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编著的《我思故我悟》是少林寺主刊《禅露》的精品集萃。编者精选了178篇颇具禅思与哲理的文章,意在指引人们探寻禅的真意、人生的真意。全书分为十篇,包括“禅露学思”“禅与人生”“诸子禅悟”“禅境悠悠”“禅与自然”“茗香袅袅”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思故我悟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释永信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释永信编著的《我思故我悟》是少林寺主刊《禅露》的精品集萃。编者精选了178篇颇具禅思与哲理的文章,意在指引人们探寻禅的真意、人生的真意。全书分为十篇,包括“禅露学思”“禅与人生”“诸子禅悟”“禅境悠悠”“禅与自然”“茗香袅袅”等。 内容推荐 《我思故我悟》共分为十篇,主要内容包括:禅露学思、禅与人生、诸子禅悟、凡禅禅机、禅境悠悠、凡尘禅意等。优良传统,作为宗教实体,少林寺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少林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突出代表。为更好地弘扬少林文化,增进学者与佛教徒之间的互动交流、信徒与非信徒之间的互动交流。 《我思故我悟》由释永信编著。 目录 第一篇 禅露学思 01.《心经》与观世音菩萨◎查良镛 02.说无常◎伍立扬 03.禅宗的精神内蕴◎伍立扬 04.学佛学什么?◎于凌波 05.佛何以惑◎吕建福 06.佛教徒是消极的吗?◎济 群 07.转迷成悟◎于凌波 08.佛说的三种东西◎郑颂英 09.学佛修行◎王寿云 10.拜访达摩◎周同宾 11.认识延王◎阿 德 12.一花一世界◎吴营洲 13.从"拈花微笑"想开去◎邹 相 14.日映丹霞忆天然◎杨 锋 15.回 家◎郑德伟 16.机遇的已然与未然◎张中行 17.语言与禅之障◎雷 默 18.禅门宜默不宜喧◎姜 敏 19.禅无言◎那家伦 20.学禅操持◎顺 平 21.学禅透彻◎顺 平 第二篇 禅与人生 22.走过春夏秋冬◎欧阳斌 23.开 缘◎成双保 24.生活的轻重◎佚 名 25.人为什么活着◎陈世旭 26.禅与生命◎蒋谱成 27.相信善良◎于宗信 28.扫地歌◎忆明珠 29.照眼人生◎连 涟 30.人生不过如此◎周 迅 31.一滴清凉水◎王晓莉 32.路◎达 亮 第三篇 诸子禅悟 33.禅就是生活◎蔡志忠 34.未来的禅与禅的未来◎余海礼 35.闲话素食◎周 迅 36.对于目标,吃素仅是一种手段◎姚育明 37.蔬菜何尝不是生命◎姚育明 38.慧可大师的那一条胳膊◎黄复彩 39.不思善,不思恶◎麦辉乐 40.小善大德◎兰 若 41.关于精神性生命的禅悟◎李利安 42.《画壁》和《钱流》◎陈 衍 43.忏 悔◎陈 静 44.想起了"动物入侵"◎李勤安 45.从佛指示的四种因缘而悟到的◎郑颂英 46.效 狮◎姬 英 47.禅灯不沉◎王殿荣 48.你到哪里去◎陶良华 49.佛与我若近若远◎史铁生 50.我们每天都能和佛撞个满怀◎刘明远 51.坐 禅◎麦辉乐 52.一期一会◎南 北 第四篇 凡禅禅机 53.关于私密◎傅 维 54.你的心就是你的渴望◎雪 潇 55.禅机不在荤与素◎姚育明 56.试解"痴"中味◎杨闻宇 57.成功即佛◎张永祥 58.成与败都是一种习惯◎张永祥 59.佛祖拈花,迦叶微笑◎邹 相 60.梦 缘◎明 山 61.修行与戒律◎钱志鹏 62.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显 明 63.让灵魂如期靠岸◎张 筱 64.从痛处下针砭◎企 愚 65.生死只能生前了◎企 愚 66.切忌有功◎企 愚 67.愿好人都有好归属◎周东坡 68.事忘而神全◎姬 英 69.莫使灵丹蒙尘◎姬 英 70.聊充沙门学参禅◎王诵亭 71.时间的消失◎陈 静 72.时间断想◎庄朝晖 73.时光匆匆◎谢颖钊 74.岁月如筛◎巴 陵 75.想象的抚慰◎韩石山 76.明心见性◎柯云路 77.尘 埃◎张敬涛 第五篇 禅境悠悠 78.我的诗书画◎贾平凹 79.音乐的禅与禅的音乐◎谭 盾 80.音乐即禅◎朱哲琴 81.音乐:重现与回忆◎秦 怀 82.关于本心◎佚 名 83.无相、无住、无念◎汤一介 84.大雄宝殿语丝◎周同宾 85.造型 雕刻生命◎张 筱 86.出离心与菩提心◎普 能 87.疲倦来了怎么办?◎毕淑敏 88.无 明◎张 筱 89.叩响佛门◎吴营洲 90.遥瞻佛像◎张永祥 91.孤独也是一种不朽◎达 亮 92.生命的能量◎庞 培 93.心的菩提◎张 筱 94.考入极乐◎黄 鹤 95.清晨读书流泪◎韩石山 96.冬日絮语◎冯骥才 97.神农石◎丛培香 98.水月镜花◎伍立扬 99."二不思"之一◎雷 铎 100."二不思"之二◎雷 铎 101.坐看缘起◎孙涓涓 102.醉 秋◎欧阳斌 103.音乐 生命 禅境◎秦 怀 104.