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闹,或嬉笑, 爸妈就在那里,迷茫不已!
你烦恼,或无措, 婴语宝典就在这里,悉心帮你!
表情语言 肢体语言 潜意识语言 声音语言 四大婴语全接触!
宝宝:¥%%&am;¥**(%*(¥…@!@¥ 妈妈:OK啦!我懂的!
天涯亲子+腾讯儿童频道+《时尚育儿》+《父母必读》+《妈咪宝贝》 五大权威媒体强势推荐。
一个孩子一种性格,婴语也没有定式规则,有的只是共同点和经验汇总。在姜靓编著的《新手妈妈学婴语》这本书里,我尝试看用真实的孩子语言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给新手妈妈们带来尽可能丰富、全面的婴语解说,不奢求深奥与专业,只求一种心境,一份追求,旨在鼓励父母勤于探索那颗离你们最近的细腻的孩子心。
《新手妈妈学婴语》由姜靓编著。
《新手妈妈学婴语》内容如下:
哇哇大哭,饿了?尿了?害怕?……
小声抽泣,困了?渴了?烦了?……
小手乱抓,生气?好奇?不安?……
咿呀自语,无聊?委屈?抱怨?……
你知道吗,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建立自己的语言系统,尽管宝宝不会讲话,但是他们会通过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声音语言无时无刻地传递着自己的各种讯息,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生理情况。
读懂宝宝的“婴语”,了解各种笑容、各种哭泣、各种皱眉、各种鬼脸、各种发呆背后的意义,回应宝宝举手投足、扭头回避、手拍肚皮等常见肢体动作的情感需求,你才能正确并快乐地和宝宝沟通,让宝宝健康成长。
1 表情语言——宝宝的心思由你猜
一、初生宝宝表情大揭密/014
1.啼哭与瘪嘴/014
2.最发自内心的笑/015
3.嘟嘴/017
4.红脸小关公的秘密/018
5.SOS!眼神无光是一个危险的信号/019
6.吐舌头吐气泡,你不理我自己玩/021
7.欢迎vs拒绝,要PK不要/023
8.高兴小手拍起来,摇头容易点头难/023
9.手指上的精细动作/025
10.有意图的声音如天籁般美好/026
附一:表情密码大破译/027
附二:宝宝语言、表情练习题/028
二、婴语之笑容语言/035
1.手舞足蹈畅快地笑/035
2.一笑即收/036
3.笑成眯眯眼/036
4.眼睛笑,嘴不笑/037
5.狡猾奸诈地笑/037
6.又哭又笑,双剑合璧/038
三、婴语之哭泣语言/040
1.我饿了!给我奶/041
2.困死啦/041
3.妈妈,我不想睡床上,你必须抱着我/042
4.我受不了脏尿布,快给我换换Ⅱ巴/043
5.太冷了(或太热了),我很不舒服/044
四、婴语之皱眉语言/046
1.拉臭臭,我要用力呀妈妈/046
2.好酸呀,不信你自己试试看呀妈咪/047
3.扰人清梦是不对的,“额娘”你好讨厌/047
4.你不要送我离开千里之外好吗?我的母亲大人/048
附一:表情语言——“哭”的意义大测试/049
附二:宝宝的几个关键时刻/052
2 肢体语言——宝宝感知世界的第一步
一、宝宝的“舞蹈”在说话/058
1.睡不安稳的“孔雀舞”/058
2.兴高采烈的“天鹅舞”/063
3.哭天抢地的“探戈舞”/068
二、宝宝眼睛里的秘密/071
1.初生儿的视觉进化/072
2.学步娃的视觉进阶/076
3.宝宝的眼睛警铃/078
4.宝宝的眼睛在说话/080
三、宝宝手势知多少/083
1.妈妈围观——常见宝宝手势/084
2.宝宝围观——妈妈妙趣手语/088
四、宝宝用脚丫在思考/094
1.宝宝的腿部成长录/095
2.给宝宝来个“脚底按摩”/096
3.小脚丫有大智慧/099
4.训练宝宝肢体语言的几个关键时刻/103
3 潜意识语言——破译宝宝性格密码
一、睡眠中的笑容/108
1.好像回到妈妈的子宫里呢/109
2.长大真快乐/110
3.让宝宝尽情欢笑的小方法/113
二、不自觉的瘪嘴/117
1.行为伤感/117
2.语言伤感/119
