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国的风雨飘摇
大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夏四月,庚申朔(初一),北归的金军掳走了宋室二帝、皇后、太子;掳走了众多皇族、妃嫔、官吏、工匠;掳走了历代宝器和重要文献;掳走了数以千万计的巨大财富。宋帝国建立167年来遭到了最具毁灭性的打击。
金人册立的傀儡皇帝张邦昌在南薰门率领百宫遥辞二帝的典礼,演变成了一场恸哭的仪式。宋帝国灭亡了吗?不,还没有!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此刻并不在京城!身为皇子的仅存者,大宋的天命、四海的民心,已毫无疑问地归属到他的身上。
康王博学强记,擅骑射,向有文武全才之称。此前的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康王奉召北上求和,半途为守臣宗泽所留。次月,钦宗命康王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率兵入援,不久钦宗又认为议和可成,命康王不要轻举妄动。康王令宗泽率兵前往澶渊声援京师,自己则渡河东南行,驻扎于济州。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北归,傀儡皇帝张邦昌知民心所向,遣使至康王处劝进,又送去传国玉玺,于是康王移师南京应天府,五月一日,即皇帝位,是为高宗。南宋皇朝便从此开始。
高宗继位之初,金军主力在黄河以北,宋军军势衰微,士气低落。黄河以南盗贼蜂起,襄阳、杭州等重镇一度被贼所破。但黄河以南大部分还在帝国控制之下,河北、河东也还有许多州县是宋军在固守。宗泽就任东京留守以后,有效部署了防线,两河义军数十万皆受其节制。宗泽屡次上疏请高宗还驾汴梁,但高宗没有勇气,5个月后,高宗自应天府逃往扬州。至年底,金军已征服黄河以北,随即渡过黄河,分3路大举进犯,战场全面转移到黄河以南。
大海上的新年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上半年的战斗在山东、河南、陕西3个方向展开,金军虽一度攻陷洛阳、长安等广大地区,但大多旋即又被宋军夺回,宗泽经营的东京防线也证明了它的坚固。五月,宗泽认为北伐时机已到,便联络两河豪杰,计划六月出师渡河,收复河北,并再度上疏请高宗还京主持大局,却被高宗猜疑,于是忧愤成疾。七月十二日,与世长辞。
宗泽死后,对金作战迅速陷入了全面不利的局面,十一月,新任东京留守杜充甚至掘开黄河来阻挡金军,但金军依然顺利地从山东方面南下。十二月,山东重镇济南陷落,济南守臣刘豫降敌。金军迅速向淮河推进,锋锐直指扬州。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二月,扬州陷落,高宗逃往杭州,此时,武将苗傅、刘正彦叉发动叛乱。
苗刘叛乱平定后,高宗应群臣之请移跸建康,但其心已惧。七月,高宗升杭州为临安府,策划南迁。七月末,金军全面南侵,兀术亲率主力直指建康。高宗一路南逃,兀术紧追不舍至舟山群岛,高宗匆忙乘船逃往浙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的新年不得不在大海上度过。兀术继续乘船追击300余里,途中遭遇大风暴,又被宋水军击败,才不得不撤兵。
高宗在温州登岸,终于听到金军撤兵的消息,内心喜悦,然而坏消息接踵而至。二月,东京失守,河南方面至此全面崩溃,两湖、江西也都被金军铁蹄蹂躏。三月开始,韩世忠以8000精兵在镇江截击北渡的兀术大军,将其逼入死水港黄天荡,最后金军掘开老鹳河故道通秦淮河入江,才得以逃脱。五月,岳飞收复建康。 七月,金立刘豫为大齐皇帝,统治黄河以南,作为金宋间的缓冲国。
主持川陕军务的重臣张浚计划在关中发动大规模战役,以牵制金军,减轻东南压力。九月,张浚统帅西北宋军主力40万人,与兀术率领的金军主力决战于富平,因指挥失当而大败,金军乘胜席卷西北,进窥巴蜀,风雨飘摇的宋帝国再次遭到重大打击。
第二年,宋高宗改元绍兴,取义“绍祚中兴”。此时形势较建炎初年又局促了许多,中原是刘豫的伪齐政权,川陕形势危急,东南各路乱贼拥众少者数万,多者数十万。政府所掌握的地区也多曾为金军及乱贼所蹂躏,残破凋敝。然而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宋帝国的局势居然渐渐地改观了。
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