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是刘冰先生在全国各地巡讲期间,有关如何做父母的精彩结集!作者通过对国学深入浅出的阐述,启迪为人父母当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化子女。通过大量生动的实例以及本人的亲身经历,对困惑中的父母,如何把“小皇帝”培养成国家栋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阐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为人父母 |
分类 | |
作者 | 刘冰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人父母》是刘冰先生在全国各地巡讲期间,有关如何做父母的精彩结集!作者通过对国学深入浅出的阐述,启迪为人父母当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化子女。通过大量生动的实例以及本人的亲身经历,对困惑中的父母,如何把“小皇帝”培养成国家栋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阐述。 内容推荐 《为人父母》是刘冰老师在全国各地巡讲期间,有关如何做父母的精彩结集!作者通过对国学深入浅出的阐述,启迪为人父母当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化子女。 《为人父母》分为“夫妇篇”“胎教篇”“爱子篇”“启蒙篇”“养正篇”“青春篇”“结婚篇”“生活篇”“健康篇”等内容,涉及到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教子减负、预防早熟、反对网瘾、解决青春期的叛逆等焦点问题,让家庭充满祥和安乐! 目录 第一章 幼儿养性父母责重 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二、家和万事兴 三、和谐社会从家庭做起 第二章 童蒙养正正宜此时 一、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长 二、孝亲尊师,做人根本 三、经典是启蒙教育的法宝 第三章 少年养志知识渐开 一、有大爱的心才能做榜样 二、进行德育的最佳年龄段 三、九阴真经与人世之道 第四章 成年养德学无止境 一、家长是孩子的学习榜样 二、身教重于言教 三、怎样培养你的孩子成材 附录 老凤清于雏凤声——刘冰先生简介 后记 男儿经 十无益格言 试读章节 二、家和万事兴 有人说我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年轻。因为我心情好,我天天想着做好事,做对社会有用的事。所以我健康,我年轻。我已经给你们敬礼在先了,而且我是向你们微笑着致礼。什么叫礼尚往来?接受别人的敬礼而不回敬,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不就是没有礼貌嘛。如果你的家庭是这样的不讲礼貌,那就影响了你的孩子。 如果全民从小就学习《弟子规》,懂得做人的规矩、规则、规范,知道敬老,知道爱幼,懂得礼让,社会能不和谐吗?有人说不行,现在二十一世纪就是竞争,不竞争怎么能行?但是很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在1988年于法国的巴黎发表了一个共同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到孔夫子那儿去寻找智慧”。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崇尚的是东方文化。 现在,中小学兴起了拜师风,我到各地去都有人要磕头,说认老师。我在师范大学讲课,有一个孔子的第75代孙,叫孔令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学生,本来就是我的学生了。有一天中午我在办公室休息,他敲开门跪在那儿。我问:“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我是孔子第75代孙,我叫孔令强。老师,我要拜您为师。”我说,“哪里的话,我都已经给你讲课了,我们已经是师生关系了。再说,我们老刘家,刘邦、刘备,怎么论也赶不上你们孔家,你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后代,不可以的。”他说:“您要不收我,我就不起来。”同时还举上一封信,“这是三天前写给您的,今天一块儿连叩头带交信。”这让别人看到会说,刘老师整什么事啊?这不是搞迷信吗?人家一般都给阿弥陀佛磕头,怎么给刘老师磕头来了?可是你不让他磕这个头,他不起来。老师啊,什么都得做,要成全他对老师的恭敬心。我说:“你拜的不是我刘老师这个人,你拜的是师,我代所有的老师接受你这个大礼,我就不惭愧了。否则我给你们讲古文课,怎么敢受你的大礼呀。” 我随身带着的这本小册子,是河南少年先锋学校的。这个学校虽然是现代时髦学校,但却举行了传统拜师礼。2004年我给他们两百多名老师进行师德培训的时候,校长咨询我说,“请教刘教授,我们学校行完了拜师礼,社会上众说纷纭,甚至有媒体批评说是搞封建迷信。您说说我们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我怎么说呢?我要是说你对,那媒体不就错了吗?我要说你不对,学生给老师磕头也不能算错呀,要不就诋毁了孩子拜师敬师的这份童心。所以我说也对也不对,我来个模棱两可。为什么呢?