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名人传(少年版全彩本)/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法)罗曼·罗兰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名人传(少年版全彩本)》,又称《巨人三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总称。作品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内容推荐

《名人传(少年版全彩本)》由法国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所作,该传由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名人传(少年版全彩本)》通过这几部传记,作者试图恢复二十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

目录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

附录

《名人传》导读

试读章节

他的身材矮小结实,生就运动员式的强健骨骼.额角隆起.前额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地浓密,好像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虬曲的发绺就像一堆堆乱蛇,以至于奥地利钢琴家邱尼小时候见到他,以为他是荒岛归来的鲁宾逊。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奇异的激情,让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望,仿佛在求索他苦苦思索的真理;他的宽大的鼻子义短义方,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这使他的样貌有了狮子殷的威严。他是谁?他是上帝派往人间的音乐天才,他是被痛苦与欢乐纠缠了一生的贝多芬。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科隆附近的波恩市的一座破屋的阁楼上,他的祖籍是弗朗德勒,父亲是一个整日沉湎于酒精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个大户人家的佣人,外祖父是厨师,母亲初婚时嫁给一名男佣人,第一任丈夫死后才改嫁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从未像莫扎特年幼时那样,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丰对贝多芬而言就是一场辛苦而凄惨的斗争。他的父亲很早就发现了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想利用长子的天份换得一家温饱,于是把他炫耀成一个神童。四岁时,可怜的贝多芬就被父亲强按在羽管键琴前,迫使他一天弹几个小时的琴,或者,给他一把小提琴,把他关在房间里不准出来。琴声一停住,迎接小贝多芬的定是父亲的斥骂和拳头。这样的学习音乐的压力让贝多芬透不过气来.差一点让他永远地厌恶这艺术。

年少时,贝多芬就得为全家人明天的面包在哪儿操心。十一岁时,他进了剧院乐团;十三岁时,他当了管风琴手。1787年,贝多芬失去了他崇敬的母亲。他的母亲一次次把他从父亲的戒尺和拳头下救出来,给了他最多的荫庇和关爱。母亲死于肺结核,当时这病的传染性很强,又没有特效药,一度,贝多芬怀疑自己也染上了这顽症,常觉身体不适;丧母之痛与身体上的痛楚加深了贝多.芬的忧郁,使他看上去更为心事重重。十七岁时,贝多芬被迫担当起一家之主的重任,负责两个弟弟的教育责任,因为此时他的父亲已经酗酒成性,常常在演出中出丑露怯,贝多芬羞愧地央求父亲退休,为了怕父亲一拿到钱就去换酒喝,人家把父亲的养老金都交给了儿子,免得老贝多芬乱花。对父亲丧失尊严的怜悯,与对其醉醺醺的丑态的不屑,撕扯着贝多芬的心,在他心灵深处留下了永恒的印痕。

贝多芬在波恩的一户人家找到了精神上的依傍,那是他终身珍视的与布勒宁一家的友谊。可爱的埃莱奥诺雷·德·布勒宁小他两岁,他教她音乐,并引领她走向诗歌的世界,她是他忠诚的青少年时代的伙伴,两人称得上青梅竹马。埃莱奥诺雷后来嫁给了韦格勒医生,后者也是贝多芬终生的好友之一。多少年之后,他们一直保持着不离不弃的、恬静的友谊,贝多芬有什么困苦都会对韦格勒医生夫妇诉说,他们之间频繁通信,一直到老。当三个人都垂垂老矣的时候,友情更为纯朴感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贝多芬的童年尽管非常悲惨,但他对童年,对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始终留有一种温馨而凄凉的回忆,他被迫离开波恩,前往几乎度过了其整个一生的维也纳,大都市维也纳以及其无聊的近郊,在贝多芬心目中,更比衬出了莱茵河畔的故乡的恬淡温馨。被贝多芬称作“我们的父亲”的庄严的莱茵河,的确,它是那么地生动,仿佛带有人性,仿佛一个巨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和力量在河中日夜奔腾。在贝多芬心目中,没有什么别的地方比波恩更美丽、更雄壮以及更温柔的r。莱茵河以它那既温柔又深广的河水浸润着它浓荫掩映、鲜花开遍的堤坡。在这里,贝多芬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早的二十年;在这里,他形成了他的少年白日梦——那一片片草原好像懒洋洋地漂浮在水面上,水雾笼罩着的白杨、灌木、垂柳以及果树,都把它们的根浸没在看似平静的水流中。高坡上的村庄、教堂乃至墓园,都似睁开好奇的眼睛在俯瞰着河岸;而在远处,七峰山在天空中勾勒出庄严的身影,山上已成废墟的古堡依旧矗立着,显现出沧桑而又古怪的轮廓。对于这片土地的爱,他从未淡忘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在梦想着与它重逢,叶落归根,可惜,未能如愿。贝多芬的博大而悲剧般的一生,在与其故乡的暌违中,显出了它苍凉的本质,他在给友人韦格勒的信中说道:“我的祖国,我出生的地方,在我眼里,它始终是那么美,那么明亮,与我离开它时一模一样。”

