚·精致

——马世永的文学追求

乐当草根歌者

——多面手李元卿

率真求实的学界前辈

——易竹贤先生印象

一盏坚守文学的路灯

——老师杨杏

像山一样纯朴而执著

——记刘书平

“被作家”

——唐成散记

中午恕不陪客

——李国胜速写

“戏剧之花”坚守冷清

——沈虹光平淡中的美丽

他把文学闹得风生水响

——肖干才散记

诗写得比花还可爱

——邻居黄济华

他的才情都献给了故乡

——记周大望

他的汗水洒在别人的作品上

——站在作家背后的周百义

【附录一】专家点评

小栏目,大舞台

梁必文

以敬畏之心写同仁

刘富道

以湖北文学为骄傲

刘益善

作家写作家,叠加影响力

高晓晖

当代湖北文学的群星谱

樊星

文人雅聚,再续兰亭之美

喻发胜

搭建一座平台,成就多条通道

冯桂林

【附录二】读者来信

展作家风釆 树学习典范

【附录三】作者编者

文学鄂军的恢弘呈现

赵洪松

两个黄鹂鸣翠柳

刘蜀鄂

温热的触摸

易飞

试读章节

毫无疑问,刘富道是湖北新时期短篇小说创作第一人。当《眼镜》获全国第一届短篇小说奖时,他如一颗新星升起在湖北文坛,当《南湖月》再次摘得全国第三届短篇小说奖时,这颗新星已变作十五的月亮遍洒光辉了。那时他是一名军人,红帽徽红领章威武敦实的军人,参加省市文学界的一些聚会,我看他时总生敬仰之情。富道到北京参加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的学习,这是粉碎“四人帮”后的文讲所一期,同期学习的有蒋子龙、王安忆、张抗抗、叶文玲、竹林、王小鹰、韩石山等,都是后来驰骋文坛的人物。谁能说得清呢?刘富道如果不从部队转业,他定能从月亮变成太阳,现在说不定领个少将衔扛在肩上;他如果不分心,沿着《眼镜》《南湖月》和获全国五四青年文学奖的短篇小说《直线加方块的韵律》延伸下去,他与从那届文讲所走出来的同学是比肩的,称他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家也是无愧的。

富道后来就成了我的领导,20世纪80年代中,他到湖北省作协担任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省作协是个厅级单位,组织全省作协会员创作,发展湖北文学事业,办好文学杂志,还有机关里几十号人的管理、升迁及各种事情,是够他这个二把手忙乎的。他除了管行政这些事,还兼任文学院长、大型文学杂志《长江》的主编。他看了许多年轻业余作者的稿子,为他们写序写推介文章,在《长江》上推他们的作品。现在的侯晗、古清生等是得力于他的推举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富道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于组织和培养人的工作,他自己的创作自然就得放一放了。我说的他的分心,就是指的这些事。虽然在他担任作协领导期间也写过不少作品,也出版了几本书,写全国民警模范邓泽顺的《人生的课题》也获过全国报告文学奖,但我们没看到他新的《眼镜》《南湖月》这样叫响全国文坛的作品。富道为湖北文学的发展而牺牲了自己的创作,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富道并没有后悔,从他的许多随笔文章和与朋友们的交往聊天中,没有说过后悔。2000年4月,富道退休,离开他坐了15年的办公室。他是有好多写作计划的,现在无官一身轻了,他又可以收心回来一心一意写他想写的东西。退休的第二天,他背着挂包,乘公共汽车,到图书馆查资料,在故纸堆里钻研,在汉口大街小巷考察采访,每天早晚在电脑前敲字,只一年,他写出了32万字的《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文学的书,又是一本历史的书。他钩沉史实,考据史料,在历史与文学之间融会贯通,写出了他的发现与学识,为汉正街镌刻了一部历史碑铭。由于阅读者众,这本书又修订出了第二版。随后,富道还写了一些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同时也在埋头写他的另一本书《汉阳事件》。汉阳一中是武汉近郊汉阳县的中学,1957年6月12日至13日,因为初中三年级学生为提高升学率而自发地闹了一次学潮,被当做有组织有计划的反革命暴乱。这次事件震惊中外,当时有3人被判处死刑,有70多名师生蒙受不白之冤遭到惩处。这是一起惊天冤案,那时刘富道在汉阳一中上高中一年级。几十年来,刘富道心中埋藏的写出这一事件,为冤魂平反的愿望终于实现。他说:“这部书写了七年。为了让我的灵魂得到安宁。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中国作家,我没给这些名分蒙羞,我尽到了一份历史的责任。7年光阴,加上精力,加上泪水,加上其他付出,得到的总和是一个字:值。”