春日的情怀◎鲁 人 105.内心的事情◎苏 栗 第六篇 凡尘禅意 106.隔世的问候◎迟 慧 107.我的叹息妈妈◎庞 培 108.忆念八祖婆◎杨 烈 109.灵魂没有年龄◎雪 潇 110.洋人说禅◎童道明 111.拜 佛◎陈寿昌 112.捡 钱◎孙武军 113.心中的庙宇◎胡 迟 114.放 弃◎吴 亮 115.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乌尔法特 116.戏禅问禅◎叶明媚 117.我是谁?我们为什么活着?◎耿相新 第七篇 禅与自然 118.禅与自然◎佚 名 119.少林寺烟雨◎周同宾 120.淡淡的山影◎方 叶 121.读树与读书◎李国文 122.京城看柏◎陈寿昌 123.听 雨◎清 愁 124.对雨的思考◎胡 弦 125.读 雾◎周 迅 126.读 云◎周 迅 127.读 月◎周 迅 128.禅院也听蟋蟀声◎陈 静 129.昆虫之死,灵长之悲◎叶景贤 第八篇 佛地拾遗 130.清迈的凝聚力◎郑克西 131.朝拜佛祖圣地--蓝毗尼◎赏 月 132.在少林寺的日子里◎段海峰 133.五台山散记◎鲁 人 134.灵岩寺之夜◎亦 然 135.信仰:把灵魂的灯点亮◎张 筱 136.石窟哀佛◎唐燕生 137.庐山雾◎徐 迅 第九篇 诗意禅意 138.禅诗随笔◎陆小川 139.去 来◎树 才 140.莲 花◎树 才 141.七佛阁◎周 舟 142.木梯寺的木梯搭好了◎周 舟 143.找到韵律的美◎周 舟 144.一粒鸟鸣挪动了一颗佛珠◎周 舟 145.落日向西步步生莲◎周 舟 146.琥 珀◎雪 潇 147.敦 煌◎雪 潇 148.鸣沙山◎雪 潇 149.舍利塔赞◎[金]王庭筠 150.游悟真寺诗(选)◎[唐]白居易 151.读禅经◎[唐]白居易 152.杭州修广师法喜堂◎[北宋]王安石 153.茶 心◎孙博红 154.手心朝上◎雪 潇 155.了悟--送雪◎陈正凡 156.罗 汉◎小 海 157.释迦族的圣者◎安 安 158.庙 会◎余 辉 第十篇 茗香袅袅 159.茶道的奥义◎佚 名 160.禅释茶道◎佚 名 161.止声浪,来泡茶◎兰 若 162.吃茶去◎吴小妮 163.听 茶◎王旭烽 164.独坐茶楼◎嵇亦工 165.品 苦◎那家伦 试读章节 01 《心经》与观世音菩萨 查良镛 “般若学”是佛法中最艰难的部分,普通佛法已经难懂,“般若”更是难之又难,《心经》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精华摘要,《大般若经》长达数百卷,《心经》以寥寥二百多字撮其精义,只能提出要点,并不详细解释,对佛法如无素养,读起来轻而易举,解起来寸步难行。 ※ 佛法是很难懂的,修>21佛法要先经过五个阶段——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这才开始进入般若,是不是能得到般若智,还是难说得很。要像观自在(观世音)菩萨那样,才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而能“照见五蕴皆空”。 我们是凡夫俗子,当然做不到观世音菩萨那样,但不要紧,《心经》已经指出了道路。《心经》如同是岔路口的一个路标箭头:“此前去,可至彼岸,可以解脱一切恐惧与烦恼”。观世音菩萨早已到达了,在彼岸等你,《心经》告诉你,观世音菩萨是从那条路走过去的。那条路仍然在那里。道路很长,路途也很崎岖难行,但每多走一步,便离痛苦远了一步。《心经))指明了道路之后,热心地鼓励你:“走啊,走啊!走这条正路,全心全意地到彼岸去啊!” 02 说无常 伍立扬 真正的佛教,以其深邃的义理弘扬智慧。《金刚经》认为佛无定法可说,无定法者无偶像之成见也,佛之头脑在何处?在智慧,言智如金刚,能摧毁一切愚暗烦恼。无常就是这深邃义理之一种。无常是说变化不定,佛教认为,世间事物生灭迁变,刹那不停,即是无常。所谓生灭迁变,只好比瀑布跌落,既是刹那无常,又是相续无常,水流长逝,而仍然有相对稳定的外观。佛教最注重从生老病死的人生迁变中来观察体验无常。《涅槃经》说: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瀑布。鲁迅先生的《祝福》里,写祥林嫂终于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乃是指事物变灭过程中走到了极端的境地,而祥林嫂正是生活中最底层的人物,最集中地体现了无常在人间的肆虐和无所不在。 ※ 无常实在不可免,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青春无常;人寿如朝露,去曰只苦多,是生灭无常;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是时序无常,总之,因缘所生法,生灭代谢,迁流不息,原是必然之理。人生的过程,更是百感忧其心,万事劳其形,笙歌沸腾处原是一场幻境界,声稀味淡中才觅得一些真消息。