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传甲为晚清著名学者,由况正兵、解旬灵编著的《林傅甲日记(上下)/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收集了现存林传甲的两种日记,即《筹笔轩读书日记》和《黑龙江教育日记》。前者为庚子(1900)入湖南学使幕时所作的读书日录,后者则是林氏在黑龙江从事教育事业的连续三年无日间断的记录。是研究晚清民国学术史、教育史的第一手资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林傅甲日记(上下)/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林传甲为晚清著名学者,由况正兵、解旬灵编著的《林傅甲日记(上下)/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收集了现存林传甲的两种日记,即《筹笔轩读书日记》和《黑龙江教育日记》。前者为庚子(1900)入湖南学使幕时所作的读书日录,后者则是林氏在黑龙江从事教育事业的连续三年无日间断的记录。是研究晚清民国学术史、教育史的第一手资料。 内容推荐 综观《林傅甲日记(上下)/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全文,内容丰富,识断独到,于经学、史学、文学、天文、地理、堪舆、算学、风俗、人情,诸多方面,多有发明,系林传甲每日读书所见、所得与所感,随手而记,不一而足。其自序所言“泛览之多、论断之严”,实为的评。该书虽为论学日记,然并非泛泛空谈,多结合时政而发论,如七月三十论英法入侵圆明园事、八月廿二考义和拳渊源等。加之精于地学,对边疆问题的关注具有战略眼光,对新旧学的分疏与探讨也具有参考价值,寄托了作者的当下精神。 《林傅甲日记(上下)/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由况正兵、解旬灵编著。 目录 整理前言 筹笔轩读书日记 筹笔轩读书日记序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闰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黑龙江教育日记 民国元年壬子(1912) 自叙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民国二年癸丑(1913) 自叙 元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民国三年甲寅(1914) 自叙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试读章节 汉人碑述先世官爵而不名。 《郑固碑》书父不书祖,《杨淮碑》书祖不书父。 三月十四日 州县之官,尊之则日邑侯,贱之则日县吏。 宋之程朱以为孔孟以下无儒者,明之七子以为李杜以下无诗人,本朝考订校勘家以为许郑以下无经学。夫河源,虽伏水,必有源;山脉,虽断山,必有脉。有孔姓者,自称为孔子后,余叩以孔子以下历世若干,竟不能举其名,赧然而退。彼儒者、诗人、经学,皆此类耳。 侯官林估吉人,楷写渔洋、午亭、尧峰三家诗文,刻于国初,最精好。 黄梨洲选《文海》四百八十二家,子百家无力付梓,约之为(旬灵按:“为”字据《勘误表》补)《明文授读》六十二卷,人犹以为多。岂知今日石印之法行,大题小题多至三万选、五万选哉? 《通志堂经解》,宋元名作萃焉;《学海堂经解》,乾嘉名作萃焉。《通志》偏于义理,《学海》偏于训诂,则风气使然。 三月十五日 李氏锐手钞《西镜录》,有鼎按数条。殆勿庵语,浅俚不足观,疑出伪注。 韩之文高于柳,杜之诗高于李。 整度起于九执、衍于回回,不知者多以为泰西所创。 林同孝诗及林尚仁《端隐吟草》二书,无卷数,亦不著时代,莫考也。俟访之吾宗之博闻者。 林云铭所选《古文析义》,于初学甚便,远出《观止》上,士林犹多訾议。林志仁《陔华斋古文选》数百卷,搜罗金石,足补史志之缺,而刊本□见。 《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引用嫫母传,今《列女传》本无之。 陈简庄《经籍跋文》,皆宋元本正经;《钱竹汀日记》,校勘古书甚多。 徐松谪新疆,著有《汉书西域传补注》;先文忠公戍伊犁,慨然有“俄人终为中国之患”论。地理之学,百闻不如一见也。 《乾道临安志》,吴兴周淙撰,简要有史法,不似近日邑志之滥。刊《式训堂丛书》,会稽章氏刻本,甚精。 《管子》《牧民》、《乘马》各篇,皆霸佐也。