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三部曲”之一的《海底两万里(上下)》集中了儒勒·凡尔纳科幻、探险小说的所有特点。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人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书中配有120余幅插图,是目前译文最全、插图最全的中译本,收藏价值极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底两万里(上下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儒勒·凡尔纳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海洋三部曲”之一的《海底两万里(上下)》集中了儒勒·凡尔纳科幻、探险小说的所有特点。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人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书中配有120余幅插图,是目前译文最全、插图最全的中译本,收藏价值极高。 内容推荐 1866年海上发生了一件怪事,闹得满城风雨。当时不少航行船只在海上发现了一头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并有航船遭到这头怪物的袭击。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出一艘战舰对怪物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怪物的凶猛袭击。阿罗纳克斯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伴落水,被怪物所救,此后便跟随怪物周游四海,探尽海底秘密,历尽艰辛和风险。最后,他们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又设法逃走,重回陆地。《海底两万里(上下)》全书情节曲折,悬念迭出,引人入胜。本书集中了凡尔纳科幻、探险小说的所有特点。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人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海洋三部曲”是儒勒·凡尔纳最著名的作品,也是读者最喜爱的作品。《海底两万里(上下)》为“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此次分上下两册出版,没有任何删节;书中配有120余幅插图,是目前译文最全、插图最全的中译本,收藏价值极高。 目录 上 第一部分 第1章 飞逝的巨礁 第2章 赞成与反对 第3章 悉听尊便,先生 第4章 内德·兰德 第5章 冒险向前 第6章 全速前进 第7章 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第8章 动中之动 第9章 内德·兰德的怒火 第10章 海洋人 第11章 “鹦鹉螺”号 第12章 一切都用电 第13章 几组数字 第14章 黑潮 第15章 一封邀请信 第16章 漫步海底平原 第17章 海底森林 第18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第19章 瓦尼可罗群岛 第20章 托雷斯海峡 第2l章 陆上几日 第22章 尼摩艇长的闪电 第23章 强制性睡眠 第24章 珊瑚王国 下 第二部分 第25章 印度洋 第26章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第27章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第28章 红海 第29章 阿拉伯隧道 第30章 希腊群岛 第31章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第32章 维哥湾 第33章 消失了的大陆 第34章 海底煤矿 第35章 马尾藻海 第36章 抹香鲸和长须鲸 第37章 大冰盖 第38章 南极 第39章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第40章 缺氧 第4l章 从合恩角到亚马孙河 第42章 章鱼 第43章 墨西哥湾暖流 第44章 北纬47°24',西经17°28' 第45章 大屠杀 第46章 尼摩艇长最后的话 第47章 尾声 试读章节 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正对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贫瘠土地进行完一番科学考察回来。我是作为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客座教授,由法国政府委派前去参加这项科学考察工作的。我在内布拉斯加州工作了半年,采集了不少的重要标本,然后,于3月末到了纽约。我预定于5月初返回法国。回国前的这段时间里,我便对我所采集的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行了分类整理。“斯科蒂亚”号发生意外的时间正好是这个时候。 这件事我十分了解,因为它当时已是个热门话题,我不可能不知之甚详的。我把美国和欧洲的报纸看了又看,但并无更多新的东西。这事真是个不解之谜,令我困惑。我游移在两种极端的看法之间,没有定见。这件事肯定确有其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还被邀请去亲手摸了摸“斯科蒂亚”号上的那个窟窿。 我到纽约时,这件事被传得沸沸扬扬。一些不学无术的人说是浮动的小岛啦,看不见的暗礁啦什么的,但这类假设被彻底地否定了。