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它开始席卷欧洲,点燃了贝多芬的心。波恩大学一时之间成为新思想的主阵地之一。1789年5月14日,贝多芬在这里注册入学,聆听著名的厄洛热·施奈德教授讲授的德国文学课,当攻克巴士底狱的消息传到波恩时,施奈德教授在课堂上朗诵了一首激情盎然的诗,点燃了学生们如痴如狂的热情。第二年,施奈德教授刊印了一本歌颂大革命的诗集,贝多芬和布勒宁的一家都提前预订了这本诗集。

1792年11月,由于战争迫近,贝多芬离开了波恩,迁往更安全、音乐氛围更浓的维也纳定居。迁徙途中,他遇到了向法国挺进准备镇压革命的里森军队,想必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又一次得到了激发,1796年到1797年,他把弗里贝格的战斗诗篇谱成了曲:一首《出征歌》和一首合唱曲《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人民》。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贝多芬站到法国大革命的对立面上去r吗?当然不能,摧枯拉朽式的大革命显然已经征服了世界,当然也征服了贝多芬。自1798年起,尽管奥地利和法国关系十分紧张,但贝多芬仍和使馆中的法同人过从甚密,他与刚到维也纳的贝多纳多特将军也交往甚多,受将军的影响,贝多芬从一个帝国拥戴者变成一名共和主义者,他开始拥护共和,而且这种政治上的进步倾向在后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画家施坦豪泽替他画的一张肖像,惟妙惟肖地传递出他当时的精神面貌。那是一张严峻的脸,洋溢着野心勃勃的烈焰。画中的贝多芬比实际年龄显得小,瘦瘦的,身姿笔挺,又高又硬的领子让他的表情愈发紧张,目光中有一股天才人物特有的睥睨不屑之气。是的,在此时,年轻的贝多芬对自身天才的价值已经有所预见。

1796年,他在日记中写道:“勇敢不屈!虽然身体不行,但我的天才将会得胜的……我已经二十五岁了,人必须在这一年表现出他完整的价值来。”与他接触的贵族夫人们说,这“来自波恩的乡下人”举止粗鲁,性格阴郁。说话时发音古怪,自负而又傲慢,但唯有几个密友了解贝多芬隐藏在这种傲慢形象之下的善良心地。他在给韦格勒的信中写道:“譬如说,我看到一个朋友手头拮据,如果我无钱立刻接济他的话,我就立刻坐到书桌前,开始谱曲,不多一会儿工夫,我就有钱帮他摆脱困境了……你瞧,这事儿多美。”随后,他又写道:“我的艺术应当使穷人得益。”P3-5

序言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三部最著名的人物传记的总集.由写于1903年的《贝多芬传》、1906年的《米开朗琪罗传》和1911年的《托尔斯泰传》组成,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对这三位在文学艺术界拥有“泰斗”身份的传记主人翁做任何仰视性的叙述,也没有像大多数传记作家一样按部就班地追溯名人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地把握住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相通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孤独、误解和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勇气和承受全人类苦难的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命运交响诗。

“他的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这是与贝多芬心灵投契的罗曼·罗兰,为他最钟爱的贝多芬所下的一个定论,这句话也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一生。《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的人,不仅要有超凡才华,更要有坚韧不拔、“扼住命运咽喉”的意志。贝多芬用“苦痛换来欢乐”的精神,米开朗琪罗“人,生来是为了奋斗”的自我砥砺和预言,托尔斯泰“人皆是我的兄弟,马车夫也是,农奴也是”的博大襟怀,三位名人既脆弱又坚强的人生旅程,他们不为当时的人们所充分理解的思想境界,他们内心深处涌动的矛盾与痛楚……罗曼·罗兰以他激情澎湃的语言、爽快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与光明而勇往直前的大艺术家的形象。他本人,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心灵的潮汐,与笔下的人物息息相关,同进同退,终于构成了笔下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使本书成为少年读者直面命运挑战的必读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