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编著的《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涉及了中小学生课本中所接触的各个时期、各个学科的名人。人物多从名人的出生讲起,记述他们成长中所遭受的社会或家庭变故,还有他们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着重于探讨人物的平凡生活,研究人物个性的形成和人物走向伟大和成功的历程。
《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记录了利文斯敦由少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详细记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并对人物的成长和性格进行了透彻分析,尽可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讲述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让读者捧起一本书,打开华丽的封面,读一段动人的故事,悟万千个深奥哲理。
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编著的《利文斯敦》为《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之一。
他怀着仁爱之心,毅然奔赴当时落后的非洲,在非洲进行了三次长途考察,虽然屡遭磨难,但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在不断探索,为世界与非洲的交流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利文斯敦》客观讲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非洲探险家、英国著名的传教士利文斯敦的传奇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读者从他身上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学习他勇于探索、坚韧顽强的精神。
晚归的孩子
利文斯敦是英国著名的传教士,也是世界著名的非洲地理考察家。他为了传教和开辟内陆的贸易通道,对非洲中南部进行了3次长途考察,在信仰的传播与国家之间互通有无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872年利文斯敦再次向南探察尼罗河河源,1873年因病重在赞比亚境内的班韦乌卢湖畔逝世。
1813年3月19日,大卫·利文斯敦出生在英国苏格兰的南拉纳克附近的布兰太尔村。利文斯敦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拿破仑在欧洲活跃的时期,他的父母十分贫穷,他们住在棉花厂工人宿舍。现在这个宿舍和周边地域已经成为苏格兰“利文斯敦国家纪念馆”了,每年都有成群结队的人来这里瞻仰这位伟人的丰采。
利文斯敦的父亲对孩子的管教十分严格,他规定孩子们一定要在下午6点之前回到家,不让他们在外面玩得太晚。
有一天,天马上就要黑了,村子里教堂的钟声很清晰地传了过来。
钟声缓缓地敲了六下之后,利文斯敦的父亲很生气地起身踱到门口,迅速将大门上锁。
“利文斯敦还没有回家呢!”在厨房忙活的母亲大声对父亲喊道。
“不管他,我想那小子应该就快回来了。哼,这小子现在只能在门外大声哭叫了。”
平时,利文斯敦从来不这么晚回家的,今天不知为何他没有在6点之前赶回来。
时间飞快,转眼一个小时过去了,但是现在仍然不见利文斯敦回家。这下子当母亲的坐不住了,她不等父亲说话,快速走出屋,想去外边找找看。
母亲打开大门,向四周一望,外边已是漆黑一片。突然,母亲见到家门口旁边的石阶上有个模糊的黑影在晃动。 “是你啊,利文斯敦……可让我担心死了。你坐在这里做什么,怎么不回家呢?”母亲吓了一跳,大声问道。
小利文斯敦没有像父亲所想象的那样哭丧着脸,他只是低头小声地回答说:“因为家里的大门已经被锁上了,我坐在这里等天亮门开了再回去……”
回到家之后,父亲本来想好好地责骂利文斯敦一顿,但看到他那副天真可爱的样子,只好叹了口气,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让他晚饭多吃点。
不过,这样一个羞怯内向的小孩子,后来竟然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非洲探险家,实在是出人意料。
不过,虽然说小利文斯敦羞怯内向,但也不尽然,其实他也是一个很有气概,敢于违背父亲的管教而接受处罚的顽皮小孩。
当然了,利文斯敦害羞的个性是永远也抹不去的事实。据说,在利文斯敦成年之后,有一次教会请他上台演讲,他刚站上讲台,见到台下听众的专注眼神,顿时紧张起来,他脑袋一片空白,过了一会儿,他才小声地、颤抖地说:“对不起,我……我要向大家说的事情,现在全忘记了……”
利文斯敦说完之后飞也似的跑下台。听众愣了’一下,继而发出了友善的笑声,并为他的勇气鼓掌。利文斯敦的害羞让人又怜又爱。
听母亲讲故事
星期六的晚上是利文斯敦家的孩子们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到了星期六,母亲会给孩子们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在母亲说过的那些故事中,有一个很悲惨的故事给利文斯敦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发生在苏格兰西海岸外海的斯凯岛上,这里也是利文斯敦祖先所居住的地方。
斯凯岛是个景色宜人的小岛,岛上有一大片广阔的丘陵,生长着茂密的牧草,一年四季有很多的牛、马在这一片天然的牧场上悠闲地吃草、休息、繁衍。这个小岛显得格外平静和谐。
相传在很久以前,斯凯岛上住着一对非常贫穷的母女,这对母女每天几乎都是过着上顿不接下顿的生活。
一天,女儿见母亲在忙,就瞒着她躲在角落里吃一块奶酪。
突然,母亲转过身,发现女儿正在吃奶酪。她大声地责问女儿:“这是为什么?咱们家哪里来的奶酪?你到底从哪里弄来的?”
“这是别人给我的。”女儿小声回答。
“谁给你的?”
这时候,女儿不再说话。见到女儿红着脸答不出话来,母亲更生气了,她气愤地说:“你说,到底是不是偷来的?”
“……”女儿仍旧没有答话。
“快说!你到底是从哪里偷来的?我之前不是告诉过你吗,咱们不管再怎样贫穷,即使马上饿死,也不能偷人家的东西!”
“妈妈,这真不是我偷来的。”女儿小声地却铿锵地反驳道。
“我怎么会相信呢?这绝对是你从什么地方偷来的。你给我过来!”
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