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科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现代社会人才结构,要求发展本科高职
二 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看,本科高职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的完善
第二节 本科高职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课程建设
一 从世界职业教育主要思潮看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二 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看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章 本科高职课程建设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课程研究概述
一 课程的概念
二 本科高职课程的概念研究
第二节 本科高职课程建设
一 本科高职课程建设的构成
二 本科高职课程的类型
第三章 本科高职课程目标
第一节 对课程目标的基本认识
一 课程目标认识综述
二 对课程目标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本科高职课程目标的确立
一 本科高职课程目标确立的基本认识
二 本科高职课程目标的确立
第三节 本科高职课程目标的表述
一 本科高职课程目标表述的基本认识
二 本科高职课程目标的表述
第四节 本科高职课程目标确立示例
一 某校土木工程学院路桥专业课程目标的确立
二 某校动漫专业课程目标的确立
第四章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第一节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基本看法
一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认识综述
二 对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课程内容的选择
一 课程体系中课程门类的选择
二 单门课程内容的选择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组织
一 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的组织
二 单门课程内容的组织
第五章 课程的实施
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基本看法
一 课程实施的认识综述
二 对课程实施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方法
一 课程实施的策略
二 课程实施的方法
第六章 课程的评价
第一节 课程评价的基本看法
一 课程评价的认识综述
二 基本认识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模式、方法与过程
一 课程评价的模式
二 课程评价的方法
三 课程评价的过程
第三节 本科高职课程评价的基本建构
一 本科高职评价的内容
二 本科高职的评价方法
第四节 国外课程评价示例
一 大学课程评价问卷
二 蒙茅斯大学
三 教学目标编目
四 评价具体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跋
由鲁捷、王粤钦所著的《本科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基地专项课题“本科层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途径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G—ZXYl 1035)。从目前国内本科高职研究现状看,目前尚无针对本科高职课程建设方面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本科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围绕本科高职课程建设这一核心问题,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结合本科高职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许多富有建设性意义的成果。主要为: 课程目标应力求实现“三个满足”,即满足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技术能力与职业素质综合要求;满足学生一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职业应变、专业创新的需要。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发展,教学设计突出校企合作,构建学科知识与经验知识两大体系,协调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要素。
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其价值取向是创生取向,应重视互动性、技术性和岗位性三个方面。
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应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由学科知识与经验知识这两大评价指标体系组成,其评价类型和方法是多样化的。
本书对本科高职课程建设的理论思考,既考虑其高职类型特征,又兼顾其本科层次,对课程目标把握准确到位,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课程实施与评价建构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全书在充分的理论论述基础上,引入丰富的实用案例,充实了实务性的操作内容,对本科高职的课程建设很有借鉴意义。
由鲁捷、王粤钦所著的《本科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围绕本科高职课程建设这一核心问题,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结合本科高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如下主要观点:一是课程目标的确立是社会需要、知识体系、个性发展三个来源共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性工作。三是课程评价应表现出社会性、职业性、包容性、整合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等特征,要从一定的课程价值观出发,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课程实施信息的基础上,对课程的发展及构成变化的诸因素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