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郢编著的《拉萨时光静默如谜》是一部绝美的西藏旅行文化百科!感动了亿万人的西藏10年悠悠之旅!
茫茫藏地,时光静默如谜,万物有灵且美!西藏像一个极乐世界,无不令人神往!
这是当前文笔最好的西藏旅行图书!
穷游网首席运营官蔡景晖、《户外探险》执行主编何亦红、《非洲十年》作者梁子,感动推荐!
西藏像另外一个世界,时间很慢,日月互消长;神往西藏,把心灵放在高原沉淀,在冥想中读懂整个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拉萨时光静默如谜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郢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郢编著的《拉萨时光静默如谜》是一部绝美的西藏旅行文化百科!感动了亿万人的西藏10年悠悠之旅! 茫茫藏地,时光静默如谜,万物有灵且美!西藏像一个极乐世界,无不令人神往! 这是当前文笔最好的西藏旅行图书! 穷游网首席运营官蔡景晖、《户外探险》执行主编何亦红、《非洲十年》作者梁子,感动推荐! 西藏像另外一个世界,时间很慢,日月互消长;神往西藏,把心灵放在高原沉淀,在冥想中读懂整个世界! 内容推荐 拉萨时光静默如谜》是一部绝美的西藏旅行文化百科。《拉萨时光静默如谜》作者王郢用多年时间,在拉萨开了一家客栈,她以客栈为驻地,深入西藏及其周边的各个角落,并用10年时间,记录所见的每一处人文风情,探索藏地人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深挖他们的历史,揭秘久经流传的神话,并用涓涓细流的文字,倾情表述不为人知的西藏文化。于此同时,她迎来送往来到西藏的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倾听他们的故事,从中立体展现西藏的空灵与凄美。 目录 自序 西藏10年 01 拉萨客栈 从北京到拉萨 来,开一家客栈 那一夜,你的心有多丰饶 人静下来,方能认清自己 世俗与修行 02 一路向东 甲玛沟 夜阑风静欲归时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万物隐身,有灵且美 扎西岗 一切刚刚初醒 然乌 远山长,云山乱 仁达 隐者其间 芒康 大日如来考古 茶马古道 盐井,路的尽头 03 一路向南 你不知道的西藏时间 扎西平措 油菜花的幻想 雪拉 世外桃源周边 吞巴 水木磨房 俊巴 小湖相伴,春夏打鱼 萨迦 温泉和两个女人 洛扎 行走中的梦想 04 一路向西 小巷深处 很老很老的手工房 修这座城 艺术与时间 唐卡 藏地文化百科全书 盛夏的果实,只待偶然的邂逅 措美 天地也纯净 当雄 静等人来 05 一路向北 拉萨以北,神秘的味道 帕邦卡 青稞的想象力 尼姑和她们的世界 山野小寺 那一盏灯下 寻处依靠,以身相得见如来 青藏高原 青稞酒不是茶 来吧,秋的色彩 后记 西藏,如今是用来怀念 试读章节 来,开一家客栈 我们租的院子在拉萨河上的仙足岛,仙足岛本是拉萨河冲积而成,长满乱树荒草,据说曾是拉萨最隐秘的犯错误的地方,后被开发商改造成了商品别墅区,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别墅最早卖价仅十几万,到2009年却已经是七十多万一套。 我们租的院子是其中的一间,二层楼一个院,上面三间屋,下面一个大客厅加一个里外间,院子里的平房本来是个大厨房后来被改装成了里外间,院门前原来的厕所改建成厨房,院墙高不足两米。