人一生都得磕头啊,拜生身父母啊,结婚的时候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你上寺庙不也给观音菩萨磕头吗?拜老师是一百个应该呀。 孔老夫子为什么成为万世师表呢?环境熏陶。他小时候家旁边有一个宗庙,是给祖宗祭祀的大礼堂。人们祭祖的时候,把祖宗的牌位往那儿一摆,怎么磕头,怎么拜,怎么站,都得规规矩矩。他从小就非常有礼貌。跟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教小朋友们怎么礼拜,演节目。他认为君臣之间、领导和被领导之间要有规矩,幼对长要尊敬,教师要讲师道尊严。他编撰了《礼记》、《诗》、《书》、《乐》、《春秋》,致力于授徒传道,成为万世师表。 现在我们的家长不顾忌这个事情,不讲礼。这个“礼”是礼貌的“礼”,和道理的“理”不是一个字。你想想,你家里那个小皇帝,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有的家还有姑姑呢,一共八九位长辈,宠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上咱们学校来念书,闹翻天了,不听话,把老师气得够呛。可是孩子回家还告状,我们老师怎么不好,惩罚我了。爸爸妈妈就开着车,拉着孩子找老师来了,这场景我是亲眼看到过的。 我到沈阳一所学校去讲课,在校门前还没有下车,见到该校有一位体育老师骑着摩托车进校园,后面座位上坐的是他爱人,他的爱人也在那个学校工作。这位体育老师可能性格也粗一点儿,得罪某位家长的儿子了,那个家长就领着孩子在校门口指着这个老师破口大骂,不成体统。因为我给他们搞师德教育,所以后来我对那个老师说,作为老师你可能分寸掌握得不好,有失教师尊严。但是,谁的损失最大呀?是那个家庭的损失最大!为什么?因为家长这么一闹,孩子看见了,觉得我爸爸妈妈多有能耐,老师得罪我,我们全家都和老师没完,孩子顶撞老师顶得更有劲了。老师不是只教你一个孩子,不好管就少管点儿,惹不起躲得起行吗?提问也不提问你了,我怕你了,谁听话我就教谁。那不是老师的责任,他怕你家了。你家是老虎屁股摸不得,易燃易爆。谁吃亏呀?你家吃亏了。 有个公安局长跟我说:“刘老师,请教你,你看我这个儿子怎么办?”我说:“你儿子最好不要在这个城市念书,要么你让他出国,要么到农村念书。为什么?你这个儿子一定有特权思想。恕我直言,因为你没有教育子女的理念。”这孩子他爸爸在公安局做领导,他就有优越感。学校搞活动他率先举手,“老师,学校借大客车旅游,让我爸爸去借。”他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挺体面的,是老大。同学的妹妹过生日,要开PARTY,在哪儿开呢?自己家客厅最大,就告诉他爸爸妈妈:“今晚上你俩九点以前不许回来,我在咱家给同学妹妹开PARTY,每人出两百元。” 这个局长说:“还是小孩子,初中一年级,您不知道把我气的。”我说:“这个毛病就是你惯的。”他说:“我不惯他,可我没多少时间管。”我说:“孩子要把他管住了再去教他,叫‘管教’。你要不管他,任凭他怎么样,实际上你就是惯着他。”惯坏了,将来没有钱花就会犯罪,会偷,会抢,会贪污,进监狱了,挨枪子了,百万换得弹一粒。贪污一百万,换来一颗子弹。现在有些人就是不懂这种因果教育,带领家庭成员享受高官厚禄,却不思进取,不懂得修德积福,可悲呀。 P23-26 序言 家庭教育不仅关乎子孙的成人成才,关乎家道的传承,还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关乎国家的荣辱兴衰。为人父母,责任重大! 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可能和谐,只有社会和谐,人民才会和乐。故此,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应该是子女永不下岗的终身导师,“学不可以已”就是这个道理。荀子《劝学》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为后人做了“终身学习”的昭示,父母绝不可以懈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在“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际,党中央号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项英明的决策,让我们这些多年推广圣贤教育的志愿者欣喜万分,油然生起强烈的民族自信。十多年来,六十万公里的行程、三千八百多场的公益演讲,无不见海内外华人对祖先智慧和圣贤教育的推崇。妻贤子孝,兄友弟恭,文明礼让,见义勇为等善举无不彰显回归圣贤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这一切都更加坚定了我们用《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圣贤教育引领天下父母践行家庭教育的信心。 《为人父母》一书及其理念通过团中央网上青少年国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国学讲堂、中华母亲讲堂、中华爸爸学堂的实践,携手天下父母,用祖先的智慧开启家庭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微电影《孝在何时》的成功拍摄、央视网络电视台《国学新风》的上线播映,十几届女德师资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叛逆子女的回归。通过各种求助短信、网络在线答疑等方式的兴起,以及那些问题家庭获益后感恩的信件,无一不在印证圣贤教育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为人父母》旨在唤醒千千万万个家庭。