2011年春天,当我读到《汉阳事件》这部42万字的充满了荒谬,充满了血泪的真实记录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撼动了。感谢党为这一事件平反,感谢富道以7年时间艰辛地写出了这一事件的真相。富道,我为你退休之后写出的这两本大书而尊敬你,你的文学人生当无怨无悔。俯拾即是——车延高印象谢克强

人物名片车延高,1956年2月生,山东莱阳人,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现在武汉市工作,公务员。从1979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有杂文、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散见各类报纸杂志。2005年开始诗歌创作,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中国诗歌》《十月》等报刊发表诗歌500多首。著有诗集《向往温暖》等5部。

刚刚拍完照片,没等我收拾好照相机,就听有人喊我快走。于是,我们一行人从北峰的华山论剑处出发,沿着擦耳崖向前走去。

越过日月岩,仰望云天弧光之后,我们一行继续向西峰方向攀登。不一会儿,只见一座约七十度的山崖耸立眼前。走在前面的导游小姐小党指着壁立的山崖对我们说,这就是华山著名的苍龙,因山势像一条盘龙蜗居其间、腾云雾里,因此得名。你们都是诗人,据说唐代诗人韩愈攀登至此,望着断崖绝壁,吓得腿直发抖。他怕生出意外,便抽笔写了一封信,投掷崖下,以告世人。后来这里便是华山一景:韩退之投书处。

我听导游小姐绘声绘色地讲着,正想举相机拍一点什么,抬头一看,只见车延高掏出一张纸片,在上面匆匆记着什么,我便匆匆把他摄入镜头。

P13-P15

序言

事有机缘,一拍即合。

2011年12月23日,赶赴黄石的车上,我给省作协方方主席打个电话:邀请省作协,在湖北日报文化版上开个《湖北作家写作家》专栏,全面展示文学鄂军的盛大阵容。

她欣然应允。

与她在省政协常委会同会几年,深感她对湖北文化事业的热情、认真与执著。就在此前,为推出湖北农民作家的10部长篇小说,她用了多少心血?遴选10位农民,耗费3年多时间,部部作品,点点笔墨,都可谓让她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她说,“这比推出一部伟大作品更为重要”。

而当我主政湖北日报编务,我就决心继续为湖北的文化建设摇旗呐喊,添砖加瓦。此前主政楚天都市报,我们创办“楚天都市之夜”、组织“露天纳凉晚会”,一次次演出活动精彩纷呈,万人空巷;我们举办“楚天少儿诗词朗诵”脍炙人口,连年壮大;我们开展“楚天杯作文竞赛”也是年复一年……报纸是政治宣传工具,是新闻传播载体,是大众舆论渠道,更是文化建设园地。传播、积累、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先进时代文化,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文学鄂军,湖北骄傲。上溯屈原行吟,“路漫漫其修远兮”;远追东坡诗赋,“把酒问青天”;近有一代伟人“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而现在在我们身边呢?他们是谁?写了何样作品?取得多大成就?付出怎样的努力?作出多少贡献?体现出什么精神?我们为什么不为他们高标旌帜、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呢?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进军中,他们,是领头雁,是带头人,是生力军,是建设者。党报,展示其风貌、风采、风格、风骨,就是传播时世之风。千万大众景仰之、尊崇之,后生学习之、效仿之,文学的湖北就更有力量,文化的、文明的荆楚就更有希望。

2012年元旦,新改版后的湖北日报以新的气象示人,新开设的一批专栏闪亮登场。这其中,就有报纸编辑部与省作协联合主办并着力经营的《湖北作家写作家》。

至今,一年时间,累积的文章达150篇。全国有多少综合性报纸如此隆重、密集地为作家们连篇累牍?全国有多少作协如此热情、精心地为会员们扬名立万?挚爱与热情,雄心和气魄,可能,唯湖北是也!