拉萨的电是水力发电,到了冬天水小电自然不足,整个拉萨城就会轮流停电,一个星期总是会有一到两天停电。客厅的门锁很难用,偶尔会打不开,窗户也基本锁不上,有时晚归遇到停电,整个小区都是黑蒙蒙的,遇到门锁打不开的时候就只能跳窗而入,举个蜡烛上楼梯,回头能看到窗户上映出自己忽明忽暗的身影。 冬天的拉萨,经常是一到了晚上就狂风四起,躺在二楼卧室的床上,侧头一望,漫天是星星,淡蓝色的天轻浮的云都隐约可见,窗户轰响令人感觉随时可能被吹飞,睡前多加件衣服,怕真吹飞了落到哪儿也不至于冻死。 有一天下午,风刮得天地昏黄,坐在楼下的客厅里满耳是风声飞速的回响,冷风四蹿,心想莫不如回到床上看书睡觉,一上楼梯空前的透亮,抬头一看,楼顶的铁板盖没了,直接就能看到天。任风吹乱我的长发,脑子也随之旋转。院子的墙边立着一个木梯子,预判高达二米七宽足七十公分,对着这梯子站了几分钟,两腿半蹲双手上抬梯子立地而起,横穿过客厅门,拖地而行低入楼梯,哼哧沿台阶而上,口吐脏话也浑然不觉。二十余级台阶上到十多阶,周转梯身一半搭在把手上一半高举过头上推,且挪步且观望且推动且向前且呼叫,楼道里立直梯身硬拉到楼口搭墙而立,伏身攀援,头发被风向上吸,衣服随气流狂舞,探出楼口一股寒风呛肺,喘息不得。好在铁板盖只是被吹翻过去,一手伸长拉住铁板上的搭扣绊一手拉住梯子,双手一较劲铁板迎着狂风而向下盖,双脚下移盖子压在头顶,步步向下直到铁盖盖在楼口,搭扣绊严谨地扣在搭扣上,顿觉风平而气静。抱着梯子的圆木头,恨不能再生出一只手,揽住自己的肩膀重重一拍好好对自己进行一下赞叹。 在北京做报纸做杂志,报纸每天一报就是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杂志就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每年12次的轮回,却没有感受到任何新的变化。可是一旦打开了一道门,一个真正的新世界就会迎门而入,一时间可能不知如何迎接这种转变,接下来才发现其实自己所能接受的比想象的多得多,首先是身心的舒展,以及因深深体验过孤独而获得的力量。 傍晚在拉萨河边转悠,有6个回族小孩在河里用叉子叉鱼,转回一圈,他们几个坐在岸边吸烟,还彼此用“打火车”点火,小手还罩在上面防着风,最小的也就5岁左右,见我走过抬起头问我要一块钱,我没给:嘿,你们这么小就敢吸烟!几个小孩理都懒得理我,年纪最大的抖着一条腿,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 晚上装修的何夫妇二人至,10点半价格谈定,包工包料,拉萨这地方,购物尤其是建材物资着实需要极大精力。 隔天早上8点半,装阳台阳光板的来了,拉萨这地方比北京时间晚两个小时,大冬天的8点多,阳光只是初升起,清寒。原定两根柱子,老板说怕顶不住板要再加两根,阳光板能有多重,但要加就加。中午两小伙扛着板子来了,进屋先查看,边装边问:大姐,你这是做招待所吗?!嗯,招待所!这地方这么偏,以后可以带个小姐来。说得一本正经。禁不住双眼瞟向内墙角,心里暗骂:滚你的小姐,还你大姐呢! 上午何老板带着一个铺地板的工人来,这人戴着一顶小礼帽穿着一件褪色到看不出原色的大西装,左腋下夹着一个黑公文包,远远一看以为他手里起码应该拎着一个油画箱才般配。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女摄影师红杏快递给我的黑白照片,他抬头一看:这是你婆婆?!您是从哪里看出我必然会有一个藏族还是牧区的婆婆的呢?! 藏历十月十五目是仙女节,一早打车去建材市场就看到有人磕长头在转林廓,很多人在大转经。中午到冲赛康市场买藏式门窗,背着一大捆彩色牦牛绳,跟着转经的人一路,满街的人走在桑烟中,临街的小摊全部收起,摊位作为护栏在大昭寺外面围起了一圈转经道,里面人挨人,一手托酥油一脸笑眯眯。 