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潜心发展实体经济的做法也被媒体广泛关注。实体经济是佛山的发展之根,围绕产业升级、产业链的打造、企业家的培养和企业家精神的弘扬,佛山一直在默默地努力。林德荣主编的《一座城市的媒体记录(佛山)》不仅能让您了解佛山,更能让您通过佛山的发展来探寻中国发展的逻辑和活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座城市的媒体记录(佛山)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林德荣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佛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潜心发展实体经济的做法也被媒体广泛关注。实体经济是佛山的发展之根,围绕产业升级、产业链的打造、企业家的培养和企业家精神的弘扬,佛山一直在默默地努力。林德荣主编的《一座城市的媒体记录(佛山)》不仅能让您了解佛山,更能让您通过佛山的发展来探寻中国发展的逻辑和活力。 内容推荐 林德荣主编的《一座城市的媒体记录(佛山)》收录了能够展现广东佛山近年来发展实况的新闻报道等作品,《一座城市的媒体记录(佛山)》涵盖:广东佛山:三打两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设计创新促转型 广东制造向产业链前端延伸、深圳牵手佛山,探索产业合作新模式、佛山赴上海“产业链招商”——昨在沪签下逾200亿元项目、深佛探索珠三角产业合作新模式等文章。 目录 发展之根——看佛山实体经济 攀登基层人生——记佛山市社区民警梁志毅 坚定的一小步——广东南海重塑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纪实 走出高墙接地气 成果转化唱主角 佛山制造:产业链上的价值提升——一个珠三角制造业城市的带型探索 为制造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访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 减少机构140个收回编制956个至今无1人上访——佛山事业单位“无痛改革” 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社会服务 心无旁骛抓实体产业身强体健兴佛山经济 市场经济符合佛山天性深化改革发自百姓需求 每个细胞都活起来 佛山处处是“特区” “广州与佛山就是骨肉关系” 内外并举促产业转型升级 城变不仅是“面子”工程,也是“里子”工程 佛山市长刘悦伦:佛山为什么有底气三年升级 产业强市 “三打两建”出重拳佛山营造健康有序的经济环境 广东佛山:三打两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设计创新促转型 广东制造向产业链前端延伸 深圳牵手佛山,探索产业合作新模式 佛山赴上海“产业链招商”——昨在沪签下逾200亿元项目 深佛探索珠三角产业合作新模式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补写广东国际合作新模式 佛山制造如何学习德国“好榜样”? 广东佛山南海罗村——照明产业升级忙 改革创新 佛山:争当改革创新排头兵 政经分离,南海“新舰队”起航 南海的第三次浪潮:农村变局为基层中国破题 以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 顺德:构建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容桂两次改革“红利” 顺德式改革:政府社会共治新模式 幸福家园 3年103个重点项目推进“四化”建设, 广东佛山以城市升级提升竞争力 广东农博会聚焦“舌尖上的安全” “智慧菜篮子”可配送5000种商品 广东顺德在乡镇一级设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所,确保阳光 公平交易 禅城商业“脚踏”岭南文化高地 三位一体产城互动 高明:绿色崛起建设幸福新城 行走三水,品味摸得着的幸福 文化名城 粤剧《小凤仙》:老火靓汤越品越有味 粤剧《小凤仙》:“非遗”有了当代色彩 20万市民热捧“佛山style” 奏响岭南文化合唱擦亮文化名城品牌——2012佛山岭南文化艺术节昨启动14天之旅 试读章节 阳春三月,万树吐绿。喜看南国佛山,正全城热“链”—— “补链”:主攻平板显示、汽车制造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寻找高附加值环节。 “建链”: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建立新兴产业链条。 “强链”:主攻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和新材料等产业,将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成世界领先集群。 “以前,我讲实体经济最关键的是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强竞争,这12字同样适用于产业链招商,它们与补链、建链、强链的战略一脉相承。”面对台下全市加强产业链招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动员大会的代表,新任佛山市市长刘悦伦掷地有声。 佛山,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诞生在这里;我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顺德大进制衣厂也诞生在这里;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IBM大中华首个物联网新技术实现中心,选址也在这里…… 从珠三角的“鱼米之乡”,跃升为地区生产总值6600亿元的世界级制造业重镇——2011年,佛山市工业总产值达17800亿元,占经济总量的2/3。 实体经济,是佛山发展之根。“佛山过去不是一个图慕虚名的城市,将来也还是一个实实在在、锐意进取的城市。”在中共佛山市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李贻伟提出佛山的“十二五”目标——冲刺广东先进制造业“榜首”,力争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万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总产值1万亿元。保持实体经济存量 做实业虽然辛苦,利润不高,但有生命力,经得起风吹雨打,心里踏实 沿着105国道进入顺德区,由北往南,只见美的、万和、容声、科龙、格兰仕等众多声名在外的企业次第映人眼帘,令人目不暇接。 “佛山人的骨子里,流淌着‘兴办实业’的血液,在国家工业化分目的16个行业中,佛山除了枪炮不造,基本都有。”