《湖北作家写作家》,计划写300多位当今的湖北作家。

耿耿银河。一线串珠。方方主席在为专栏撰写的《星汉灿烂——开栏的话》文中说:“坦率地说,在做方案过程中,我们把作家名单一一列出时,大家都颇觉惊讶,原本我们的湖北作家竟是如此壮观的一支队伍。我们的作家们居然都写过这么多作品。”诚哉斯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一方水土,文脉九派,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矣。  当今湖北文坛,堪称彪炳辉煌,仅仅列举最近5年湖北文坛概况,即可支持这一结论。据去年年底举行的湖北省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称,省作协会员总数已有2502名,其中中国作协会员达246名。全省各团体会员和大型企业作协会员共5000余名。自2007年省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以来,全省作家共创作出版长篇小说300余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杂文等作品集或单部作品920余部,创作或改编影视作品240余部(集),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获得多个全国性重要文学奖项。

如此规模的作家队伍和丰硕的创作成果让人骄傲。一方面,给媒体尤其是本地媒体整合、开掘文学资源,推介作家、作品,提升自身文化内涵品质提供了一座“富矿”;另一方面,帮助省内外读者更多更好地了解湖北文学,读到好作品,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丰富文化生活,也是当下媒体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也许,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湖北作家写作家》专栏开办的意义。一是,这是湖北日报增强政治意识,努力贯彻党的十七大、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建设“文明湖北”所作出的努力;二是报纸增强读者意识,实行“开门办报”的一次探索与尝试,这一专栏真正让作家成为报道的主人(写作者)和主体(被报道者)了;三是报社和作协增强服务意识,服务全省文化工作者和文学创作,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学的需求的实际行动;四是起到了唤醒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从而努力践行之的作用。

说起来意义重大,可做起来,亦是任重道远。其间,媒体中、社会上也不断有人指出,“这不是新闻”,“他不是名家、大家”,似乎不足为道。

对此,我态度鲜明。我曾不止一次与同事们交流、讨论:在文化领域,我们固然要重新闻——新近发生的、为人不知未知而欲知的新鲜事,但更要重工程——树立文化建设的标志。只有这样,才能从零星琐碎中走出来,才能在社会上形成伟岸形象、浩荡气势,才能在人们心头打下深深的烙印。这就是影响力。再说,既是工程,就要既有名家、大家做栋梁、做骨干,也要有椽檩墙壁做支撑。如此,这工程才能圆满牢靠,巍然矗立。还说,有的作家就是普通工人、农民、老师、公务员,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他们对文字的喜好与辛勤,其反映出的远大志向、高尚情操、坚韧精神、奉献品德,包括他们已取得的不凡成就和正呈现的矢志求索,是不是都值得倡导和鼓吹呢?设身处地,我算是文化人吧?就的确从阅读《湖北作家写作家》中,汲取了许多于写作、做事、做人大有益处的正能量。何况,就是被有人看不大起的“未名”、“末名”作家,也是值得宣扬的啊!他们不为人知,不正是我们新闻报道的缺失吗?报道他们,不正是能满足人们了解他们的欲求吗?毋庸讳言,湖北多年来涌现的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风格和创作成绩,的确是不为广大读者所熟知。谈起中国现代文学只知道“鲁、郭、茅、巴、老、曹”,对湖北作家不了解,或对当下湖北文坛的认知也仅限于几位有全国声誉的著名作家,那岂不大大辜负了文学鄂军以聪明才智和毅力心血培育出的文苑胜景?我甚至以为,翁郁的苍松和挺立的白桦构成文学之林绚烂的风景,但有了沙漠中的几许绿茵、江汉畔的点点绿洲更能反映出文学生态的全面现实;在时代大潮的波峰浪谷间激越飞舟固然是一道可歌可泣的景观,而在平静的湖面上奋力不辍地一桨桨咬劲前行,其精神追求也值得讴歌与颂扬。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为书香荆楚、文明湖北计,我们继《湖北作家写作家》后,又相继推出《记者写记者》专栏,并即将推出《艺术家写艺术家》专栏。东风正好,繁花满园。我们有信心将这几个专栏办成湖北日报的品牌特色专栏,献给湖北文化的春天。

《湖北作家写作家》,缘起文化建设风云际会。惜缘,缘长在。

借本书出版机会,向为《湖北作家写作家》专栏贡献智慧和心力的作家们致以谢忱!

向关注、支持湖北文化建设的广大读者致以敬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3: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