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我跳了一百四十七个”
镜头回放
学校下通知,两周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你很兴奋,“妈妈,我又可以得第一名了。”你那么自信?“当然了,跳绳我是我们班第一,也是我们年级第一,这次我报的还是跳绳这个项目。”妈妈知道,你是一、二年级跳绳项目的二连冠。那你也得练练,说不定别人都在家练呢?“没问题,肯定拿第一。”你信心百倍。结果,两周后比赛战绩出来了,你是第六名。我问你跳了多少个,你说:“我跳已了一百四十七个。”那你一、二年级时跳了多少个?“一年级时一百六十五个,二年级时一百八十个。”
妈妈的话
亲爱的孩子,现在你想一想,自己都没跳过自己曾经的好成绩,这说明了什么呢?按理说越长大跳的个数应该越多,对不对?比赛之前妈妈让你练,你说没问题,你很自信。但是孩子,这仅仅需要自信吗?你以为一、二年级比赛时是什么结果,现在还会是那个结果吗?孩子,你想得太简单了。
一、二年级时你喜欢跳绳,跳绳是你课间十分钟的主要活动内容,放了学也跳,乐此不疲。可是现在你的兴趣转移到了跳皮筋,跳房子,玩别的一些花样游戏,几乎没有跳过绳。比赛之前妈妈让你跳,你不愿跳,逼着你跳,结果你跳了几下子一个劲地喊累,坚持不住就不跳了。其实看到你这个状态我就猜到了结果,成绩果然不出我所料。
这个学期你几乎没怎么跳过绳,可其他同学呢?平时妈妈就看到,你们年级好几个同学课间跳绳,说不定人家喜欢得也到了你一、二年级时那样的程度呢。或者人家就为了比赛拿第一名,平时特别加强练习的呢!所以你取得现在这个成绩是必然的。
可是你一肚子的不服气,还愤愤不平,说其实你的速度很快,就是后来f曼了,还跳坏了一两次,总数就少了。孩子,妈妈承认你跳的速度不慢,但为什么后来坚持不住了呢?不就一分钟吗,为什么只能全力以赴地快跳前三十秒,后三十秒坚持不下来呢?一分钟多快啊!你可以随意做个实验,看看一分钟有多快,为什么跳绳时就觉得一分钟那么漫长了呢?而且一分钟内还跳坏了一两次,这是不是足以说明你的耐力不够,熟练程度不够啊?由此,妈妈想到一个词——“用进废退”,因为不常练习,你跳绳的高水平开始变得平庸。
妈妈给你讲一个《伤仲永》的故事吧。古时候一个小孩叫仲永。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就这样,十二三岁后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他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他的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学习和体育训练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你知道乒坛女将邓亚萍的故事吧?当年她在体育队根本不突出,是她刻苦训练,吃了队友几倍的苦才脱颖而出,得了世界冠军的。
孩子,妈妈也不是非要你保持跳绳第一的好成绩,只是想让你知道:不能陶醉在自己胜利的光环里不思进取,“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想优秀,就要努力,而且是坚持不懈地努力。
P25-27
女儿乖巧懂事,心地善良,全面发展,是个好孩子。可是,可能我对她的期望太高了,望女成风的心太迫切了,渐渐地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责怪她、训斥她,冷静之后和她又是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在她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的“战争”升级。
那时因为中午放学后大部分学生不回家,学校规定班主任必须在校看班,其实相当于免费托管。一个中午我心血来潮,看班的空隙把与女儿长谈的一次内容写了下来,晚上读给女儿听,她好像有点儿感动。于是,一鼓作气,中午写,晚上写,甚至写到凌晨,一肚子话一股脑地竹筒倒豆子一样,而且写得情真意切,自己都被感动着。很快,一个月后完稿。这期间常常写一篇给女儿读一篇,或者让她看一篇,女儿指指点点,有时赞同,有时撇嘴,有时和我理论几句。尽管这样,似乎觉得女儿比以前更懂事了。是我的一篇篇小短文打动了她,她体会到了我的良苦用心,收到奇效了吗?有点点成就感,甚至飘飘然。
很快,冷静过后,好像少了点什么似的。灵机一动,工作了十多年,一届届学生总有这样那样的共性,和他们也常常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为什么不写下来呢?于是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整理出来下篇《老师的话》。这样上下篇合而为一,成了今天的《妈妈的话,老师的话:孩子受用一生的珍贵礼物》。
这本书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三年多的时间,曾经打算等到女儿名牌大学毕业、功成名就的时候出版。曾经我们一家人憧憬幻想着那个美好的时刻,记者采访,鲜花掌声,但是回到现实中来,难道非要考上名牌大学才是成功吗?怎么算功成名就?经过几番思想斗争,终于决定出版。
今天清样排出来了,闻着淡淡的书香,想想它的来之不易,在此,我要郑重地感谢两位恩人,是他们的鼎力相助、热情鼓励和支持,我才有勇气将它交给出版社,下决心让它面世。 第一位是李从雁老师。她是我的挚友,我们交往已有十九个年头,是久经考验的战友。可以说我的点点滴滴的成长,都离不开她的指导帮助,不管是我小小的得意还是失意,总是第一个向她诉说,她总是快乐着我的快乐,也耐心地为我指点迷津。这本书写作过程中和完稿后,是她第一个也是一直在赞不绝口,让我有信心整理出版它。
又是李老师帮助我,为我引荐了当年她的恩师——局教科所吴常强老师。
吴老师是早年的山师大高材生,学富五车,爱好古典文学,自己著书立说多部。
吴老师堪称我的恩师。见到他的时候,他二话没说,留下我的底稿,一个星期后便让我去取稿。吴老师每篇都给我过了一遍,连标点符号都用修改符号修改了。此外,稿子上还写着几小段话,那是些非常宝贵的建议。可见吴老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确实令人敬佩。
出版前,当我再一次翻阅吴老师批阅过的底稿时,心底涌动着一阵阵暖流。对李老师,对吴老师,我不胜感激!