惟《弟子职》一篇,乃古人教家塾子弟之法。《汉书·艺文志》附石渠论《尔雅》后,足补《少仪》之缺,武进庄述祖有集解。 朱淑贞《断肠集》最凄婉,不忍卒读。 《尔雅·释虫》蜚□□注:“负盘臭虫也。”昔为奇物,今则太多。 《新唐书·艺文志》所录《文(五)[选]》,《五臣注》、李善《注》而外,有萧该《音》十卷,僧道淹《音义》十卷,公孙罗《注》六十卷、又《音义》十卷,曹宪《音义》、许淹《音》十卷,康国安注《驳文选异义》二十卷。李善别有《文选辨惑》十卷。今皆不传。 纪南渡二帝事者,辛弃疾《南渡录》四卷,通行本。近见《士礼居丛书》中,有《宣和遗事》一种,述南渡以前致败之由,历历可数。惜辞瞽史,远出《三国演义》下,其事亦似抄袭。 《易林·同人之骺》云:“宜昌娶妇,东家歌舞,长乐欢喜。”余聘祝氏于鄂州,得此后南游乎湘山。祝氏从亲之宜昌官,余赴宜昌完姻焉。斯亦奇。 P28-P29 序言 林传甲(1877—1922),号奎腾,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乡试第一。博览群书,尤长经史、地理、文学。曾任京师大学堂文学教授,主讲中国文学史,编纂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中国文学史。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奉调到黑龙江办学务始,至民国五年(1916)因病辞职、离开黑龙江去北京迄,前后凡十年时间。1917年发起编纂《大中华地理志》,出任总纂,编纂出版有浙江、江苏等十馀省地理志。编著有《黑龙江教科新图》、《黑龙江教育日记》、《龙城旧闻录》、《龙沙六种》、《黑龙江学校概况》、《筹笔轩读书日记》、《黑龙江肃慎山记》、《龙江进化录》、《龙江歌集》、《龙江演讲集》、《龙江史论》、《龙江诗选》、《龙江诗选篇目》、《龙江客谭》、《林下诗存》等,涉及教育、文学、史学诸类,较为广泛,体现出林氏博学精识的治学特色。 本书收录了目前可以见到的林传甲日记两种: 一、《筹笔轩读书日记》起自光绪廿六年庚子(1900)正月初一,迄于十二月三十日,该年八月闰,凡十三个月近四百日,无_日空过。其勤奋过人,于此可见一斑。此读书日记,系林传甲“当年客于吴勰丞侍郎湖南学使幕庭”,自觉“于旧学稍有管见”,自以为“庚子以后之发奋实始于此”,因此刊布,“以就正海内旧友”,并希冀“俾黑龙江诸生知余读书之法、泛览之多、论断之严,则温故可以知新矣”。 综观此日记全文,内容丰富,识断独到,于经学、史学、文学、天文、地理、堪舆、算学、风俗、人情,诸多方面,多有发明,系林传甲每日读书所见、所得与所感,随手而记,不一而足。其自序所言“泛览之多、论断之严”,实为的评。该书虽为论学日记,然并非泛泛空谈,多结合时政而发论,如七月三十论英法入侵圆明园事、八月廿二考义和拳渊源等。加之精于地学,对边疆问题的关注具有战略眼光,对新旧学的分疏与探讨也具有参考价值,寄托了作者的当下精神。 此次点校,所取底本为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四年(1905)三月出版的排印本。该本印刷精良,经由吴树梅、章棂二人校阅,内容亦较为可靠。惟其排印之间,或有拣字工人疏漏之处,致使衍、夺、讹、误之处亦不在少数,书后附录《勘误表》计有29条。此外,整理者校阅过程之中,偶有疑问之处,均加按语以说明。其中《勘误表》已经勘出者,会在按语中说明。 本日记由解旬灵整理。 二、《黑龙江教育日记》林氏于《筹笔轩读书日记》自序中言,主持江省教务十载,无一日无日记,但可惜的是,我们目前仅能看到三年的日记,起自宣统三年正月初一,讫于民国二年,历时三载,未尝间断,林氏在日记中多次倡导的“有恒”二字,于此可见一斑。 这部日记为工作日记性质,所载皆为与江省教务相关者,其中关涉民国初创、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推广之事颇详,学制改革、办学艰辛、人员升降、师资情况、生徒成长,无不涉及,真实记录了清末民初教育体制的发展与嬗变,是研究黑龙江乃至整个近代教育史、文化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本次整理,以商务印书馆刊本为底本,衍文、误字以( )括去,脱文、正字以[ ]补足或著明。 本日记由况正兵整理。 点校古籍,多是有过无功。加之整理者见识有限,舛误讹漏在所不免。若能起到提供攻错之的的作用,将林传甲及其学术思想研究推进一步,差可稍慰私心。惟祈广大方家,多多赐教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