真能看透的人,阶下几点飞红落翠,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这是走向涅檠的路,而除了涅檠,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没。任无常肆虐,禅最赏心悦目的事,就是在幽居中安心静思那神秘的自然,与整个环境同化并求得最终的满足。禅对生活表层上的种种繁杂并无兴趣,它只是牢记大地钦敬自然,不加雕饰,品味生命原本的浑朴。因此,无常虽然肆虐,而具有禅机的人,他就能从荒寒的积雪下发现那觉醒的春天。正是—— 村头将融,春草悄然生。 山中伺花人,顾此最动情。 03 禅宗的精神内蘊 伍立场 禅宗的精神内蕴乃是要唤醒般若(智慧),它要锻炼我们的精神,因此和普通的认识过程不同。唤醒般若是要对无常做一番先验的抵抗。这种能逸出无常笼罩的境界不妨叫做闲寂。禅僧们常常是这样,饥饿了,到屋后菜地里摘些蔬菜果腹,闲时听听冷雨的萧疏之音,它与世俗的不同之处是要唤醒深藏在内心世界的无数精神宝藏。明清之际的山水画,画面上往往不过是一条线、一抹影、一块墨,似乎在Ⅱ胃叹:天越来越短了,自然界繁茂的夏天即将过去,荒寂的秋日就要到来。意境虽然感伤,但那气氛却固执地唤起我们的惊醒,使我们去审视自己的内心,不随社会时尚,不执著于财富、权力、名誉等世俗的东西。因为破无常也就是破执著。P2-4 序言 少林寺自建寺1500余年以来,历代高僧薪火相传,严格保持着佛教的宗法传承,为中国佛教的律宗、禅宗奠定了基石。中外文化交流是少林寺的优良传统,作为宗教实体,少林寺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少林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突出代表。为更好地弘扬少林文化,增进学者与佛教徒之间的互动交流、信徒与非信徒之间的互动交流,我提出创办一本内部刊物——《禅露》,并于1996年5月份发行创刊号。 《禅露》上刊登的大部分作品,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与国际化结合,与时尚结合,与日常生活密切,与佛教修行生活密切,是一本读者喜欢读、值得读的文化交流刊物。转眼间,《禅露》杂志已走过15个春秋,先后出版发行60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与好评。今年年初,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朱庆博士及资深出版策划人舒霖先生,向我提出摘录《禅露》十五年优秀作品结集成册的建议,得到编辑部工作人员的一致支持。经编委会商议,决定将遴选出来的作品进行编校、整合,结集出版三本书:《幸福禅》《我思故我悟》《菩提心经》(原名《先知先觉》)。这三本书将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在内容上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点,以飨读者。 关于“幸福禅”,我想谈两点体会。一是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心境,心是快乐和幸福之源,幸福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我们把它想得太复杂了。二是何谓“幸福禅”?禅是什么?不胡思乱想就是禅。你整天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不好好做事,就很难达到禅的境界,就很难感受到法喜的充盈。“幸福禅”就是安住当下,活在当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找到自己的心,自己的那颗如如不动的心。现在,大家追求幸福感的需求空前高涨,各个城市也以居民的“幸福指数”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人们的内心缺乏信仰,让贪欲之心过分滋生。试 想,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也没有尽善尽美的人和事。我们若是将不满足化为牢骚与抱怨,则丝毫感觉不到幸福和快乐。反之,若我们因不满足而积极奋斗、努力,就能感觉到幸福原来就在身边。 禅在一笑一花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复杂;幸福也在一念之间,只要心中有快乐的种子,则幸福如影相随。我也相信这三本书,会给大家带来一丝清凉,一份禅悦,一份法喜。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我个人相信,如果有天堂,现在就是天堂,如果我们现在不知道是天堂,再也没有天堂。所以,禅不是去参就能得到的,禅一定要在生活中才能猛然觉醒,原来生活就像禅一样。 ——蔡志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