确实也是,除非这所谓的暗礁肚子里装有一台机器,否则它怎么可能那么飞速地移动呢? 同样,说它是一个浮动的船体,是一条遇难船只的巨大残骸的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原因也是一样的,它为什么速度会那么快? 因此,可能的答案只有两个,人们因而分成了观点极其对立的两大派,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 可是,这后一种假设尽管还算说得过去,但经过对新旧两个大陆的调查,它也站不住脚了。因为某个人要想拥有这样的一种机械,那是不可能的。他是在什么地方建造它的?是什么时候造的?造这么个庞然大物,他又怎么能保守得住秘密呢? 只有一国政府才可能拥有这种破坏力巨大的机器。在人们想尽办法提高武器杀伤力的悲惨时代,某个国家背着别国研发这种可怕的武器是有可能的。继夏斯勃枪发明之后,又发明了水雷,水雷之后又出现了水下撞锤,随后又是各种各样的你攻我击的对抗性武器的出现。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各国政府纷纷发表声明,予以否认,所以这种战争机器的假设也就不能成立了。各国政府的真诚是无法怀疑的,因为这事关公众利益,远洋运输遭到破坏,各国政府是不可能在这件事上撒谎的。再者,建造水下船只,岂能掩人耳目?个人干这种事而又密不透风是非常困难的,而对于一个一举一动都受到敌国密切监视的国家而言,想保密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因此,在对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甚至土耳其进行调查之后,所谓水下大马力船的假设最终也被否定了。 尽管小报仍在不断地讽刺挖苦这个大怪物,可是它依然在海上漂来漂去。因此,人们任由想象力驰骋,竟至于荒诞不经地说是一种神鱼。 我抵达纽约后,有些人便专程前来征询我对此事的看法。我曾在法国出版过一部两卷四开本的著作一一《海底的秘密》。该书深受学术界重视,而我也因此成为博物学中这一极其神秘的科学的专家。别人当然要征询我对此事的看法了。只要是能够否定事情的真实性,我绝对是要持否定态度的。可是不多久,我被逼无奈,只好明确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纽约先驱论坛报》也给“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尊敬的皮埃尔·阿罗纳克斯先生”发了约稿函,请求对此事发表看法。 我只好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因为我无法保持沉默,所以就说了。我从政治学和科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写了一篇内容翔实的文章,于4月30日发表在该报上,在此,我把拙文的摘要抄录如下: 我对各种不同的假设逐一加以研究之后,由于所有其他的假设都被排除掉了,所以我不得不承认有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海洋生物存在。 我们对海洋深处毫无所知。探测器下不到那么深的地方。海洋深处到底是什么情况?海面以下十二海里到十五海里的地方到底有什么或者可能有什么生物存在着?它们的机体是什么结构?对此,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不过,摆在我面前的这个问题,可以用两难推理加以解决。 要么我们对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所了解,要么我们并不了解。 如果我们对它们并不全都了解的话,而大自然又仍然对我们保守着某些鱼类学中的秘密的话,那么,承认某些鱼类或鲸类新类别甚至新品种的存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种新的鱼类,其器官基本上‘不适合漂浮’,它们生活在水下探测器无法达到的海底深处。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或一时兴起,或纯属任性,它们偶尔也会浮出水面。 反之,如果我们了解所有这类生物,那就该从已经分类了的海洋生物中去查找我们所说的那个动物。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倾向于它属于一种巨大的独角鲸什么的。 一般的独角鲸或海麒麟,身长通常为六十尺。把它扩大五倍,甚至十倍,再根据其增加的长度赋予它相应的力量,同时增强其攻击能力,这便是我们所要查找的那个动物了。它将具有“香农”号的军官们所确定的长度,具有撞击“斯科蒂亚”号的触角和撞坏一只汽船铁壳的力量。 确实,据一些博物学家的看法,独角鲸有一把象牙质的利剑或一支骨质的戟,那是一颗坚如钢铁的大牙。有人在鲸鱼身上发现过这种长牙,那是独角鲸成功地攻击了鲸鱼之后所留下的。还有人在船体吃水线下拔出了这类牙齿,它们像锋利的钻头戳穿木桶似的把船底凿穿。巴黎医学院陈列室里就收藏着一颗这样的巨齿,长二点二五米,根部宽四十八厘米! 那么,假设把这种动物的攻击武器的威力加大十倍,那它的力量也得加大十倍,再让它以每小时二十海里的速度游动,用它的速度乘以它的重量,便可求出它所造成的海难所需要的冲击力了。 因此,在获取更多的资料之前,我认为那是一头独角鲸,它体形庞大,身上长着的并非一支戟,而是像驱逐舰或战舰的金属冲角一类的武器,它既具有舰船的重量,又具有与它们相同的动力。 这一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这么作了解说,要么干脆就说,不管大家是瞥见、看到、感觉到或觉察到什么,反正这纯属无稽之谈。这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P11-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