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的人群中突见一熟悉面孔,是几年前经常见面的重庆来拉萨学画唐卡的小傅,那时他还是羞『去少年,如今已是成熟的唐卡画师,这几年我在忙什么呢,还是一无所长。互留电话后,我一路背着绳子提着袋子穿街而过,在江苏路口再打车,居然遇到之前的司机,一路狂聊各种民生民计,得出一结论:在拉萨开出租车,虽然份子钱高到接近一月收入,但还是比内地挣得多。 回到家,见何师傅头发向天竖起,眼睛被风吹得又红又干,来去匆匆,与高仿艺术家师傅吩咐一番,骑着摩托车头顶两重帽子居然连个防风的眼镜都不戴,穿着又极单薄。他往返于墨竹工卡之间同时做着几个装修的活,还在打着一笔涉及18万装修费的官司,他的朋友把他给骗了,他说自己也有小后台,正用某种小手段解决,像我这样没见过啥世面的,听起来像是听天书。 何老板家在四川,有九兄妹,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退伍后到公社当书记,因反对大跃进被打成“右派”,平反后没几年便去世了,老何说他命不好。他的大女儿正在读大学,儿子正在读职高,他说孩子学习成绩是不错但没人管,他和老婆每年都回家一次。在他们老家这样的情况太多了,有的孩子几个月大就放给老人带,他认识的一个人在拉萨18年都没回过老家,孩子长到18岁才第一次相见,甚至不好意思叫爸爸,这人夏天做苦力挣点钱到冬天就赌完了,也没钱回家,老何说他很鄙视这样的人,说他们简直没人性。 何老板确实是很有人性,有一天他正踩在梯子上装灯,电话铃响,他一接电话旁边扶着梯子的老婆就知道是谁,大声在边上说骗钱不还还理他千吗。何老板两条腿架着梯子从屋中央挪到窗子边,把头伸出窗外接着聊,打完电话回过头任由老婆指责只微微一笑。下午开始铺院子里的石子路,没做过就觉得难,原来不过是水泥和得略稀倒在路上,再把小石子敲进去,水泥一千石子固定路面就很结实,一直忙乎到晚上9点钟,何老板中间还磕破了头流了血,我真心感念他的为人,见天色那么晚就请他和老婆一起吃晚饭。在椅子上坐定只觉得屁股痛,回家查视才发现屁股居然冻伤了,一直蹲着敲石子,中午还晒到冒油,晚上就寒气入侵,这拉萨的昼夜温差能如此巨大。 P9-14 序言 西藏10年 也许有些人天生就渴望离开,并且为此着迷。勉强想或做,最终还是会归到自己的本性上,除非彻底顺从或是从来不知道自己真心需要,否则总有一天,人依然会走在着迷的那条路上。 而且,我也相信有些地方,总能去了又去,就一定是前世今生的缘分。2003年我第一次去西藏,至今已是10年。10年间,每年都会进藏,2007年10月到2012年6月,我和银翘在拉萨开了个小客栈,从此在拉萨的生活,长则一年半短则二三个月。关于西藏的记忆,挥之不去。表达在文字上,就只能汗颜,永远达不到亲身经历的那种感觉。 我出生在海边,从会走路开始就喜欢一个人到处溜达,8岁时就从海边独自一个人走了10公里,到姥姥家。有了开始就没有结束,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害怕过一个人出远门。然后,就真的开始一个人出远门了。 第一次去西藏之前,我因为要去东北看最东最北的海岛请假未果而辞职,当时正在海洋岛半山的云雾里行走,接到一通电话,说他正约人去西藏。于是,回到北京一个星期之后就再出发,火车坐到西宁,三个人租了一辆车,当晚住在海拔四千多米的玛多温泉,只有一条街的小村。村外温泉喷着热气,简陋到极致的小客栈,水管里流出来的却是温泉水。睡到半夜,突然憋醒坐起,心脏像是被拧结一团,从脖子一直到后脑像是有一根棍子立在那里,胃翻搅地痛,一个人慢慢围绕着床四周转,从窗口到门口。 