为人父母,发出大爱之心,教育、带领子女学习、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参与共建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工程,中华民族的文明盛世,定当再现! 刘 冰 2013年元月21日于新加坡 后记 荀子曰:“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那还是2008年10月下旬,当我将编定的刘冰先生《为人父母》书稿用E—mail发给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时,想到将有更多的人领略刘冰先生的风采,接触国学,不由颇感欣慰。 资深教育专家刘冰先生现为团中央网上青少年国学院名誉院长。自2001年以来,刘冰先生奉至圣先师孔子为楷模,以弘扬国学为己任,行教各地,不遗余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评选国学经典小状元,在全国义务宣讲国学2000多场,行程40多万公里。当年孔老夫子是乘一辆木轮马车奔走讲学,皓首穷经,克己复礼;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是花甲之年的刘冰先生已然可享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成果,或乘飞机,或坐火车,抑或自驾车去各地行教国学,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受众中既有白发老者,也有莘莘学子;既有国家公务员,也有大、中、小学及幼儿园老师;既有著名公司的老板,也有普通企业的员工;既有城市时尚男女,也有村姑渔夫……她来去匆匆,不辞劳顿,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令人钦佩。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作为其中之瑰宝,以儒家为代表。儒家学说世代相传,提供给人类丰富的做人理念。联合国已将孔子立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也成为当今世界人权的基础。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主题。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在当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保持人的高尚道德情操、维系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非常宝贵的。可是在上个世纪、,从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到“文革”初期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以及后来的“批林批孔”,儒学一再受到冲击。结果是文化中断,价值观丧失,道德滑坡。及至改革开放,孔老夫子虽然重享祭祀,“四书五经”重新获得推崇,海外还建起了孔子学院,但国学受到的摧残却是不可低估的,非花几代人的工夫是不能挽回的。为此,刘冰先生和一批专家学者,站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高度,为弘扬国学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 我所接触到的刘冰先生,是一个知识面很宽的教育家。有涵养,懂礼仪,既深沉又幽默,头脑睿智,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讲演别具风格。2008年6月初,当我刚接受主编这套丛书任务时,心中无底,不知刘冰先生近乎白话的讲演整理成书后能否受读者欢迎。及至《为人父母》出版后,涌现人们购书的火爆场面,才使我彻底打消了疑虑。刘冰先生讲演并不刻意展现“技巧”,“显示口才”,却能赢得那么多听众的爱戴,这完全来自她丰富的底蕴。早年坎坷多舛的命运,跌宕起伏的经历,于苦难中孕育出的坚韧个性,构成了她讲演中厚重的素材。她讲真话的坦然,直面现实的胆魄,深刻的思想,磁石一样吸引着听众。在讲演中她忽而娓娓道来,忽而鞭辟人里,忽而拍案而起,忽而妙语连珠,信手拈来。 古人云:“遗子黄金满簏,不如教子一经。”刘冰先生并不故作学问高深,讲述的也是一些生活琐事,却大都微言大义,极贴近听众心理。她是用心血在呼唤、感召着人们。正因如此,受众中常有痛哭流涕者,不一而足。在她的教化下,有多少濒临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有多少“战斗脸”的夫妇成了“言色常和”,有多少迷途的羔羊知返向善、向上,有多少浪子恶妇成了知书达理的孝子贤媳…… “子归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认为这也是对刘冰先生行教国学的真实写照。本套丛书已陆续推出《为人父母》、《中华母亲教子之道》、《弟子规成就经典少年》、《行为世范做人师》四本书,并多次再版,可见其受欢迎程度。相信随着“国学热”的日渐普及,这套丛书将会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 郑凯歌 2011年12月再版改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