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无疑是弥尔顿最伟大的诗作,和荷马的《伊利亚特》、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但丁的《神曲》同为西方世界少数不可企及的史诗范例。
约翰·弥尔顿写作的《失乐园》首先是写人类最初演变的史诗。它的题材是借用《旧约·创世记》第二、三章的神话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耶和华上帝用尘土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为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上帝说:亚当独居不好,要为他造个配偶帮助他。于是使他沉睡,取下他的一条肋骨,用以造成一个女人,名叫夏娃。亚当很喜欢她,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上帝又立一个伊甸园子,把人安置在那里,吃园中的果子。园中只有分别善恶的智慧树果禁止食用。
《复乐园》是一六六五年着手写,第二年完成,一六七一年出版的。约翰·弥尔顿曾把刚完成的《失乐园》给贵格教派的青年托玛斯·艾尔伍德看,他看后建议再写一部《得乐园》,诗人受了启发而作《复乐园》,一六七一年与剧诗《力士参孙》合成一册出版,这两个作品都是密切结合诗人自己的生活遭遇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尤其是后者,除但丁外无有其比。例如参孙一出场便自叹命运不济,受尽敌人的虐待之苦,特别是瞎眼,给他以无穷的痛苦,借参孙的口,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当参孙想要自杀时,又借合唱队的歌词,诉说英国反动王权复辟后革命者所遭到的折磨。
《失乐园》的题材取自《新约·马太福音》第四章1一11节或《路加福音》第四章1—13节。故事很简单,说耶稣在约旦河受了约翰的洗礼以后,圣灵引导他去旷野,禁食四十天,受魔鬼撒旦的试探,不为所动,反而锻炼得更成熟了。弥尔顿以此为恢复乐园的象征。《复乐园》虽说是史诗,但故事少而戏剧体裁对话多。全诗的梗概是这样的:撒旦化装成老农夫对禁食四十天后的耶稣说:“你若真是神子,可以把石头变成面包。”耶稣一眼识破对方的伪装,并揭穿他,他便消散于稀薄的空气中。第二次,他趁耶稣正饥饿时,采用了盛馔诱食的方法,诱食的花招失效,改用金钱,也被拒绝了。撒旦又用荣誉为饵,领他到一座高山顶上,远眺东方古国如巴比伦、亚述等国都城的豪华、军容的威武,劝他早日即大卫的王位,也被斥退了。当时犹太正处于罗马与安息两大帝国之间,必须利用一个反对另一个;他自愿做说客,到安息去游说,联合起来共攻罗马,救同胞于水火之中;耶稣识破他的用心,又申斥了他。魔鬼又引他到了山上,指给他看罗马帝国宫廷的富丽堂皇,但危机四伏,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夺过来给跪拜他的人,意在要对方向他屈膝。耶稣严厉地痛斥他,叫他退到后边去。最后,魔鬼改用希腊的光辉文化来引诱他。
比起来是何等的不同呀!
With Floods and Whirlwinds oftempestuous fi re,
和他一起坠落的伙伴们
He soon discerns,and weltering bv his side
淹没在猛火的洪流和旋风之中,
One next himself in power,and next in crime,
他辨认得出,在他近旁挣扎的,
Long after known in Palestine,and named
论权力和罪行都仅次于他的神魔,
Brelzebub.To whom th’Arch—Enemy,
后来在巴勒斯坦知道他的名字叫
And thence in Heaven called Satan,with bold words
别西卜。这个在天上叫作撒旦的
Breaking the horrid silence,thus began
首要神敌,用豪言壮语打破可怕的
沉寂,开始向他的伙伴这样说道:
“是你啊;这是何等的坠落!
“Ifthou beest he;but 0 how fallen!how changed
何等的变化呀!你原来住在
From him,who in the happy Realms ofLight
光明的乐土,全身披覆着
Clothed with transcendent brightness didst outshine
无比的光辉,胜过群星的灿烂;
Myriads though bright:ifhe whom mutual league,
你曾和我结成同盟,同心同气,
United thoughts and counsels,equal hope,
同一希望,在光荣的大事业中
And hazard in the Glorious Enterprise,
和我在一起。现在,我们是从
Joined with me once,now misery hath ioined
何等高的高天上,沉沦到了
In equal ruin:into what Pit thou seest
何等深的深渊呀!他握有雷霆,
From what heighth fallen,SO much the stronger proved
确是强大,谁知道这凶恶的
He with his Thunder:and till then who knew
武器竞有那么大的威力呢?
The force ofthose dire Arms?vet not for those
可是,那威力,那强有力的
Nor what the Potent Victor in his rage
胜利者的狂暴,都不能
Can else inflict do I repent or chan
照叫我懊丧,或者叫我改变初衷,
Though changedin outwardlustre,thatfixtmind
虽然外表的光彩改变了,
And high disdain,from sense of injured merit,
但坚定的心志和岸然的骄矜
That with the mightiest raised me to contend,
决不转变;由于真价值的受损,
And to the fierce contention brought along
激动了我,决心和强权决一胜负,
Innumerable force of Spirits armed
率领无数天军投入剧烈的战斗,
That durst dislike his reign,and me preferring,
他们都厌恶天神的统治而来拥护我,
His utmost power with adverse power opposed
拿出全部力量跟至高的权力对抗,
In dubious Battle on the Plains ofHeaven
在天界疆场上做一次冒险的战斗,
And shook his throne.What though the field be lost?
动摇了他的宝座。我们损失了什么?
……
Page6~7
约翰·弥尔顿(J0hn Milton,1608—1674)是十七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政论家,是欧洲十七世纪进步文化的基石,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两股思想洪潮之间的过渡人物,即文艺复兴运动最后的殿将和启蒙思想的最初启发者。他从小受人文主义的教育,反对封建礼教,反对不彻底的英国宗教改革,被称为宗教改革的改革者,同时他又鼓吹自由、平等、博爱,强调弑君无罪论,被称为启蒙思想的先驱者。
文艺复兴时期是近代欧洲文明的序幕,十七世纪英国革命是近代文明的第一幕开场。弥尔顿是序幕中最后上场,而在第一幕里担任主要角色之一的人物。他是诗人、学者,同时又是革命的实践者,在新旧思想的搏斗中,他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斗士,虽然在战斗中成了双目失明的残废者,仍是心甘情愿的忠贞斗士。许多诗人、戏剧家在王权复辟后变节投降,而弥尔顿却屹立不动,在困苦艰难中吟出三大诗作——《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显示其崇高的风格,垂辉宇宙。诚如诗人雪莱所说:“弥尔顿巍然独立,照耀着不配受他照耀的一代。”革命导师马克思也说他“行动光明磊落”“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失乐园》”。李义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很可以移用在弥尔顿身上。
弥尔顿的生平和著作可以分为初期、中期、晚期。初期和晚期以诗为主,中期以散文为主。
一六。八年十二月九日,弥尔顿生在伦敦一个繁华区。他的祖父、父亲也叫约翰。弥尔顿,祖孙三代同名。祖父住在牛津郡,是热诚的罗马天主教教徒,一个忠诚的卫道士,但父亲却热心于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改宗信仰新教,做了清教徒,被迫离开家庭,独自到伦敦去谋生,后来做了金融界的公证人,收入丰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