天上的星星明亮,想到父母甚至不知道我具体在哪里,他们已经习惯了我东奔西跑,知道我大概的位置就关心当地的天气预报和新闻,我也极少对家有过依恋,甚至把离别当做是自由。这一晚,我想到了父母和家,想到了他们正在安睡,是我让他们习惯了我是电话里传来消息的孩子。从那以后,每一年的春节我都坚持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 2003年这一年,从西藏转到云南再到四川再回到云南走了三个月。骑车从拉萨经过羊湖到日喀则,全程土路,很多地方都是推过去的,印象极为深刻,可是后来乘车走过很多次却再也找不到当时的感觉了。骑车从芒康到德钦,都是借居在道班的宿舍里,之后一两年沿途的道班还在,再后来这段路修好了,道班全部取消了,包括西藏很多地方的道班,也都已经取消,关于西藏道班的故事就只能封存了。 三个月的旅行回来之后,我到《户外探险》杂志做编辑,每年都有机会跑一趟西藏,直到2007年辞职与银翘一起开了一间客栈。我们都是喜欢到处跑的人,所以4年多的时间里,一个人管理客栈,另一个人就出去旅行。身上钱不多,身边空闲不少,也就走了一些地方。 说是客栈,其实就是仙足岛上的一幢独立的别墅,一个小院二层楼,全部利用起来,能住十几个人。仙足岛据称有一百多家客栈,基本上都是像我们这样喜欢旅行,或给杂志供稿,或是倒卖点东西挣点路资的外地人开的。仙足岛是民居地,不可能通过消防检查,也就没法办理营业执照,最近,所有的客栈都是在严查时关门,没人管了就再开门迎客的状态下生存。 每年的3月左右,都是检查最严厉的时候,有一年被要求全部关闭退房,不得经营。有的客栈老板因为反抗而进去了。有一天晚上,我和我的两个客人也被请去了派出所,所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有知识有文化,你干点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干这个?! 在西藏几年,从来没有感觉到过厌倦和孤独,因为拉萨是一个让我不会感觉厌倦的地方。哪怕是初到拉萨独自生活和装修房子的那三四个月,时常停电,完全都是一个人,好像也比在北京时感觉更充实。生活在一个地方,有时需要朋友相互依靠,有时是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能量去发现好处,可是拉萨,是一个能引领你的地方,不需要依靠或发现,人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住的,甚至于可以忘记了时间。 时间摸不着,却留下痕迹。 西藏10年,去了一些地方,做了客栈几年,结识了很多人。本来对民间手工艺抱有极大兴趣,当初去拉萨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好好记录民间手工,可是四五年过去,发现所得极少。本来对民俗也抱有极大兴趣,几年过去,还是所知甚少。闲来翻看自己的移动硬盘,没有多少像样的东西,有些辛苦得来的东西还找不着了,就索性不恨自己的糊涂,试着把美好的期望都放在丢失的那一部分好了,免得空留余恨。 拉萨海拔3650米,每次上来都会有几天高原反应。新长出的手指甲会比在内地长的薄,中间都能看到分界线,很容易就裂开。待到超过三个月,红脸蛋就出现了,有医生说这是心脏闭合不充分的表现。进行了各种努力客栈始终不能名正言顺,又逐渐感觉扛不住的是自己的身体,任何事情都不必勉强,哪怕是真心喜爱。 知道又该离开了,反正一个经常走在路上的人,是不会顾虑转移的,有出发就会有到达。起初还是没离开藏区,先到了中甸。2003年我第一次到中甸时,现在的古城还没被开发,大转经筒刚刚建好,进去还得找人打开大铁门,几年时间中甸变成了香格里拉,老房子成了古镇。