3.实物恐惧/120
4.梦境瘪嘴/121
5.新妈支招/121
三、低眉顺眼小心思/124
1.看透宝宝小心思的黄金四步/124
2.宝宝的心思妈妈你来猜/127
四、酷宝宝不理人/130
五、宝宝进食“潜规则”/135
六、玩手玩脚玩耳朵/141
1.宝宝手上的真功夫——玩手进阶曲/142
2.让妈妈招架不住的“无影脚”/145
3.耳朵禁地,非诚勿扰/146
附一:潜意识之状态词典/149
附二:掌握宝宝潜意识语言的几个关键时刻/154
4 声音语言——开启宝宝的社交大门
一、婴语世界为父母打开了一扇门/158
1.尽可能使用最为接近婴语的“伪婴语”/159
2.永远不要让宝宝感到寂寞/160
3.欢迎宝宝到来,爸爸要担起“导游”之责/161
4.智力发育有时候超越语言能力非常多/162
二、不懂我的心,但请理解我的叫声/163
1.宝宝尖叫方式/164
2.宝宝尖叫的原因/168
3.尖叫宝宝体魄赞/170
三、音调里的秘密/172
1.宝宝的声音语言里包含的音调秘密/172
2.天才宝宝从父母音调中听到的玄机/174
附一:宝宝的语言频道全收纳/178
附二:声音语言发育的几个关键时刻/181
附录 婴语等级趣味测试
一、【全国婴语六级能力考试】试题/186
二、【全国婴语八级能力考试】试题/192
后序 不当粗心的妈妈/200
不自觉的瘪嘴
宝宝的潜意识语言之二,是在清醒时的不自觉瘪嘴。1~2个月的新生儿或许并不能完全摸清楚妈妈的表情、语调、态度,一旦宝宝长大一些后,尤其是7~10个月的宝宝会相对敏感,妈妈的表情稍有不对,爸爸的语气强硬一点,他们会感到万分难过。
宝宝瘪嘴的次数多了,有可能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显得不够自信,父母需要及时引导孩子的自信心才好。关于宝宝潜意识里不自觉的瘪嘴,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关注。
1.行为伤感
行为一:早上妈妈要上班的时候,背着包跟宝宝道别。
行为二:父母抱着别人家的孩子说很喜欢。
行为三:宝宝正喜欢玩的玩具被妈妈拿走。
这些行为不要说在亲子之间,就算在恋人之间,都极容易造成误会和伤感。第一种行为,表达着一种“放弃”,对于不明白上班意义的宝宝来说,离开和抛弃几乎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不能陪伴在身边。宝宝顿时失去依靠,没有了安全感,所以瘪嘴。
安抚方法:妈妈应该好好地抱一抱宝宝,无论他懂不懂,都应该轻柔地跟他说:“妈妈要去上班了,奶奶会好好照顾你,下班回来就陪你玩耍,乖哟!”然后亲吻宝宝的小脸蛋,他就放心多了。
第二种行为则带着挑衅的意味,可能是父母故意这样逗宝宝,让他吃醋,也可能只是无意识的,但宝宝会觉得“我不如人,父母喜欢别人,不要我了”,对宝宝的自信心是一种打击,伤心了,自然要瘪嘴。
安抚方法:只要不让宝宝产生这样的误会就好,当父母真心觉得其他宝宝可爱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同时表扬自己的宝宝也非常乖巧,时刻考虑到宝宝的感受,给他多一些肯定,伤感便会少一些,宝宝也会自信一些。
第三种行为,是父母的教育方式问题,不适合宝宝玩的东西应该被拿走,但是粗鲁地拿走,会让宝宝觉得是一种惩罚。有技巧地挪走玩具更适合早教年龄的宝宝,当孩子能听明白父母说话的时候,就应该告诉他:这个不能玩,为什么不能,玩了会怎么样……尽管他们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对于父母的态度能够正面地接受,才不会感到伤心和难过瘪嘴。
安抚方法:用其他玩具来取代,语气尽量不要太生硬,而是跟宝宝好好讲解新的玩具有什么优点,并示范给宝宝看,以此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2.语言伤感
语言一:“这么不乖的孩子谁要啊,妈妈不要宝宝了!”
语言二:“宝宝太不听话了,以后宝宝爱怎么样怎么样,妈妈不管你了!”
语言三:“你到底吃不吃/睡不睡/来不来?!”