我深知这本书水平有限,但却饱含着我对孩子们浓浓的深情。希望孩子们读后,能得到一点点启示,做得越来越好,也希望孩子们能拿起笔,给爸爸妈妈或者给老师写一封信,说说你们的心里话。
最后,衷心地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本书,也衷心地祝福大家越来越好。
妈妈想对你说
亲爱的孩子,都说父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教会你说话走路,教会你吃饭穿衣,关心你成长,引导你做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太多的冲突:妈妈不让你做这个,不让你做那个,你偏偏要去做;妈妈让你去做这个,让你去做那个,你偏偏又不去做。为什么让你去做,为什么不让你去做,有时你懂却又管不住自己,有时你不懂而又自以为懂。常常,妈妈会给你讲为什么让你做,为什么不让你做,有时三言两语言简意赅地讲,有时长篇大论引经据典地讲,有时循循善诱和风细雨地讲,有时怒气冲冲气势汹汹地讲。有时你温顺懂事得让人感动,有时你大喊大叫地抗议,有时你哭闹你委屈你不解,而更多时候你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妈妈苦口婆心,你点头称是,一转身忘得一干二净;妈妈生气冒火,你哭哭啼啼,一转身破涕为笑妈妈长妈妈短。
亲爱的孩子,妈妈知道你更喜欢那些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你的生活你的成长因为有了这些故事而更加精彩。这些故事,包括学校里学过的每一篇课文,都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智慧,要有爱心,要勤劳勇敢,要不屈不挠,要……但是孩子,故事和道理知道了,并不能轻而易举地转化为行动和习惯,它们之间总是有差距,甚至有一大截子差距。妈妈发自肺腑地想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你,我的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妈妈就是想让你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妈妈知道,你只是个孩子,不记仇不记恨,只知道玩。可是,妈妈更知道,亲爱的孩子,你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地告别自己的童年、少年。你是一只在草原上奔跑的小鹿,渴望自由,向往广阔,但草原上有晴空万里也会有暴风骤雨,草原上有一马平川也会有沟有河。
亲爱的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可能你的双耳充盈了妈妈太多的说教,可能妈妈的言传身教还不够好,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妈妈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爱你。
老师想对你说
亲爱的孩子,老师小的时候有一首歌非常流行,那就是《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历史,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但今天重读这首歌词,好像一点也不过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亲爱的孩子,我们可别“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过完了童年啊!所以,老师剖心剖肝地想让你们知道,童年,多么美好的时光,一定要珍惜。著名作家巴金老爷爷在八十七岁高龄时写的《给家乡孩子的信》,其中有这样两段话:
“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要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
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亲爱的孩子,老师知道你只是个孩子,喜欢玩,但是,知识、本领不是玩出来的,不是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吗?
亲爱的孩子,珍惜时间,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吧,别等到失去它的时候才懂得它的珍贵,譬如时间、友谊。每个人要珍惜的东西太多太多,要学习的也太多太多,除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我们生活在社会中,要学会和同学相处,学会面对委屈、困难,学会冷静、忍让,学会观察、思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亲爱的孩子,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不严,师之惰”。多少次老师苦口婆心,多少次老师大发雷霆,其实老师和你的爸爸妈妈爱你的心是一样的,希望你这也好那也好,一切都好,好了再好。所以,你进步,老师高兴;你落后或者犯了错误,老师着急上火。
亲爱的孩子,生活酸甜苦辣,像一杯茶,像一本书,今天让我们轻轻地端起这杯茶,轻轻地捧起这本书,让我们静静地坐在桌旁,静静地聊聊天,听听老师的心里话,走近,走进你我的心。
亲爱的孩子,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爱你们!
《妈妈的话老师的话:孩子受用一生的珍贵礼物》作者臧彩英老师既是—位称职的孩子妈妈,又是一位优秀的小学老师。这两种角色的完美结合,使她对孩子和小学生的教育有独到的理解。针对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遇到的种种困惑,臧老师以娓娓动听的语言将原本枯燥的“大道理”讲得孩子心悦诚服。孩子的健康成长既是家长的心愿,也是老师的追求。相信《妈妈的话老师的话:孩子受用一生的珍贵礼物》这本饱含母爱师恩的智慧小书,一定会成为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都说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会他说话走路,吃饭穿衣,关心他成长,引导他做人。但是生活中他们之间总是有太多的冲突:孩子要这样,妈妈不让,妈妈让孩子那样,孩子又不想。上学了,老师和孩子们朝夕相处,教他们读书写字,教他们学知识学文化,教他们学做事学做人。《妈妈的话老师的话:孩子受用一生的珍贵礼物》中,作者臧彩英发自肺腑地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老师苦口婆心,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样,想让他们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