起初,我还在古镇的老街上租了一个房子,做了各种规划,最后还是放弃了。 然后,我到了大理。刚来时人民路下段还冷冷清清,海边的客栈也没几家。一年多时间,房租涨了好几回,人民路下段也繁华了,临海的房子差不多都变成了客栈。原来还是一个安静宜居的小城,突然间热闹起来,就像是站在热锅边上想拿里面的盘子,看着热气腾腾却无从下手。想做点什么,却很难下决心。在巨大改变的过程里,是奋不顾身地投入,还是做个冷眼的旁观者呢,这真是一个问题。 拉萨的朋友说,拉萨现在也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搞建设,次角林要建成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一座新建大桥与太阳岛连接,开酒吧,建酒店。次角林是拉萨的四大林之一,只有这个林在郊外,细水缓流,只听鸟鸣没有人语,站在山坡上,拉萨城尽收眼底,可是,这里都要繁华了…… 为什么都一定要繁华起来呢。土地存在了那么漫长的时光才成了现在的样子,以后还要存在下去呢,人类不会很快灭绝的,不必急着在这一代把所有事都做完吧,也不可能做完啊。 土地脆弱,人类更脆弱,比想象中都脆弱。最近我爸病了,一辈子没得过病的人突然间病了,老了,脆弱了。我一直感激我爸对我的宽容。小时候,别人说这孩子是不是缺心眼啊,他说:这孩子属于大智若愚型的。少女时期学业欠佳,他对我妈说:是人才就不用管,你看所有女孩子站在一起就我闺女最漂亮。我说我要辞职去西藏,他只问了一句你凭什么生活呢。给了个答案,他就说:行啊,那去吧。他病了之后我把他接到身边,有一天,我迎着他走过去。他说:嗯,有才有貌!嘿,有这样的老爹我怎么还一直活得那么没自信呢。 于是,我想把几年在西藏的经历写本书。我老爹做了一辈子的编辑,对文字很敬重,他说:现在什么人随便都能出本书啊。这,真让我惶恐。 最后,我还是要感谢我老爹,他生病我写作,这不仅能充分彰显我勤奋向上的美好形象,与此同时,当有人认为我写得不够好,他的病也是我的一个借口。虽然没有他的病我也未必写得更快更好。 后记 西藏,如今用来怀念 日子总会是一如平常,未来?想都没想过,以为可能是类似天长地久吧。人来人往,人聚人散,拉萨就待了几年。转眼,因为离开,西藏,如今就只能是用来怀念的了。 初到拉萨,就是一个人出来,进去,偶尔小韦会叫我一起去吃饭。2003年,我在藏医院路上的小酒吧里遇到小韦,她说她在卖收银机,我听成了收音机,想着这时髦姑娘品位还真独特。第二天她约我去打保龄球,事实很快就证明在拉萨打保龄球这事确实不寻常,因为那球馆很快就倒闭了。 她在拉萨待了十多年,是她让我见识了拉萨非常江湖的另一面,她是我认识的姑娘中骨子里最具女侠风范的一个。带着我在拉萨最豪华的餐饮里吃过海鲜涮羊肉藏餐,坐过带酒台的加长型轿车,和能歌善舞的当地人去朗玛厅。我装修时她给我找工人,买东西办事她几乎都有人脉,在拉萨遇到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她,而她也总是能帮忙。 最后一次,是我被带到派出所,被要求关闭无证小客栈,又是她带着某位老大的亲信及时出场。我站在派出所的门口,见她由远及近走过太阳岛大桥,树影斜投,风吹起她的衣襟和长发,她瘦弱的身躯挺拔,她面带微笑镇定自若——哈,这是她嘛,这是大片看多了臆想的吧! 她对别人毫不吝惜,也希望或者说相信别人一样做得到。“这个给我吧!”看到入眼的,她总是提高了嗓门。“防火防盗防小韦!”她一出场,我就这么说。 与银翘一起做客栈之前,我们只是在四川丹巴一起走过几天。我们在一起做客栈前后五年,感谢她的包容,我们从来没有为客栈的事情争执过,彼此从来没有置疑过。银翘,典型北京人,典型射手座,针砭时事铿锵有力,永远青春的状态和心,走哪儿都背着玩偶。 