语言伤感大多是对宝宝发出的喝令,由于太过严肃、激烈,太过大声或尖锐,让宝宝感受到莫名的压力与恐惧,在他们看来,并不只是父母吼一吼这么简单,而是做了一件巨大的错事,无法得到父母原谅。最可亲的爸爸妈妈歇斯底里,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了。在恐惧中,孩子不得不瘪嘴伤心哭泣。
安抚方法:首先必须强调一点,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父母尽量不要吼孩子,无论是低沉地教训,还是声嘶力竭地尖叫都不要,因为它不一定能对孩子起到正面的效果,反而会给孩子将来的性格发育带来影响,使其性格变得阴冷或者暴躁。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情绪修养和对孩子成长环境的维护。一旦控制不住吼了孩子,并导致孩子瘪嘴哭泣了,则要注意角色的变换,由“严父”过渡为“慈母”,如果是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刻从严肃化为嬉笑,会让孩子觉得一切莫名其妙,吼叫不管用不说,父母威严也消失殆尽。最好是不说话,用眼神和身体的接触来安抚宝宝,带他离开刚才那紧张的气氛。
小剪影:
我从来不敢对宝宝说“妈妈不要你了”“再也不想见到你了”这样的话,即使是开玩笑也不说。 我的妈妈脾气火暴,在我很小的时候,只要我做错了一点小事,妈妈就会剑拔弩张地对我嘶吼:“你给我滚,再也不想见到你!”尽管后来她会把我拉到怀里,尽管我真的负气跑出家门,她是第一个冲出门找我的人,但很长时间内,我依然觉得非常难过。虽然我原谅了妈妈,心里却留下了受伤的痕迹。
所以,我从不敢这样伤害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对谦仔说过最重的一句话,是因为他顽皮,把一双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放进了我刚给他煮好的一碗粥里。我心疼他被烫到,又惋惜那一碗让我煮了两个小时的粥,也气愤他屡教不改的顽皮,一时不知道用什么来批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最后,我说了一句:“真讨厌不乖的宝宝!”
烫到、跌倒都没有瘪一瘪嘴的谦仔,在听到我带着嫌恶口吻发出的批评之后,立刻伤感起来,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坐在那里动也不动,我不理他,他也不理我。
伤害就是这样,不会激起号啕大哭,只会惹得宝宝伤心难过:这种发泄不出来的情绪,或许真的会在宝宝心里留下斑驳的痕迹。
我们对宝宝再多的爱,也不及在宝宝犯错的时候给予的一点宽容。越是生气就越应该冷静,不要因为自己的莽撞而伤害了母子亲情。
P117-120
宝宝呱呱坠地后,就开始热情洋溢地与妈妈交流了,可是,你能听懂宝宝那神秘莫测、抑扬顿挫的婴语吗?
面对不懂“中文”、不善“言辞”、仅会婴语的宝宝,妈妈们要如何知道他们的小脑袋里在想些什么呢?当然是观察他们的身体语言、研究他们的表情语言、捕捉他们的_潜意识语言、辨认他们神奇的声音语言,从而闯进宝宝的婴语世界。
身体语言包括宝宝的表情、动作、眼神等。妈妈通过拥抱、抚触、慢摇来表达对宝宝的呵护与爱,通过与他玩耍、对他微笑来表达你怀胎十月积蓄起来的满腔疼爱。宝宝用叽叽咕咕、身体摆动、微笑、哭泣等身体语言与你“对话”,你听懂了吗?
宝宝从出生后,开始对周遭事物产生条件反射的表现:嘟一嘟小嘴巴,拱一拱小屁股,皱一皱小鼻头……从表情到动作,到开始逐渐学会发出各种声音,宝宝的成长中不断增添着新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妈妈如果错过了,从这时起就会和宝宝产生“代沟”哦!通常,大多数妈妈开始注意宝宝表达的时候,已经是宝宝会跟人打招呼,能表示“要”“不要”“谢谢”“再见”等,能用食指表示“我一岁啦”“要一个”的时候了。
妈妈们,你们已经无可挽回地错过了宝宝最机灵、语言最丰富的0~1岁了……
读懂婴语,是妈妈们错过就不再有的重要课程,也是妈妈们启迪宝宝心灵的最佳方式。
当宝宝躺在他的小床上,渴望地望着妈妈的时候,他是寂寞的;
当宝宝喝着奶,小手还在舞动,偶尔停顿一下,望一望妈妈,他是寂寞的;爸爸妈妈都陪着宝宝在玩游戏,如果没有交流,宝宝也是寂寞的。
不要让孩子感到寂寞——是我写此书的重要目的。当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已经听到妈妈太多的故事,现在终于和他最亲的人见面了,心里有多少话要说可想而知。
这个弱小的生命,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的喂养与护理,更需要父母与他交心。给他换尿布、添加辅食、带他外出的时候,都不要让宝宝过久地独自玩耍,也不要把孩子当做一个随意的附带品,要聆听孩子的声音,主动与孩子说说话。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我认为:婴儿时期不交流,成年之后有代沟。
宝宝从出生后,开始拥有了自己的人生。无论父母家境贫富、知识多寡、能力高下,只要用心,都可以让孩子从小拥有温和的性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一个孩子一种性格,婴语也没有定式规则,有的只是共同点和经验汇总。在这本书里,我尝试看用真实的孩子语言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给新手妈妈们带来尽可能丰富、全面的婴语解说,不奢求深奥与专业,只求一种心境,一份追求,旨在鼓励父母勤于探索那颗离你们最近的细腻的孩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