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慧慧编著的《中国制造业集聚与对外贸易--微观经济视角的分析》运用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学的方法,从理论和买证两方面分析了对外贸易在中国产业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以往研究相比,本书应用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强调规模经济的作用并把空间地理因素纳入分析框架。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本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本书的研究方法
1.3.3 本书框架与篇章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分工、贸易和产业集聚
2.1 早期产业集聚的研究
2.2 新经济地理学(NEG)对产业集聚研究
2.2.1 关于对外贸易与内部地理的研究
2.2.2 关于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
2.3 关于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实证研究
2.4 区域分工理论与产业集聚
2.4.1 绝对利益与区域分工
2.4.2 比较利益与区域分工
2.4.3 要素禀赋理论
2.4.4 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
2.4.5 新区域主义理论
2.4.6 集聚经济与空间经济理论
第三章 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集聚——一个理论视角
分析
3.1 引言
3.2 C—P框架下的三区域空间均衡模型
3.2.1 消费函数的设定
3.2.2 生产函数的相关设定
3.3 国内市场均衡分析
3.3.1 开放经济下的资本和制造业分布
3.3.2 国内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
3.4 国际资本市场均衡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制造业集聚——一个理论视角
分析
4.1 国际资本流动与制造业分布
4.2 要素流动与制造业集聚的空问均衡模型
4.2.1 基本假设
4.2.2 均衡方程
4.3 动态均衡方程
4.4 两个国家相同分布结构的均衡分析
4.4.1 核心一边缘分布结构的均衡分析
4.4.2 对称分布结构的均衡分析
4.5 丽个国家不同制造业分布结构的均衡分析
4.6 资本流动与一国产业集聚
4.6.1 国际资本流动和一国内部区际贸易成本
4.6.2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成本
第五章 贸易自由化和资本流动如何影响制造业生产和贸易——基于实证视角的研究
第六章 区域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分析
第七章 市场规模与制造业集聚——一个理论视角分析
第八章 市场规模与制造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第九章 比较优势、内需与制造业生产和贸易
第十章 本地市场效应如何影响分部门产业出口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差异及其协调发展
第十二章 结论与前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