她现在在大理双廊开了一个大客栈,住在看得见海景的大屋,养着一条拙笨好玩的大狗,转眼从当年在拉萨随时要抱着被子找地方睡的小客栈老板娘变身为富家地主婆,人说多年老友似家人,难得她富贵了也并没忘记我这个穷亲戚,时常叫我去观景小住。 阿芳本是某杂志社的编辑,这杂志为拉萨输送了不少坚定的拉漂,好几位编辑后来都留在了拉萨。她来拉萨之前向我约过稿,没见过却有几分熟悉,她到客栈来看我,临走时,她说:你应该减肥。 好吧,她确实是个心直口快的好姑娘。 她搬到客栈住,一住就是一年多,我和银翘都不在拉萨的时间,她除了上班就是收拾房间或是带着客人吃喝玩乐。 后来我们两人因为我开她的玩笑吵了一次架。我们两人在朋友的劝解中在夜晚的八廓街上边走边高声吵,彼此很当真,事后颇受伤,我欲和解而无效,当晚她就搬走了。当然,过后依然还是在一起。 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在向自己冲动耿直}『勺青春说再见的最后仪式吧。吵架,尤其是因为开玩笑而吵的架,对于克制的成年人来说并不会常发生。 现在阿芳生了娃在家做有爱的妈妈,应该不会再有闲情与人纷争,关于西藏,或许还是有偶然间的怀念吧。那时西藏,大家时常欢快如少年,这感觉在成年人的生活中也并不常见。 李卉在新婚不久就到了拉萨工作,她的宿舍是星级宾馆,可是她还是宁愿跟我们挤,开始还有一张固定的床,客人多时就随处搬。她在冬天大雪纷飞的巴松措边上的小村里搞了一次地道的藏式婚礼,观礼的人都是客栈里的朋友,可惜我不在场,参加的人都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真诚的爱。 后来,她回到北京生了娃,可喜的是她娃的小名果然就叫了我给起的朱哼哼。孩子刚两岁,她又跑到林芝的派镇做客栈。她目前的愿望是怎么把哼哼他爸老朱也整到高原去。有时我很想问理工生老朱,您和这位风花雪月的文艺女青年在一起快十年了,感受如何?! 倩倩和张小萍两个人住一间院子三年多。小萍是重庆人,有人给她算命:你的真命天子在西南方。她就来了。可惜了几年好时光,真命天子一直没出场,从拉萨转身她去了延吉,不知道这次是不是又找人给算了。帮她祈祷真命天子陕出场吧,不然再有人跟她说在西北,她难道要去新疆? 倩倩是制服控,看到兵哥哥更难以自拔,最后还真就嫁给了西藏的兵哥哥,可是她回家生娃,兵哥哥还在西藏。 倩倩和小萍一个高火一个娇小,除了冬天,几乎每天傍晚,倩倩等到小萍下了班,俩姑娘必换了睡衣手挽手去拉萨河散步,绝对堪称行为艺术范儿。 每当我奔到她们的房问,对脏乱差大加评论,她们两个定会向上45度角看向我,一起火叫:妈! 还何天天坐在客厅藏床上网的青年邹姐,主动申清到拉萨工作的哈鱼,我们都在一个屋子里生活过几个月,还有若干人住过一两个月,以及先后住过的几百人,有些面目不清有些过目难忘记。 哎呀,拉萨…… 离开拉萨之后,时常想呀您,就突然蜕:哎呀,拉萨!好想回拉萨啊! 在拉萨的几年,时常白天洗床单收拾屋子,晚上写点东西挣几文稿赞。这次专心写一本书实在足汗颜,总想着书是神圣的,没敢企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出一本。所以一边写一边发给在出版社做编辑的王巍看,凭着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她也没太打击我,甚至还给了些表扬。我悄悄想着起码能哄得住这部分没怎么出过门的人的眼睛就行了吧。 这十年,西藏的变化很大,拉萨的变化更大。生活日复一日,活在其中,对所有的变化可能感觉平淡。恰是到达、离开和返回创造出的空间,可以用来审视,用来品味。感受,这谁也代替不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