陪同采访的佛山市经贸局局长李坚自豪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经济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实体经济占主导,工业制造业更是实体中的实体,受到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佛山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张朝志介绍,目前佛山已拥有十大优势制造产业,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6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41个;中国驰名商标65件,中国名牌65个;家电产量占全国的15%,照相机年产量达lsooyJ‘台;建筑陶瓷年产15亿平方米,占全国60%、全球30%;铝型材加工占全国50%,不锈钢产品占全国35%。 自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全球经济衰退。“国际市场低迷,原材料价格大幅走高,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实体经济确实不好做。”佛山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朱卫华分析。 在困难面前,抱诚守真最可贵。佛山市决策层再一次明确方向:“制造业乃佛山的根基,今后仍然需要创新各种手段来优先发展。” “做实业虽然辛苦,利润不高,但有生命力,经得起风吹雨打,心里踏实。”南海华兴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深华话语朴实却意蕴深厚。 服务制造业企业,保持实体经济的存量,一时成为佛山市的重点工作。 考虑到本土企业中民营经济占60%,全市34万个经济主体99%都是中小企业,佛山积极引导金融服务“返璞归真,避虚就实”。 “全市4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2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累计向本地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投放贷款500亿元……”佛山市金融工作局局长曾昭武说。 针对本地民营企业小、弱、散的短板,南海区实施“雄鹰计划”,200家本地民营企业获得财政补贴、企业担保基金等支持,进行“二次创业”。顺德IX2012年以1号文件的形式,从财税扶持、融资服务等多方面全方位扶持1000家小型、微型企业。 “今年是我们的‘企业服务年’,我们要率先开展‘暖春行动’,全面落实‘星光工程’,帮扶企业‘过冬’。”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维东说。 只要有实体经济在,佛山就行!过去5年,全市生产总值连跨4个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4.8%。扩大实体经济增量 佛山企业家的务实低调是把双刃剑,需要通过对内对外招商,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2011年12月1日,佛山南海经济开发区,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成立。该项目总投资约133亿元人民币,首期产能30万辆,年产值400亿元以上。 这一项目之所以广受关注,除了一汽大众的名气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它将大大提升整个佛山实体经济的总量和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打上一支“强心针”。“佛山实体经济虽然强,但本土企业和外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过度依赖本土企业,不利于扩大实体经济的增量。”佛山市市长刘悦伦一针见血地指出。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也同样认为,佛山企业家的务实低调是把双刃剑,在面对风险时比较稳固牢靠,但在开拓新空间时显得保守。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对内对外招商,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对此,佛山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为佛山转型升级之路定出路径:主要依靠现有的产业和企业家资源,以产业链和企业家招商,推动产业、科技、文化、金融相融合,促进产业裂变,实现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认为,佛山如今的招商呈现3个鲜明特点:一是围绕实体经济,与本土产业优势相结合;二是引入先进制造业,重点引进和发展汽车零配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三是产业链招商,借助大项目的产业裂变效应,不断完善产业链。P3-6 序言 从媒体的关注度来看,佛山是一座新闻的“富矿”。 且不说佛山本地的媒体记者,仅是每年来佛山采访的中央、省乃至境外的媒体记者就让市新闻办“应接不暇”。当然,记者们的到来,给我们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媒体记录”。 为了让人们从不同视觉了解佛山,我们把2012年中央和省城媒体对佛山的新闻报道收集成书。在收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是一件十分艰难的工作。因为媒体对佛山的报道非常多,我们只好不断地筛选,从50多万字缩减到现在的近20万字,尽量把一些深度报道留下。 媒体对一座城市的关注,当然是因为这座城市有“故事”。 佛山承载着一个典型的“中国梦”的故事。如果把一座城市比喻成一个人,30多年前的佛山还只是广东珠三角一个从事渔耕的“村妇”,但今天的佛山显然已经成了“大户人家”:6700多亿的GDP,1200多亿的财政收入,2万多亿的工业总产值,成为中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级市、名牌云集的中国制造大市。 在梳理媒体报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媒体对佛山关注比较多的还是改革。2012年确实是佛山的一个改革之年。行政体制改革,农村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风风雨雨,也振奋人心。作为中国的改革先锋,改革已经成为佛山的常态,发展不停止,改革也不会停止。 佛山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潜心发展实体经济的做法也被媒体广泛关注。实体经济是佛山的发展之根,围绕产业升级、产业链的打造、企业家的培养和企业家精神的弘扬,佛山一直在默默地努力。 佛山有1800多年的历史,“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是著名的武术之乡、狮艺之乡、粤菜之乡、岭南成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随着有关叶问、李小龙、黄飞鸿的影视作品的传播,佛山的文化也备受媒体关注。 佛山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您了解佛山,更能让您通过佛山的发展来探寻中国发展的逻辑和活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